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叶秋就带着几个年轻人在试验地里忙活。
大队里其他人也听到了消息,掀起一次讨论的热潮,现在村民傍晚在村口纳凉的时候,讨论的都是叶秋以及她提出的方法,就连赵兰和赵奶奶也被拉着打探过消息。
过了几天后,叶秋把赵泽找过来验收成果。
“队长,你看,经过对比之后,建立缓冲区的效果最好,实用性也最高。”
在试验开始之前她就已经跟赵泽说过,这些方法并不能百分百解决掉杂草生长的问题,只能起一定的抑制作用。
赵援朝站在赵泽的身边,望着周围的吐血,一脸欣喜地道:“是有效果。”
单独看还看不出什么效果,但是跟别的土地一对比,很明显就能看出野草少了很多。
赵泽在心里算了算,按照叶秋提出的这种方法,拔草的间隔时间可以拉长,需要的人也少了很多,最少能节约出一半的劳动力。
因此,赵泽对叶秋的印象更好了,“你给咱们大队省了不少麻烦,这几天都按最高工分来算。既然这种方法有效果,那就把周边的地也都建立个缓冲区。”
叶秋自然没意见。
高兴没多久,坡上就急匆匆的跑过来几个人。
赵援朝看见,大声问:“你们跑过来干什么?”
其中一个年轻人大声回道:“柱子**腿摔断了,我们来找大队长借自行车送她去医院。”
村里只有赵泽有自行车,要是有急事,也会借给村里人使用。
赵援朝一惊:“怎么这么不小心,严不严重啊?”
“看着挺严重,赵大夫让赶紧送去医院。”
赵泽:“那别愣着赶紧去我家骑自行车送人上医院啊!”
跑过来的人听到他这话,点点头,又飞速跑开了。
赵援朝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跟上去。
他叹着气说:“腿要是摔出问题,有后遗症,以后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镇上有医院,其实送医的话问题应该不大。”叶秋出言宽慰,其实现在的医疗条件也还行,就是可能费用有点高,就看那家人舍不舍得花钱了。
“喜欢按你说的这样吧。”赵泽发愁,“伤筋动骨一百天,柱子妈伤了腿,他照料的那几头猪可缺不得人,得赶紧重新安排人去。”
叶秋一听,赶紧主动自荐:“队长,我能去养猪啊!”
赵泽挑眉,认认真真的上下打量了下她:“你会养猪?”
看着白白净净,又是城里来的,不像是养过猪的样子,但想到叶秋之前出的主意,又觉得不能小看人。
“书中在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看的书多,还不兴有哪本书是讲怎么养出来?”叶秋努力为自己争取,“大队长你放心,我一定把咱队里的猪养的白白胖胖。”
张泽迟疑,“养猪可跟除草不一样,是不能给你做实验的。”
猪死了就是真的死了。
每一头猪都是队里的重要财产,哪怕他是大队长,也不可能拿猪给叶秋练手。
叶秋拍着胸脯自信保证,“你放心,我不是那种说大话的人,队长,你明天给我一天假,我去镇上找书看看,再加上我以前看到过,后天一定给你一份《科学养猪指南》,到时候你再看看行不行。”
赵泽尊重有实力,敢争取的人,“行,就当给你的奖励,让你明天休息一天。如果你的指南写得好,也不是不能帮你争取养猪的工作。”
养猪是件大事,除了脏臭点,工作轻松,村里不少人都在盯着,他可没有权力自己决定。
但要是叶秋能拿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他当然也敢为她担保。
说定这件事后,赵泽忙着去安排其他人挖缓冲区,把叶秋交给赵援朝安排。
赵援朝也没安排什么工作,让她回去休息了,反正就叶秋的效率,干一天都不一定能有三个工分,还不如回去准备准备她那个《科学养猪指南》。
*
第二天一早,叶秋好不容易在从床上挣扎着起来。
曲彤和赵兰都上工去了,就连赵奶奶也出去了,家里就剩她一个。
要是有辆自行车就好,这样她就能睡到自然醒,不用一大早就去赶牛车了。
但买自行车太招摇了,不符合她低调做人的原则,叶秋只能无奈放弃。
收拾了一番,她一个人坐上了前往镇上的牛车,一路晃晃悠悠到了镇上。
