河南府剿匪军大营,中军帐内。气氛比帐外的暴雨更加压抑沉重,几乎令人窒息。
胡宗宪面色铁青,背对众人,望着帐壁上悬挂的、已被雨水潮气浸润得有些卷边的巨幅舆图,久久不语。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那节奏透露出内心的极度焦虑。
太监冯户坐在一旁,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尖细的指甲烦躁地刮着茶杯边缘,发出刺耳的声响。
几位总兵、督粮官垂手肃立,个个眉头紧锁,额头上全是冷汗。
一名督粮官声音发颤地禀报,打破了死寂。
“......督宪,冯公公,各位军门......刚接到汾水、山东、山西三路急报......粮道......粮道彻底断了!汾水粮船被焚,山东桥梁尽毁,山西匪患猖獗......最新一批粮草,最快......最快也要十天后才可能有一小部分抵达......”
“十天!”
一名性急的总兵失声叫道,“营中存粮算上那些发霉的,就算每日只喝稀粥,也最多撑五天!
五天后,大军......大军就要断炊了!”
另一总兵脸色惨白地补充。
“不止如此......连日大雨,湿寒入骨,伤病日增,药材也已见底。若再无粮草药品,恐......恐生大疫!届时军心涣散,后果不堪设想!”
冯户猛地将茶杯顿在桌上,尖声道。
“咱家不管这些!朝廷的旨意说得明白!限期剿贼!如今贼势未减,你们倒先断了炊?让万岁爷的脸往哪搁?!”
胡宗宪缓缓转过身,眼中布满血丝,声音沙哑而疲惫。
“冯公公,非是将士不用命,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嚼,一日耗费几何?粮道一断,便是釜底抽薪!如今......唯有两条路:一,立刻撤军,就食于后方州府,但......陛下绝不会允准,且黑袍军必趁势掩杀,恐酿成大溃败,二......”
他顿了顿,语气极为艰难。
“......坚壁清野,就地......筹措粮秣,等待朝廷恢复粮道。”
“就地筹措?”
冯户三角眼一翻,阴恻恻地笑了。
“胡督宪倒是文雅!说穿了,不就是让儿郎们自己去‘找’吃的吗?这河南府虽经战乱,但总有些大户缙绅,穷酸百姓手里,总还藏着点嚼谷吧?”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为了剿灭国贼,让他们出点血,也是应该的!”
几位总兵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为难。
这“就地筹措”,与纵兵抢掠何异?
但眼下,似乎已无路可走。
他们倒不是体恤那些百姓,只是若事后被人参一本,到时候倒霉的可是他们。
胡宗宪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挥了挥手。
“......此事......交由冯公公......酌情督办吧。切记......不可......不可过度,激起民变。”
他知道,这道命令一下,军纪将彻底崩坏,但为了维持大军不即刻崩溃,他别无选择。
会议在一种绝望而疯狂的气氛中散去。
冯户立刻召来自己的心腹干将和几名急于立功、军纪本就败坏的总兵,面授机宜。
“听着!立刻派兵,分头行动!给咱家去‘借粮’!河南府、周边州县,那些大户、地主、富商,有一个算一个!告诉他们,朝廷大军剿贼,需粮秣助饷,是‘借’!打上借条!”
“若有不从......哼,便是通贼!抄家灭族!至于那些穷鬼村子......也别放过!挖地三尺,也要给咱家找出粮食来!完不成任务的,军法处置!”
命令一下,早已因缺粮而怨气冲天、军心浮动的明军,如同放出牢笼的饿狼,扑向了周边的村镇。
小李村不过是个贫穷的小村落。
然而彼时几十名明军步兵闯入,挨家挨户踹门,翻箱倒柜,抢夺任何能吃的食物,缸里仅存的杂粮、梁上挂的干菜、甚至鸡窝里的鸡蛋。
一名少年死死护着半袋麸皮,哭喊道。
“军爷!行行好!这是俺们全家最后的活命粮啊!”
兵卒一把推开他,抢过袋子,骂道。
“老子们在前线卖命,你们藏着粮食喂猪?滚开!”
