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东微微地笑了笑,把之前的事情从头到尾地说了一遍。
听说这些皮革足足有三大麻袋,王桂花眼睛也不禁泛出光芒。
“不错不错,这些东西按你现在的说法确实很不错,如果都能够出材,以后肯定是赚的。”
王桂花也这样说,看来这次生意没有做错,李长东把皮革留在了王桂花这里,而自己则重新回到惠民生鲜。
时间到了晚上,李长东下班回到家里,王桂花已经做好了六个小皮套。
这里面可以装烟斗、烟具和打火机的有两个。
可以装照相机的有一个。
剩下的三个则是眼镜包。
李长东把这些已经缝纫好的皮套拿在手中仔细看了一下,不管是做工还是材料都非常的不错。
王桂花甚至还十分贴心地在每一个开口处都钉上了锁扣。
可以轻而易举地扣上或者打开。
只要扣上里面的东西,根本不可能掉出来。
看到这里,李长东也不禁露出了一丝惊喜。
“不错呀,这东西比我想象中的要好。”
“那是啊,你也不看看这是谁做的。”
王桂花满脸都是笑容,向着李长东邀功一样地来了一个小眼神。
看着王桂花那俏皮的样子,李长东直接笑出了声。
“谢谢老婆!”
第二天一早,李长东带着六个皮套来到了惠民生鲜。
经过昨天的改良,钉鞋机的数量已经来到了二十台,都被摆在了柜台上。
昨天一下午除了吴老头换购走的那一台,其他的钉鞋机都以每台十二元的价格卖了出去。
其中供销社采购的最多,一共要了六台。
这还不算完,供销社的主任还向李长东订购五十台钉鞋机。
按照他的话说,可以批发给其他村镇县市的同行供销社。
供销社的销售渠道远远要比李长东的惠民生鲜更广,所以对方这种做法李长东很高兴,每台还给他便宜了两块。
毕竟要让利于供销社,他们才能够卖力地替自己卖机器。
来到惠民生鲜,李长东把王桂花做的那六个皮套都摆在了柜台上。
谁知道刚刚摆好便有一个学生模样打扮的人走了进来。
他进来后一眼便看到了柜台上摆着的眼镜套。
瞬间学生眼前一亮。
“老板,这个眼镜套多少钱一个?”
看着他略带焦急的样子,李长东微微诧异了一下。
“怎么了?你现在很需要眼镜套吗?”
“是呀,我的眼镜平时放在口袋里照顾的不好,镜片都已经被划出了痕迹,我如果再不设法补救一下,眼镜根本就用不了了。”
李长东一听,立刻拿起一个眼镜套对他说道。
“那这个送给你了。”
“别啊老板,我有钱,该多少钱多少钱!”
学生听到李长东的话,明显一阵惊讶,连连摆手不肯接受他的好意。
看对方的样子,李长东有些无奈,但最终还是报了一个比较低的价格。
这个学生看起来比其他的学生条件要好一点。
所以这个眼镜套对他来说是可以负担得起,但即便这样,李长东给的报价也仅仅只有五毛钱。
学生一边掏钱一边夸李长东的这个眼镜套又便宜又好。
第一个货物卖出去之后,李长东增加了信心。
马上回到家中,让王桂花继续制作皮套。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王桂花亲手缝制出了上百个皮套。
而这些皮套刚刚被拿到商店,没有多长时间就会被订购出去。
其中有眼镜套,有烟斗、烟具套,有相机套等等,数量很多,品类也很多。
最后剩下的二十个眼镜套被邮局采购员一次性买走。
给的价钱是七毛钱一个。
相比于李长东平时卖五到八毛,这个价钱也算挺高。
李长东替他装货的时候问了一句,原来邮电局是打算把这些眼镜套买回去作为福利发给员工。
邮电局戴眼镜的员工一共也只有二十个人。
弄明白了怎么回事后李长东自然乐得如此。
这段时间钉鞋机也被卖的差不多了。
李长东没有想到钉鞋机最大的客户依然是供销社。
