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赴穿着黑底棉袄,他把棉袄给了一个少年,他换上之前老棉袄,也跟着工匠一同站在寒风中,对匠人归置。
“所有人都到前方登记台登记,一个个标明自己是木匠,铁匠还是泥瓦匠,陶匠。”
“登记完之后,会有人带你们到分配的窑洞居住。”
眼见一群工匠流民欢呼出声,阎赴也看着,心中思索。
工匠很重要。
他要缔造一个稳定的基础盘,第一步便要做到即便外部断开支持,也能自给自足军需的一切。
修建水渠是为了增加粮食产量,畜牧喂养是为了保证将士们体质供给,现在这群工匠也很重要。
他们必须负责打造铁器和木工,包括武器和农具。
张耀祖彼时也恰好赶来,凑在阎赴身边。
“大人,粥已经熬好了,可以开饭了。”
午饭做的是小米混糙米的浓粥,还特意加了一些腊肉条,水煮开了,夹杂油水的粥和野菜腊肉混在一起,让这些许久没有吃过饱饭的工匠手脚都哆嗦。
阎赴没离开,而是跟着这些工匠一起吃,抱着碗坐在一旁的石头上,温和笑着和一群工匠询问。
“你们之中谁的铁匠名头最响?”
招地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铁匠木匠又不算多,许多人互相认识。
最开始他们还有些畏惧,眼见这位知县老爷如此随和,纷纷开口,一时间像是闲话家常。
“铁匠里面,技术最好的就是刘大锤了,他打的镰刀,用上几年都不卷刃呢。”
“木匠手艺,还得是张老三......”
七嘴八舌的哄闹中,阎赴也算是摸清了这批工匠的底细。
铁匠为首的叫刘大锤,木匠为首的叫张老三,泥瓦匠中技术最好的是马老四,石匠则是以陈石头为首。
吃过饭后,阎赴终于正式将这批工匠们汇聚起来。
“明日开始,黑袍铁匠作坊、黑袍木匠作坊正式成立!”
“你们就都是黑袍匠作坊的人了。”
“黑袍铁匠作坊,由刘大锤担任坊长,木匠作坊坊长,由张老三担任。”
“工匠工钱,普通工匠每日二十文,作坊坊长双倍,每日管两顿饭,三日吃一次肉。”
随着阎赴话音落下,工匠们激动得说不出话,张老三等几个老匠人跪在地上,重重磕头。
“大人恩德,小人必效死力!”
他们原本只是一群在招地县等死的工匠啊!
现在不光有窑洞居住,还有工钱,有饭有肉,这样的日子,他们想都不敢想。
阎赴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随即从怀中掏出一张羊皮纸,上面密密麻麻画着各式兵器的图样。
“铁匠作坊听令!”
他目光如炬。
“陕北缺铁,但本县已打通关节,三日后会有一批生铁运到,你们首要任务,是打造骑兵用的马刀、步兵用的长矛,还有......”
他顿了顿,手指点在图纸上。
“这种钩镰枪,专克骑兵!”
陕北毗邻草原,骑兵众多,而此地卫所也多是骑兵,有备无患。
铁匠们凑上前,仔细端详,刘大锤忍不住惊叹。
“这......这比卫所的制式兵器还精良!”
阎赴平静摇头,卫所那些破烂,也配叫兵器?
都是些被喝了兵血放下来的旧货,那些边军也乐得没有战事,反正遇到敌人就躲起来,实在不行便找些百姓,杀良冒功。
他们手里的刀,和这个世道又有什么区别?
一样腐朽!
另一边,木匠们也被召集起来。
“陕北少木,但山里有老藤,可制藤甲。”
阎赴沉声道。
“不求刀枪不入,但求轻便耐用,能挡流矢即可!”
木匠们连连点头,刚刚被提拔为木匠作坊坊长的张老三仔细看了看图纸。
“大人,若能用榆木、枣木做盾,再蒙上皮革,比藤甲更结实!”
榆木和枣木陕西并不缺,而且无论是柔韧性还是坚硬程度,用来做盾再好不过。
之后阎赴也的确打算训练一支刀盾兵,毕竟大明军制中就有刀牌手的规制。
阎赴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好!就照你说的办!”
