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开口。
其余人压力山大。
“张铁柱,你丫举报我!”
一人瞟了眼身旁人的举报信,大怒!
“误会,误会。”
那人尴尬一笑,连忙擦掉。
李子民笑了。
“举报归举报,别拿兄弟开玩笑。”
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喝酒全是兄弟情,口供全是兄弟名。
三页口供两页名,还有一页是罪名。
很快,写得密密麻麻的举报材料到手。李子民看着奸商五花八门的骚操作,叹为观止。
除了屯粮,抬高粮价。
什么价钱上克扣农民,称重器具弄虚作假,粮食藏匿假壁之中,勾结一些公家粮店倒买倒卖挣差价......
一项项罪名,真是触目惊心。
赵老板看着厚厚一摞举报材料。
忽的,额头冒出冷汗。怎么回事?对方几句话,他们全交代啦?
“各位无须担心。”
李子民看到赵老板的顾虑,笑道:
“我保证,你们提交的检举材料和那些负隅顽抗,不配合的人不一样。”
众人有了些安慰。
“李干事,上头政策到底如何啊?”
有人惴惴不安。
“放心吧,只要大伙按我说的做。不干违法乱纪的事情无碍。”
“那之前的呢?”
李子民想了想,“我给大家一个弥补的机会.....”
下个月,
国家开始实行统购统销政策,限制私营粮商的经营活动稳定市场供应。
之后,会逐渐扩大到各行各业。
.....
等李子民搜集好了证据,回到街道办。
看到一个西装革履,个头不高,却官味十足的人正在训斥李主任。
李主任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乖乖挨训。
“你怎么搞的?知道闹出多大的群体事件吗?!”
李主任擦着额头的汗,心里骂死范金有了。
区长冷着脸,
“还有那个歪曲政策,恐吓商户的人一定要严惩!”
“是,是,是。”
李主任陪着笑。
忽地,看到大救星回来了。
带着希冀的眼神,李主任眼巴巴地问:“情况怎么样?”
“李主任,我已经搜集到了闹事者的罪证。只要能和派出所的人联动,一准恢复营业。”
李子民说得含蓄。
他的目的是让那些粮店恢复营业,解决李主任的燃眉之急。
吃力不讨好,得罪人的事。
他懒得干。
“你就是李子民吧?每次汇报工作,小李没少夸你。”
区长发现事情有了转机,脸色一缓。
“只要能平息事态,不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我可以协调一下......”
李主任可发现李子民一直往区长的口袋看,捏了一把汗,将李子民拉到一边。
“区长不抽烟,可别乱来啊。”
李子民摸了摸鼻子。
“李主任,你误会我了。我不是那种人...”
正解释着,一群人火急火燎地冲了进来。
为首的,
正是被范金有第一个找茬的黄老板。
“李干事,我们错了。求求您高抬贵手吧!”
众人一愣。
区长看着黄老板一伙人,问道:“ 小李,他们是谁?”
“他们就是那些粮店老板。”
“李主任,我们也有苦衷。”黄老板作为代表,卖惨道:“都怨那个范金有。”
“说我们是资本家,黑五类,要打倒,还要抄家。我们担惊受怕,不敢做买卖啊。”
“我们也没料到闹出这么大的乱子......”
黄老板怂了。
他听说李子民搜集了厚厚一摞举报材料,全是同行干的。
整得人心惶惶。
李主任,区长互看一眼,满脸惊讶。
这么快,就平息了风波?
李子民有些意外,
这伙人,
坏是坏,但不蠢。
“李主任,他们也是一时冲动。能不能给他们一个机会?”
有了台阶,
李主任将黄老板一群人狠狠地训了一顿。
紧接着,勒令黄老板一行人立马营业。粮价也要降一降。
“李主任,我们不挣钱。”
黄老板大倒苦水,
“今年粮食紧缺,那些老乡一个个藏着掖着不舍得卖。我们费了老大劲,又是涨价,又是求爷爷告奶奶才买到一些粮食.....”
李主任黑着脸。
这**商干的勾当,刚才李子民交给他的资料写得一清二楚!
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装什么装!
“等一下。”
李子民叫住黄老板一行人,“我问你们,粮食价格当真是一分不能降?”
