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配边疆:我偷偷组建百万大军! 第207章 投奔

小说:发配边疆:我偷偷组建百万大军! 作者:白色孤岛 更新时间:2025-07-11 09:19:42 源网站:2k小说网
  ();

  曹风和李宁儿闻言,皱了皱眉头。

  方送走一名行骗之徒,转瞬之间,又有访客登门自荐。

  这一开口就是辽西孟学文。

  好大的口气!

  辽西府六县,估计叫孟学文估摸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去去去!”

  “莫要在此处喧哗。”

  守卫军士方才对那行骗之人以礼相待,引至门房稍候。

  通禀小侯爷后。

  小侯爷还亲自出来迎接。

  本以为是有真本事的人。

  谁知道却是一个骗吃骗喝之辈。

  守卫此刻听了孟学文的自报家门后,当即黑了脸。

  他上前开口喝斥,欲要将孟学文赶走。

  曹风也并没有阻止守卫军士的行为。

  他现为辽西军中郎将,事务繁忙,无暇他顾。

  他可没那么多的闲工夫与那些行骗之徒虚与委蛇。

  “小侯爷。”

  “并非所有人来投效的人都是招摇撞骗之人。”

  “我们若是将所有人都拒之门外,说不定会漏掉有真正大才之人。”

  李宁儿扫了一眼恭恭敬敬站在台阶下的孟学文。

  她对曹风道:“小侯爷事务繁忙,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一一辨别。”

  “若是小侯爷信得过我。”

  “不如由我接待那些主动上门投效之人,先帮小侯爷把把关。”

  “若有真才实学之人,我再将他们引荐给小侯爷。”

  曹风目光掠过李宁儿那认真的脸庞,心中暗自点头。

  他沉吟后,同意了李宁儿所请。

  李宁儿出身青州刺史府,在他爹的身边耳濡目染,见识不凡。

  他对李宁儿不仅仅有救命之恩,如今更有了肌肤之亲,已经算是自己人了。

  他对李宁儿是信任的。

  “行!”

  “那这差事就交给你了。”

  曹风对李宁儿说:“若是你真的能为我挑选一些德才兼备之人,那就是大功一件。”

  “到时候必定重赏。”

  李宁儿谦逊地垂眸道:“能为小侯爷分忧,乃是小女之荣幸,岂敢妄求赏赐。”

  曹风轻轻执起李宁儿的柔荑,细细摩挲,眼中满是柔情。

  “遇到你这么一个善解人意的姑娘,是我曹风荣幸才是。”

  李宁儿脸颊微红,如玉般的小手轻轻自曹风掌中滑落,羞涩地垂下了眼帘。

  李宁儿低着头,满脸羞红:“小侯爷,有外人看着呢。”

  “哈哈哈!”

  曹风看李宁儿那娇羞的模样,哈哈大笑。

  “你这娇羞的模样更好看了。”

  李宁儿被曹风当众调戏,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

  她伸手推了推曹风。

  “小侯爷,这外边天冷,您还是回书房忙您的事儿吧。”

  “这里交给我便是。”

  “行行行。”

  在李宁儿的催促下,曹风这才笑着回了府。

  李宁儿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裙摆,依然感觉面颊火辣辣的。

  她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了一些。

  她对一名守卫军士吩咐说:“请这位先生到偏厅稍作歇息。”

  “是!”

  方才呵斥孟学文的那名军士变得客气了许多。

  “这位先生,请里边坐。”

  孟学文对着军士和李宁儿拱了拱。

  “叨扰了。”

  军士领着孟学文前往偏厅。

  李宁儿则是唤来了站在不远处的小丫鬟秋月。

  “秋月。”

  “你去取一些上好的金桂茶,送到偏厅去,到时候作为招待投效小侯爷的客人之用。”

  小丫鬟秋月有些不解。

  “宁小姐。”

  “这金桂茶可昂贵呢。”

  “这拿去招待那些客人太奢侈了吧?”

  秋月撇撇嘴说:“万一又是招摇撞骗之徒,岂不是糟蹋了好东西?”

