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乾开元四年。

  腊月初五。

  一场漫天飞舞的大雪,一夜之间将辽州城装扮成了银装素裹的雪域仙境。

  “哒哒!”

  “哒哒!”

  在冰天雪地之中,曹风一行人身披厚袍,策马扬鞭,直奔辽州南门。

  “来者何人!”

  见到曹风他们一行上百人,各个都披甲挂刀。

  守卫辽州城南门的青州军将士顿时警惕了起来。

  城头上无数的强弓劲弩对准了曹风他们。

  “吁!”

  曹风一行人在一箭之地外南门处勒住了马匹。

  亲兵队正唐昊策马向前,将自己的腰牌扔给守卫的军士。

  “我乃小侯爷的亲兵队正唐昊!”

  他指了指后边的曹风等人:“镇北侯世子,辽阳军镇都指挥使曹风小侯爷奉国公爷之命来听差!”

  “还请诸位弟兄行个方便!”

  守卫军士仔细验过唐昊的腰牌,又恭敬地向曹风行礼确认身份,随即双手奉还腰牌。

  “原来是曹风小侯爷!”

  曹风先前突袭辽州叛军,缴获了海量的财富。

  这些东西都移交给了前来接防的青州军。

  面对那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和物资,青州军也顺势捞了不少好处。

  他们对曹风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曹风他们一行人顺利地通过了守军的盘查后,进入了辽州城。

  曹风已经来辽州城好几回了。

  对这里已经轻车熟路。

  昔**亲自率军,在这条长街上浴血奋战,辽州城内遍地疮痍,满目凄凉。

  那个时候的辽州城混乱不堪。

  如今,卢氏与胡人的叛军,在镇国公李信的凌厉攻势下,已如秋风扫落叶般,接连溃败三次。

  现在叛军残部已经退向了辽北方向,各路大军正在抓紧清剿。

  如今辽州城的秩序已经恢复。

  曹风他们一路行进,看到城内的赌坊、店铺等都开门营业。

  尽管正值寒冬腊月,白雪皑皑,但街道上依旧人来人往,客商与百姓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曹风他们一行人穿过了繁华的大街,进到了节度府衙门。

  镇国公李信如今再次回到了此处,运筹帷幄,调度大军清剿叛军残部。

  “你们在此稍候。”

  曹风将缰绳扔给了唐昊后,拎着一袋礼物大步流星地进入了节度府。

  他在一名守卫的引领下,抵达了节度府后堂的书房。

  “国公爷,曹风小侯爷到了。”

  守卫敲了敲门。

  “请他进来吧。”

  屋内响起了镇国公李信的声音。

  “小侯爷,请。”

  守卫推开了门,伸手做了一个请字。

  曹风微微颔首后,踏步进入了屋内。

  屋内燃烧着炭火,暖意洋洋的。

  “拜见国公爷!”

  曹风单膝跪地,向坐在火炉旁的镇国公李信行礼。

  镇国公李信满脸微笑地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小曹,起来吧。”

  “坐。”

  “多谢国公爷!”

  曹风起身,躬身轻置礼物于镇国公书案一侧,方缓缓落座。

  “国公爷,这是我偶得的一支老山参,您老拿去补补身子。”

  李信看了一眼曹风送的礼物,笑着道:“你来都来,拿这东西干什么,太破费了。”

  “国公爷您为国操劳,这箭伤未愈。”

  “此乃晚辈一点心意,望国公爷勿要推辞。”

  别人送礼,李信或许还会训斥一番。

  可曹风并没有巴结他而没有送银子。

  送的只不过是一支补身子的老山参而已。

  还是有心的。

  国公爷欣然纳之,面露悦色。

  “行,既然你有这一份心,那我就收下了。”

  李信对曹风笑着提醒说:“我可说好了,下不为例。”

  曹风笑了笑,心里暗道。

  下一回我可不送老山参了。

  曹风落座后,关切地问:“国公爷,您的伤好些了吗?”

  李信叹息一声,有些沮丧地说:“这年龄大了,这伤也愈合得慢,不服老不行啊!”