同时他们也不是自己去卖的,而是都批发给了林县林氏的其他供销社。
甚至还有一点供不应求。
这些产品让李长东又小赚了一笔。
这阵风刮过之后,李长东骑上二八大杠,继续寻找其他货源。
他所需要的货源门类十分多,几乎什么都不挑。
这天李长东骑着二八大杠经过镇橡胶厂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喧哗。
停下车一看,原来是橡胶厂门口十几个人,手里拿着橡胶水袋在和橡胶厂的保安争执。
看到这一幕时,李长东不禁微微蹙了一下眉头,不明白他们在争执什么。
不过走进了之后才听明白,原来是这些人买的水袋过于老旧,拿回家没多长时间便破裂了。
想要回来退货,橡胶厂只答应给换同批号同层次的库存货,根本不同意退换。
这才造成现在的这种局面。
听明白了情况后,李长东把自行车停在一边走了上去。
“喂,你们不要争吵了,有事好好解决。”
众人听到李长东的声音,纷纷回头看过来,其中有一个客户一眼便认出李长东的身份。
“你不是惠民生鲜的老板李老板吗?你来的正好,你给我们评评理,他的货物有问题还不让我们退,这不是欺负人吗?”
这话一出,其他几个人也纷纷跟着附和。
“可不是吗?只答应给我们换,可是他库存的这些东西哪有一个是良品,我这个已经换第三个了,不还是破了!”
“就是啊,每次破损开水都会撒出来,烫到人身上需要疼很长时间,再说我们这些热水袋都是打算给孩子用的,万一烫到孩子,他们负责得起吗?”
听明白了具体情况,李长东已经意识到这件事情,橡胶厂理亏。
分开人群来到保安面前看着对方,没想到对方也是一脸苦涩。
“我说这事儿也真不怪我们橡胶厂,生意不好,我们现在早就已经停工了,连工资都几个月没发了,你们的这些水带都是库存,根本卖不出去,退钱就更不可能了。”
听说这些皮革足足有三大麻袋,王桂花眼睛也不禁泛出光芒。
“不错不错,这些东西按你现在的说法确实很不错,如果都能够出材,以后肯定是赚的。”
王桂花也这样说,看来这次生意没有做错,李长东把皮革留在了王桂花这里,而自己则重新回到惠民生鲜。
时间到了晚上,李长东下班回到家里,王桂花已经做好了六个小皮套。
这里面可以装烟斗、烟具和打火机的有两个。
可以装照相机的有一个。
剩下的三个则是眼镜包。
李长东把这些已经缝纫好的皮套拿在手中仔细看了一下,不管是做工还是材料都非常的不错。
王桂花甚至还十分贴心地在每一个开口处都钉上了锁扣。
可以轻而易举地扣上或者打开。
只要扣上里面的东西,根本不可能掉出来。
看到这里,李长东也不禁露出了一丝惊喜。
“不错呀,这东西比我想象中的要好。”
“那是啊,你也不看看这是谁做的。”
王桂花满脸都是笑容,向着李长东邀功一样地来了一个小眼神。
看着王桂花那俏皮的样子,李长东直接笑出了声。
“谢谢老婆!”
第二天一早,李长东带着六个皮套来到了惠民生鲜。
经过昨天的改良,钉鞋机的数量已经来到了二十台,都被摆在了柜台上。
昨天一下午除了吴老头换购走的那一台,其他的钉鞋机都以每台十二元的价格卖了出去。
其中供销社采购的最多,一共要了六台。
这还不算完,供销社的主任还向李长东订购五十台钉鞋机。
按照他的话说,可以批发给其他村镇县市的同行供销社。
供销社的销售渠道远远要比李长东的惠民生鲜更广,所以对方这种做法李长东很高兴,每台还给他便宜了两块。
毕竟要让利于供销社,他们才能够卖力地替自己卖机器。
来到惠民生鲜,李长东把王桂花做的那六个皮套都摆在了柜台上。
谁知道刚刚摆好便有一个学生模样打扮的人走了进来。
他进来后一眼便看到了柜台上摆着的眼镜套。
瞬间学生眼前一亮。
“老板,这个眼镜套多少钱一个?”