“除此之外,你们还要打造一批东西。”
“现在你们可以提前研究,也可以和铁匠作坊的那批匠人讨论,之后本县需要大批量制作运输用车,马车,以及可以乘坐士兵交锋的战车,在成本降低上下点功夫,但一定要坚固。”
阎赴所说的战车自然是之前春秋军中用的。
战车被淘汰的原因很多,比如征战到后期版图扩张,许多环境限制下难以发挥作用。
比如很难灵活转动,发挥威力。
但在北部黄河周边,战车还是能有一定用处的。
刘大锤和张老三都是新任命的作坊坊长,如今这位魁梧的青年知县不仅给他们饭吃,还给他们安身立命,两人当场跪下发誓。
“小人必为大人打造出最锋利的刀、最坚固的甲!”
次日清晨,阎赴又做了一件让全县哗然的事,他命张耀祖将县衙库房里积攒的羊群赶出来,当着全县百姓的面宣布。
“凡领养官羊者,免赋税一年!羊羔归你,羊毛归县衙,年底再按市价收购!”
见如此多的羊被驱赶出来,许多百姓早就按捺不住好奇和惊叹,毕竟现在是粮荒的年头啊。
这些羊大部分是之前阎天等人前往延按各县收的,还有一小部分则是蔡元贞等人到招地县收的,如今放出来,乌泱泱怕不是有四五千,一眼看不到头!
百姓们惊呆了,他们这辈子哪见过官府给百姓发羊的?
几个胆大的老汉颤巍巍上前。
“大人......当真?”
“这是发给咱养的?”
阎赴大笑。
“本县一言九鼎!”
人群瞬间沸腾,百姓们争先恐后地登记领羊,有人甚至喜极而泣。
“活菩萨啊!活菩萨!”
谁都知道,这些白来的羊意味着什么,便是不养来吃肉,日后卖出去,还能换做不少粮食呢。
蔡元贞苦笑着站在一旁,压低了声音。
“大人,这羊可是县衙出钱买的啊,咱现在就这样发出去了?”
阎赴看着眼前一群百姓感激的姿态,平静开口。
“羊没了可以再养,民心散了,就再也聚不回来了。”
阎赴穿着黑底棉袄,他把棉袄给了一个少年,他换上之前老棉袄,也跟着工匠一同站在寒风中,对匠人归置。
“所有人都到前方登记台登记,一个个标明自己是木匠,铁匠还是泥瓦匠,陶匠。”
“登记完之后,会有人带你们到分配的窑洞居住。”
眼见一群工匠流民欢呼出声,阎赴也看着,心中思索。
工匠很重要。
他要缔造一个稳定的基础盘,第一步便要做到即便外部断开支持,也能自给自足军需的一切。
修建水渠是为了增加粮食产量,畜牧喂养是为了保证将士们体质供给,现在这群工匠也很重要。
他们必须负责打造铁器和木工,包括武器和农具。
张耀祖彼时也恰好赶来,凑在阎赴身边。
“大人,粥已经熬好了,可以开饭了。”
午饭做的是小米混糙米的浓粥,还特意加了一些腊肉条,水煮开了,夹杂油水的粥和野菜腊肉混在一起,让这些许久没有吃过饱饭的工匠手脚都哆嗦。
阎赴没离开,而是跟着这些工匠一起吃,抱着碗坐在一旁的石头上,温和笑着和一群工匠询问。
“你们之中谁的铁匠名头最响?”
招地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铁匠木匠又不算多,许多人互相认识。
最开始他们还有些畏惧,眼见这位知县老爷如此随和,纷纷开口,一时间像是闲话家常。
“铁匠里面,技术最好的就是刘大锤了,他打的镰刀,用上几年都不卷刃呢。”
“木匠手艺,还得是张老三......”
七嘴八舌的哄闹中,阎赴也算是摸清了这批工匠的底细。
铁匠为首的叫刘大锤,木匠为首的叫张老三,泥瓦匠中技术最好的是马老四,石匠则是以陈石头为首。
吃过饭后,阎赴终于正式将这批工匠们汇聚起来。
“明日开始,黑袍铁匠作坊、黑袍木匠作坊正式成立!”
