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滴水,报以泉涌。
王桂花从来都没有想过,仅仅是给了孙大娘一盒盒饭,孙大娘便会把她的行为始终记在心里。
新的一批日历打折票送达后,李长东拿了一本递到了孙大娘手中。
后者连连感激,本来李长东和王桂花都以为事情到此就结束了,却没想到孙大娘离开惠民生鲜后,凡是遇到认识的人,都不忘提起王桂花的好。
仅仅过去两天时间,整个市场的人都知道了王桂花人美心善,和女菩萨一样。
有些人不相信,但更多的人却都和王桂花打过交道。
在听到类似的话后,他们在心里更坚定了王桂花确实如所说的那般。
很快这些话便传到了李长东和王桂花耳中。
两人相视一笑,谁也没有当回事儿。
但让他们两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些名声很快便给他们带来了实际收益。
很多人都慕名来到了惠民生鲜。
一下子让惠民生鲜的销售量又提升了三成。
人的名树的影。
李长东以前没觉得什么,但现在他算是彻底地了解到,一个人在外面有好名声究竟有多重要。
王桂花能得到这么好的名声,一方面是她善良,另一方面她做的早餐味道确实不错。
惠民生鲜销售额提了上来,王桂花名声也在外面特别响亮。
李长东忙完之后闲下来,便把目光放到了王桂花身上。
此时的王桂花正带着马华和冯婷婷手把手教他们制作卤味。
因为销售提升的原因,王桂花一个人制作卤味已经有些不太能够供得上。
所以必要的时候要让雇员也参与进来。
如此一来,王桂花便轻松了许多。
感受到身后的目光,王桂花忙完之后,一边擦着手一边来到李长东面前。
“怎么一早上开始眼珠子就不断地往我这边瞟,想干嘛?”
王桂花的话带着几分调侃,实际上现在生意特别好,人也特别忙碌,已经让他们很久没有开开心心地说话了。
看着王桂花,李长东呵呵笑了两声,却轻轻的摇了摇头。
实际上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想法,但觉得还是不要说的好,否则王桂花太累了。
但没想到王桂花一眼便看穿了他心里的想法。
“老夫老妻了,你心里想什么我能不知道,说说吧,我也听听。”
“这……。”
李长东犹豫了一下,既然她都已经问了,自己再隐瞒,那就有些不太好了。
“我是这么想的,咱们再开一个早餐店,效益一定会比现在还好。”
做生意嘛,店铺越多赚的越多,到底是为了改善生活,所以劳累一点倒是也可以。
王桂花一听,眼神中也露出了一丝向往。
其实一早她就想做早餐店,只是那时候李长东的惠民生鲜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她就把这个建议埋藏在心底,一直没说出来。
现在没想到是李长东主动提的,王桂花怎么可能拒绝?
