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时,有熟人找上门。

  “老蔡?你咋来啦?”

  蔡全无一边喘着气,一边擦着额头的汗。

  “李哥儿,您不在家。我一琢磨,您应该在丝绸店。”

  “就找来了......”

  当即,蔡全无将情况说了一遍。

  “啥?大领导来了?”

  陈雪茹听到大领导找,惊讶道:“哥,你又搞发明啦?”

  “嗯,搞了三个小发明。”

  陈雪茹满脸惊诧。

  她了解自家爷们,人特懒散。她也没看见捣鼓什么发明,怎么一下子整出了三个发明?

  还惊动了大领导?

  李子民一走,陈雪茹迫不及待地将好消息告诉给了陈母。

  “哎呀,子民真有出息。奖励什么无所谓,主要是得到大领导器重,等养好了病回到厂里。”

  “高低也能混个领导吧。"

  陈雪茹眉毛一挑。

  “当啥领导呀。街道李主任想提拔他成干部,都不愿去,宁愿守着工人的身份。”

  “啊,真的吗?”

  陈雪茹叹气,“但他身体不好,要养着。”

  陈母欲言又止,

  最后,还是没忍住:“我看子民能吃能喝,一个人能打十多个人,那床一晃就是一个多钟头,该不会装病吧?”

  “妈,你胡说什么呢。”

  陈雪茹脸颊发烫。

  她妈老不正经,哪有趴墙根偷听女儿和女婿办事的?

  “反正家里不缺吃,不缺喝,随他去吧。兼职也挺好,少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事,省得犯错。”

  ......

  赶回四合院。

  李子民看到门口停着一辆黑色小轿车,就知道大领导来了。

  果然,

  一进大院,就看到前院聚了不少人。

  “李子民,你家来贵客啦!”

  阎埠贵羡慕坏了。

  要是被大领导高看一眼,够他吹嘘一辈子。到时候,校长肯定屁颠颠地给他涨工资。

  “快说说,又遇到啥好事啦?”

  “搞了几个发明。”

  “啥?搞了几个发明?”

  阎埠贵瞪大眼睛,已经心痛到无法呼吸了。要知道,李子民的自行车,收音机啥的。

  统统是奖的。

  阎埠贵觉得不能一个人难受,于是扯起嗓子:“贾东旭,你和李子民一个车间的。”

  “李子民天天家里躺,都能搞发明。你怎么不行?”

  正默默诅咒李子民什么好处也捞不得贾东旭,脸刷地一下黑了。

  “三大爷,我怎么不行呢?那是领导没眼光!”

  贾东旭一想到发明的“夹不掉”被张主任毙掉,就愤愤不平!

  “东旭,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还是听听领导的话吧。你的优势,李子民也比不上。”

  贾张氏摸了摸嘴巴,劝道。

  贾东旭办事快,就比李子民省力气。现在粮食价格多贵啊,少折腾一个钟头至少能顶一个窝头!

  “能惊动大领导,李子民肯定有奖励。”

  刘海中一脸唏嘘。

  可惜了哎,虽然李子民搞发明将他们这群帮手报了上去。但只捞了一个集体荣誉奖。

  他转正的事,仍旧没消息。

  ......

  “李子民,你总算回来了。让大领导等了一个多钟头啊。”刚进家门,就听到杨厂长埋怨。

  李子民笑了笑。

  看了一圈,

  除了大领导,还有一个戴眼镜的陌生男人。

  “这位就是李子民同志吧!”

  中年人快步上前,一脸热情地握住李子民的手。

  激动道:“你发明的插秧机,我们试验过了。一人一天插二十亩秧苗真不是吹的!”

  “年轻有为啊!”

  李子民一脸谦虚。

  “领导你好,别看我是轧钢厂的工人。其实呀,我曾经也是农民,深知农民的不容易。”

  “病退后,一直琢磨如何帮助农民。我父母是英烈,从小教育我为国为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

  “哎呀,领导你咋哭呢?”

  李子民尴尬了,

  他说得太煽情了?

  大领导解释道:

  “子民啊,他是农业生产司的马局长。他的遭遇和你比较像,哥哥嫂嫂为了革命献出了生命.....”

  一番寒暄后。

  马局长向李子民发出了邀请,“李子民同志,我听过你的事迹。留在轧钢厂太浪费人才了。”

  “你发明的插秧机不仅提高插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还能保证秧苗间距,深度均匀提升产量......更难得可贵的是,你拥有丰富的创造力。”

  马局长一顿夸后,殷切道:

  “我想请你加入我们农业部吧!”

  不等李子民回应,一旁的杨厂长急眼了。

  “马局长,李子民可是我们轧钢厂的人。你这么干,也太不地道了吧!”

  马局长笑呵呵。

  “这么优秀的人才,留在轧钢厂太浪费了。不如来我们农业部,大有一番作为啊。”

  “胡说,我们轧钢厂一样大有作为.....”

  大领导看到二人为了争抢李子民,吵了起来。

  摆了摆手。

  “都别吵了,李子民还在养病了。”

  大领导发话了,二人乖乖闭嘴。

  “子民,你在家养病养了半年。没想到,再次得到你的消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呀。”

  “最近,身体好些了没?”

  李子民一听苗头不对劲,连忙说道:

  “我去医院看过,医生让我长期休养。请放心,我病好了,一定早日回到岗位!”

  大领导一脸遗憾。

  觉得李子民这种人才,天天家里蹲屈才了。

  一番寒暄后,聊到了奖励。

  “子民啊,你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不仅是冶金部,农业部也会发放奖励的。”

  李子民眼前一亮。

  要么说,大领导给力!

  “李子民同志,我们农业部决定奖励你一辆自行车。另外,经过我们的商议决定特聘你为技术员。”

  马局长脸上堆满笑容。

  他调查过了,李子民搞过不少发明。

  家里还买了一个李子民发明的切菜神器,那叫一个嘎嘎好用。马局长觉得李子民的天赋不应该浪费在轧钢厂。

  来农业部,

  绝对能闯出一片天地!

  “每月做一下技术指导,有十块钱津贴。如果有啥灵感,我们农业部一定尽全力支持你搞发明!”

  李子民心动了。

  马局长的意思是啥也不干,每月过去领一份津贴。虽然钱不多,但多了一层农业技术员的身份。

  李子民是工人,也兼任街道工作,媳妇是商人,他再挂一个农业技术员马甲。

  岂不是士,农,工,商都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