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仁还打算继续戏弄阿纳汗,可是苗景岚却一口答应:“你明天来吧,我们到浩城逛逛,并且看看怎样找到你的妹妹。顺便问一句,你叫什么名字?”
“阿纳汗,我叫阿纳汗,大恩人。”
“哦,原来你叫阿纳汗。以后你不用管我叫大恩人,我姓苗,叫苗姑娘好了。”
“好,大恩人,不,苗姑娘,我明天再来。”
阿纳汗心情愉悦,蹦蹦跳跳的离开。
贾仁看着对方的背影,有些不解的问:“你怎么这么快就答应了这小子,要知道他昨天还偷过我们的钱包呢。你答应他跟在我们的身边,就不怕他又重操旧业?”
“我相信他身上还有一分良知,之前做坏事只是想人帮他找妹妹。再说了,我们把他带在身边,就算他重操旧业,我们也可以收拾他。”
“岚儿,我就说你这个人心口不一嘛。嘴里面说得那样狠,但是一旦遇上什么事,还是心软不是?不过,这也是我看上你的原因。只是我们这好端端的来浩城旅行,突然变成追查拐卖案,唉……”贾仁一脸生无可恋的模样。
贾仁长相英俊,此时说话脸上却带着几分戏谑。
苗景岚扫过贾仁一眼,一句话戳穿他:“别装了,你嘴上虽然不说,心里面是不是特别期待找到阿纳汗的妹妹?”
“我们初次相识,就是因为查案。后来我们走到一起,也是因为查案。我虽然答应你来到浩城,但我知道你心里面还是有搁不下的案子。你说得不乐意,但我从你眼睛里看出来,你还是很希望能够帮助到阿纳汗的。”
“知我者,你也。”贾仁对苗景岚弯唇一笑。
“不过,你只说对了一半。我心里面确实有放不下的案子,也确实想过叫你帮忙。但是,我带你来浩城,确实是因为想带你来看看这西北草原的秋天景色。只可惜我们来到这里又遇到新的案子,只怕是没时间去看风景了。”贾仁觉得有些惋惜。
“想去看风景随时随地都可以,但阿纳汗的妹妹就只有一个,我们早一些找到他的妹妹,他的妹妹就多一份安全。至于浩城的风景,我们也可以一边查案一边来欣赏。”
贾仁略一思量,“我们在浩城人生地不熟,要怎样才能帮阿纳汗找到妹妹呢?”
“我刚才听阿纳汗的描述,他是先被人差使去送信,然后自己的妹妹就被人拐了。我怀疑这是一个团伙做案,而在这里能够做到拐卖人口又毫发无损的,肯定与当地的官府或者说地头蛇有关。”
“那确实是。要是没有人关照,这伙人不敢这么大的胆子。”贾仁也认可苗景岚的猜测。
“那怎么办?我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苗景岚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一眼贾仁。
贾仁立刻心领神会,“行,明天我们就去浩城的县衙走一趟。不过,你就不怕我跟浩城的县令不熟。”
“你不需要跟县令熟,你只要亮出你的身份玉牌就可以了。”苗景岚不愿意戳穿他的小身份。
“岚儿,你知道我的身份?”贾仁颇有些惊讶。
“我不需要知道你确切的身份,只要知道你的身份这个时候拿出来唬那些装腔作势又不肯作为的大兴国官员就可以了。”
“明白了,你要我拿着玉牌去狐假虎威?”
“你不经常这样做吗?”