  李宁儿微微一笑。

  “你这丫头,怎生得如此吝啬。”

  李宁儿对秋月道:“咱们小侯爷如今是辽西军的中郎将,身份已然不一般。”

  “即便偶有招摇撞骗之徒登门,毕竟仍是少数。”

  “我们不能将所有人一棍子打死。”

  “我相信一定有一些真才实学的人想到小侯爷手底下讨一口饭吃。”

  李宁儿耐心地对秋月说:“我们拿好茶好水招待,那是对人家的敬重。”

  “小侯爷将差事交给了我,那我就代表的是小侯爷。”

  “这若是怠慢了人家,这若是传出去,那岂不是毁小侯爷清誉?”

  秋月听得似懂非懂,可她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

  “我听得虽不太懂,可宁小姐既然说了,那我照做便是。”

  “这就对了。”

  李宁儿拍了拍秋月的肩膀,微微一笑。

  “去吧。”

  大乾的风气开放,男女大防没有那么严重。

  皇宫内甚至还有女官的存在。

  在帝京中,官家小姐抛头露脸那都是寻常之事。

  在许多豪门贵胄之家,娘家强势的一些女人还是颇有一些话语权的。

  当李宁儿以曹府管事的身份在偏厅接待孟学文的时候,孟学文并没有感觉到什么惊奇。

  “孟先生。”

  “我乃是曹府的管事李宁儿,你叫我宁小姐或者宁管事都可。”

  李宁儿客气地对孟学文道:“我家小侯爷事务繁忙,无法亲自接待,还请多多海涵。”

  孟学文忙拱了拱手:“我贸然登门,多有叨扰之处,还请宁小姐莫怪。”

  李宁儿与孟学文简单寒暄几句后,则是切入了正题。

  “孟先生,咱们便开门见山,直言不讳。”

  “如今投效小侯爷的人众多,其中不乏招摇撞骗之徒。”

  “我将对你进行一轮考校。”

  李宁儿对孟学文说:“孟先生若有真才实学,我自当将你引荐给小侯爷。”

  “他日在曹府,必定有先生你的一席之地。”

  “若是孟先生是招摇撞骗之徒。”

  “那我就会让人将你乱棍打出,少不了让你受一些皮肉之苦。”

  李宁儿问孟学文:“不知道孟先生是自己走,还是接受我的盘问考校?””

  孟学文略一沉吟,向李宁儿拱手道。

  “我如今落魄,无处容身。”

  “还请宁姑娘赐题。”

  李宁儿点了点头。

  李宁儿客气地道:“还请先生先讲一讲你的出身以及有什么才学。”

  孟学文理了理自己脑海内的思绪后,当即缓缓开口。

  “我是辽西牧马县人氏,师从原内阁大学士薛长德,薛首辅。”

  李宁儿闻言,不由一惊。

  他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人,竟然师从原内阁大学士薛长德。

  这薛长德已经故去十余年,可能成为他的学生,必定不凡。

  “我曾经历任户部令史、主事、度支司员外郎,兵部职方司员外郎。”

  “辽州节度府巡察御史,辽州节度府判官等职。”

  孟学文说到自己的这些曾经担任的职务,脸上微露得意之色。

  李宁儿脸上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较之前那招摇撞骗之徒,此人迥异。

  这孟学文不像是说谎。

  李宁儿好奇地问:“先生既为我大乾高官,为何如今变得如此落魄?”

  她的话也勾起了孟学文的伤心往事。

  “我六年前得罪了辽州卢家,落得了一个罢官下狱的局面。”

  “家中变卖家产,上下打点,方使我侥幸逃生。”

  “可卢家势大,在朝廷也有诸多关系。”

  “我的恩师已经故去多年,没有人再敢为我说话。”

  “我出狱后,只能返回辽西老家,靠教授一些幼童识字勉强养家糊口。”

  孟学文对李宁儿道:“如今卢氏叛乱,辽西的知府、镇守使也跟着反了。”

  “我的家里被乱兵抢了一轮,我们也差一点被乱兵抓去杀头。”

  “我遂携家带口,仓皇奔逃至辽阳城避难。”

  “如今我们一家人居无定所,食无着落,实在是苦不堪言。”

  “喜闻小侯爷荣升辽西军中郎将之职。”

  “我特来投效,若是能得到一件刀笔吏的差事,我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