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探险 第三百二十五章

小说:古墓探险 作者:十方劫主 更新时间:2025-11-01 01:54:03 源网站:2k小说网
  我猛地一铲子下去,翻出一抔土——

  竟然泛着五彩斑斓的光泽!

  我心头一震,这是……彩云土!

  干我们这行的都知道,彩云土意味着这片土地曾被人为扰动过,底下,十有八九埋着古墓!

  “有发现!”

  我压抑着心头的狂喜,朝桂桑他们招了招手,声音都有些颤抖。

  桂桑和肥通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了过来,

  “啥?发现啥了?”肥通一双小眼睛瞪得溜圆,脖子伸得老长,活像一只觅食的鸭子。

  桂桑虽然没说话,但那眼神,恨不得直接钻进土里去。

  那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也停下了手里的活计,齐刷刷地朝这边望过来,

  一个个满脸问号,显然是没听懂我喊了啥。

  幽月像是感应到了什么,一阵风似的冲到他们跟前,用英语飞快地解释了几句。

  那几个外国人这才恍然大悟,拔腿就往这边跑。

  我等所有人都围拢过来,才缓缓蹲下身,用手拨开表层的浮土,

  露出下面五彩斑斓的土层。

  “都瞧仔细了!这就是彩云土!这玩意儿代表啥,不用我多说了吧?”

  我故意卖了个关子,目光在众人脸上扫了一圈。

  肥通激动得一蹦三尺高,

  “哈哈哈!我就说嘛!玄龙墓肯定就在这下面!咱们这是要发啊!”

  他那兴奋劲儿,就跟中了头彩似的。

  我赶紧给他泼了盆冷水,

  “你先别高兴得太早。有彩云土只能说明这下面有人动过土,是座古墓,可没法直接咬定它就是玄龙墓,明白不?”

  “那……要是真是玄龙墓,咱能想法子找到天寝殿不?”

  桂桑搓着手,一脸期待地看着我,眼神里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这个嘛……”

  我沉吟了片刻,

  “得先多探几个点,摸清地下的情况。然后根据打出来的探洞深度,再结合他们画的平面图,综合分析一下,才能大致推算出天寝殿的位置。”

  我指了指那几个外国人。

  这几位可不是来打酱油的。

  我说话的工夫,他们已经从背包里拿出专业的绘图工具,开始忙活起来了。

  他们对照着周围的山势地形,笔尖飞舞,飞快地勾勒出一张平面图草稿。

  然后在图上仔细地标注了一个点——

  正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

  真不愧是专业的!

  看来,这点发现,让大家都跟打了鸡血似的。

  我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只想大干一场。

  其他人也没闲着,都围在我身边,一边看**作,一边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气氛十分热烈。

  第一个洞打到七米左右,探地铲就再也打不下去了。

  铲头传回来的感觉很清晰——

  底下很硬,像是碰到了石头。

  我把土提上来,仔细一看,

  土里夹杂着一些细碎的白色渣子。

  用手指捻了捻,能感觉到明显的颗粒感——

  是石渣!

  这下面,果然有石头!

  我心中有数了:这八成是墓道的顶部。

  为了进一步确认,我以第一个探洞为中心,又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打了一个洞。

  结果都差不多,

  都在七八米左右的深度,碰到了坚硬的石渣层。

  这下,我心里更有底了。

  这么多探洞的结果都指向一个事实:

  地底下,铺设着一大片石板,而且深度惊人地一致,都在七米左右。

  这么大面积的石板……

  我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大胆的猜测:

  会不会,我们现在就站在天寝殿的顶上?

  我把这个想法跟肥通一说,

  他先是一愣,紧接着眉头就拧成了疙瘩:

  “你的意思是……咱们脚底下就是天寝殿?可天寝殿上面不应该有个顶吗?这光秃秃的一片石头算怎么回事?”

  他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是啊,按照常理,天寝殿应该有顶,而且是拱形的,这样才能更好地承重。

  可现在……

  我摇了摇头,

  “我也想不明白。按理说,这么大的面积,如果是一整块石头,那重量简直无法想象。别说古人了,就是现代的起重设备,也未必能把它吊起来,更别说运到这里,再埋到地下了。”

  我顿了顿,继续说道:

  “所以,我推测,这些石头应该不是一整块,而是由很多块石板拼接而成的。”

  我本来想翻出家传的那本古书,看看能不能找到相关的记载。

  但转念一想,那本书里关于西藏这边的墓葬资料少得可怜,就算翻了,估计也找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就在这时,桂桑突然开口了:

  “你们说的,是中原的墓葬规制吧?我们藏地的墓葬,跟你们那边可不太一样。”

  他这一句话,倒是提醒了我。

  “哦?有什么不一样?”我连忙问道。

  桂桑清了清嗓子,解释道:

  “我们这边,有一种说法,叫‘玄神阁’。意思是在墓葬的最深处,一般会有五个墓室,分别对应着五位神灵。”

  “五个墓室?”

  我还是头一次听说这种说法,

  “那这五个墓室是怎么分布的?”