  “想当年在定州那边和胡人爆发冲突,我身中五箭三刀,甲衣都染红了。”

  “回去就养了半个月,我就又能提刀上阵冲杀。”

  “现在不行了,人老了啊......”

  李信乃是三朝元老,如今年近七十。

  他戎马一生,身上伤痕累累。

  在他这个年龄,许多人都卧床不起。

  他还能坐镇前线领兵作战,已经不容易了。

  “国公爷乃是我大乾柱石,区区箭伤算什么。”

  “多休养几日就好了,我看国公爷还能再领兵冲杀三十年。”

  “哈哈哈!”

  李信闻言,哈哈一笑。

  “我倒是想为大乾领兵冲杀三十年,可我这身子骨不争气呀。”

  曹风在镇国公李信面前没有那么多的拘束。

  李信对曹风这位年轻的后辈也很器重。

  两人年龄相差不小,可谈话的气氛还是相当轻松的。

  “行了,不说这个了。”

  李信岔开了话题。

  他笑吟吟地望着曹风问:“小曹,知道今日召你来做什么吗?”

  “末将愚钝,还请国公爷明言。”

  李信又是哈哈一笑。

  他从书案上取出了一张敕碟告身,将其递给了曹风。

  “朝廷对你的封赏下来了,你看看。”

  曹风在辽州一战中大出风头,以区区两千多兵马大败叛军,俘虏上万。

  更重要的是他夺回辽州城,确保了前线大军的粮草供应,稳定了大局。

  他更是将从卢氏庄园抄没的无数金银财宝悉数上缴朝廷,以此彰显自己的耿耿忠心。

  镇国公李信对曹风的报功早就呈送帝京了。

  如今敕碟告身下来了。

  曹风也很想知道,朝廷对自己是什么封赏。

  “辽西军中郎将??”

  曹风从告身上看到,自己竟然升任为了辽西军中郎将,这让他很疑惑。

  辽州只有辽西军镇,隶属于辽州军。

  可没有听说过有辽西军呐??

  或许是看出了曹风的疑惑。

  李信主动地解释。

  “卢氏叛乱,辽州军都督公孙破军被杀,辽州军大部兵马都跟着卢氏反了。”

  李信对曹风解释说:“朝廷已经决定,撤销辽州军的建制。”

  “朝廷将要在辽州新设辽西军,辽阳军,辽东军和辽北军,分镇各府。”

  李信的话让曹风恍然大悟。

  先前他还以为自己凭借战功,可以进入辽州军高层任职或者进入辽州节度府任职。

  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辽州军直接撤销了。

  如今他一跃成为辽西军的中郎将,以后人家也要称呼他一声将军了。

  看曹风没有吭声,李信继续开口。

  “辽西军镇守辽西府。”

  李信对曹风道:“辽西府地处偏远,气候酷寒,且胡人部落林立,较他处确有诸多不及。”

  “可你毕竟还年轻嘛,这以后机会多的是。”

  “我希望你心里也不要心生不满。”

  “毕竟你这样的年龄,能升任中郎将,独领一军,放眼天下都不可多见呐,足见皇上对你的宠信......”

  曹风此番立下赫赫战功,却要被派往辽西那偏远之地。

  李信担心曹风心里不痛快,特出言安抚。

  可他却不知道。

  曹风此刻的心里却乐开了花。

  相比起去辽州军统帅部或者节度府任职。

  如今能独领一军,于他而言,真是求之不得。

  辽西之地虽条件艰苦,但地处偏远,行事自由,正合曹风心意。

  “国公爷所言极是。”

  “我能独领一军,我已经感激不尽,不敢有怨言。”

  曹风的话让李信很满意,不骄不躁,又骁勇善战,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这曹震当真是生了一个好儿子!

  “你能这么想,老夫甚为欣慰。”

  曹风现在很想知道,现在辽西军单独成军,自己有多少兵**问题。

  他看向了李信:“国公爷,敢问我辽西军有多少兵员?”

  李信道:“兵部已经下了公文,辽西军建制为一万员额。”

  “现在辽西军镇的兵马尽数跟着卢氏反了。”

  “为了尽快让辽西军成军,辽阳军镇的山字营、虎威营和忠勇营都将编入辽西军,你一并带过去。”

  李信的话让曹风大喜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