少年身后的孩子吓得哇哇大哭,整个村子陷入绝望的哀嚎。
位于交通要道的张家集镇上同样如此。
明军以搜查“黑袍奸细”为名,封锁集镇,逐户“摊派”军粮。
交不出足够粮食的商户,便被扣上“通贼”的帽子,货物被抢,店铺被砸。
稍有反抗,便遭毒打甚至杀害。镇中富户张掌柜试图用银钱贿赂带队把总,求其高抬贵手,把总收了银子,却冷笑一声。
“银子咱要,粮食......也得交!否则,就是资敌!”
最终,张家被洗劫一空。
集市一片狼藉,哭喊声、咒骂声、兵痞的狂笑声混杂在一起,宛如人间地狱。
与此同时,被围困在招地县的钱武部两万新军,处境更为绝望。
县城内,粮仓早已见底。军需官面色如土地向钱武汇报。
“将军......城内所有粮食,包括从百姓家中‘征集’来的,都已统计完毕。”
“就算每日只发一顿稀粥......也......也最多只能维持两天半了。若要让将士们吃饱......一顿都不够。”
钱武坐在椅子上,双手捂脸,肩膀微微颤抖。
他后悔不迭,当初贪功冒进,轻易入了这空城,如今身陷重围,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坚壁清野......好狠的黑袍贼......”
他叹息一声,面色愈发难看。
现在只有等了,等河南府大军得胜,前来解围。
饥饿像瘟疫一样在军中蔓延。
士兵们面带菜色,有气无力地靠在墙根下,眼神空洞。
争吵、为了一点食物残渣大打出手的事情时有发生。军纪开始涣散,恐慌和绝望的情绪笼罩着整座孤城。
城外,黑袍军延桉守备团长阎地,也收到了来自河南府的阎赴信件。
尝试招降,攻心为上。
阎地看着指令,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召来部下。
“传令!停止炮击,让炊事班在城外上风口,离城墙一里地,给我架起二十口大锅!蒸白面馍!烙油饼!再烤些肉!香味弄得越浓越好!”
“啊?团长,这......”
副手一愣。
“照做!”
胡宗宪面色铁青,背对众人,望着帐壁上悬挂的、已被雨水潮气浸润得有些卷边的巨幅舆图,久久不语。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那节奏透露出内心的极度焦虑。
太监冯户坐在一旁,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尖细的指甲烦躁地刮着茶杯边缘,发出刺耳的声响。
几位总兵、督粮官垂手肃立,个个眉头紧锁,额头上全是冷汗。
一名督粮官声音发颤地禀报,打破了死寂。
“......督宪,冯公公,各位军门......刚接到汾水、山东、山西三路急报......粮道......粮道彻底断了!汾水粮船被焚,山东桥梁尽毁,山西匪患猖獗......最新一批粮草,最快......最快也要十天后才可能有一小部分抵达......”
“十天!”
一名性急的总兵失声叫道,“营中存粮算上那些发霉的,就算每日只喝稀粥,也最多撑五天!
五天后,大军......大军就要断炊了!”
另一总兵脸色惨白地补充。
“不止如此......连日大雨,湿寒入骨,伤病日增,药材也已见底。若再无粮草药品,恐......恐生大疫!届时军心涣散,后果不堪设想!”
冯户猛地将茶杯顿在桌上,尖声道。
“咱家不管这些!朝廷的旨意说得明白!限期剿贼!如今贼势未减,你们倒先断了炊?让万岁爷的脸往哪搁?!”
胡宗宪缓缓转过身,眼中布满血丝,声音沙哑而疲惫。
“冯公公,非是将士不用命,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嚼,一日耗费几何?粮道一断,便是釜底抽薪!如今......唯有两条路:一,立刻撤军,就食于后方州府,但......陛下绝不会允准,且黑袍军必趁势掩杀,恐酿成大溃败,二......”
他顿了顿,语气极为艰难。
“......坚壁清野,就地......筹措粮秣,等待朝廷恢复粮道。”
“就地筹措?”
