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辽东,朕要做人族大帝 第203章 听天由命

小说:流放辽东,朕要做人族大帝 作者:摩羯小辣妹 更新时间:2025-07-04 12:00:44 源网站:2k小说网
  ();

  这话一出,宛妃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慈悲的模样。

  王太医则是暗暗松了口气。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皇帝的妥协,是父子亲情的体现。

  只有太和帝自己知道,这不过是一个缓兵之计。

  一个画给将死之人的,永远不可能兑现的大饼。

  只要你好起来?

  你还能好起来吗?

  你不过是回光返照,只有三五日的活头了。

  朕的承诺,你听得到,却永远也等不到了。

  床上的陆准,听到太和帝的承诺,那双亮得吓人的眼睛里,瞬间迸发出了巨大的光彩。

  “父皇……”

  他的嘴唇哆嗦着,像是难以置信。

  “您……您说的是真的?”

  “君无戏言。”

  太和帝看着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谢……谢父皇。”

  陆准的眼中,竟然滚出了两行清泪。

  他挣扎着,似乎想再说些什么。

  可那口气,仿佛在这一瞬间,彻底泄了。

  他的头一歪,整个人软软地倒了下去,双目紧闭,彻底失去了意识。

  “准儿。”

  太和帝惊呼一声,心中却是一沉。

  不会吧,这就死了?

  “殿下。”

  王太医和一众太医,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扑了上去。

  施针,喂药,诊脉。

  整个偏殿,再次陷入了一片手忙脚乱的混乱之中。

  宛妃站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心中却在疯狂地呐喊。

  死吧,快死吧。

  死了,就一了百了了。

  许久,王太医才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他走到太和帝面前,跪倒在地。

  “陛下,殿下他……他暂时无碍。”

  “只是方才情绪激荡,又听闻陛下恩典,心神俱泄,这才昏了过去。”

  太和帝松了口气,随即又皱起眉头。

  “那他……还能撑多久?”

  王太医的脸上,露出了比哭还难看的表情。

  “陛下,殿下如今,已是油尽灯枯之相。”

  “脉象微弱,若有若无,全凭一口气吊着。”

  “臣等……臣等实在是无能为力。”

  “将他放回床上,好生看着吧。”

  王太医的声音,充满了绝望。

  “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了。”

  听天由命。

  太和帝咀嚼着这四个字,心中百味杂陈。

  他挥了挥手,示意所有人都退下。

  他看着床上那个面如金纸,气息微弱的儿子,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准儿啊准儿,你可一定要给朕多撑几日。”

  “朕的大雍江山,现在,可全靠你了。”

  胡荣盛听得心惊肉跳,陛下这是想明白了。

  可想明白了,又有什么用。

  这个局,是阳谋,是死局。

  就在这时,宛妃扭着水蛇腰,端着一碗参汤,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

  “陛下,您也累了一天了,喝口参汤,润润嗓子吧。”

  她的声音柔得能掐出水来,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担忧。

  太和帝看到她,眼中的怒火,瞬间找到了宣泄口。

  “滚。”

  他一把挥开宛妃递过来的参汤。

  “哐当。”

  精致的白玉瓷碗摔在地上,跌得粉碎。

  滚烫的参汤,溅了宛妃一身。

  “啊。”

  宛妃惊呼一声,吓得花容失色。

  “陛下,您……您这是怎么了。”

  她委屈地看着太和帝,眼中泪光闪烁。

  “怎么了?”

  太和帝猛地站起身,一步步逼近宛妃,眼神如同要吃人的野兽。

  “朕还想问问你,这是怎么了。”

  宛妃被他看得心头发毛,一步步后退。

  “陛下,臣妾……臣妾不知啊。”

  “你不知?”

  太和帝一把掐住她的脖子,将她狠狠地掼在墙上。

  “山海关总兵李天和,三年前,是不是你那个当吏部侍郎的哥哥,一手提拔上去的?”

  宛妃的瞳孔,瞬间缩成了针尖大小。

  她的脑袋“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李天和。

  她哥哥确实提拔过这么一个人。

  可,可这跟她有什么关系。

  “陛下,您……您在说什么,臣妾听不懂。”

  宛妃的声音,因为窒息而变得尖利。

  “听不懂?”

  太和帝的手,又收紧了几分。

  “那朕就让你听懂。”

  “李天和,假传朕的密旨,在山海关,扣押了辽东运往京城的百万件棉衣。”

  “现在,匈厥人穿着辽东的棉衣,长驱直入。”

  “而朕的守城将士,却连一件像样的冬衣都没有。”

  “你说,这笔账,朕该算在谁的头上。”

  宛妃彻底傻了。

  她难以置信地看着太和帝,又看了看自己那个引以为傲的哥哥。

  她怎么也想不明白,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不,不是的,陛下,这绝不可能。”

  宛妃疯狂地摇头,眼泪鼻涕一起流了下来。

  “我哥哥他,他绝不敢做这种事的,这一定是有人陷害,是陆准,一定是陆准那个小**陷害我们。”

  “啪。”

  一个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宛妃的脸上。

  太和帝的眼中,充满了血丝。

  “到现在,你还想狡辩?”

  “除了你们,还有谁,能拿到朕的玉玺,伪造出以假乱真的密旨。”

  “你们母子,为了那个太子之位,还有什么事是做不出来的。”

  太和帝松开手,宛妃像一滩烂泥一样,瘫倒在地上。

  她捂着脸,痛哭流涕,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因为她知道,她解释不清了。

  无论这件事是不是她哥哥做的,这口黑锅,他们都背定了。

  就在这时,胡荣盛拿着一份卷宗,匆匆走了进来。

  他看了一眼地上的宛妃,又看了看暴怒的太和帝,小心翼翼地开口。

  “陛下,兵部那边,查到了。”

  “李天和的卷宗,都在这里了。”

  太和帝一把夺过卷宗,飞快地翻阅着。

  越看,他的脸色就越难看。

  卷宗上清清楚楚地写着,李天和,宛州人士,宛妃的远房族亲。

  三年前,由吏部侍郎,也就是宛妃的亲哥哥,力排众议,举荐为山海关总兵。

  铁证如山。

  “好,好一个宛家。”

  太和帝气得浑身发抖,他将卷宗狠狠地砸在宛妃的脸上。

  “你们真是朕的好亲戚啊。”

  “来人。”

  太和帝怒吼道:“将这个毒妇,给朕送回景仁宫,没有朕的旨意,禁止出宫门一步。”

  “另外,立刻抄了李天河的家。”

  “朕要让他知道,背叛朕,是什么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