“李干事,真不能啊。现在收购的粮食一天一个价,我们不涨价都要亏死......”
李子民看着黄老板声泪俱下,要不是他看过举报材料。
还真信了。
最后黄老板一行人灰溜溜地走了。
区长看着李子民递交的材料,皱着眉:
“这群商贩挣的是丧尽天良的钱,还敢哭穷。更是胆大包天,和公家,老百姓对着干。”
“都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很明显,
区长知道不少内幕,但没说。李子民想了想,道:“领导,这群检举奸商的粮店老板们给予了我们不少帮助。”
“不仅如此,他们愿意在现在粮价基础上,降两成。”
区长动容了。
“好,太好啦!”
区长一脸高兴道:“我们非常需要这个时候能起到表率作用的商户,这对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大有裨益。”
“我们是规范市场经营,不是让私营商户没活路。后续政策中,一定要让这群商户不吃亏......”
李子民笑了。
聊了半天,等的就是这句话。
另一边,
黄老板一伙人的粮店重新开张了,他看着门外陆陆续续赶来的客人。忽地,怀念起了几年前。
那时,
越是灾年,他挣得越多。
不像现在,
处处都受限于人,想大赚一笔都不行。
忽地,
刚才一块去街道的粮店老板们跑了过来。
“黄老板,大事不妙了。”
一个老板急匆匆道:“赵老板他们降价了,粮食价格统统降了两成。将我们的生意都抢了过去。”
正说着,
突然,排队的老百姓中不知谁喊了一句隔壁粮店降价了。于是排队的老百姓,唰的一下跑空了。
“到底怎么回事?”
黄老板大惊失色。
按这个价,那些人分文不赚。搞不好,还要亏上一点。
等黄老板一伙人赶到现场时,看到乌央乌央的老百姓排了长长一条队伍。人数虽多,但有人维持秩序。
倒也不乱。
“赵老板,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得知赵老板一伙人举报了他们,黄老板没有好脸色。他们干的那些事,谁没干过?
就不信,
京城一千多家营私粮店会被清算!
其余人压力山大。
“张铁柱,你丫举报我!”
一人瞟了眼身旁人的举报信,大怒!
“误会,误会。”
那人尴尬一笑,连忙擦掉。
李子民笑了。
“举报归举报,别拿兄弟开玩笑。”
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喝酒全是兄弟情,口供全是兄弟名。
三页口供两页名,还有一页是罪名。
很快,写得密密麻麻的举报材料到手。李子民看着奸商五花八门的骚操作,叹为观止。
除了屯粮,抬高粮价。
什么价钱上克扣农民,称重器具弄虚作假,粮食藏匿假壁之中,勾结一些公家粮店倒买倒卖挣差价......
一项项罪名,真是触目惊心。
赵老板看着厚厚一摞举报材料。
忽的,额头冒出冷汗。怎么回事?对方几句话,他们全交代啦?
“各位无须担心。”
李子民看到赵老板的顾虑,笑道:
“我保证,你们提交的检举材料和那些负隅顽抗,不配合的人不一样。”
众人有了些安慰。
“李干事,上头政策到底如何啊?”
有人惴惴不安。
“放心吧,只要大伙按我说的做。不干违法乱纪的事情无碍。”
“那之前的呢?”
李子民想了想,“我给大家一个弥补的机会.....”
下个月,
国家开始实行统购统销政策,限制私营粮商的经营活动稳定市场供应。
之后,会逐渐扩大到各行各业。
.....
等李子民搜集好了证据,回到街道办。
看到一个西装革履,个头不高,却官味十足的人正在训斥李主任。
李主任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乖乖挨训。
“你怎么搞的?知道闹出多大的群体事件吗?!”
李主任擦着额头的汗,心里骂死范金有了。
区长冷着脸,
“还有那个歪曲政策,恐吓商户的人一定要严惩!”
“是,是,是。”
李主任陪着笑。
忽地,看到大救星回来了。
带着希冀的眼神,李主任眼巴巴地问:“情况怎么样?”