冯户三角眼一翻,阴恻恻地笑了。
“胡督宪倒是文雅!说穿了,不就是让儿郎们自己去‘找’吃的吗?这河南府虽经战乱,但总有些大户缙绅,穷酸百姓手里,总还藏着点嚼谷吧?”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为了剿灭国贼,让他们出点血,也是应该的!”
几位总兵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为难。
这“就地筹措”,与纵兵抢掠何异?
但眼下,似乎已无路可走。
他们倒不是体恤那些百姓,只是若事后被人参一本,到时候倒霉的可是他们。
胡宗宪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挥了挥手。
“......此事......交由冯公公......酌情督办吧。切记......不可......不可过度,激起民变。”
他知道,这道命令一下,军纪将彻底崩坏,但为了维持大军不即刻崩溃,他别无选择。
会议在一种绝望而疯狂的气氛中散去。
冯户立刻召来自己的心腹干将和几名急于立功、军纪本就败坏的总兵,面授机宜。
“听着!立刻派兵,分头行动!给咱家去‘借粮’!河南府、周边州县,那些大户、地主、富商,有一个算一个!告诉他们,朝廷大军剿贼,需粮秣助饷,是‘借’!打上借条!”
“若有不从......哼,便是通贼!抄家灭族!至于那些穷鬼村子......也别放过!挖地三尺,也要给咱家找出粮食来!完不成任务的,军法处置!”
命令一下,早已因缺粮而怨气冲天、军心浮动的明军,如同放出牢笼的饿狼,扑向了周边的村镇。
小李村不过是个贫穷的小村落。
然而彼时几十名明军步兵闯入,挨家挨户踹门,翻箱倒柜,抢夺任何能吃的食物,缸里仅存的杂粮、梁上挂的干菜、甚至鸡窝里的鸡蛋。
一名少年死死护着半袋麸皮,哭喊道。
“军爷!行行好!这是俺们全家最后的活命粮啊!”
兵卒一把推开他,抢过袋子,骂道。
“老子们在前线卖命,你们藏着粮食喂猪?滚开!”
少年身后的孩子吓得哇哇大哭,整个村子陷入绝望的哀嚎。
位于交通要道的张家集镇上同样如此。
明军以搜查“黑袍奸细”为名,封锁集镇,逐户“摊派”军粮。
交不出足够粮食的商户,便被扣上“通贼”的帽子,货物被抢,店铺被砸。
稍有反抗,便遭毒打甚至杀害。镇中富户张掌柜试图用银钱贿赂带队把总,求其高抬贵手,把总收了银子,却冷笑一声。
“银子咱要,粮食......也得交!否则,就是资敌!”
最终,张家被洗劫一空。
集市一片狼藉,哭喊声、咒骂声、兵痞的狂笑声混杂在一起,宛如人间地狱。
与此同时,被围困在招地县的钱武部两万新军,处境更为绝望。
县城内,粮仓早已见底。军需官面色如土地向钱武汇报。
“将军......城内所有粮食,包括从百姓家中‘征集’来的,都已统计完毕。”
“就算每日只发一顿稀粥......也......也最多只能维持两天半了。若要让将士们吃饱......一顿都不够。”
钱武坐在椅子上,双手捂脸,肩膀微微颤抖。
他后悔不迭,当初贪功冒进,轻易入了这空城,如今身陷重围,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坚壁清野......好狠的黑袍贼......”
他叹息一声,面色愈发难看。
现在只有等了,等河南府大军得胜,前来解围。
饥饿像瘟疫一样在军中蔓延。
士兵们面带菜色,有气无力地靠在墙根下,眼神空洞。
争吵、为了一点食物残渣大打出手的事情时有发生。军纪开始涣散,恐慌和绝望的情绪笼罩着整座孤城。
城外,黑袍军延桉守备团长阎地,也收到了来自河南府的阎赴信件。
尝试招降,攻心为上。
阎地看着指令,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召来部下。
“传令!停止炮击,让炊事班在城外上风口,离城墙一里地,给我架起二十口大锅!蒸白面馍!烙油饼!再烤些肉!香味弄得越浓越好!”
“啊?团长,这......”
副手一愣。
“照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