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辽东,朕要做人族大帝 第212章 救世的代价

小说:流放辽东,朕要做人族大帝 作者:摩羯小辣妹 更新时间:2025-07-04 12:00:44 源网站:2k小说网
  ();

  偏殿之内,药味依旧。

  陆准静静地靠在床头,仿佛一直在等待着什么。

  当殿门被推开,当他看到那个在太监搀扶下,步履蹒跚,面如金纸的帝王时。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来了。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攻守之势,彻底逆转。

  “准儿。”

  太和帝看着床榻上那个坐着的身影,瞳孔剧烈地收缩了一下。

  他真的醒着。

  不是回光返照,不是油尽灯枯。

  那双眼睛,清醒得可怕。

  陆准仿佛被这声呼唤惊动,他缓缓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虚弱和茫然。

  “父,父皇。”

  他挣扎着,想要下床行礼,却立刻引发了一阵剧烈的咳嗽。

  “咳,咳咳。”

  他捂着嘴,咳得撕心裂肺,仿佛下一秒就要断气。

  “准儿,你别动。”

  太和帝的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在摩擦。

  他走到床边,看着陆准那副随时都可能死去的模样,心中那滔天的怒火和屈辱,竟然被一丝莫名的情绪所取代。

  他竟然,有些怕陆准就这么死了。

  若是陆准死了,那京城,就真的完了。

  “父皇,您,您怎么来了。”

  陆准喘着粗气,声音微弱,却字字清晰。

  “儿臣,儿臣怕是时日无多,不能再为父皇分忧了。”

  他依旧在演戏,演一个濒死之人,最后的挣扎。

  太和帝看着他,张了张嘴,却发现“求你”这两个字,重如千钧,怎么也说不出口。

  他是一国之君,是天子。

  他怎么能,向自己的儿子低头。

  “陆准。”

  太-和帝最终,还是选择了用命令的口吻。

  “城外之事,想必你已经听说了。”

  “李天和打着你的旗号谋逆,匈厥人也以你为名攻城。”

  “朕,现在命你,去城楼,让他们退兵。”

  陆准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

  “父皇,您看儿臣现在这个样子。”

  “别说去城楼了,儿臣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

  “儿臣,有心无力啊。”

  他轻轻地,将太和帝的命令,推了回去。

  太和帝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你。”

  他想发怒,可看着陆准那张比死人还难看的脸,又硬生生地把火气压了下去。

  他知道,现在,他没有发怒的资格。

  “你想要什么。”

  太和帝深吸一口气,终于放下了他那可悲的帝王尊严。

  “只要你肯出手,让他们退兵,你想要什么,朕,都答应你。”

  陆准的眼中,闪过一丝讥诮。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父皇,儿臣别无所求。”

  陆准的声音,依旧虚弱。

  “儿臣只是,在临死之前,有几个心愿未了。”

  “说。”

  “儿臣,想让父皇册立母妃为皇后。”

  陆准的第一个条件,就让太和帝的脸色,微微一变。

  “母妃尽心尽力伺候父皇十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太后在世时,多次要将母妃封后,是母妃顾念父皇心情,这才屡次劝说太后此事作罢。”

  “如今母凭子贵,儿子为母妃讨要皇后之位,不过分吧?”

  “胡闹。”

  太和帝下意识地呵斥道。

  皇后之位是他给宛妃留着的,更是方便小十二日后继位登基。

  现在把熹贵妃册立为皇后,那陆准岂不就成了嫡子?

  更别说熹贵妃早就葬身火海了,册封后位,谁来参加封后大典?

  总不能跟陆准说追封吧?

  “父皇若是不允,那便算了。”

  陆准垂下眼帘,一副心灰意冷的模样。

  “反正儿臣也活不了几天了。”

  他这是在以退为进,用自己的命,来逼太和帝。

  太和帝的拳头,在袖中死死地攥紧。

  他看着陆准那张无悲无喜的脸,感觉自己被逼到了悬崖边上。

  “好。”

  许久,他才从牙缝里,挤出了一个字。

  “朕,答应你。”

  “谢父皇成全。”

  陆准的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

  “儿臣,还有第二个心愿。”

  “说。”

  “李天和,呼延休,一个是朝廷总兵,一个是匈厥单于。”

  “儿臣人微言轻,怕是说的话,他们不信。”

  “儿臣需要一样东西,来证明儿臣说的话,就是父皇的意思。”

  太和帝的心,猛地一沉。

  他知道,陆准真正想要的,来了。

  “你到底想要什么?”

  太和帝的声音嘶哑,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疲惫。

  “也没什么大事。”

  陆准慢条斯理地调整了一下枕头,仿佛在谈论天气,“儿臣人微言轻,怕压不住城外那两位。总得有个信物,让他们知道,儿臣的话,就是父皇的话。”

  太和帝心头一跳,有种不祥的预感。

  “说。”

  陆准终于抬眼看他,眼神平静无波,说出的话却像是在太和殿上扔下了一颗炸雷。

  “儿臣,想借父皇的传国玉玺一用。”

  一瞬间,寝殿里安静得可怕,连呼吸声都消失了。站在一旁的胡荣盛,只觉得自己的膝盖一软,差点跪下去。

  传国玉玺?

  那不是借,那是……要命啊!

  “你!”

  太和帝猛地站起,指着陆准的手不住地颤抖,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又猛地涨红。

  “你敢!陆准,你好大的胆子!”

  他气得来回踱步,嘴里反复念叨着:“反了,真是反了……挟君父,图谋不轨……”

  陆准看着他暴怒的样子,反而低低地笑了起来,牵动了胸口,又是一阵咳嗽。

  “父皇,您急什么?”

  他好不容易喘匀了气,才慢悠悠地开口,“儿臣都说了,是‘借’。这京城的危局解了,儿臣自然双手奉还。”

  他顿了顿,目光忽然变得有些怜悯。

  “还是说……父皇觉得,这京城,这大雍江山,您……还守得住?”

  “城外,匈厥人的铁蹄随时会踏破城门。城内,百姓离心,世家观望。”

  “您是想抱着那块冰冷的石头,等着李天和跟呼延休冲进皇宫,请您去城楼上看风景?”

  “还是想,把玉玺交给儿臣,赌一把呢?”

  陆准的声音很轻,却字字诛心,“赌儿臣能赢,也赌您自己,还能继续坐稳这张龙椅。”

  太和帝的脚步,停住了。

  陆准的话,像是一盆冰水,从他的头顶浇下,浇灭了他最后一点帝王的怒火和尊严。

  是啊。

  他守不住了。

  这个皇位,早就摇摇欲坠。

  他缓缓地,缓缓地坐回了椅子上,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骨头,瞬间苍老了十岁。

  良久,他抬起头,眼睛里一片死灰。

  那是一种彻底的,被完全击溃的空洞。

  他看着陆准,嘴唇动了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最后,他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将头转向一旁。

  “胡荣盛。”

  “去,把传国玉玺……取来,给小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