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会计看到这么多钱,整个人都激动的说不出话。
他平时在家可是待了有好些年,都没有人找他做任何事情。
可以说如果不是李长东,他现在还得在家呆着,自己的一身本事也根本发挥不出来。
是李长东给他这样的平台,给他这样的机会。
所以在这一刻他无比的感激。
“老板怎么能给这么多钱呢?这太多了。”
“唉,这些是你应该得的,拿着吧。”
相比较而言,李长东赚的更多,所以他很满意。
惠民生鲜提供记账、清算的业务后,越来越多人开始过来找孙会计做账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孙会计大概都能创收接近50元。
来找他的人,从最开始的普通家庭主妇,计算的都是家庭花销的鸡毛蒜皮,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店铺、作坊,后来甚至有工厂、商店都主动过来寻找合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长东发现其实这一幕非常不错,也十分满意,干脆就大手一挥,让孙会计又找来了几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做他的学徒。
几个人完全成立了一个账目会计公司。
孙会计作为主管,李长东投资作为100%占股的股东,将这一块业务彻底的拓展起来。
而且会计公司就设立在惠民生鲜旁边的房间,想要进入会计公司,必须要穿过惠民生鲜。
这让那些来找会计公司办业务的人,在业务完成后,都会在超市里购买一些东西。
如此一来,又给超市带来了不少的营收。
毕竟所有人都需要购买生活物品,惠民生鲜超市里面的生活物品数量又琳琅满目,基本上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
会计公司到这基本上已经算是非常成功。
但是没想到真正的大生意还在后面。
李长东刚刚将惠民生鲜开门,老孙便骑着自行车赶来上班,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他的两个徒弟。
老孙和李长东打过招呼,便进入到自己的办公室。
就在老孙进入到办公室后不久,一辆边三轮发出轰隆隆的声音,来到了惠民生鲜超市。
刚停下,边三轮上一个男人便抱着一大摞文件,火急火燎的走下了车斗。
“李老板,听说你这里开了一个会计公司,快帮我想想办法。”
李长东出来一看,这人居然是供销社的会计王允。
供销社的会计居然也来找他,这让李长东有点没想到。
“怎么回事?”
其实李长东想要问问对方究竟是什么原因,但是最终他没有说出口,因为如果问出来,恐怕对方会非常觉得没面子。
毕竟他们是供销社的会计,老孙在退休之前也曾经给供销社做过会计,这些人的本事还是很大的,如果问出这话,难免有打对方脸的意思。
听到李长东这么说,王允一脸无奈。
“这事儿真的也算急死我了,我们供销社的账目快到每个季度清算的时候,结果你猜怎么着,供销社里面的计算器都被那些家属的熊孩子给玩坏了。”
“有的电池都被扣走了,有的干脆按键被弄得不灵,没办法,我们计算起来速度太慢,只能请你帮忙。”
听明白了具体情况,李长东点点头,赶紧领着王允来到了老孙面前。
孙会计一听是帮助供销社核对账目,当即把手中的其他工作先放一放,拿出了漆木算盘,相比于计算器,算盘要可靠了很多。
有孙会计帮忙,时间很快,仅用了不到半天,供销社本季度的账目就已经被理清楚。
王允看着已经被写好的账目,脸上露出了震惊。
“天哪,居然这么快,而且这样简单明了,真不错,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李长东原本一直在旁边,听到王允这么说,笑呵呵的接过账本,仔细看了看。
放下账本后他有些疑惑。
“供销社和市场那边的账目平时记录的也这么混乱吗?”
之所以这么问,他发现王允拿来的那些账目其实上面多处都有涂改,还有后加的注解。
越是这种账目越难以计算,因为你时常会漏掉某一部分。
王允听到这无奈的摇了摇头。
“我们也不想这样,供销社那边还好办,主要是市场这边,小摊贩时常会把自己的价目胡乱涂改。”
“有些价目甚至都是口口相传,并没有公示出来,所以我们核对起来就比较麻烦。”
听到他这么说,李长东紧蹙着眉头,脑海中快速的思考,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王会计,我有办法能解决掉你这个问题,你想不想听听?”
王会计本来已经被那些小商贩的行为给弄得十分恼火,每次想起来头都很大。
现在听说李长东居然有办法解决,当即双眼露出一丝精芒。
“哦,你赶紧说说是什么办法?”
李长东想了想,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带着他来到了杂货区,并在里面找到一块黑板。
李长东把黑板画出了几个表格,随即写上品类、价目以及时间,将它递到了王允面前。
“王会计,你看看这个东西怎么样?”
