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震听了辽西军的回答后,嘴角直抽搐。
抢劫就是抢劫,说什么借。
当自己是三岁小儿,这么好糊弄?
战场上劫掠友军,简直是胆大包天!
他正要发作。
可是看到这些辽西军的将士大多数都没甲胄,只有一身戎装。
他硬生生地将心头的怒火压了下去。
自己的儿子在短时间内拉起了这一支辽西军,不容易。
辽西军在得知大量的胡人反攻杀回来的时候。
他们没有惊慌失措地往后奔逃,反而是胆敢在这里安营立寨准备和胡人对阵。
这些辽西军虽没有规矩,至少还有几分胆气和勇武。
想到这里,他心里的怒火消散了一些。
他们从那些溃散的友军手里“借”一些战马兵刃和弓弩甲胄,似乎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至少他们是为了抗击胡人,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
“从友军的手里借甲胄兵刃战马弓弩可以。”
“在这个大敌当前的时候,切不要同室操戈,伤了各军的和气。”
这一支军队毕竟是自己儿子拉起来的。
这拦截搜刮友军做法虽粗暴了些。
可目的是搞一些甲胄弓弩抗击胡人,为的是战事的胜利。
他没有责备辽西军的做法。
只是好心地提醒他们,不要做得太过分,不要伤了人。
“侯爷放心,我们做事有分寸。”
“只要愿意借给我们甲胄兵刃和战马弓弩,我们绝不为难他们。”
“行,你们心里有数就好。”
曹震说完后,当即对指挥孙展道:“你们兵营中现在谁在主事,派个人带我去,我有事相商。”
指挥孙展回答:“如今我们辽西军中主事人乃是陆参军和几位指挥使。”
“请侯爷随我来。”
孙展交代了一番后,亲自带着曹震一行人进了辽西军的临时营地。
辽西军的临时营地内一片忙碌,将士们正在忙着挖掘壕沟,修建拒马墙。
除此之外,还有至少一两千辽西军将士在原地休整待命,准备随时与敌人厮杀。
除此之外。
源源不断地有一些牛羊马匹从各处搜刮而来,送到营地内。
曹震扫了一眼,看到那牛羊怕是都有上万之数。
辽西军在这一次的追击作战中,并没有冲在最前边。
按理说不应该有这么大的缴获。
这恐怕又是辽西军从什么地方“借”来的吧?
曹震也懒得去管这些事儿了。
辽西军搞这么多牛羊到营地内,至少不用担心粮食问题。
很快。
曹震就和陆一舟、陈大勇等人会面。
“拜见侯爷!”
见到曹震后,陆一舟等人都很恭敬。
曹震身为镇北侯,并州军都督。
他不仅仅是自家小侯爷的父亲,更是大乾赫赫有名的军侯。
他坐镇并州,守护一方安宁,值得人尊敬。
特别是现在得知胡人大举反扑。
曹震没有领兵溃逃,反而是准备在这里牵制抗击胡人,将生死置之度外,这就足以让人敬仰。
“不必多礼。”
曹震摆了摆手,态度和蔼。
他扫了一眼陆一舟等人。
见他们虽年轻,却气度沉稳。
他微微点头。
自己这个儿子现在当真是让自己刮目相看。
以前不谙世事,顽劣不堪。
如今在辽州不仅仅独当一面,手底下更是汇聚了这么多追随者。
自己的儿子有出息了。
自己老曹家后继有人!
曹震的心里很是欣慰。
在简单寒暄后,曹震直接开口询问了起来。
“如今胡人大举反扑,你们准备如何应对?”
“小侯爷当初走的时候交代了。”
“让我们到了战场上,事事多请教侯爷您。”
“现在大敌当前,我们辽西军只有五千将士,独木难支。”
陆一舟微微一笑:“我们当以侯爷为尊,与并州军同进退。”
曹震看陆一舟他们愿意听自己的号令行事,他很满意。
他现在并州军就一万五千将士,兵马并不多。
现在有五千多辽西军将士听他调遣,如此,他抗击胡人的信心便更足了。
“现在大敌当前,我也不说什么客套话了。”
曹震对陆一舟他们道:“我们两军牵制胡人的越久,那对大局就越有利。”
“哪怕给后面的各军多争取一些撤退集结的时间,也是大功一件。”
“只是我们要面临着胡人重兵围攻,恐怕这是一场硬仗。”
“我们两军当齐心协力,在抗击胡人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伤亡,将将士们都活着带回去。”
“侯爷放心。”
“我们辽西军当顾全大局,竭尽全力抗击胡人.......”