“行啊,其实我一早就想这么做。”
可是她刚刚说完,李长东却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只是你现在都已经这么忙了,如果再做早餐店,我怕你身体吃不消。”
王桂花却伸手掩着小嘴,嘻嘻地笑出了声。
“你呀,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当然很累了,我们现在做不了可以雇人呢,就像卤肉和商店一样,多雇几个不就得了。”
李长东皱着眉头,突然觉得王桂花说的很对,她只要做好监督,教给他们如何制作就可以了,剩下的根本不需要她亲力亲为。
只要不是自己出力,相对来说还比较轻松一点。
“好,那这样的话我来筹备。”
定好了策略和方向,李长东马上便开始实施。
白天的时候就谈好了惠民生鲜旁边的一间店面。
这里本来一直都是空着的,根本没有什么人在意。
房主也老早就想租出去,可是根本没有人承租。
李长东找到房主的时候,对方一听说租房子马上兴高采烈,甚至直接免了一个月租金。
这对李长东来说,简直就是送上门的好事,一口气直接签了十年的合同。
店铺租下来之后,李长东第一时间便让张也和钱凯两个人过来打扫卫生。
自己则去采购了一些早餐店所用的工具以及桌椅板凳。
到第二天的时候,整个早餐店设施都已经被整理完成。
当天下午李长东便买来米面油盐,不仅如此,在惠民生鲜的广告黑板上还早早地写上招工启示。
这一次他一共招了四名员工,一名服务员,三名面点师。
这三个人都由王桂花亲自带,一个人负责包包子,一个人负责做馒头和脆饼,一个人负责调馅、做小菜、打豆腐脑。
所有分工明确之后,到第三天早晨早餐店正式开业。
开始的时候连李长东都觉得早餐店开业肯定前段时间不会有那么多的客人。
却没想到开业的第一天,前面的八台桌子居然都坐满了,足足三十几个人。
最开始的时候王桂花等人还有些手忙脚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越来越熟悉,三十几个人也都可以服务得很好。
早餐店开业的前两天,效益就非常不错。
随着时间的推移,附近的商贩和住户也都纷纷来早餐店吃早餐。
相比较而言,一两块钱的早餐对他们来说已经相当奢侈,一块钱的早餐足够两个人吃到饱,比自己在家做要省事不少。
而且让人有些没想到的是,最开始吃饭的那三十几个人在接下来的几天始终都来早餐店就餐。
李长东在闲暇之余也过来看过几眼,发现这些人基本上都成为了固定的回头客。
他也有些好奇,什么地方会有这么多人,服装看起来还有些差不多。
好奇之下他忍不住凑上去问了几句,才知道这些人原来是附近工厂的员工。
说来也巧,王桂花早餐店开业的前一天,工厂班组调整,由原来的三班倒改成了早晚班。
每天早六点,正是晚班工人下班的时候。
这些来吃早餐的人也正是晚班工人,他们都打算吃完早餐后回去好好地睡一觉。
本来工作了一夜都很困倦,回家现做饭实在是太麻烦,王桂花的早餐店大大地给他们提供了方便。
王桂花从来都没有想过,仅仅是给了孙大娘一盒盒饭,孙大娘便会把她的行为始终记在心里。
新的一批日历打折票送达后,李长东拿了一本递到了孙大娘手中。
后者连连感激,本来李长东和王桂花都以为事情到此就结束了,却没想到孙大娘离开惠民生鲜后,凡是遇到认识的人,都不忘提起王桂花的好。
仅仅过去两天时间,整个市场的人都知道了王桂花人美心善,和女菩萨一样。
有些人不相信,但更多的人却都和王桂花打过交道。
在听到类似的话后,他们在心里更坚定了王桂花确实如所说的那般。
很快这些话便传到了李长东和王桂花耳中。
两人相视一笑,谁也没有当回事儿。
但让他们两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些名声很快便给他们带来了实际收益。
很多人都慕名来到了惠民生鲜。
一下子让惠民生鲜的销售量又提升了三成。
人的名树的影。
李长东以前没觉得什么,但现在他算是彻底地了解到,一个人在外面有好名声究竟有多重要。
王桂花能得到这么好的名声,一方面是她善良,另一方面她做的早餐味道确实不错。
惠民生鲜销售额提了上来,王桂花名声也在外面特别响亮。
李长东忙完之后闲下来,便把目光放到了王桂花身上。
此时的王桂花正带着马华和冯婷婷手把手教他们制作卤味。
因为销售提升的原因,王桂花一个人制作卤味已经有些不太能够供得上。
所以必要的时候要让雇员也参与进来。
如此一来,王桂花便轻松了许多。
感受到身后的目光,王桂花忙完之后,一边擦着手一边来到李长东面前。
“怎么一早上开始眼珠子就不断地往我这边瞟,想干嘛?”
