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辽东,朕要做人族大帝 第162章 投诚信

小说:流放辽东,朕要做人族大帝 作者:摩羯小辣妹 更新时间:2025-07-04 12:00:44 源网站:2k小说网
  ();

  写完之后,唐建君双手将投诚信呈给陆准。

  陆准接过,仔细看了一遍,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错,不错,唐将军果然是识时务的俊杰。”

  他将投诚信递给钱谭:“收好了。”

  然后,他看向唐建君,语气温和了许多。

  “唐将军,你放心,只要你真心为本王办事,本王保证,你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今日之事,本王也会帮你压下去。”

  唐建君闻言,如蒙大赦,连连磕头。

  “多谢王爷,多谢王爷再造之恩。”

  “卑职日后,定为王爷效死。”

  陆准摆了摆手:“好了,起来吧。”

  “你先回去,稳住京营的人心,不要出什么乱子。”

  “陈显那边,本王自有安排。”

  唐建君千恩万谢地退了出去。

  他一走,钱谭才开口道:“殿下,这唐建君,可用吗。”

  陆准冷笑:“一条狗而已,喂饱了,自然会咬人。”

  “京营数万兵马,掌握在他手里,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

  “至于忠心,本王从来不指望。”

  “只要他有把柄在本王手里,就不怕他不听话。”

  钱谭点了点头:“殿下英明。”

  第二日一早。

  天还未亮,宫里的小太监便来到了聚贤楼。

  “圣旨到,宣辽王陆准,即刻入宫,参与朝会议事。”

  小太监尖着嗓子喊道。

  陆准早已起身,换上了一身玄黑色的藩王蟒袍,金线绣成的五爪坐蟒,在烛光下闪烁着威严的光芒。

  他满头的白发,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束起,更显得面容冷峻,气势迫人。

  “知道了。”陆准淡淡应了一声。

  来到皇宫,太和殿外。

  其余几位已经抵达京城的藩王,也都早早地等候在此。

  这些藩王,有的是太和帝的兄弟,有的是太和帝的子侄。

  平日里在各自的封地作威作福,到了这天子脚下,却都一个个噤若寒蝉,老老实实地站着,谁也不敢多言。

  他们看到陆准到来,目光都有些复杂。

  有好奇,有戒备,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幸灾乐祸。

  昨日礼部侍郎府和兵部侍郎府发生的事情,早已传遍了京城。

  这位辽王殿下,可不是个省油的灯。

  众人相互行礼过后,便一同进入太和殿。

  朝会开始。

  太和帝高坐龙椅之上,面无表情地看着下方的文武百官。

  宛妃的兄长,国舅周奎,与吏部尚书李元吉,交换了一个眼神。

  礼部尚书孙文海,也就是昨日在自家府邸被陆准狠狠打脸的孙承志的族兄,率先出列。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太和帝淡淡道:“讲。”

  孙文海躬身道:“臣听闻,辽王殿下在其封地辽东,擅自开放边境,接纳周边诸国,以及关内涌入的大量灾民流民。”

  “此举,虽看似仁德,实则后患无穷。”

  “其一,扰乱我大雍户籍管理,使得人口底数不清,难以掌控。”

  “其二,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必然消耗辽东府库钱粮,长此以往,恐致辽东不稳。”

  “其三,这些灾民流民,成分复杂,其中难免混有奸细匪盗,对辽东乃至我大雍社稷,皆是巨大隐患。”

  户部侍郎张敬言,也立刻站了出来,他是周家的门生。

  “陛下,孙尚书所言极是。”

  “辽东本就贫瘠,如今又收容数十万灾民,其钱粮消耗,必然巨大。”

  “辽王殿下此举,虽有爱民之心,却无统筹之能,恐将辽东拖入万劫不复之地。”

  “更有甚者,辽王殿下此举,是否有收买人心,挟恩图报,图谋不轨之嫌,亦未可知。”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这已经是赤裸裸地指责陆准有不臣之心了。

  这些官员,平日里在京城作威作福,养尊处优,哪里会将陆准这个被贬斥的“白发王爷”放在眼里。

  他们以为,凭借自己的口舌之利,引经据典,定能让陆准在朝堂之上,手足无措,颜面尽失。

  陆准站在殿中,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围攻,神色平静如水。

  他甚至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仿佛这些官员指责的,根本不是他。

  他静静地听着,任由那些人唾沫横飞,慷慨激昂。

  直到他们说得口干舌燥,以为陆准已经无言以对,准备接受太和帝的申斥。

  陆准才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那些义愤填膺的官员,嘴角露出一丝微不可察的讥讽。

  “诸位大人,说完了吗?”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太和殿。

  孙文海冷哼一声:“辽王殿下,难道对我等所言,还有异议不成。”

  陆准淡淡一笑:“异议自然是有的。”

  “首先,诸位大人说本王接收灾民,消耗了辽东钱粮。”

  “这一点,本王承认。”

  “但本王要告诉诸位的是,辽东府库所用钱粮,十之八九,皆是辽东自身工商业税收,以及与草原诸部贸易所得。”

  “朝廷拨付款项了吗?辽东都护府的军饷,至今还欠着呢。”

  “本王用辽东自己赚的钱,养活辽东的兵,安置大雍的民,何错之有。”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

  “至于扰乱户籍之说,更是可笑。”

  “那些涌入辽东的灾民,难道不是我大雍的子民吗?”

  “他们在家乡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流离失所,朝廷无力安置,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冻死,沦为匪寇吗?”

  “我辽东,给他们一口饭吃,给他们一处安身之所,让他们能够活下去,这难道也错了吗?”

  陆准目光如电,扫视着那些刚才还在慷慨陈词的官员。

  “诸位大人,你们高坐庙堂之上,锦衣玉食,可知百姓,如今是何等境遇?”

  “一场雪灾,饿殍遍地,易子而食,人间惨剧,时时上演。”

  “你们可知,有多少百姓,为了活命,不得不背井离乡,冒着风雪,千里迢迢,逃往辽东?”

  “辽东愿意承担这份责任,难道有错吗?”

  “如果本王者是错,那对灾民困苦视而不见,只会空谈仁义道德的你们,该当何罪?”

  陆准的话,如同重锤一般,狠狠砸在那些官员的心上。

  字字诛心,句句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