实际上并非是陆一舟不想带着辽西军跑路。
而是他们现在已经深入到了草原,跑已经来不及了。
他们小侯爷将骑兵都带走了。
他们就剩下一些步军。
他们两条腿肯定是跑不过胡人骑兵的。
到时候半路上被追上,仓促迎战,搞不好就会被击溃。
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上来和并州军靠在一起,准备安营立寨,坚守待援。
现在说的这些都是场面话而已。
要是能跑,他早就带着辽西军跑了。
小侯爷将辽西军将士交给他,可不是让他和胡人死拼硬打的。
可现在形势所迫,他们别无选择。
只能冒险依托营寨和胡人打一仗。
当曹震和陆一舟他们在商量两军如何协调,如何抗击胡人的时候。
辽西军陷阵营指挥使陈大勇急匆匆地闯入了中军大帐。
“陆参军!”
“侯爷!”
“探马回报,胡人的前锋马上就到了!”
“胡人前锋约有上万骑,来势汹汹。”
曹震和陆一舟彼此对视一眼后,面色都变得无比凝重。
“胡人来得好快!”
胡人前锋上万骑兵已经快到了。
曹震也不敢在辽西军的营地久留。
“我先回去了。”
曹震对陆一舟说:“按照方才所说的,我们两军互相策应,尽可能地牵制胡人。”
“侯爷放心。”
“我们辽西军都是不怕死的好汉,定当竭力抗击胡人。”
“好,告辞!”
曹震急匆匆地带着一众亲卫离开了辽西军营地,返回了并州军营地。
曹震刚走不久。
北边的草原上就荡起了烟尘。
密密麻麻的胡人骑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出现在了辽西军众将士的视野中。
放眼望去,只见胡人骑兵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漫山遍野,黑压压一片,犹如汹涌的洪流,势不可挡。
守卫在临时营地内的辽西军将士一个个神情凝重,感觉头皮发麻。
草原上烟尘弥漫,蹄声如雷,仿佛连空气都变得凝固了一般。
“铛铛铛!”
“铛铛铛!”
营地内响起了敌袭击的锣声。
一直待命没有参与营地构建的陷阵营在指挥使陈大勇的率领下,迅速地做好了迎敌准备。
曹震听了辽西军的回答后,嘴角直抽搐。
抢劫就是抢劫,说什么借。
当自己是三岁小儿,这么好糊弄?
战场上劫掠友军,简直是胆大包天!
他正要发作。
可是看到这些辽西军的将士大多数都没甲胄,只有一身戎装。
他硬生生地将心头的怒火压了下去。
自己的儿子在短时间内拉起了这一支辽西军,不容易。
辽西军在得知大量的胡人反攻杀回来的时候。
他们没有惊慌失措地往后奔逃,反而是胆敢在这里安营立寨准备和胡人对阵。
这些辽西军虽没有规矩,至少还有几分胆气和勇武。
想到这里,他心里的怒火消散了一些。
他们从那些溃散的友军手里“借”一些战马兵刃和弓弩甲胄,似乎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至少他们是为了抗击胡人,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
“从友军的手里借甲胄兵刃战马弓弩可以。”
“在这个大敌当前的时候,切不要同室操戈,伤了各军的和气。”
这一支军队毕竟是自己儿子拉起来的。
这拦截搜刮友军做法虽粗暴了些。
可目的是搞一些甲胄弓弩抗击胡人,为的是战事的胜利。
他没有责备辽西军的做法。
只是好心地提醒他们,不要做得太过分,不要伤了人。
“侯爷放心,我们做事有分寸。”
“只要愿意借给我们甲胄兵刃和战马弓弩,我们绝不为难他们。”
“行,你们心里有数就好。”
曹震说完后,当即对指挥孙展道:“你们兵营中现在谁在主事,派个人带我去,我有事相商。”
指挥孙展回答:“如今我们辽西军中主事人乃是陆参军和几位指挥使。”
“请侯爷随我来。”
孙展交代了一番后,亲自带着曹震一行人进了辽西军的临时营地。
辽西军的临时营地内一片忙碌,将士们正在忙着挖掘壕沟,修建拒马墙。
除此之外,还有至少一两千辽西军将士在原地休整待命,准备随时与敌人厮杀。
除此之外。
源源不断地有一些牛羊马匹从各处搜刮而来,送到营地内。
曹震扫了一眼,看到那牛羊怕是都有上万之数。
辽西军在这一次的追击作战中,并没有冲在最前边。
按理说不应该有这么大的缴获。
这恐怕又是辽西军从什么地方“借”来的吧?