“额……好吧,算你说对了。我们这就走这一趟吧。”
……
浩城。
县衙。
浩城的前身,其实是辽人喂**一个据点。
后来辽国与大兴国开战,辽国输得一塌糊涂。
从此之后,辽国每年都会向大兴国进贡。
而那个原本是辽人喂**小小据点,逐渐发展为边境的一个交易地点,再后来成为大兴国的一个小小郡县,最后才会有现在的浩城。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浩城原本是属于辽国的土地。
因此,每隔十年,大兴国派来浩城的官员都会辽国话。
而住在浩城的百姓,有一半以上都是辽国迁居过来的,或者说有着辽国的血统。
每隔十年,大兴国都会派新上任的县令过来。
但是,真正掌管这片土地的,却未必是新上任的县令。
“大人,下官去年才来浩城赴任,对这上上下下并不熟悉。之前并不知道公子的身份,望公子恕罪。”浩城的丁县令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在看过贾仁的玉牌之后,立刻变得局促不安起来。
“丁县令不用紧张,我只是路过这里,随便来看看而已。都说浩城的秋景不错,我特意带朋友来欣赏一下。”
丁县令听到这话,才微微放心。
“公子若是喜欢浩城的景色,下官倒是可以带公子四处看看。下官虽然不才,来浩城一年多也毫无建树,但至少做个向导还是可以的。”
“丁县令懂辽语?”
“略懂一些,说得不好,但听还是听得懂的。”
“丁县令知道你这里有人拐卖女童吗?”贾仁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直接让丁县令的后背发凉。
丁县令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连连求饶:“哎呀,公子,请恕下官愚钝。下官来这浩城虽上任一年多,但接到的官司还不足十起。这浩城上上下下以辽国的遗民居多,他们不熟悉大兴国的律法,也不按照大兴国的方式办事,更不喜欢我这从大兴国调来的官员。公子说的女童拐卖案,下官实在不知呀。”
苗景岚和贾仁一听这话,瞬间明白过来。
原来这浩城说穿了还是辽人的城池,哪怕大兴国打败了辽国,但在这里居住的百姓还是以辽人自居。
这个大兴国派下来的县令在这里也是形同虚设。
贾仁心想,人家都年过半百,还要被派到这偏远的边境之地上任,多半是朝廷里没有后台,又或者是得罪上官,被发配到这里任职。
想想就觉得心酸,也不好多说人家什么。
“既然丁县令对浩城并没有实质性的管辖权,那这里真正管事的人又是谁?浩城的百姓平常有什么事情,会去找谁帮忙呢?”
堂堂县令没有实权,遇事还要找别人,也真是悲催。
“阿纳汗,我叫阿纳汗,大恩人。”
“哦,原来你叫阿纳汗。以后你不用管我叫大恩人,我姓苗,叫苗姑娘好了。”
“好,大恩人,不,苗姑娘,我明天再来。”
阿纳汗心情愉悦,蹦蹦跳跳的离开。
贾仁看着对方的背影,有些不解的问:“你怎么这么快就答应了这小子,要知道他昨天还偷过我们的钱包呢。你答应他跟在我们的身边,就不怕他又重操旧业?”
“我相信他身上还有一分良知,之前做坏事只是想人帮他找妹妹。再说了,我们把他带在身边,就算他重操旧业,我们也可以收拾他。”
“岚儿,我就说你这个人心口不一嘛。嘴里面说得那样狠,但是一旦遇上什么事,还是心软不是?不过,这也是我看上你的原因。只是我们这好端端的来浩城旅行,突然变成追查拐卖案,唉……”贾仁一脸生无可恋的模样。
贾仁长相英俊,此时说话脸上却带着几分戏谑。
苗景岚扫过贾仁一眼,一句话戳穿他:“别装了,你嘴上虽然不说,心里面是不是特别期待找到阿纳汗的妹妹?”
“我们初次相识,就是因为查案。后来我们走到一起,也是因为查案。我虽然答应你来到浩城,但我知道你心里面还是有搁不下的案子。你说得不乐意,但我从你眼睛里看出来,你还是很希望能够帮助到阿纳汗的。”
“知我者,你也。”贾仁对苗景岚弯唇一笑。
“不过,你只说对了一半。我心里面确实有放不下的案子,也确实想过叫你帮忙。但是,我带你来浩城,确实是因为想带你来看看这西北草原的秋天景色。只可惜我们来到这里又遇到新的案子,只怕是没时间去看风景了。”贾仁觉得有些惋惜。
“想去看风景随时随地都可以,但阿纳汗的妹妹就只有一个,我们早一些找到他的妹妹,他的妹妹就多一份安全。至于浩城的风景,我们也可以一边查案一边来欣赏。”
贾仁略一思量,“我们在浩城人生地不熟,要怎样才能帮阿纳汗找到妹妹呢?”