她先去镇上的书店找书,只可惜这里的书种类实在太少,根本找不到她想要的书。
没办法,只能选择系统商城兑换。
反正来过镇上书店一趟,这些书拿出来也能有个说法。
出了书店后又在周边闲逛了下。
看了看时间,叶秋踏入国营饭店。
“两个大白馒头,再要一份回锅肉。”
说真的,虽然她能从系统商城里兑换各种吃的,但怕别人闻到味道,她只能选择一些味道小好处理的食物加餐。
手里握着宝藏,却不能自由使用,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叶秋深吸一口气,闻着食堂里弥漫的肉香,把烦恼都抛于脑后。
交了钱票之后就在座位上等着,空气中的饭菜香味不断弥漫,叶秋馋得流口水。
好在师傅们做菜的速度很快。
等了10多分钟,她点的菜就被端上来。
看着桌上色香味俱全的回锅肉,叶秋立马埋头苦吃。
好在店里大家都是这样,也没人笑话她的急切。
吃完后,叶秋又去打包了一份红烧肉这是曲彤让她帮忙带的。
走出国营饭店,叶秋直奔供销社。
这回买的东西不多,把其他人交代帮忙带的东西买齐后她拎着东西满载而归。
先去了知青点,把帮忙带的东西分给众人。
其他人连连道谢,高兴的领了自己的东西。
顾书摸着手上的布料,满脸羡慕:“真羡慕叶知青,有这么个聪明的脑子,走到哪儿都能过上好日子。”
汪莉莉嗤道:“顾书姐日子过得也不错啊,你可是在小学当老师呢。可比我们这些下地干活的轻松多了。”
原先是李佳骏在小学当老师,跟顾书结婚后,他就把这份工作让给了妻子,自己仍旧下地干活。
对此,汪莉莉一直嫉妒,逮着机会就要刺她几句。
顾书听多了她的酸话,根本不放在心上,叶秋也不掺和她们的事儿,把东西分完后就告别离开。
还没回到赵兰家,叶秋老远就看见曲彤坐在门口等她。
一看到她的身影,曲彤就高兴地迎了上来。
“你回来了!”
叶秋笑着打趣,“你这是来接我还是接好吃的?”
曲彤被每天吃的红薯饭折磨得痛不欲生,一知道叶秋要去镇上,就连忙托她帮忙买些好吃的,有什么她都不挑,放得久就行。
大队里其他人也听到了消息,掀起一次讨论的热潮,现在村民傍晚在村口纳凉的时候,讨论的都是叶秋以及她提出的方法,就连赵兰和赵奶奶也被拉着打探过消息。
过了几天后,叶秋把赵泽找过来验收成果。
“队长,你看,经过对比之后,建立缓冲区的效果最好,实用性也最高。”
在试验开始之前她就已经跟赵泽说过,这些方法并不能百分百解决掉杂草生长的问题,只能起一定的抑制作用。
赵援朝站在赵泽的身边,望着周围的吐血,一脸欣喜地道:“是有效果。”
单独看还看不出什么效果,但是跟别的土地一对比,很明显就能看出野草少了很多。
赵泽在心里算了算,按照叶秋提出的这种方法,拔草的间隔时间可以拉长,需要的人也少了很多,最少能节约出一半的劳动力。
因此,赵泽对叶秋的印象更好了,“你给咱们大队省了不少麻烦,这几天都按最高工分来算。既然这种方法有效果,那就把周边的地也都建立个缓冲区。”
叶秋自然没意见。
高兴没多久,坡上就急匆匆的跑过来几个人。
赵援朝看见,大声问:“你们跑过来干什么?”
其中一个年轻人大声回道:“柱子**腿摔断了,我们来找大队长借自行车送她去医院。”
村里只有赵泽有自行车,要是有急事,也会借给村里人使用。
赵援朝一惊:“怎么这么不小心,严不严重啊?”
“看着挺严重,赵大夫让赶紧送去医院。”
赵泽:“那别愣着赶紧去我家骑自行车送人上医院啊!”
跑过来的人听到他这话,点点头,又飞速跑开了。
赵援朝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跟上去。
他叹着气说:“腿要是摔出问题,有后遗症,以后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镇上有医院,其实送医的话问题应该不大。”叶秋出言宽慰,其实现在的医疗条件也还行,就是可能费用有点高,就看那家人舍不舍得花钱了。
“喜欢按你说的这样吧。”赵泽发愁,“伤筋动骨一百天,柱子妈伤了腿,他照料的那几头猪可缺不得人,得赶紧重新安排人去。”
叶秋一听,赶紧主动自荐:“队长,我能去养猪啊!”
