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69章 契丹重新崛起

  如若他们能够想通,不在乎那些田地利益,不与朝廷为敌,他们也根本不会落下这个下场。

  但现在一切都已经晚了。

  “斩。”

  京兆尹拿起令牌,对着刑场内一扔。

  刽子手早已经就位,看到令牌落地,手起刀落,二十九个人头落地。

  这也将开启良田收归国有的新篇章,随着消息传开,绝对让许多权贵畏惧,不敢再阻挠。

  当然。

  在利益纠葛下,想让所有人都坦然面对,那是没有可能的,这仍然是一种艰苦的过程。

  不过。

  李铮用这些犯官的命来震慑,让他们为出头鸟,也是一种好事。

  接下来。

  只要有人敢阻碍,仍然是杀,抄家灭族。

  绝不姑息。

  正好也用他们的家产来让国库充盈。

  时间,逐渐流逝。

  对于大唐而言。

  天下日新月异。

  土地国有的推行仍然在继续,阻挠的,但朝廷推行的势头不减。

  在推行这国策时候,李铮就做好了长久的准备。

  北疆。

  曾经被李铮带兵踏灭的契丹部落。

  过去了数年。

  曾经人口还算多的部落,如今已经是一片废墟,甚至于当初被大唐一把火烧焦的痕迹还在,被掘地三尺的痕迹还在。

  哪怕过去了这么多年,此地仍然不平静。

  但是今日。

  在这部落外。

  一支万众的骑兵来到了这已经破败不堪的契丹部落前。

  为首的一人,脸上带着刀疤,看着眼前已经成为废墟的部落,眼中都是恨意。

  “大唐。”

  “李铮。”

  “你们给我等着吧。”

  “杀父之仇,灭族之恨。”

  “终有一日,我斗湖报的。”

  “我要灭了你大唐,奖励碎尸万段。”

  “血海深仇,我耶律那骨永远不会忘记。”

  为首的男子涌现恨意,喃喃自语着。

  随即。

  他翻身下马,朝着面前的部落跪下来,大声道:“父汗,族人们,你们等着吧,我回来了,我会为你们报仇,”

  “如今,我已经将契丹其他部落一统了,臣为了新任的大汗。”

  “我有了为你们报仇的实力了。”

  “冤有头债有主。”

  “这笔血债,我会为你们讨回。”

  “你们安息吧。”

  耶律那骨大声的说道。

  他,正是昔日契丹部落首领的儿子,耶律那骨。

  如今过去了这么多年,他竟然又直接回来了。

  而且看到他身后的军队,虽然仍然是草原上的那些简陋兵器,没有大唐军队那般战甲森严,但相比于当初的狼狈,这耶律那骨显然是带着一种衣锦还乡的气势。

  “大汗。”

  “下一步该如何做?”

  一个手下看着耶律那骨问道。

  “重建部落。”

  “属于本汗的契丹部落。”

  “然后,联系西突厥,他们对大唐的恨不比我们少。”

  “只要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攻入大唐境内,就不会有多难。”耶律那骨冷冷道。

  “是。”

  手下立刻点头。

  这一股契丹军队立刻散开,开始清理这已经变成了废墟的契丹部落。

  <div class="contentadv"> “父汗。”

  “我回来了。”

  “还会建立更强大的契丹部落,开创我契丹真正的辉煌。”

  “有朝一日,我会亲自拿着那李铮的人头来祭奠你,祭奠族人。”

  “伱在天之灵庇佑我吧。”耶律那骨抬头看着天空,喃喃的说着。

  时间流逝。

  眨眼间。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四年多。

  来到贞观二十二年。

  长安城外,麦子金黄,田地里到处长着金灿灿的麦子,农民在田地里,脸上都挂着笑容。

  “哈哈哈,章老伯,今年有一个好收成了。”

  “可不是嘛,而且这收场除了交税外,其他的都是我们自己的了,不要再缴纳那高昂的佃租了。”

  “以后这是属于我们农民自己的田地。”

  “太好了。”

  “这都是皇上和皇储殿下的恩赐啊。”

  “日子有盼头了。”

  “不错…”

  田里,到处都是农民欢声笑语的说着,显得十分高兴。

  同时。

  长安城外,一匹匹快马先找個好城内冲去,显然是从天下各处来到的兵卒禀告。

  国策施行后。

  影响了那些豪门权贵的利益,天下各处也都动兵了,但有朝廷撑腰,而且还事关天下百姓的利益,国策施行也是得到了无数百姓的支持,只要是有人阻挠,朝廷兵部就会立刻派兵镇压。

  这些年以来。

  大唐不知杀了多少人,也不知道收了多少豪门的家产。

  当然。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大唐的影响也是不小,商路,工坊,各种也都受到了影响,但是在李铮看来,无论多大的影响也必须将国策施行。

  这是大唐万世根基。

  绝对不容阻挠。

  太极殿内。

  “启奏皇上。”

  “启奏皇储殿下。”

  “臣重新统计良田国有之策。”

  “如今除了北疆一些府域外,耗尽边境的一些府域,我大唐九成的疆域都已经完成了土地国有化。”

  “如果以现在的速度来看,最多半年内,国策就可完全施行。”秦健生站出来,激动的启奏道。

  “好,很好。”

  李世民一脸喜悦的笑容。

  为了这国策的施行。

  这些年的时间,朝廷就如同机器一样,子啊疯狂的运转。

  看向在这朝堂之中,曾经两派站着的一百多个臣子,如今却不到一百人,显然在推行国策的过程中,又有人触犯了国法,被不良人给揪出来了。

  而且不仅仅是朝堂上,在大唐疆域内各处,府域,县域,到处都有官吏被吏部查出,然后直接刑部下狱。

  其中。

  李铮的洞察人性也是真的关键所在。

  “恭贺皇上。”

  “恭贺皇储殿下。”

  满朝文武齐声高呼道。

  如今还能站在这朝堂上的,解释对大唐忠心的,如若不然,他们也没有机会再站在这朝堂之上了。

  “诸卿。”

  “可知如今国库有多充盈吗?”

  李铮忽然一笑,看着满朝文武。

  群臣不解的看着李铮。

  “原本,孤以为国策推行会损耗太多的国力,各部调动,皆需人力,国库钱财也是消耗很大。”

  “但是孤想错了。”

  “相对于丰收年,如今的国库更加的充盈。”

  李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