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叫宫斗?我皇后,杀穿豪门 第139章 太后亲征

小说:这也叫宫斗?我皇后,杀穿豪门 作者:晨姐 更新时间:2025-07-10 08:41:12 源网站:2k小说网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太后亲征

  “母后,疼……”

  “传太医!所有太医立刻到中和殿!”

  春桃跌跌撞撞地跑出去传令。霍晗柳抱着萧承稷疾步穿过长廊,孩子的身体在她怀中不停颤抖,呼吸越来越急促。

  “稷儿别怕,母后在这里。”

  “太医!太医在哪!”霍晗柳的喊声在宫殿中回荡,宫女太监们乱作一团。

  “太后,让臣来。”

  闻鸿轩抱着孩子快步走向内殿。

  霍晗柳紧跟在后,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她看着闻鸿轩将萧承稷小心放在龙榻上,孩子的衣襟已被冷汗浸透。

  “查!给哀家彻查!皇上今日接触过什么人?吃过什么东西?”

  “回主儿,皇上今日辰时起床后只用了早膳,是奴婢亲手从御膳房端来的银耳羹,奴婢……奴婢试过毒的……”

  “试过毒?那皇上怎么会……那个通译!柔然使者团的那个通译说过什么?”

  闻鸿轩脸色骤变,“他说……青龙珠能控制人心,但需要长期服用……”

  “不对!他还说了别的!他说青龙引是药引,成品才是青龙珠!”她的目光落在萧承稷锁骨处的青紫胎记上,“这不是控制,这是要命!”

  太医院院首周太医匆匆赶到,看到萧承稷的症状后,老脸瞬间惨白,“太后,这……这是青龙引剧毒发作的症状!”

  “能治吗?”

  “回太后,此毒罕见,老臣……老臣需要查阅古籍……”

  “查什么古籍!皇上现在就要解药!太医院养你们何用!”

  “太后息怒,当务之急是找到下毒之人。臣怀疑宫中还有青龙组织的余孽。”

  霍晗柳看着榻上痛苦挣扎的萧承稷,心如刀绞。

  “晗柳,此子虽非你所出,却是朕唯一的血脉。他锁骨上的朱砂胎记是先帝一脉相传的标记,务必护他周全……”

  “太后?”

  “传哀家懿旨,一,封锁宫门,任何人不得出入;二,彻查御膳房、御药房所有人员;三,召陆明、赵垣即刻入宫议事。”

  闻鸿轩领命而去。

  霍晗柳俯身握住萧承稷的小手,孩子的手心滚烫,“稷儿,母后一定会救你。”

  萧承稷微微睁开眼,虚弱地喊了声“母后”,又陷入昏迷。

  周太医战战兢兢地捧着一碗药汤过来,“太后,老臣先用这解毒汤稳住皇上病情,但若要根治……”

  “哀家知道。”霍晗柳打断他,“你先退下,随时待命。”

  待殿内只剩她和昏迷的萧承稷,霍晗柳从袖中取出那块牡丹玉佩。玉佩上的“承”字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她想起老庆王临死前的话,“你以为赢了吗?那个孽障根本不是我萧家血脉!”

  当时她只当是败者的狂言,如今想来却另有深意。如果稷儿真的不是先帝血脉,那他的胎记为何会……

  “太后。”陆明的声音从殿外传来,“臣有要事禀报。”

  霍晗柳收起玉佩,“进来。”

  陆明快步走入,脸色凝重,“太后,臣查到御药房一名叫小德子的太监今晨失踪了,他负责煎煮皇上的安神汤。”

  “安神汤?皇上今早服用了安神汤?”

  “是……春桃姑娘说,皇上昨夜噩梦连连,今晨精神不济,小德子主动送来了安神汤……”

  霍晗柳眼中寒光一闪,“立刻通缉这个小德子!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陆明领命而去。霍晗柳走到窗前,望着远处阴沉的天空。边关告急,内患未除,如今稷儿又身中剧毒……她突然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疲惫。

  “太后。”闻鸿轩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柔然使者团其余人员已全部收押,但……”

  “但什么?”

  “那个六指通译的尸体不见了。”

  霍晗柳猛地转身,“什么?”

  闻鸿轩面色凝重,“狱卒说,那通译死后不到半个时辰,尸体就……就化为一滩血水,只剩衣物。”

  霍晗柳心头一震。这种死无对证的手法,与当年王皇后宫中那个下毒太监的死法如出一辙!

  一名侍卫慌张跑来,“北境八百里加急!柔然大军已攻破潼关,守将韩冲……韩将军殉国了!”

  霍晗柳身形一晃,闻鸿轩及时扶住她。

  潼关一破,京城危矣!

  “太后,臣请命即刻率军北上御敌!”

  “不,你不能去。”她终于开口,“哀家要你留在京城,保护稷儿,追查解药。边关……哀家亲自去。”

  “太后!”闻鸿轩震惊抬头,“万万不可!边关凶险……”

  “正因为凶险,哀家才必须去。哀家若不去,朝中那些主和派立刻就会向柔然投降。更何况……”她看向萧承稷,“只有哀家离开,那些藏在暗处的毒蛇才会再次出洞。”

  闻鸿轩还要再劝,霍晗柳抬手制止,“哀家心意已决。传旨,即日起,哀家御驾亲征,靖王闻鸿轩留守京城,总领禁军,护卫皇上。陆明、赵垣随军出征。”

  “太后……”闻鸿轩的声音有些发颤。

  霍晗柳走到案前,提笔写下一道密旨,盖上凤印后交给闻鸿轩,“这道懿旨你收好。若哀家……若哀家有不测,你即刻拥立稷儿亲政,辅佐他坐稳龙椅。”

  闻鸿轩双手接过密旨,眼中似有泪光闪动,“臣……遵旨。”

  霍晗柳转向昏迷的萧承稷,轻轻**孩子的额头,“稷儿,母后要暂时离开你。你要坚强,等母后回来。”

  殿外,文武百官已闻讯赶来,黑压压跪了一地。

  “太后三思啊!”礼部尚书刘焕叩首道,“皇上年幼染疾,太后若再离京,国本动摇啊!”

  “刘爱卿是担心国本,还是担心哀家走后,你们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无人压制?”

  “太后此言,老臣惶恐……”

  “够了!即日起,哀家御驾亲征,靖王留守监国。尔等务必尽心辅佐,若有二心……诛九族!”

  众臣噤若寒蝉。霍晗柳甩袖而去,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回到寝宫,霍晗柳命人准备出征行装。

  春桃一边收拾一边抹泪,“主儿,您真的要丢下皇上吗?”

  “不是丢下,是保护。”霍晗柳从暗格中取出一枚虎符,“这枚调兵符你交给靖王,告诉他,若京城有变,可调动西山大营的三万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