赵泽挑眉,认认真真的上下打量了下她:“你会养猪?”
看着白白净净,又是城里来的,不像是养过猪的样子,但想到叶秋之前出的主意,又觉得不能小看人。
“书中在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看的书多,还不兴有哪本书是讲怎么养出来?”叶秋努力为自己争取,“大队长你放心,我一定把咱队里的猪养的白白胖胖。”
张泽迟疑,“养猪可跟除草不一样,是不能给你做实验的。”
猪死了就是真的死了。
每一头猪都是队里的重要财产,哪怕他是大队长,也不可能拿猪给叶秋练手。
叶秋拍着胸脯自信保证,“你放心,我不是那种说大话的人,队长,你明天给我一天假,我去镇上找书看看,再加上我以前看到过,后天一定给你一份《科学养猪指南》,到时候你再看看行不行。”
赵泽尊重有实力,敢争取的人,“行,就当给你的奖励,让你明天休息一天。如果你的指南写得好,也不是不能帮你争取养猪的工作。”
养猪是件大事,除了脏臭点,工作轻松,村里不少人都在盯着,他可没有权力自己决定。
但要是叶秋能拿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他当然也敢为她担保。
说定这件事后,赵泽忙着去安排其他人挖缓冲区,把叶秋交给赵援朝安排。
赵援朝也没安排什么工作,让她回去休息了,反正就叶秋的效率,干一天都不一定能有三个工分,还不如回去准备准备她那个《科学养猪指南》。
*
第二天一早,叶秋好不容易在从床上挣扎着起来。
曲彤和赵兰都上工去了,就连赵奶奶也出去了,家里就剩她一个。
要是有辆自行车就好,这样她就能睡到自然醒,不用一大早就去赶牛车了。
但买自行车太招摇了,不符合她低调做人的原则,叶秋只能无奈放弃。
收拾了一番,她一个人坐上了前往镇上的牛车,一路晃晃悠悠到了镇上。
她先去镇上的书店找书,只可惜这里的书种类实在太少,根本找不到她想要的书。
没办法,只能选择系统商城兑换。
反正来过镇上书店一趟,这些书拿出来也能有个说法。
出了书店后又在周边闲逛了下。
看了看时间,叶秋踏入国营饭店。
“两个大白馒头,再要一份回锅肉。”
说真的,虽然她能从系统商城里兑换各种吃的,但怕别人闻到味道,她只能选择一些味道小好处理的食物加餐。
手里握着宝藏,却不能自由使用,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叶秋深吸一口气,闻着食堂里弥漫的肉香,把烦恼都抛于脑后。
交了钱票之后就在座位上等着,空气中的饭菜香味不断弥漫,叶秋馋得流口水。
好在师傅们做菜的速度很快。
等了10多分钟,她点的菜就被端上来。
看着桌上色香味俱全的回锅肉,叶秋立马埋头苦吃。
好在店里大家都是这样,也没人笑话她的急切。
吃完后,叶秋又去打包了一份红烧肉这是曲彤让她帮忙带的。
走出国营饭店,叶秋直奔供销社。
这回买的东西不多,把其他人交代帮忙带的东西买齐后她拎着东西满载而归。
先去了知青点,把帮忙带的东西分给众人。
其他人连连道谢,高兴的领了自己的东西。
顾书摸着手上的布料,满脸羡慕:“真羡慕叶知青,有这么个聪明的脑子,走到哪儿都能过上好日子。”
汪莉莉嗤道:“顾书姐日子过得也不错啊,你可是在小学当老师呢。可比我们这些下地干活的轻松多了。”
原先是李佳骏在小学当老师,跟顾书结婚后,他就把这份工作让给了妻子,自己仍旧下地干活。
对此,汪莉莉一直嫉妒,逮着机会就要刺她几句。
顾书听多了她的酸话,根本不放在心上,叶秋也不掺和她们的事儿,把东西分完后就告别离开。
还没回到赵兰家,叶秋老远就看见曲彤坐在门口等她。
一看到她的身影,曲彤就高兴地迎了上来。
“你回来了!”
叶秋笑着打趣,“你这是来接我还是接好吃的?”
曲彤被每天吃的红薯饭折磨得痛不欲生,一知道叶秋要去镇上,就连忙托她帮忙买些好吃的,有什么她都不挑,放得久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