王桂花的话带着几分调侃,实际上现在生意特别好,人也特别忙碌,已经让他们很久没有开开心心地说话了。
看着王桂花,李长东呵呵笑了两声,却轻轻的摇了摇头。
实际上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想法,但觉得还是不要说的好,否则王桂花太累了。
但没想到王桂花一眼便看穿了他心里的想法。
“老夫老妻了,你心里想什么我能不知道,说说吧,我也听听。”
“这……。”
李长东犹豫了一下,既然她都已经问了,自己再隐瞒,那就有些不太好了。
“我是这么想的,咱们再开一个早餐店,效益一定会比现在还好。”
做生意嘛,店铺越多赚的越多,到底是为了改善生活,所以劳累一点倒是也可以。
王桂花一听,眼神中也露出了一丝向往。
其实一早她就想做早餐店,只是那时候李长东的惠民生鲜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她就把这个建议埋藏在心底,一直没说出来。
现在没想到是李长东主动提的,王桂花怎么可能拒绝?
“行啊,其实我一早就想这么做。”
可是她刚刚说完,李长东却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只是你现在都已经这么忙了,如果再做早餐店,我怕你身体吃不消。”
王桂花却伸手掩着小嘴,嘻嘻地笑出了声。
“你呀,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当然很累了,我们现在做不了可以雇人呢,就像卤肉和商店一样,多雇几个不就得了。”
李长东皱着眉头,突然觉得王桂花说的很对,她只要做好监督,教给他们如何制作就可以了,剩下的根本不需要她亲力亲为。
只要不是自己出力,相对来说还比较轻松一点。
“好,那这样的话我来筹备。”
定好了策略和方向,李长东马上便开始实施。
白天的时候就谈好了惠民生鲜旁边的一间店面。
这里本来一直都是空着的,根本没有什么人在意。
房主也老早就想租出去,可是根本没有人承租。
李长东找到房主的时候,对方一听说租房子马上兴高采烈,甚至直接免了一个月租金。
这对李长东来说,简直就是送上门的好事,一口气直接签了十年的合同。
店铺租下来之后,李长东第一时间便让张也和钱凯两个人过来打扫卫生。
自己则去采购了一些早餐店所用的工具以及桌椅板凳。
到第二天的时候,整个早餐店设施都已经被整理完成。
当天下午李长东便买来米面油盐,不仅如此,在惠民生鲜的广告黑板上还早早地写上招工启示。
这一次他一共招了四名员工,一名服务员,三名面点师。
这三个人都由王桂花亲自带,一个人负责包包子,一个人负责做馒头和脆饼,一个人负责调馅、做小菜、打豆腐脑。
所有分工明确之后,到第三天早晨早餐店正式开业。
开始的时候连李长东都觉得早餐店开业肯定前段时间不会有那么多的客人。
却没想到开业的第一天,前面的八台桌子居然都坐满了,足足三十几个人。
最开始的时候王桂花等人还有些手忙脚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越来越熟悉,三十几个人也都可以服务得很好。
早餐店开业的前两天,效益就非常不错。
随着时间的推移,附近的商贩和住户也都纷纷来早餐店吃早餐。
相比较而言,一两块钱的早餐对他们来说已经相当奢侈,一块钱的早餐足够两个人吃到饱,比自己在家做要省事不少。
而且让人有些没想到的是,最开始吃饭的那三十几个人在接下来的几天始终都来早餐店就餐。
李长东在闲暇之余也过来看过几眼,发现这些人基本上都成为了固定的回头客。
他也有些好奇,什么地方会有这么多人,服装看起来还有些差不多。
好奇之下他忍不住凑上去问了几句,才知道这些人原来是附近工厂的员工。
说来也巧,王桂花早餐店开业的前一天,工厂班组调整,由原来的三班倒改成了早晚班。
每天早六点,正是晚班工人下班的时候。
这些来吃早餐的人也正是晚班工人,他们都打算吃完早餐后回去好好地睡一觉。
本来工作了一夜都很困倦,回家现做饭实在是太麻烦,王桂花的早餐店大大地给他们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