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辽东,朕要做人族大帝 第74章 焦虑的宛妃

小说:流放辽东,朕要做人族大帝 作者:摩羯小辣妹 更新时间:2025-07-04 12:00:44 源网站:2k小说网
  ();

  队正听着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脸上却没什么笑意。

  他猛地抬脚,挨个在他们**上踹了一下。

  力道不重,但足以让他们闭嘴。

  “都给老子记住了。”

  队正压低声音,恶狠狠地呵斥道:“这好日子,是辽王殿下给的!”

  “吃饱穿暖,有热炕头睡,还有足额的月钱拿,以前你们想过吗?”

  “都给老子好好干!”

  “要是惹得辽王殿下不满意,都护大人那边随便找个由头,就能把咱们换回去!”

  “到时候,你们还能顿顿白米粥,冬天睡热炕头?”

  “还能拿两份饷银?”

  “都他**给我挺起精神来巡街!”

  队正的话如同冷水泼头,让这帮原本还有些懒散的士兵瞬间清醒过来。

  对啊!

  现在的好日子,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是辽王给的!

  要是被换回去,那岂不是又回到以前那种苦哈哈的日子了?

  众人恍然大悟,看向队正的眼神都变了。

  “队长英明!”

  “还是队长看得远!”

  “咱们都听队长的!”

  一时间,各种恭维奉承的话语,朝着队正涌了过来。

  队正冷哼一声,没理会这些马屁。

  他一挥手。

  “都精神点!巡街去!”

  “是!”

  这一次,士兵们的应答声明显洪亮了许多,脚步也变得齐整有力,再没了之前的拖沓懒散。

  京城,景仁宫。

  太和帝为了给她封后做准备,就让她先搬了过来。

  宛妃搬到这里后,一应待遇都是按照皇后的标准。

  宫内暖炉烧得正旺,将寝宫内烘得暖意融融。

  宛妃却只觉得心头一阵阵发冷,坐立难安。

  纤细的手指紧紧绞着绣帕,眉宇间是化不开的忧虑。

  辽东那边,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她派去给陆准送信的小太监,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就连表舅周隆昌那边,也没有任何关于辽王的消息传回来。

  陆准到底怎么样了?

  是不是……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

  宛妃越想越心慌,在殿内来回踱步。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太监的通传声。

  “陛下驾到——!”

  宛妃连忙收敛起脸上的焦急,换上一副温婉柔顺的表情,快步迎了出去。

  太和帝身着明黄色常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走了进来。

  “爱妃这是怎么了?”

  太和帝扶起行礼的宛妃,看着她略显苍白的脸色,关切地问道:“可是身子不适?”

  宛妃顺势依偎进太和帝怀里,声音娇滴滴的,带着几分委屈。

  “陛下,臣妾是在担心表舅呢。”

  她抬起水汪汪的眼睛,看向太和帝。

  “臣妾前些日子派人去辽东,给表舅送信,让他多寻些上好的人参回来,给陛下补补身子。”

  “可是这都过去多久了,一点回信都没有。”

  “臣妾担心,是不是辽东那边出了什么事儿?”

  提起辽东,太和帝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眉头微蹙。

  他也想到了那个被他远远打发到苦寒之地的九皇子。

  “说起来,倒是有些奇怪。”

  太和帝沉吟道:“按理说,藩王抵达封地后,三日内便会给朕上折子报平安。”

  “可老九这都去了这么久了,竟是一封信都没送回来。”

  太和帝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心与疑惑。

  “辽东偏远,莫不是路上耽搁了?”

  宛妃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太和帝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沉思。

  “罢了。”

  他拍了拍宛妃的手背,温声安慰道:“你也别太担心了。”

  “朕明日便派个得力的人,去辽东走一趟。”

  “看看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宛妃听到陛下要派人去辽东,心中稍安,但旋即又想到了另一层。

  她依偎在太和帝怀中,轻轻叹了口气,声音愈发柔婉。

  “陛下圣明,臣妾便放心了。”

  “只是辽东那地方,天寒地冻的,如今眼看着就要入冬了。”

  “臣妾听闻那边年年冬天都难熬得很,缺衣少食的。”

  “表舅身为都护,肩上担子重,既要防备外敌,又要安抚军民。”

  “这军饷粮草……陛下可要多多看顾着都护府那边才好啊。”

  她抬起头,眼中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虑与恳求,仿佛只是在为远方的亲人担心。

  太和帝看着她这副模样,心头一软,宠溺地拍了拍她的手背。

  “爱妃放心。”

  “辽东的重要性,朕心中有数。”

  “等户部那边筹措妥当了,朕会优先拨发粮饷,送到辽东都护府去,不会让你表舅难做的。”

  宛妃闻言,脸上立刻绽放出安心的笑容,再次依偎进太和帝怀里。

  “臣妾替表舅,谢陛下隆恩。”

  太和帝笑了笑,似乎想到了什么,又开口说道。

  “对了,过些时日,北边匈厥的使臣也要来京了。”

  “到时候,你带着小十二,随朕一同去见见他们。”

  “小十二也该学着接触些朝政,看看这邦交之事,是如何处置的。”

  宛妃猛地抬起头,眼中是难以掩饰的惊喜与激动。

  让十二皇子参与接见外使,这无疑是陛下在向朝野释放明确的信号。

  她连忙起身,对着太和帝深深一福,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的喜悦。

  “臣妾……臣妾遵旨!”

  “臣妾替十二,谢陛下栽培!”

  ……

  与此同时,李长河一行十余人。

  护送着几辆装满货物的马车,正艰难地跋涉在前往匈厥王庭的路上。

  他们已经进入匈厥地界数日,越往北走,天气越发寒冷,人烟也愈发稀少。

  队伍中的护卫们都裹紧了皮袄,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草原的宁静。

  地平线上,扬起漫天烟尘,黑压压的一片骑兵,如同乌云般朝着他们席卷而来。

  “敌袭!保护大人!”

  护卫队长厉声高喝,迅速拔出腰刀,将李长河护在中间。

  十名护卫迅速围成一个圈,将李长河和马车护在中央,紧张地面对着汹涌而来的匈厥骑兵。

  马蹄声震耳欲聋,数百名匈厥骑兵转瞬即至,将他们团团围住。

  为首的是一名身材高大、满脸虬髯的匈厥将领。

  他勒住马缰,目光凶狠地扫过这支小小的使团。

  最后落在被护在中间、穿着文士袍的李长河身上。

  “你们是什么人?来我匈厥地界做什么?”

  匈厥将领用生硬的汉话喝问道。

  李长河深吸一口气,拨开护卫,上前一步。

  不卑不亢地拱手道:“我乃大雍辽王殿下麾下使者李长河,奉命前来拜见贵部单于,商谈邦交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