  “天寝殿在正中间,然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一个小墓室,拱卫着天寝殿。”

  桂桑一边说,一边用手在地上比划着,

  “每个墓室都代表着一座神殿。而且,我们这边的墓室,顶部一般不用石头……”

  “不用石头?那用什么?”肥通忍不住插嘴问道。

  “用木头,”桂桑回答,“都是上好的圆木,一根根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平铺在墓室上方,然后再用土夯实。年代久了,木头腐朽,墓室就容易塌陷。所以,这边很多古墓都保存不下来。”

  桂桑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

  如果按照“玄神阁”的说法,那我们现在打到的,应该不是天寝殿的顶部,而是……

  “可现在这情况,下面明明都是石头啊,”我还是觉得不对劲,“这怎么解释?”

  桂桑也摇了摇头,

  “这个……我也说不好。咱们还是得挖开看看,才能弄明白。”

  肥通在一旁摩挲着下巴,自言自语:

  “这么大一块石头,平整得跟镜子似的,长宽都得有五十米开外,肯定不是自然形成的。这到底是从哪儿弄来的?”

  “总不能是从周围山上凿下来的吧?”

  柳烈也加入了讨论,她一边说,一边环顾四周的山体。

  桂桑果断地摇了摇头:

  “不可能。之前咱们绕山找出口的时候,我就仔细观察过,这些山体都完好无损,没有开采过的痕迹。”

  我也跟着观察了一圈,

  确实,周围的山体都保持着原始的形态,没有任何人为破坏的痕迹。

  如果不是从山上开采的,那这些巨大的石块,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难道……是通过地道运进来的?

  我还是倾向于自己的判断,认为底下的石头应该是一块块拼接起来的。

  但肥通却坚持认为,这是一整块巨大的石头。

  “要是一块块的,下面又是空的,那不早就塌了?肯定是一整块的,才能撑得住!”

  他振振有词。

  看来,不挖开看看,是争不出个结果了。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又在石板范围之外的区域,多打了几个探洞。

  结果显示,其他地方都没有类似的发现。

  这下,我们可以确定,这片石板区域,就是我们要找的目标。

  接下来,就是开挖了!

  桂桑他们虽然带了工具,但都比较原始,连个像样的大铲子都没有。

  我看着他们那几件“古董”级的工具,心里直犯嘀咕。

  这七米深的盗洞,就凭他们手头这点家伙什,

  别说挖到天黑了,就是挖到猴年马月,也未必能挖得下去啊!

  更何况,这地底下还夹杂着那么多石块,

  挖掘难度可想而知。

  由于之前打探洞已经消耗了我不少体力,

  这开挖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桂桑和那几个外国人身上。

  我找了个地方坐下休息,顺便跟肥通聊起了天。

  “我说老兄,你们这装备也太‘复古’了吧?”我指了指桂桑他们手里的工具,“现在都啥年代了,还用这些老古董?早该换换了!”

  肥通苦笑着摇了摇头:

  “你以为我们不想换啊?我们也想用那些高科技的玩意儿啊!可问题是,这地方,根本就运不进来!”

  他叹了口气,

  “别说这深山老林了,就是想运进国内,都难如登天!”

  我一听,也觉得有道理。

  这地方,交通不便,条件艰苦,那些先进的设备,确实很难运进来。

  聊着聊着,我的注意力又转移到了那几个外国人身上。

  我对他们的身份和来历,越来越好奇了。

  “哎,我说,”我用胳膊肘碰了碰肥通,“布雷克克他们那帮人,在国外到底是干啥的?总不能真是摸金校尉吧?”

  肥通笑了笑,

  “严格来说,他们应该算是‘探险家’,或者叫‘寻宝人’。在国外很多地方,法律是允许私人寻宝的,只要是你发现的,挖出来的,就归你个人所有。所以,有很多人都以此为生,他们几个,就是一个寻宝团队。”

  “哦,原来如此。”我点了点头,“那他们以前,有没有接触过海底寻宝之类的?”

  我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想到了我们接下来的任务——

  去海上打捞沉船。

  可我们对这方面一窍不通,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要是这帮外国人有这方面的经验,那可就太好了,

  至少,我们可以向他们请教请教。

  肥通点了点头:

  “当然接触过。泰坦尼克号,总听说过吧?”

  “那必须的啊!谁不知道泰坦尼克号啊?当年号称‘永不沉没’的巨轮,结果……”

  我还没说完,肥通就接过了话茬:

  “布雷克克的哥哥,当年就参与过泰坦尼克号的搜寻工作,而且还找到了沉船的残骸。”

  “真的假的?这么厉害!”我顿时来了精神。

  “不过,”肥通话锋一转,“沉船的位置太深了,以当时的条件,根本没办法打捞。”

  “哎,可惜了……”我叹了口气。

  “泰坦尼克号?”

  柳烈不知什么时候凑了过来,

  “我以前看过一本小说,就是讲泰坦尼克号的。据说,那是当年世界上最大的邮轮,能坐好几千人呢!可惜,首航就撞上了冰山,沉了,死了好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