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刀冲向渣男后,她重返19逆天改命 第361章

小说:举刀冲向渣男后,她重返19逆天改命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7-10 02:52:48 源网站:2k小说网
  签完合同,陆小夏就带着乔英秋回家。

  路上,陆小夏又问了一些问题,把情况摸透。

  “你家在津市什么地方啊?”

  乔英秋:

  “津市东边,靠着海,大津县东港镇。”

  陆小夏把这个地址记在心里。

  “哦,是个经济很不错的镇,这两年填海造陆,你们那里又离港口近,很好啊。”陆小夏道。

  “对,陆总你很了解我们这里。”

  生意来津市发展,她当然把津市的经济情况大概摸查了一遍,光是区域经济报告都看了很多个版本。

  “你两个孩子周末回家,有人照顾吗?”

  乔英秋答:

  “他们现在都大了,自己能照顾自己。老大两周回家一次,老二一周回一次,做饭洗衣他们都会,他二叔就住在我们隔壁,有事二叔二婶也会照应着点。”

  哦。

  陆小夏想,上一世侄女出事,不知道二叔二婶在其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乔姐,我最近就要去津市,每周末你可以回去看看孩子。不扣工资。”

  “哎哟,那……太感谢了。谢谢陆总。”

  当天进家,乔英秋就对家里来了个深度清洁。

  不愧是内务劳模,感觉墙缝里的灰都被她清扫了。

  陆小夏接下来的目标是,全国开店。

  津市是她全国市场扩张的第一站。

  这个新年过后她在津市连开了五家店。

  今年至关重要,第一步走得顺不顺,决定了以后的扩张顺不顺。

  一周后,她带着乔英秋到达津市。

  房子是去年年底买的一套河景平层,一直在放味儿。

  没有京州的房子大,但很温馨。

  第二天,跟津市的团队开了一天的会。

  第三天,她叫上公司地产事业部经理,和负责工厂生产的另外两个经理,一起去了东港镇。

  她现在是知名烘焙企业的老板,想在津市投资建个厂也是很正常的事。

  东港镇经济很好,交通也便利,她决定假借投资建厂,先去探探路。

  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快速度接触到镇长。

  她公司的地产事业部经理表示很不理解:

  “陆总,咱们真要在津市建厂吗?东港的招商引资条件一般般,不如隔壁的静林县。况且东港只是一个镇,越小的地方,地头蛇越难缠。”

  陆小夏很满意吴经理这态度。

  既然是去谈事,就要有人持反对意见,这样看上去才更像是真的。

  这位吴经理四十多岁,女的,理个超短发,比板寸长一点,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物,在公司经常被人叫做“男人婆”。

  这两年吴总给她立下了汗马功劳,她在店铺选址方面很有眼光,几乎没有看走眼的,而且很擅长价格谈判。

  从三年前开始,暖心烘焙旗下的店铺就开始以买代租了。

  公司现在将近两百家店铺,有一半是自有物业。

  陆小夏点点头,表示同意她的观点:

  “吴总,咱们多看几个地方,静林县下个月再去,先去东港,就当是考察了。那边靠着海,虾很鲜。”

  吴总爽朗的大笑起来。

  开车一个小时就到了。

  先在镇子上转了一圈。

  镇子不大,但确实经济很活跃,一横一竖两条主街,两边的商铺生意都挺好的。

  有几家小型的工厂,门窗厂,铝合金厂,还有一个食品加工厂。

  十字路口把角处,全镇位置最好的地方,开了一家KTV,名字叫金钱抱。

  吴总和管工厂的任经理看得直撇撇嘴,表示这里绝对不适合投资建厂。

  吴经理指着金钱抱那三个字,吐槽道:

  “陆总你看,那个KTV名字起的,一听就不是什么好地方,又是金钱,又是抱一抱的抱,一看就不是个正经生意。”

  镇上只有这一家KTV,陆小夏不由得想起上一世乔英秋杀人的地点就是在KTV门外。

  不知道是不是这家KTV.

  逛了一圈后,车子直奔镇**。

  接待她们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一听说要投资建厂实地考察,女人眼前一亮,直接把她们带到镇**二楼的会议室。

  十分钟后,陆小夏此行要见的人到了。

  镇长姓朱,名片上写着朱信杰。

  人很胖,肚子像是怀了六七个月,下巴堆了厚厚两层脂肪,穿着一件条纹POLO衫,配深蓝色西裤。肚子越发显得壮观。

  还挺热情的,一一握了手,尤其冲着任经理的手,晃了又晃。

  明显把任经理当老板了。

  任经理四十多岁,因为头发少,看上去奔五十了。

  待弄清了老板是陆小夏,朱镇长对这个团队表示了极大的怀疑。

  本来挺热情一下子就降了好几度。

  潦草的讲了一下政策,就打发刚才的办公室主任:

  “你带他们转转就行了,我还有事。”

  刚才握着任经理的手,还说中午要请他们尝尝当地特色呢,这会儿也不提了。

  3796说过,女人要做事业本来就是很难的,就算侥幸做成了,也逃不过世俗的猜忌与审视。

  陆小夏这几年算是见识了。

  她也没想跟这位朱镇长多交流。

  于是带着那位姓刘的主任,深入的逛了一次东港镇。

  路过KTV的时候,她随口问了句:

  “这KTV开得挺气派。”

  刘主任答道:

  “这是我们镇长的侄子开的,我们镇上最大的KTV,装修是找京州的公司设计的,设备连市里的KTV都比不了。”

  “哦——”陆小夏点点头。

  看着那金碧辉煌的KTV大门,好像还没开门。

  “上午不营业,晚上营业到凌晨五点,生意特别火爆。”刘主任补充道。

  陆小夏又问:

  “你们镇上有几所学校。”

  刘主任提起学校,立刻滔滔不绝起来:

  “小学、中学、高中各一所。我们这里的东港一高很厉害,每年都能有十几个考上名牌大学的,升学率比县城都高。附近的镇子有关系的人家都把孩子送到我们实验一高来上学。借读费很贵,去年我侄子差10分进不了一高,花了两万,托关系进去的。”

  陆小夏又长长的“哦”了一声。

  上一世乔英秋一说起女儿就流泪:

  “我女儿成绩好,原本是要考名牌大学的!”

  乔英秋的家就在镇**对面的一条小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