“我刚才听阿纳汗的描述,他是先被人差使去送信,然后自己的妹妹就被人拐了。我怀疑这是一个团伙做案,而在这里能够做到拐卖人口又毫发无损的,肯定与当地的官府或者说地头蛇有关。”
“那确实是。要是没有人关照,这伙人不敢这么大的胆子。”贾仁也认可苗景岚的猜测。
“那怎么办?我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苗景岚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一眼贾仁。
贾仁立刻心领神会,“行,明天我们就去浩城的县衙走一趟。不过,你就不怕我跟浩城的县令不熟。”
“你不需要跟县令熟,你只要亮出你的身份玉牌就可以了。”苗景岚不愿意戳穿他的小身份。
“岚儿,你知道我的身份?”贾仁颇有些惊讶。
“我不需要知道你确切的身份,只要知道你的身份这个时候拿出来唬那些装腔作势又不肯作为的大兴国官员就可以了。”
“明白了,你要我拿着玉牌去狐假虎威?”
“你不经常这样做吗?”
“额……好吧,算你说对了。我们这就走这一趟吧。”
……
浩城。
县衙。
浩城的前身,其实是辽人喂**一个据点。
后来辽国与大兴国开战,辽国输得一塌糊涂。
从此之后,辽国每年都会向大兴国进贡。
而那个原本是辽人喂**小小据点,逐渐发展为边境的一个交易地点,再后来成为大兴国的一个小小郡县,最后才会有现在的浩城。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浩城原本是属于辽国的土地。
因此,每隔十年,大兴国派来浩城的官员都会辽国话。
而住在浩城的百姓,有一半以上都是辽国迁居过来的,或者说有着辽国的血统。
每隔十年,大兴国都会派新上任的县令过来。
但是,真正掌管这片土地的,却未必是新上任的县令。
“大人,下官去年才来浩城赴任,对这上上下下并不熟悉。之前并不知道公子的身份,望公子恕罪。”浩城的丁县令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在看过贾仁的玉牌之后,立刻变得局促不安起来。
“丁县令不用紧张,我只是路过这里,随便来看看而已。都说浩城的秋景不错,我特意带朋友来欣赏一下。”
丁县令听到这话,才微微放心。
“公子若是喜欢浩城的景色,下官倒是可以带公子四处看看。下官虽然不才,来浩城一年多也毫无建树,但至少做个向导还是可以的。”
“丁县令懂辽语?”
“略懂一些,说得不好,但听还是听得懂的。”
“丁县令知道你这里有人拐卖女童吗?”贾仁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直接让丁县令的后背发凉。
丁县令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连连求饶:“哎呀,公子,请恕下官愚钝。下官来这浩城虽上任一年多,但接到的官司还不足十起。这浩城上上下下以辽国的遗民居多,他们不熟悉大兴国的律法,也不按照大兴国的方式办事,更不喜欢我这从大兴国调来的官员。公子说的女童拐卖案,下官实在不知呀。”
苗景岚和贾仁一听这话,瞬间明白过来。
原来这浩城说穿了还是辽人的城池,哪怕大兴国打败了辽国,但在这里居住的百姓还是以辽人自居。
这个大兴国派下来的县令在这里也是形同虚设。
贾仁心想,人家都年过半百,还要被派到这偏远的边境之地上任,多半是朝廷里没有后台,又或者是得罪上官,被发配到这里任职。
想想就觉得心酸,也不好多说人家什么。
“既然丁县令对浩城并没有实质性的管辖权,那这里真正管事的人又是谁?浩城的百姓平常有什么事情,会去找谁帮忙呢?”
堂堂县令没有实权,遇事还要找别人,也真是悲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