王允只看了一眼,便沉思起来,仔细看看,瞬间明白了李长东想要干什么。
“这东西一目了然啊,只要我们从摊位前走过去一下就能看到对方的标注价格。”
王允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李长东嘿嘿笑着点了点头。
“实不相瞒,这东西是我刚刚想到的价目表,只要把它推出去,那些摊位货品的价格不就清楚了。”
听到李长东这么说,王允激动的直拍巴掌。
“好,非常好,我马上回去跟社长请示,可以的话我去采购一批。”
送走王会计,李长东将价目表收起来。
其实这些东西根本没有什么难的,只是平时供销社那边想不到。
有些人想到了,又缺乏实践,没有把这个方法提出来。
至于那些商贩,他们心中应该有自己的打算,这种价目表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特别理想,所以能故意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就最好。
李长东这么做,帮助供销社解决了大问题,但同时也让那些个体商贩心里面有些犯嘀咕。
但没办法,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商贩的小心思还是要收敛一下。
也许他们永远都不懂得货真价实才是最大的优势。
他平时在家可是待了有好些年,都没有人找他做任何事情。
可以说如果不是李长东,他现在还得在家呆着,自己的一身本事也根本发挥不出来。
是李长东给他这样的平台,给他这样的机会。
所以在这一刻他无比的感激。
“老板怎么能给这么多钱呢?这太多了。”
“唉,这些是你应该得的,拿着吧。”
相比较而言,李长东赚的更多,所以他很满意。
惠民生鲜提供记账、清算的业务后,越来越多人开始过来找孙会计做账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孙会计大概都能创收接近50元。
来找他的人,从最开始的普通家庭主妇,计算的都是家庭花销的鸡毛蒜皮,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店铺、作坊,后来甚至有工厂、商店都主动过来寻找合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长东发现其实这一幕非常不错,也十分满意,干脆就大手一挥,让孙会计又找来了几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做他的学徒。
几个人完全成立了一个账目会计公司。
孙会计作为主管,李长东投资作为100%占股的股东,将这一块业务彻底的拓展起来。
而且会计公司就设立在惠民生鲜旁边的房间,想要进入会计公司,必须要穿过惠民生鲜。
这让那些来找会计公司办业务的人,在业务完成后,都会在超市里购买一些东西。
如此一来,又给超市带来了不少的营收。
毕竟所有人都需要购买生活物品,惠民生鲜超市里面的生活物品数量又琳琅满目,基本上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
会计公司到这基本上已经算是非常成功。
但是没想到真正的大生意还在后面。
李长东刚刚将惠民生鲜开门,老孙便骑着自行车赶来上班,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他的两个徒弟。
老孙和李长东打过招呼,便进入到自己的办公室。
就在老孙进入到办公室后不久,一辆边三轮发出轰隆隆的声音,来到了惠民生鲜超市。
刚停下,边三轮上一个男人便抱着一大摞文件,火急火燎的走下了车斗。
“李老板,听说你这里开了一个会计公司,快帮我想想办法。”
李长东出来一看,这人居然是供销社的会计王允。
供销社的会计居然也来找他,这让李长东有点没想到。
“怎么回事?”
其实李长东想要问问对方究竟是什么原因,但是最终他没有说出口,因为如果问出来,恐怕对方会非常觉得没面子。
毕竟他们是供销社的会计,老孙在退休之前也曾经给供销社做过会计,这些人的本事还是很大的,如果问出这话,难免有打对方脸的意思。
听到李长东这么说,王允一脸无奈。
“这事儿真的也算急死我了,我们供销社的账目快到每个季度清算的时候,结果你猜怎么着,供销社里面的计算器都被那些家属的熊孩子给玩坏了。”
“有的电池都被扣走了,有的干脆按键被弄得不灵,没办法,我们计算起来速度太慢,只能请你帮忙。”
听明白了具体情况,李长东点点头,赶紧领着王允来到了老孙面前。
孙会计一听是帮助供销社核对账目,当即把手中的其他工作先放一放,拿出了漆木算盘,相比于计算器,算盘要可靠了很多。
有孙会计帮忙,时间很快,仅用了不到半天,供销社本季度的账目就已经被理清楚。
王允看着已经被写好的账目,脸上露出了震惊。
“天哪,居然这么快,而且这样简单明了,真不错,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李长东原本一直在旁边,听到王允这么说,笑呵呵的接过账本,仔细看了看。
放下账本后他有些疑惑。
“供销社和市场那边的账目平时记录的也这么混乱吗?”
之所以这么问,他发现王允拿来的那些账目其实上面多处都有涂改,还有后加的注解。
越是这种账目越难以计算,因为你时常会漏掉某一部分。
王允听到这无奈的摇了摇头。
“我们也不想这样,供销社那边还好办,主要是市场这边,小摊贩时常会把自己的价目胡乱涂改。”
“有些价目甚至都是口口相传,并没有公示出来,所以我们核对起来就比较麻烦。”
听到他这么说,李长东紧蹙着眉头,脑海中快速的思考,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王会计,我有办法能解决掉你这个问题,你想不想听听?”
王会计本来已经被那些小商贩的行为给弄得十分恼火,每次想起来头都很大。
现在听说李长东居然有办法解决,当即双眼露出一丝精芒。
“哦,你赶紧说说是什么办法?”
李长东想了想,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带着他来到了杂货区,并在里面找到一块黑板。
李长东把黑板画出了几个表格,随即写上品类、价目以及时间,将它递到了王允面前。
“王会计,你看看这个东西怎么样?”
王允只看了一眼,便沉思起来,仔细看看,瞬间明白了李长东想要干什么。
“这东西一目了然啊,只要我们从摊位前走过去一下就能看到对方的标注价格。”
王允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李长东嘿嘿笑着点了点头。
“实不相瞒,这东西是我刚刚想到的价目表,只要把它推出去,那些摊位货品的价格不就清楚了。”
听到李长东这么说,王允激动的直拍巴掌。
“好,非常好,我马上回去跟社长请示,可以的话我去采购一批。”
送走王会计,李长东将价目表收起来。
其实这些东西根本没有什么难的,只是平时供销社那边想不到。
有些人想到了,又缺乏实践,没有把这个方法提出来。
至于那些商贩,他们心中应该有自己的打算,这种价目表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特别理想,所以能故意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就最好。
李长东这么做,帮助供销社解决了大问题,但同时也让那些个体商贩心里面有些犯嘀咕。
但没办法,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商贩的小心思还是要收敛一下。
也许他们永远都不懂得货真价实才是最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