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乾。

  云州。

  一大早。

  担任幕府参事的韩松就将两封信函呈递到了曹风的手里。

  “小侯爷!”

  “镇国公薨了。”

  曹风闻此,面色微变。

  “国公爷何时薨的?”

  参事韩松回答:“八天前。”

  “消息是帝京的人快马加鞭送来的。”

  “宁小姐拟定了一份送往帝京国公府的奠仪,需要您定夺。”

  曹风怔了半晌后。

  他这才接过了参事韩松递过来的信函。

  他这个镇北侯世子初次在军中效力的时候,就与镇国公李信有交集。

  镇国公李信乃是三朝元老,在大乾军中颇有一些影响力。

  虽然在最近一次在平定辽州叛乱的战事中。

  这位三朝元老的表现并不佳。

  可对方毕竟是多年没有上阵,加之年龄太大,精力不济等众多原因。

  不管别人怎么看。

  曹风对李信还是很敬重的。

  他曹风能有今日的地位,也离不开李信这位镇国公的赏识和栽培。

  现在镇国公李信薨了,曹风的心情也颇为沉重。

  镇国公李信或许资历比能力更强。

  可对他这个年轻后辈可是有提携之恩。

  况且镇国公李信为人正直,为曹风的楷模。

  现在他薨了。

  曹风的心里也颇不是滋味。

  他拆开了信函。

  一封信函乃是帝京的喜顺禀报镇国公李信薨的事儿。

  另一份信函还是留在辽西府城的李宁儿拟定的一份奠仪礼单。

  曹风现在兼任辽西军都督、云州经略使等多种职务。

  他精力有限,难以兼顾所有事务。

  家中诸事皆由李宁儿掌管。

  这手底下将领的娶亲纳妾、亲属逝世等都是由李宁儿以曹风的名义派人送礼。

  这一次也不例外。

  镇国公李信薨了。

  李宁儿依例备下奠仪,拟以曹风之名送往帝京致祭。

  只是涉及到镇国公,李宁儿不敢擅自做主,所以还是书信一封,请曹风定夺。

  曹风看了奠仪的规格,都是一些上档次的东西,价值不菲。

  他微微点头。

  李宁儿做这些事儿他还是放心的。

  甚至比他做得好。

  李宁儿能够依据对方的身份地位,选取相应等级的东西送去。

  “派人给宁儿传话,就按照她准备的这些奠仪,快马加鞭送往帝京。”

  “遵命。”

  曹风现在身兼多职,不能离开自己的防区。

  况且皇帝不许他踏帝京一步。

  因此他只能派人将这些奠仪送到镇国公府,代表自己进行吊唁。

  为了表示对镇国公李信的哀思。

  曹风又补充了一句。

  “即日起,我辽西军停止操演三日,兵营降半旗,全军祭奠国公爷。”

  “遵命。”

  镇国公李信仙逝,曹风心怀哀戚,情绪沉重。

  他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位正直的国公爷的哀思。

  镇国公在大乾影响力虽然很大。

  曹风也在云州举行了一系列的祭奠仪式。

  祭奠仪式后。

  云州一切都恢复如常。

  此情此景,令曹风感慨万千。

  无论是达官显贵,亦或是平民百姓。

  只要死了。

  除了自己的亲朋旧友外。

  恐怕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人记得你。

  数十年后。

  当你的亲朋旧友也都一一去世。

  时间就会磨平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痕迹,仿佛从没有来过。

  这让曹风也觉得。

  该吃吃该喝喝,千万别委屈了自己。

  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再无重来之日。

  在镇国公李信去世数日后。

  曹风正在骁骑营兵营了解将士们进行操练情况。

  就有信使到了云州。

  亲将崔二虎急匆匆地找到了曹风,将一份紧急公函送到了他手里。

  “小侯爷!”

  “定州方面有急件送来!”

  曹风当场就拆开了这一份定州送来的紧急公函,当场看了起来。

  陆一舟、呼延腾等人看曹风的面色变得严肃,他们都很好奇发生了什么事儿。

  陆一舟主动询问:“小侯爷,可是定州战事出现了变故?”

  大乾皇帝御驾亲征,征调全国数十万军队云集定州一线。

  金帐汗国本来是想秋高马肥之际,集结各部南下劫掠一番的。

  可是他们撞上了御驾亲征的大乾皇帝赵瀚。

  双方以定州为中心,在方圆数百里之地展开了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拼杀。

  起初的时候,金帐汗国是占据上风的。

  他们的骑兵动作极快,让大乾这边吃了不少亏。

  好在大乾在边境经营多年,修建了无数坚固城池和堡垒。

  大乾兵马以这些城池堡垒为依托,很快就稳住了阵脚,展开了反攻。

  大乾军队利用强劲的弓弩和有利的地形地势,与金帐汗国爆发了数次大战。

  双方的损伤都不小,已经都打出了火气,谁也不肯认输妥协。

  现在定州战事陷入了胶着,战事每天都在爆发。

  彼此打得有来有回,每天都有无数的将士丧命。

  可是金帐汗国和大乾的实力差不多,短时间内,谁也奈何不得谁。

  现在定州方面有紧急公函送来。

  这让陆一舟等人的心里也都一个咯噔,担心战事出现变故。

  他们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大乾战败。

  毕竟以前和金帐汗国打仗,大乾几乎都没讨到便宜。

  每一次都被打得割地赔款。

  哪怕这一次皇帝御驾亲征,他们也对打赢金帐汗国信心不大。

  毕竟人家骑兵众多,打不过还可以撤。

  大乾步军多,人家想跑,你追都追不上。

  总而言之。

  金帐汗国是占据很大优势的。

  “战事倒是没有出现大的变故,如今还陷入胶着状态。”

  曹风的一番话,让众人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只要大乾没有战败,那一切都好说。

  若是大乾战败,那恐怕至少十年恢复不了元气。

  这一次调集全国之兵和金帐汗国决战。

  耗费无数人力物力。

  这败了,对人心士气的影响可就大了。

  况且大乾内部许多文官集团本就不愿意开战冒险。

  一旦军队战败,那他们肯定会趁机发难。

  曹风是镇北侯世子,他的父亲曹震可是坚定的主战派。

  大军战败后,那些文官肯定会趁机追究责任,打压武将。

  到时候他们也会受到牵连。

  “虽然战事没有大的变数,可是情况却不容乐观。”

  曹风对众人说:“战事久拖不决,定州前线将士伤亡很大,朝野上下反对声音也越来越大。”

  “尤其当前,胡人频繁派遣小股兵马潜入我大乾领土,不断袭扰粮草运输线。”

  “若是此战再打下去,估计我们这边会先撑不住的。”

  众人听了曹风的一番话后,面色也变得严肃。

  很显然。

  胡人可以驱赶着牛羊一起行军,没吃的就宰羊杀牛。

  再不济,他们可以骑着马撤军。

  大乾军队不一样。

  他们吃的粮食需要后方转运。

  几十万大军聚集在边境一线,每日消耗的钱粮是天文数字。

  上百万民夫从各处转运粮草去边境,沿途也需要消耗大量钱粮。

  况且前线战事惨烈,伤亡很大。

  若是继续打下去,大乾这边肯定是会先撑不住的。

  “皇上已经下旨,抽调各地兵马奔赴前线,准备和胡人决战了!”

  “我们也在抽调之列。”

  为了打破战事僵局,大乾皇帝赵瀚决定孤注一掷,再次调兵到前线。

  他想要集中所有力量,和胡人来一次大规模决战,彻底结束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