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府后巷,最后一批医者正在拆卸疫点的青布帷帐。

  太学生们抱着药箱穿梭其间,年轻的面庞上带着久违的轻松笑意。

  巷子深处传来陶罐碰撞的清脆声响,那是百姓们自发将腌制的梅子酒塞进医者的行囊。

  “先生留步!”趴在墙头的张婶喊道,她扬手抛下一串用红绳系着的铜钱,“给家里娃娃买饴糖去!”

  铜钱在空中划出弧线,被年轻的太学生笑着接住。

  更多木窗吱呀推开,妇人们挎着竹篮探出身来,新蒸的槐花饼、晒干的野山菌纷纷落在撤离队伍的箩筐里。

  掠过欢腾的街巷,越过朱红府墙。

  燕王府后院,徐妙云今日宴请马天和朱英叔侄。

  凉亭下,汉白玉桌上陈列着八珍玉食:冒着热气的蟹粉狮子头旁摆着冰镇杨梅饮,青瓷盘里码着烧鹅,最当中是整只烤得酥脆的乳鸽,油星还在滋滋作响。

  徐妙云执起酒壶,淡红广袖滑落时露出皓腕上翡翠镯子。

  她今日梳了惊鹄髻,鬓边金凤衔珠步摇随着斟酒动作微微晃动,颈项修长白皙。

  “这一杯,敬先生,还有朱英哦。”王妃眼波流转,“若是没有你们,我一个弱女子,真不知道怎么应对,燕王府这一劫,终究是过了。”

  马天微微含笑:“王妃客气,这是医者本分。”

  坐在徐妙云身旁的徐妙锦捏紧了裙裾。

  少女的留仙裙在微风里泛起涟漪,银线刺绣的蝶群仿佛要振翅飞去。

  她偷眼望向对面。

  马天正伸手扶住差点碰倒的酒杯,修长手指与朱英生着冻疮的手背短暂相触,两人相视一笑的模样,让少女无意识咬住了唇上胭脂。

  “你们都是燕王府恩人,以后但有所需,燕王府全力助先生。”徐妙云嘴角勾着笑意。

  马天朗声一笑:“估计会有求王妃的时候,我在太子殿下那接了个差事。”

  徐妙云执壶的素手在空中微微一顿,眼眸骤然凝重。

  “先生接了什么差事?”她将酒壶轻轻搁在托盘上,广袖拂过时带起一阵幽香。

  马天从怀中取出卷黄麻纸,徐徐展开:“太子欲设‘大明广济医署’,要在各府州县建官办医馆。”

  朱英也直起腰背,少年眼中迸出光亮。

  徐妙锦双手撑着俏脸,表情疑惑,显然是看不懂。

  徐妙云却微微蹙眉,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

  凉亭外飘来零落的琵琶声,她沉思了好一会儿后道:“陛下虽重民生,然三大营今岁需更换火器,黄河堤坝等着重修。北元残部屡犯大同,军费已占国库四成。先生,你要办的这件事,难啊。”

  侍女们捧着暖锅过来添菜,王妃却抬手制止。

  她用银箸蘸酒,在青石地面勾出大明疆域轮廓:“每县设医馆需医师二十人,药材岁耗三千石。光培训郎中就需五年,以我对陛下的了解,他没这个耐心。”

  马天朗声一笑:“我就是个做事的,成与不成,都不打紧,能多培养出几个郎中,多救几个百姓,就好。”

  他暗暗心惊。

  史书上记载徐妙云是女中诸葛,果然如此,她分析的极到位,也精准把握了朱元璋的性格。

  “太子殿下说,先从应天十八坊试点。”他翻转酒壶,“陛下没有耐心,我有的是耐心。”

  徐妙云凝视着地上渐渐蒸发的水痕图,一笑:“若先生真要试行,可先联合王氏医馆。南药北运走漕帮,比官道省三成运费。晋商票号能解决银钱周转。”

  她开始帮马天分析。

  马天看着她美丽认真的脸,暗想,这王妃放在现代,那也是个女强人啊。

  “听王妃一番话,在下茅塞顿开。”他一笑。

  “先生且放手去做。”徐妙云斟酒时衣袖垂落,“燕王府别的不敢说,辽东的老山参管够。”

  ……

  砰!

  朱高炽从椅子上蹦下,捧着比他手掌还大的青瓷茶盏,小心翼翼地挪着步子。

  五岁的小王子穿着杏黄色团龙纹常服,胖嘟嘟的,腰间玉带随着蹒跚的脚步不断晃动。

  茶汤在盏中荡漾,映着孩子红扑扑的脸蛋。

  “朱英哥哥!”奶声奶气的呼唤让正在剥松子的朱英抬起头。

  小王子被石阶绊了个趔趄,朱英下意识要起身,却见徐妙云广袖下的手轻轻摆了摆,王妃早让侍女在石阶铺了软毯。

  朱高炽果然只是晃了晃,竟还腾出左手护住茶盏,献宝似的举到朱英面前:“父王说……说以茶代酒,敬恩人。”

  朱英放下松子,郑重其事地接过茶盏,瞥见盏底沉着两片完整的茶叶。

  这是燕王府待客的“沉茶礼”,没想到小世子连这个细节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以后我能去济安堂找你玩吗?”朱高炽仰着头,圆眼睛里盛满期待。

  他发顶束着的小金冠歪向一边,露出几缕被汗水黏住的胎发。

  徐妙锦忍不住用团扇掩嘴轻笑,却见姐姐警告地瞪了一眼。

  朱英掏出帕子擦掉孩子鼻尖的汗珠,板着脸道:“那你可得把《孝经》背了。”

  朱高炽立刻挺直圆滚滚的腰板,掰着手指计数:“‘身体发肤’那章我会背!还有‘居则致其敬’也会背,过几天,我肯定背完了。”

  “朱英,你现在就是他的小先生呢。”徐妙云微微含笑。

  马天望着石阶上挨着背《孝经》的两个少年,心底泛起暖意。

  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投在朱红廊柱上,恍惚竟似看到二十年后,史书记载的那个体弱的洪熙皇帝,与他的太医院使站在奉天殿前赏梅的画面。

  他当然知道朱高炽是未来的皇帝。

  所以,他并不反对朱英与他来往,朱高炽与朱元璋不一样,是个仁慈的皇帝。

  朱英以后做朱高炽的太医,应该不错。

  没准,还能用他的医术,让朱高炽多活几年。

  史书上的仁宗皇帝,也是大明意难平,他在位还不到一年。

  但是,一个“仁”字,说明了一切。

  “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