“李主任,我已经搜集到了闹事者的罪证。只要能和派出所的人联动,一准恢复营业。”
李子民说得含蓄。
他的目的是让那些粮店恢复营业,解决李主任的燃眉之急。
吃力不讨好,得罪人的事。
他懒得干。
“你就是李子民吧?每次汇报工作,小李没少夸你。”
区长发现事情有了转机,脸色一缓。
“只要能平息事态,不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我可以协调一下......”
李主任可发现李子民一直往区长的口袋看,捏了一把汗,将李子民拉到一边。
“区长不抽烟,可别乱来啊。”
李子民摸了摸鼻子。
“李主任,你误会我了。我不是那种人...”
正解释着,一群人火急火燎地冲了进来。
为首的,
正是被范金有第一个找茬的黄老板。
“李干事,我们错了。求求您高抬贵手吧!”
众人一愣。
区长看着黄老板一伙人,问道:“ 小李,他们是谁?”
“他们就是那些粮店老板。”
“李主任,我们也有苦衷。”黄老板作为代表,卖惨道:“都怨那个范金有。”
“说我们是资本家,黑五类,要打倒,还要抄家。我们担惊受怕,不敢做买卖啊。”
“我们也没料到闹出这么大的乱子......”
黄老板怂了。
他听说李子民搜集了厚厚一摞举报材料,全是同行干的。
整得人心惶惶。
李主任,区长互看一眼,满脸惊讶。
这么快,就平息了风波?
李子民有些意外,
这伙人,
坏是坏,但不蠢。
“李主任,他们也是一时冲动。能不能给他们一个机会?”
有了台阶,
李主任将黄老板一群人狠狠地训了一顿。
紧接着,勒令黄老板一行人立马营业。粮价也要降一降。
“李主任,我们不挣钱。”
黄老板大倒苦水,
“今年粮食紧缺,那些老乡一个个藏着掖着不舍得卖。我们费了老大劲,又是涨价,又是求爷爷告奶奶才买到一些粮食.....”
李主任黑着脸。
这**商干的勾当,刚才李子民交给他的资料写得一清二楚!
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装什么装!
“等一下。”
李子民叫住黄老板一行人,“我问你们,粮食价格当真是一分不能降?”
“李干事,真不能啊。现在收购的粮食一天一个价,我们不涨价都要亏死......”
李子民看着黄老板声泪俱下,要不是他看过举报材料。
还真信了。
最后黄老板一行人灰溜溜地走了。
区长看着李子民递交的材料,皱着眉:
“这群商贩挣的是丧尽天良的钱,还敢哭穷。更是胆大包天,和公家,老百姓对着干。”
“都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很明显,
区长知道不少内幕,但没说。李子民想了想,道:“领导,这群检举奸商的粮店老板们给予了我们不少帮助。”
“不仅如此,他们愿意在现在粮价基础上,降两成。”
区长动容了。
“好,太好啦!”
区长一脸高兴道:“我们非常需要这个时候能起到表率作用的商户,这对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大有裨益。”
“我们是规范市场经营,不是让私营商户没活路。后续政策中,一定要让这群商户不吃亏......”
李子民笑了。
聊了半天,等的就是这句话。
另一边,
黄老板一伙人的粮店重新开张了,他看着门外陆陆续续赶来的客人。忽地,怀念起了几年前。
那时,
越是灾年,他挣得越多。
不像现在,
处处都受限于人,想大赚一笔都不行。
忽地,
刚才一块去街道的粮店老板们跑了过来。
“黄老板,大事不妙了。”
一个老板急匆匆道:“赵老板他们降价了,粮食价格统统降了两成。将我们的生意都抢了过去。”
正说着,
突然,排队的老百姓中不知谁喊了一句隔壁粮店降价了。于是排队的老百姓,唰的一下跑空了。
“到底怎么回事?”
黄老板大惊失色。
按这个价,那些人分文不赚。搞不好,还要亏上一点。
等黄老板一伙人赶到现场时,看到乌央乌央的老百姓排了长长一条队伍。人数虽多,但有人维持秩序。
倒也不乱。
“赵老板,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得知赵老板一伙人举报了他们,黄老板没有好脸色。他们干的那些事,谁没干过?
就不信,
京城一千多家营私粮店会被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