“你们就都是黑袍匠作坊的人了。”
“黑袍铁匠作坊,由刘大锤担任坊长,木匠作坊坊长,由张老三担任。”
“工匠工钱,普通工匠每日二十文,作坊坊长双倍,每日管两顿饭,三日吃一次肉。”
随着阎赴话音落下,工匠们激动得说不出话,张老三等几个老匠人跪在地上,重重磕头。
“大人恩德,小人必效死力!”
他们原本只是一群在招地县等死的工匠啊!
现在不光有窑洞居住,还有工钱,有饭有肉,这样的日子,他们想都不敢想。
阎赴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随即从怀中掏出一张羊皮纸,上面密密麻麻画着各式兵器的图样。
“铁匠作坊听令!”
他目光如炬。
“陕北缺铁,但本县已打通关节,三日后会有一批生铁运到,你们首要任务,是打造骑兵用的马刀、步兵用的长矛,还有......”
他顿了顿,手指点在图纸上。
“这种钩镰枪,专克骑兵!”
陕北毗邻草原,骑兵众多,而此地卫所也多是骑兵,有备无患。
铁匠们凑上前,仔细端详,刘大锤忍不住惊叹。
“这......这比卫所的制式兵器还精良!”
阎赴平静摇头,卫所那些破烂,也配叫兵器?
都是些被喝了兵血放下来的旧货,那些边军也乐得没有战事,反正遇到敌人就躲起来,实在不行便找些百姓,杀良冒功。
他们手里的刀,和这个世道又有什么区别?
一样腐朽!
另一边,木匠们也被召集起来。
“陕北少木,但山里有老藤,可制藤甲。”
阎赴沉声道。
“不求刀枪不入,但求轻便耐用,能挡流矢即可!”
木匠们连连点头,刚刚被提拔为木匠作坊坊长的张老三仔细看了看图纸。
“大人,若能用榆木、枣木做盾,再蒙上皮革,比藤甲更结实!”
榆木和枣木陕西并不缺,而且无论是柔韧性还是坚硬程度,用来做盾再好不过。
之后阎赴也的确打算训练一支刀盾兵,毕竟大明军制中就有刀牌手的规制。
阎赴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好!就照你说的办!”
“除此之外,你们还要打造一批东西。”
“现在你们可以提前研究,也可以和铁匠作坊的那批匠人讨论,之后本县需要大批量制作运输用车,马车,以及可以乘坐士兵交锋的战车,在成本降低上下点功夫,但一定要坚固。”
阎赴所说的战车自然是之前春秋军中用的。
战车被淘汰的原因很多,比如征战到后期版图扩张,许多环境限制下难以发挥作用。
比如很难灵活转动,发挥威力。
但在北部黄河周边,战车还是能有一定用处的。
刘大锤和张老三都是新任命的作坊坊长,如今这位魁梧的青年知县不仅给他们饭吃,还给他们安身立命,两人当场跪下发誓。
“小人必为大人打造出最锋利的刀、最坚固的甲!”
次日清晨,阎赴又做了一件让全县哗然的事,他命张耀祖将县衙库房里积攒的羊群赶出来,当着全县百姓的面宣布。
“凡领养官羊者,免赋税一年!羊羔归你,羊毛归县衙,年底再按市价收购!”
见如此多的羊被驱赶出来,许多百姓早就按捺不住好奇和惊叹,毕竟现在是粮荒的年头啊。
这些羊大部分是之前阎天等人前往延按各县收的,还有一小部分则是蔡元贞等人到招地县收的,如今放出来,乌泱泱怕不是有四五千,一眼看不到头!
百姓们惊呆了,他们这辈子哪见过官府给百姓发羊的?
几个胆大的老汉颤巍巍上前。
“大人......当真?”
“这是发给咱养的?”
阎赴大笑。
“本县一言九鼎!”
人群瞬间沸腾,百姓们争先恐后地登记领羊,有人甚至喜极而泣。
“活菩萨啊!活菩萨!”
谁都知道,这些白来的羊意味着什么,便是不养来吃肉,日后卖出去,还能换做不少粮食呢。
蔡元贞苦笑着站在一旁,压低了声音。
“大人,这羊可是县衙出钱买的啊,咱现在就这样发出去了?”
阎赴看着眼前一群百姓感激的姿态,平静开口。
“羊没了可以再养,民心散了,就再也聚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