曹震也懒得去管这些事儿了。
辽西军搞这么多牛羊到营地内,至少不用担心粮食问题。
很快。
曹震就和陆一舟、陈大勇等人会面。
“拜见侯爷!”
见到曹震后,陆一舟等人都很恭敬。
曹震身为镇北侯,并州军都督。
他不仅仅是自家小侯爷的父亲,更是大乾赫赫有名的军侯。
他坐镇并州,守护一方安宁,值得人尊敬。
特别是现在得知胡人大举反扑。
曹震没有领兵溃逃,反而是准备在这里牵制抗击胡人,将生死置之度外,这就足以让人敬仰。
“不必多礼。”
曹震摆了摆手,态度和蔼。
他扫了一眼陆一舟等人。
见他们虽年轻,却气度沉稳。
他微微点头。
自己这个儿子现在当真是让自己刮目相看。
以前不谙世事,顽劣不堪。
如今在辽州不仅仅独当一面,手底下更是汇聚了这么多追随者。
自己的儿子有出息了。
自己老曹家后继有人!
曹震的心里很是欣慰。
在简单寒暄后,曹震直接开口询问了起来。
“如今胡人大举反扑,你们准备如何应对?”
“小侯爷当初走的时候交代了。”
“让我们到了战场上,事事多请教侯爷您。”
“现在大敌当前,我们辽西军只有五千将士,独木难支。”
陆一舟微微一笑:“我们当以侯爷为尊,与并州军同进退。”
曹震看陆一舟他们愿意听自己的号令行事,他很满意。
他现在并州军就一万五千将士,兵马并不多。
现在有五千多辽西军将士听他调遣,如此,他抗击胡人的信心便更足了。
“现在大敌当前,我也不说什么客套话了。”
曹震对陆一舟他们道:“我们两军牵制胡人的越久,那对大局就越有利。”
“哪怕给后面的各军多争取一些撤退集结的时间,也是大功一件。”
“只是我们要面临着胡人重兵围攻,恐怕这是一场硬仗。”
“我们两军当齐心协力,在抗击胡人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伤亡,将将士们都活着带回去。”
“侯爷放心。”
“我们辽西军当顾全大局,竭尽全力抗击胡人.......”
实际上并非是陆一舟不想带着辽西军跑路。
而是他们现在已经深入到了草原,跑已经来不及了。
他们小侯爷将骑兵都带走了。
他们就剩下一些步军。
他们两条腿肯定是跑不过胡人骑兵的。
到时候半路上被追上,仓促迎战,搞不好就会被击溃。
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上来和并州军靠在一起,准备安营立寨,坚守待援。
现在说的这些都是场面话而已。
要是能跑,他早就带着辽西军跑了。
小侯爷将辽西军将士交给他,可不是让他和胡人死拼硬打的。
可现在形势所迫,他们别无选择。
只能冒险依托营寨和胡人打一仗。
当曹震和陆一舟他们在商量两军如何协调,如何抗击胡人的时候。
辽西军陷阵营指挥使陈大勇急匆匆地闯入了中军大帐。
“陆参军!”
“侯爷!”
“探马回报,胡人的前锋马上就到了!”
“胡人前锋约有上万骑,来势汹汹。”
曹震和陆一舟彼此对视一眼后,面色都变得无比凝重。
“胡人来得好快!”
胡人前锋上万骑兵已经快到了。
曹震也不敢在辽西军的营地久留。
“我先回去了。”
曹震对陆一舟说:“按照方才所说的,我们两军互相策应,尽可能地牵制胡人。”
“侯爷放心。”
“我们辽西军都是不怕死的好汉,定当竭力抗击胡人。”
“好,告辞!”
曹震急匆匆地带着一众亲卫离开了辽西军营地,返回了并州军营地。
曹震刚走不久。
北边的草原上就荡起了烟尘。
密密麻麻的胡人骑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出现在了辽西军众将士的视野中。
放眼望去,只见胡人骑兵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漫山遍野,黑压压一片,犹如汹涌的洪流,势不可挡。
守卫在临时营地内的辽西军将士一个个神情凝重,感觉头皮发麻。
草原上烟尘弥漫,蹄声如雷,仿佛连空气都变得凝固了一般。
“铛铛铛!”
“铛铛铛!”
营地内响起了敌袭击的锣声。
一直待命没有参与营地构建的陷阵营在指挥使陈大勇的率领下,迅速地做好了迎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