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知青她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第1章 下乡?接班?

小说:七零知青她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作者:风色芽 更新时间:2025-07-08 00:35:18 源网站:2k小说网
  “凭什么让叶秋接班?”

  “工作是老**,老娘想让谁接班就让谁接班!”

  “说来说去,就是你们偏心……”

  争吵声一阵高过一阵,透过薄薄的墙壁穿进房间里,坐在床边的叶秋托着下巴,深沉地叹了口气。

  又开始了。

  这不是叶家发生的第一次争吵,从她穿越过来的这五六天,类似的场面几乎天天上演。

  为的就是谁接班留城里,谁下乡。

  叶家有四个孩子,老大叶春,结婚好几年了,跟他爹叶卫军都在机械厂里上班。

  老四叶冬年纪还小,刚考上高中。

  老二叶夏和老三叶秋,一个二十,一个十八,都是下乡的年纪。

  叶卫军是津市机械厂的五级钳工,在大城市不算什么,但是在津市这样的小城市,五级钳工已经是厂里的中流砥柱了。

  就是靠着叶卫军,叶家才能在这个特殊年代养大四个孩子,还送了每个孩子上学,甚至还给老大叶春买了一份工作。

  叶卫军每个月工资能有五十七块五,所以他的工作是绝对不能动的,不然叶家可以直接迈入赤贫家庭了。

  赵丽在罐头厂上班,工作倒是能腾出来,但是,两个女儿,谁接班?谁下乡?

  按着原本的打算,叶秋性子弱,话也不多,身体比不上叶夏结实,怕她下乡被人欺负,就说让她接班,叶夏性格像她妈,是个得理不饶人的主儿,让她下乡,家里经常帮衬着,总不会让她在乡下过不下去。

  本来都说好了,叶夏也同意了,赵丽这几天到处倒腾穿的、用的、吃的,就是想让大女儿带着下乡。

  但是前几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叶夏突然反悔,不愿意下乡。

  嚷着都是叶家的女儿,凭什么让老三接班?

  叶家就是为这事吵起来的,也得亏他们天天吵架,叶秋才能在短时间把事情理清楚。

  她是六天前穿越过来的,前世是个牛马打工人,卷生卷死才全款买了自己的房,还没享受几天,一觉醒来,她就变成了这个“叶秋”。

  从原身的记忆里,这个年代跟华国的七十年代相差无几,地名人名略有不同,但历史上的大事件相差无几。

  这是个缺衣少食、物资匮乏的时代。

  想到这儿叶秋就心疼地捂住心口,她的全款大平层啊!

  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办,按照政策来说,女同志要么结婚、要么接班,不然统统都要下乡。

  叶家人也不是没想过让两个女儿结婚,但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合适的人啊!

  稍微周正点儿的男同志早就被挑走了,能剩到现在的,都不能说不适合结婚,那是多看两眼就觉得造孽!

  在阅遍一众极品男人后,叶家终于还是死了这条心。

  女儿下乡虽然又苦又累,但总比被嫁进虎狼窝好。下乡了家里还能补贴,要是嫁错人,家里难道还能养着女婿一家?

  至于离婚,那是想都别想,在现在这个大环境下,是要被戳脊梁骨一辈子的。

  叶秋握着拳头,收拾好心情,等外面的“战争”到了中场休息才打**门。

  “爸、妈,我想下乡。”

  “不行!”

  叶秋话音刚落就被赵丽拒绝,“不行,你性子弱,干活也不行,乡下的活儿你干不了!”

  “那我就活该下乡吗?”

  一旁的叶夏小声嘟囔,接到赵丽横过来的一个眼神才悻悻闭嘴。

  叶秋苦笑一声,她当然知道不轻松。

  奶奶是经历过抗战年代的人,给她讲过不少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事。

  就说现在,周围邻居也不是没有下乡的子女。回来的信上都在哭诉乡下的日子有多苦,甚至有人为了回城直接把自己弄残疾,想想也知道现在的农村跟几十年后的农村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妈,我知道下乡苦,但家里总得有人下乡,小弟过几年也到年纪了。”

  果然,一听到叶秋提及小儿子,赵丽就没办法了。

  叶家没这个本事把子女都留在城里,老大有工作不用担心,剩下三个孩子总有人得下乡,不是两个女儿就是只剩下小儿子了。

  叶冬嘴甜会哄人,长得像外公,最得赵丽的心。

  让小儿子下乡,她舍不得……

  见赵丽沉默,叶秋安慰道:“妈,你放心,我这么大个人了,能照顾好自己。”

  叶秋不是盲目自信,选择下乡,她是有安排的。

  现在已经是1974年,再过三年就高考了,她提前三年复习,加上前世好歹也是名牌大学毕业,这辈子总不能连个大学都考不上吧?

  最重要的是,经过这几天的实验,她总算摸清楚脑子里那个“异能量采集系统”的作用,或许就是下乡,她的日子也不会过不下去。

  再来,叶秋也装不下去了。

  上有受重视的大哥和风风火火的二姐,下有嘴甜会说话的弟弟,原身从小就是被忽视的那个。

  虽说父母努力一碗水端平,但是小孩子最敏感,哪里会不知道父母的爱有多少?

  因此也养出了“叶秋”唯唯诺诺的性格,用叶夏的话说就是软包子一个,被人欺负了都不知道吭声。

  怕被人以为是疯了,倒不如下乡,在外地待上几年,等以后再和家人见面,就算性格变了,也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综合种种因素,哪怕下乡再难,但对叶秋而言,也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叶夏迫不及待地开口,敲定叶秋下乡的结果,“妈,既然老三都要下乡了,那就多给她准备点吃的、用的,乡下可不比城里,很多东西都没处买。”

  赵丽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小心思,但事已至此,下乡的事情也没办法改变,她只能尽力多准备些东西,让小女儿在乡下的日子好过些。

  赵丽**着小女儿的手,眼眶发酸,“老三,妈是真没办法……”

  叶秋低着头,装作难受的样子安慰赵丽:“我知道的,现在政策是这样,大家都没办法。”

  叶秋是真的不怪叶家人,先不说她不是原身,对父母家人没那么深的感情,再说哪怕是原主还在,估计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她下乡,也算是替原身偿还父母的恩情了。

  旁边啪嗒啪嗒抽着水烟的叶卫军一锤定音:“那就老三下乡,老二接班,老二每个月从工资里抽五块寄给老三,至少给两年。”

  叶夏接赵丽的班,刚开始工资不高,每个月估计也就十多块钱,给叶秋五块钱,真不少了。

  叶夏抿嘴,“我没意见,但是两年不够,是我反悔不下乡的,我给她寄三年。”

  虽然不愿意下乡,但叶秋毕竟是亲妹妹,叶夏也不是没良心的人。

  她要是下乡,她的一生就毁了,但叶秋不一样,再过几年,以叶秋的成绩,说不定能考回城里!

  但她不行,她上辈子参加过高考,考了好几回都没考上,已经完全不相信凭自己的能力能从乡下考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