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小夫郎靠美食致富 第307 征兵

小说:穿越小夫郎靠美食致富 作者:半杯鸳鸯 更新时间:2025-07-11 04:51:32 源网站:2k小说网
  ();

  牧野亲自坐镇考核,原以为只是走个过场,结果却大受震撼——

  校场西侧的考核帐内,算珠碰撞声如骤雨般响起。

  “下一个!”军需官刚喊完,就见个穿靛青布衣的哥儿低着头快步上前。

  牧野随意看了一眼,只觉得熟悉。

  他身形单薄得像张纸,手腕细得仿佛一折就断,可当那双手按上算盘时——

  “唰!”

  三把紫檀算盘突然被甩成一条直线,左右手各控一把,第三把竟用下巴抵着横杆固定。

  细白手指在算珠间翻飞如蝶,指甲边缘还沾着未洗净的靛蓝染料。

  “泾州大营七月粮秣——”军需官刚念完第一行数字,最左侧的算盘已清清脆脆跳出结果。

  “等等!”监考的户部主事突然拍案,“这三笔账混了西域香料商的暗码,你......”

  “叮叮当当!”

  中间算盘突然被整个倒转,那哥儿用指节反向拨珠,竟是将胡商惯用的“骆驼账”拆成了标准制式。

  右手算盘同时清算着铜钱与白银的兑换差额,珠子震得如金戈交鸣。

  最惊人的是下巴底下那把——他边算边用牙齿咬着细绳打结,每个绳结代表一类物资短缺。

  等最后一颗算珠归位时,绳子上已挂了七个精巧的蓝结。

  “禀大人。”他声音细若蚊蝇,递上的账本却字迹铮铮,“七月粮账实际短了三百石,是因押运官把两车麦子折价换了治疟疾的金鸡纳霜。”

  满帐死寂。

  军需官瞪着账本上朱笔圈出的地方——那正是他亲手做的假账缝隙。

  “你......主事大人胡子直抖,“怎知这是暗码?”

  哥儿终于抬头,牧野一看,这不是仇子墨吗?

  昨日还在阿宁那含羞带怯的。

  仇子墨露出双小鹿般的圆眼:“小人......小人家开的粮铺,跟胡商有生意往来。”

  他指了指算盘上几颗发黑的珠子,“胡人喜欢用丁香汁浸账本防蛀,这味道......我闻了十年。”

  牧野在帐外挑眉,这仇子墨看起来柔柔弱的,倒是有几分刷子。

  他转头对牧三道:“告诉牧五,他心心念念的‘活账房',找着了。”

  军医帐前,桌子上摆着七只粗陶碗,碗中草药被捣得稀烂,混作一团青黑色浆糊。

  围观的老军医们抱着胳膊冷笑——这七味药长得像兄弟,连《本草纲目》都归在同一卷。

  他们故意这么做,就是为了让这些来面试的哥儿们知难而退。

  这军营,可不是谁想进谁就进的!

  “蒙眼!”主考官高喊。

  那药铺学徒立即用青布带扎住眼睛。他身形瘦小得像株药苗,手腕细得仿佛连药杵都握不住。可当第一只碗递到鼻下时——

  “嗯?”

  他突然侧头避开:“这碗边沿沾了生川乌汁。”

  指尖轻点碗外侧一道几乎看不见的水痕,“川乌该用铜刀切,他们用了铁器......有毒。”

  第二碗刚靠近,他忽然打了个喷嚏:“白附子混了天南星?”摇头如拨浪鼓,“不对......是有人用姜汁熏过天南星,想冒充白附子的辛味。”

  周围的医官们已经快要按捺不住!

  世上怎会有此等奇才?!

  最绝的是第五碗。

  他竟捧着碗贴耳摇晃:“苍术......是去年陈货。”

  他指尖捻起一丝药渣,“听声辨干湿,至少受潮过三次。”

  “等等!”军医首座邱奉突然拍案,“第七碗我亲手调的,你......”

  小学徒突然摘了蒙眼布,把碗举到阳光下:“大人,您用的不是真防己。”

  他掰开药块露出断面,“真防己的菊花纹该有金丝,这个......是拿木薯根染的。”

  “哈哈哈哈!”邱奉发现自己被发现,反而大笑起来。

  其他医官们也是议论纷纷:“有点儿东西!”

  “确实厉害,一般人发现不了~”

  全场哗然中,牧野发现这孩子始终蜷着左手。

  掀开他袖口才见掌心一道狰狞疤痕——那是试药中毒后自己剜肉疗伤留下的。

  “叫什么名字?”牧野问。

  “回将军......”他声音比药碾声还轻,“叫......叫阿芥,因我娘生我时正晒芥子。”

  邱奉激动地拍桌子:“这人!这人我要了!!!”

  旁边几个医官纷纷不淡定了:“老邱,你这就不厚道了......”

  “就是啊,你说好不收人的......你怎么出尔反尔?”

  “这孩子适合去我那,你们看不如把人给我,回头我请你们吃酒怎么样?”

  “呸!!”

  几个加起来几百岁的人,现在都快打起来了。

  牧野摇摇头:“下一个!”

  呵,这次又看到了老熟人。

  下一个进来的正是绸缎庄的苏梨。

  苏梨跪坐在草席上,指尖捏着一根最普通的绣花针。

  那针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灵性,针尖在晨光下划出细密的银弧。

  “请看——”

  他取过两块猪皮模拟伤口,左手持镊子轻拢皮缘,右手针尖以不可思议的角度斜刺而入。

  针脚走的是“藏头回燕”绣法,每三针一个循环:第一针深挑肌理,第二针浅勾表皮,第三针竟在皮下游走半寸,从原针孔穿出。

  “这...这是闺阁绣法?!”老军医胡子直抖。

  苏梨抿嘴一笑,从袖中抖出条丝帕。

  帕上绣着并蒂莲,翻过来却见背面半点线头不露——正是失传的“无痕双面绣”。

  “我娘教的。”他低头咬断线头,伤口已严丝合缝,“她说...绣活要藏得住线头,才不算糟蹋布料。”

  他是绸缎庄的小公子,针脚却并不被看好,却偏偏在缝合上有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