看着他略带焦急的样子,李长东微微诧异了一下。
“怎么了?你现在很需要眼镜套吗?”
“是呀,我的眼镜平时放在口袋里照顾的不好,镜片都已经被划出了痕迹,我如果再不设法补救一下,眼镜根本就用不了了。”
李长东一听,立刻拿起一个眼镜套对他说道。
“那这个送给你了。”
“别啊老板,我有钱,该多少钱多少钱!”
学生听到李长东的话,明显一阵惊讶,连连摆手不肯接受他的好意。
看对方的样子,李长东有些无奈,但最终还是报了一个比较低的价格。
这个学生看起来比其他的学生条件要好一点。
所以这个眼镜套对他来说是可以负担得起,但即便这样,李长东给的报价也仅仅只有五毛钱。
学生一边掏钱一边夸李长东的这个眼镜套又便宜又好。
第一个货物卖出去之后,李长东增加了信心。
马上回到家中,让王桂花继续制作皮套。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王桂花亲手缝制出了上百个皮套。
而这些皮套刚刚被拿到商店,没有多长时间就会被订购出去。
其中有眼镜套,有烟斗、烟具套,有相机套等等,数量很多,品类也很多。
最后剩下的二十个眼镜套被邮局采购员一次性买走。
给的价钱是七毛钱一个。
相比于李长东平时卖五到八毛,这个价钱也算挺高。
李长东替他装货的时候问了一句,原来邮电局是打算把这些眼镜套买回去作为福利发给员工。
邮电局戴眼镜的员工一共也只有二十个人。
弄明白了怎么回事后李长东自然乐得如此。
这段时间钉鞋机也被卖的差不多了。
李长东没有想到钉鞋机最大的客户依然是供销社。
同时他们也不是自己去卖的,而是都批发给了林县林氏的其他供销社。
甚至还有一点供不应求。
这些产品让李长东又小赚了一笔。
这阵风刮过之后,李长东骑上二八大杠,继续寻找其他货源。
他所需要的货源门类十分多,几乎什么都不挑。
这天李长东骑着二八大杠经过镇橡胶厂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喧哗。
停下车一看,原来是橡胶厂门口十几个人,手里拿着橡胶水袋在和橡胶厂的保安争执。
看到这一幕时,李长东不禁微微蹙了一下眉头,不明白他们在争执什么。
不过走进了之后才听明白,原来是这些人买的水袋过于老旧,拿回家没多长时间便破裂了。
想要回来退货,橡胶厂只答应给换同批号同层次的库存货,根本不同意退换。
这才造成现在的这种局面。
听明白了情况后,李长东把自行车停在一边走了上去。
“喂,你们不要争吵了,有事好好解决。”
众人听到李长东的声音,纷纷回头看过来,其中有一个客户一眼便认出李长东的身份。
“你不是惠民生鲜的老板李老板吗?你来的正好,你给我们评评理,他的货物有问题还不让我们退,这不是欺负人吗?”
这话一出,其他几个人也纷纷跟着附和。
“可不是吗?只答应给我们换,可是他库存的这些东西哪有一个是良品,我这个已经换第三个了,不还是破了!”
“就是啊,每次破损开水都会撒出来,烫到人身上需要疼很长时间,再说我们这些热水袋都是打算给孩子用的,万一烫到孩子,他们负责得起吗?”
听明白了具体情况,李长东已经意识到这件事情,橡胶厂理亏。
分开人群来到保安面前看着对方,没想到对方也是一脸苦涩。
“我说这事儿也真不怪我们橡胶厂,生意不好,我们现在早就已经停工了,连工资都几个月没发了,你们的这些水带都是库存,根本卖不出去,退钱就更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