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辽东,朕要做人族大帝 第155章 斗诗

小说:流放辽东,朕要做人族大帝 作者:摩羯小辣妹 更新时间:2025-07-04 12:00:44 源网站:2k小说网
  ();

  陆准用冰冷的数据和事实,反驳了孙承志的优越感。

  在场的商贾和一些负责财政的官员,闻言更是心中巨震。

  他们没想到,辽东的商业竟然如此发达,盈利能力如此惊人。

  这哪里是什么穷乡僻壤,分明就是一个聚宝盆。

  孙承志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他没想到,自己精心准备的两个刁难,都被陆准轻描淡写地化解了。

  就在此时,一名须发皆白,身着宽大道袍,仙风道骨的老者,缓缓站起身来。

  此人乃是当朝大儒,翰林院掌院学士,王希孟。

  王希孟在文坛地位极高,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更是与宛妃的母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平日里最是注重礼仪规矩,也最是看不起陆准这种“不循正道”的皇子。

  王希孟轻咳一声,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威严。

  “老夫听闻,辽王殿下不仅擅长治理,于诗词歌赋,亦有涉猎。”

  “今日群贤毕至,不知辽王殿下,可否当场赋诗一首,以助酒兴。”

  “也好让我等见识一番,辽东风物,在殿下笔下,是何等景象。”

  这显然是最后的杀招了。

  诗词歌赋,最是考验文采底蕴。

  他们不信,陆准一个在边疆待了数月,整日与军旅工匠为伍的皇子,能作出什么像样的诗词来。

  而且听闻太后当年也比较宠溺辽王,学的应该也不怎么样,否则陛下怎么会不喜他?

  只要陆准推辞,或者作出的诗词不堪入目,他们便能借此大做文章,嘲讽他胸无点墨,有辱皇家颜面。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陆准身上。

  钱谭心中暗暗捏了一把汗。

  他也不清楚

  陆准却依旧神色淡然,他放下酒杯,缓缓起身。

  “既然王老学士有此雅兴,本王便献丑了。”

  他略作沉吟,随即朗声开口。

  “朔风吹雪满貂裘,铁马冰河入梦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陆准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金戈铁**肃杀之气。

  诗句朴实无华,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勾勒出一幅辽东边关将士,在风雪中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悲壮画卷。

  那股苍凉、雄浑、一往无前的气势,扑面而来。

  宴会厅内,一片寂静。

  许多武将出身的勋贵,听得热血沸腾,仿佛又回到了金戈铁**战场。

  一些有良知的文官,也不禁为诗中的意境所动容,暗暗点头。

  这首诗,虽然不似京城文人那般讲究辞藻的华美和对仗的工整,却自有一股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和撼动人心的力量。

  孙承志的脸色,已经有些发青了。

  他没想到,陆准竟然真的能作出诗来,而且,这诗的意境,竟如此不凡。

  王希孟的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

  他不得不承认,这首诗,确实有些味道。

  但他岂能让陆准如此轻易过关。

  就在众人以为此事就此揭过之时。

  王希孟突然冷哼一声,打破了沉寂。

  “哼,辽王殿下此诗,虽然也算粗通文墨,但用词粗鄙,格律不协,难登大雅之堂。”

  他捋了捋胡须,一脸傲慢地说道。

  “辽王殿下久在边塞,怕是不懂我京城文人雅士的规矩。”

  “这等杀伐之气过重的诗作,实在是有伤风雅,不合今日宴饮之乐。”

  他这话一出,厅内气氛顿时又紧张起来。

  这老匹夫,竟然当众指责辽王的诗作粗鄙不堪,还嘲讽他不懂规矩。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羞辱。

  钱谭气得脸色铁青,就要上前理论。

  陆准却抬手制止了他。

  他看着王希孟,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光。

  “哦,依王老学士之见,何为大雅,何为风雅。”

  “难道只有那些无病呻吟,辞藻堆砌,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靡靡之音,才配称之为雅吗。”

  陆准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掷地有声,回荡在宴会厅内。

  “本王以为,所谓风雅,当是言之有物,发自肺腑,能载道,能咏志,能抒情。”

  “而非一味追求辞藻华丽,内容空洞,如空中楼阁,镜花水月,看似美好,实则无用。”

  “王老学士口中的大雅,若只是迎合某些人的喜好,那恕本王不敢苟同。”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谁也没想到,陆准竟敢当面驳斥王希孟这位文坛泰斗。

  这简直是当众打王希孟的脸。

  王希孟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脸色涨得通红。

  他堂堂翰林院掌院学士,大儒名宿,何时受过这等顶撞。

  “竖子狂悖,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王希孟怒指陆准:“你懂什么诗词,懂什么风雅。”

  “老夫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长。”

  “你那几句打油诗,也敢妄谈风雅,真是贻笑大方。”

  厅内一些依附王希孟的文官,也纷纷出言附和。

  “王老学士所言极是,辽王殿下还是太年轻了,不知敬畏。”

  “诗词之道,博大精深,岂是随意几句就能领悟的。”

  “边陲之地,果然是缺少教化,连基本的尊师重道都不懂。”

  孙承志在一旁看着,心中暗喜。

  他巴不得陆准和王希孟闹得越大越好,最好让陆准下不来台,成为京城的笑柄。

  钱谭站在陆准身后,手心已经捏出了一把汗。

  他虽然相信陆准的才智,但王希孟毕竟是成名已久的大儒,在文坛影响力巨大。

  陆准如此针锋相对,怕是要吃亏。

  陆准却依旧神色平静,仿佛没看到王希孟那愤怒的眼神。

  他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王老学士说本王不懂诗词,不懂风雅。”

  “那敢问王老学士,何为真正的诗词,何为真正的风雅。”

  “可否请王老学士当场示范一二,也好让本王,让在座的各位,开开眼界。”

  这话一出,王希孟反倒被噎住了。

  让他当场作诗,他自然是不怕的。

  但陆准这话,分明是带着挑衅的意味。

  如果他作的诗,不能压过陆准刚才那首,岂不是更丢脸。

  周围的宾客们,也都屏住了呼吸,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场突如其来的文斗。

  他们都想看看,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儒,和这位初来乍到的白发辽王,究竟谁能更胜一筹。

  王希孟骑虎难下,沉吟片刻,冷哼一声。

  “好,既然辽王殿下有此‘雅兴’,老夫便献丑一二。”

  他目光扫过宴席,看到桌案上摆放的菊花,心中有了主意。

  “今日秋高气爽,菊花盛开,便以此为题,如何。”

  陆准微微一笑:“悉听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