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小夫郎靠美食致富 第334章 急召

小说:穿越小夫郎靠美食致富 作者:半杯鸳鸯 更新时间:2025-07-11 04:51:32 源网站:2k小说网
  ();

  牧野的目光太过灼热,顾宁被他盯得耳根发烫,忍不住瞪他:“你站远些。”

  绣娘们抿着嘴笑,为首的王娘子故意道:“将军站近些才好,这喜服腰身要收得恰到好处,得按您手掌的尺寸来。”

  牧野闻言当真上前一步,宽厚的手掌在顾宁腰间虚虚一量:“再收半寸。”

  他温热的气息喷在顾宁耳边,轻声道:“这样我一只手就能揽住。”

  顾宁羞恼地踩他一脚,却听见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牧夫人的嗓门老远就传了进来:“阿宁!娘又给你挑了一些好料子!”

  牧野明显感觉到怀里的人浑身一僵。

  “娘......”

  顾宁手忙脚乱地推开他,还没整理好衣襟,牧夫人已经带着一股风闯了进来,身后还跟着苏记绸缎的几个女工,个个手里都捧着苏记最新的料子。

  有流光溢彩的云霞锦,有暗纹浮动的月华缎,还有一匹罕见的“金缕玉衣纱”,在阳光下竟能折射出七彩的光晕。

  牧夫人一把拉住顾宁的手腕:“好孩子,快看看喜欢哪匹?这些都是苏记今年最好的料子,我特意选来给你做嫁衣的!”

  她风风火火地展开一匹海棠红的浮光锦:“这匹衬你肤色,做外衫最合适!”

  顾宁被各色的绸缎快晃花了眼睛。

  牧夫人一眼看见绣架上的大红喜服,顿时笑开了:“我们宁哥儿穿这个颜色最俊!”

  她话音刚落,门外又传来一阵脚步声。

  顾吉祥和时安带着几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抬着箱笼进来,朗声道:“学生特意找了《礼记》中记载的周制婚礼图样,还有新绘的婚仪流程图......”

  小牛和乐哥儿也挤了进来,一个抱着满怀的红烛,一个提着两坛贴着“囍”字的花雕。

  前厅顿时被挤得水泄不通,顾宁耳边嗡嗡作响,只觉得满眼都是晃动的红色。

  牧野突然捏了捏他的掌心,凑到他耳边:“现在知道为什么非要补办婚礼了?”

  顾宁问道:“为什么?”

  “这些热闹,这些祝福,三年前都没能给你。”

  顾宁眼眶发热,正要说话,忽见牧夫人从袖中取出个精致的木匣来:“牧家祖传的玉佩已经给你了,这里有是几个铺子的地契,你收好。”

  她亲手将地契交到顾宁手中:“野儿若欺负你,就拿这个砸他脑袋。”

  牧野无奈:“母亲......”

  “你闭嘴!”

  牧夫人瞪了儿子一眼,又变戏法似的摸出个香囊塞给顾宁:“这里面装着安神的药材,晚上放在枕边......”

  乐哥儿看着牧将军难得吃瘪的样子,没忍住“噗嗤”笑出声,被小牛狠狠掐了一把。

  满屋子人说说笑笑,谁也没注意到门外匆匆赶来的传令兵。

  直到那声急促的“报——”穿透喧闹,众人才骤然安静下来。

  传令兵单膝跪地,铠甲上还带着未干的泥水:“将军,北境急报!黄沙镇遭袭,庆帝召您即刻入宫!”

  ......

  喜服上未干的熏香突然变得刺鼻。

  牧野与顾宁对视一眼,同时想起三年前那个受伤的寒夜。

  顾宁突然抓住牧野的手:“这次,我跟你一起去。”

  牧野反手与他十指相扣,在满堂亲友惊愕的目光中,将那个装着安神药的香囊系回母亲手中:“母亲,这香囊还是您留着。”

  他目光扫过满屋子的红绸喜烛,声音坚定:“等我们回来,再热热闹闹地办。”

  牧夫人张了张嘴,最终只是红着眼眶将两人往外推:“去吧,喜服我给你们收着。”

  她突然提高嗓门:“都愣着干什么?该备干粮的备干粮,该收拾药材的收拾药材!我们牧家的婚礼,就是延期也得办得风风光光!”

  御书房内,龙涎香混着血腥气在空气中凝滞。

  庆帝枯瘦的手指死死按在羊皮地图上,指甲几乎要戳破那薄薄的皮面。

  “黄沙镇......”他嘶哑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暴怒,“三百年了,大夏从未让蛮子踏过这道防线!”

  永和三年冬,北狄铁骑第一次踏破黄沙镇城墙时,守将周衍用三十万将士的血泪在史书上写下了最惨烈的一页。

  当时正值寒冬,北狄十万铁骑如黑云压境,黄沙镇的城墙在连番炮轰下轰然倒塌。

  守将周衍立于残垣之上,铠甲尽碎,以血肉之躯为盾。

  “儿郎们!”他折断插在腹部的长矛,嘶吼声响彻风雪,“身后就是陇西三郡的妇孺!”

  “今日,北狄蛮子若要冲过去,除非从我们的尸体上跨过去!”

  将士们整齐划一的呼喊似乎要划破天际:“誓死守卫大夏!誓死守卫大夏!誓死守卫大夏!”

  三十万将士以身为墙——有人抱着点燃的火油桶滚入敌阵,有人用牙齿咬断敌将咽喉,更有伤兵以残躯为饵,诱敌深入雷火阵。

  血浸黄沙,凝结成冰,竟然在城墙缺口处筑起一道血色屏障。

  三个月后,当援军赶到时,只见冻僵的尸骸仍保持着战斗姿态——持矛者怒目圆睁,挽弓者筋骨尽裂,最前沿的士兵们竟与敌人血肉交融,冻成了一堵人墙。

  他们生生用血肉之躯将北狄铁骑挡了回去。

  来人见状无不落泪。

  三百年来,黄沙镇就是钉在北境线上的一根铁钉。

  永和之役后,太祖皇帝亲自督建新城墙,每块砖石都用米浆混铁水浇筑。

  烛火将御书房墙上的《北疆戍边图》照得忽明忽暗。

  庆帝突然抓起朱笔,在黄沙镇的位置狠狠画了个圈,墨迹晕开如血:“知道为什么叫‘黄沙镇'吗?”

  他声音里淬着毒:“当年筑城的砂土里,掺了三万北狄俘虏的骨灰!”

  牧野身上的铠甲突然变得无比沉重。

  他想起少年时在陇西军营听过的传说——永和三年那场大战后,大夏军队把战死的北狄人堆成景观,最后用他们的头颅烧制了城墙的奠基砖。

  那些砖块里至今还能挖出扭曲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