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配边疆:我偷偷组建百万大军! 第366章 修路

小说:发配边疆:我偷偷组建百万大军! 作者:白色孤岛 更新时间:2025-07-11 09:19:42 源网站:2k小说网
  ();

  曹风不仅仅要兴建县学,更要兴建府学。

  他要另起炉灶,培养属于自己的各类人才,以发展壮大自己。

  当众人在激烈讨论此事是否可行,以及前景的时候。

  首席幕僚陆一舟紧攥着拳头,难以抑制内心的兴奋色。

  他现在已经能够确定。

  自家小侯爷所图甚大。

  以前小侯爷做的一些事儿或有越轨之处,然总体上尚算稳妥。

  可他现在打着兴教化的名义,干的却是颠覆大乾朝廷的事儿。

  挖的是大乾朝廷的根!

  大乾朝廷名义上是皇帝一言九鼎。

  可实际上并不能做到一言九鼎。

  这许多事儿,必须权衡各方的利益。

  开国功勋军将集团以及由豪族所扶持起来的文官集团对皇帝的权力是一个极大的掣肘。

  功勋将门把持着军队,文官们把持着地方。

  皇帝虽希望通过举贤才的方式,提拔一些寒门出身的人,绕过文官集团。

  可实际上这一条路却走不通。

  那些所谓的贤才真正寒门出身的人太少太少了,可谓是凤毛麟角。

  时下能读得起书的,皆为家境殷实之辈。

  这些人纵使进入朝堂,可也独木难支,很快就会被拉拢进入文官集团。

  好在文官集团没有武力,他们虽分享了一部分权力,却也没有能力造反。

  皇帝也需要文官集团制衡武将集团。

  因此,对于豪门大族子弟在各级衙门中的垄断现象,皇帝只能采取默许的态度。

  并非皇帝不愿制衡,而是实在力不从心。

  治理天下需要读书人,可读书人都出自豪门大族。

  一旦不用这些人,那朝廷就得瘫痪。

  因此皇帝对文官集团的人那是既用又防。

  总而言之。

  文官集团是大乾的两大支柱之一。

  如今,曹风意图另辟蹊径,直接培育出身底层的读书人,这无疑是在动摇文官集团的根基。

  文官集团的中高层官吏,九成都是从豪门大族里面出来的。

  另外的一成虽出身底层。

  可想走到高层,也必须得到豪门大族的支持。

  得到文官集团的接纳认可。

  否则他们想上位,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现在曹风绕过了他们,自己培养人才。

  这相当于那些底层出身的人想当官。

  纵使不用去巴结豪门大族,不需要得到文官集团的认可和接纳,也能出人头地。

  自家小侯爷给了这些人出人头地的机会。

  那他们肯定是对自家小侯爷感恩戴德。

  自家小侯爷在朝廷的势力将会迅速膨胀。

  可以预见的是。

  皇帝也不会阻止此事。

  豪门大族暗中把持文官集团太久,对皇帝处处掣肘。

  皇帝也希望有新的力量上来。

  压制豪门大族所把持的文官集团。

  自家小侯爷培养一批底层出身的人,与文官集团的人没有任何牵扯瓜葛。

  皇帝非但不会阻止,说不定还会大力支持这一股新崛起的力量。

  自家小侯爷则是可以将自己的势力触角,渗入到大乾朝廷的各处去。

  自家小侯爷本就有功勋将门世家背景。

  若是在文官里面也有一股自己的势力。

  那自家小侯爷想不飞起来都难!

  到时候自家小侯爷有了军队和文官的支持,这皇帝的宝座怕是要易主了!

  想到这里,陆一舟就觉得兴奋。

  当别人还在琢磨着此事耗费巨大的时候,陆一舟却觉得这些人目光短浅了。

  自己小侯爷所图谋的事儿,岂是他们能理解的?

  “我们辽西需要做的第二件事儿,那就是修路!”

  曹风宣布成立县学堂和府学堂后,当即又提出了另外一项计划。

  “要想富,先修路!”

  曹风说着,对着外边摆了摆手。

  幕府的内务总管方圆忙带人将一幅手绘的辽西地图挂在了墙上?

  “诸位请看!”

  “这就是我辽西!”

  “我们辽西通往外界的只有一条官道,还年久失修,破烂不堪。”

  “我们辽西商行的车队虽派人将一些破损的地方临时修补,可一旦遇到大雨,还是影响通行。”

  “这可万万不行!”

  曹风对众人说:“这道路不好,那外界的钱粮布匹等就进不来。”

  “我们的皮毛、药材、牛羊等好东西也运不出去。”

  “纵使能运出去,沿途消耗的也很大,不划算!”

  “因此我们辽西想要富裕,那首先就要打通通往外界的通道,将路修好。”

  “只要道路通畅了,那各家商号就能源源不断地涌入我辽西,商贸繁荣了,百姓日子也能变好。”

  “不仅仅要修好通往外界的大路,联通各县的大路也要大力修整。”

  曹风指着手绘土地上的各县说:“各县如今的道路甚至难以通行马车。”

  “这可不行!”

  “道路不畅,必将阻碍商队的流通,也影响各县百姓之间的交流与往来。”

  “因此我们要修路!”

  曹风提出的修路计划当即引起了众人的讨论。

  实际上修桥铺路,本是朝廷的事儿。

  可辽西乃是边境缓冲之地,朝廷不愿意投资。

  当地的大户虽也做一些修桥铺路的善举,可终究是能力有限。

  “小侯爷。”

  “这修路之事是造福百姓的好事,我是支持的。”

  知府孟学文道:“可这修葺道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我辽西穷困,如今府库内的钱粮不多,实在是有心无力呀。”

  “若是强行征发民夫去修路,必定会民怨沸腾,有损小侯爷您的名声。”

  “此事不如缓一缓,等以后府库的钱粮充裕的时候再去修整道路......”

  面对知府孟学文的担忧,曹风却早已经准备好了应对之策。

  “此事缓不得。”

  曹风环顾众人,缓缓开口。

  “修路之事,不用府库钱粮,也不用强征民夫。”

  此言一出,众人都满头雾水。

  不用府库钱粮,不用强征民夫,那这道路难不成会自己修好?

  曹风看众人疑惑不解的表情,他解释了起来。

  “修路的钱粮我准备让辽西商行出!”

  “辽西商行出钱粮,征募百姓修路。”

  “凡是修路的百姓,每天可管两顿饭,得到十文钱的酬劳。”

  “如此一来,这人手的问题就解决了。”

  这话让凌云堡家主杨鹤有些皱眉。

  他杨家可是辽西商行的东家之一。

  让辽西商行出钱粮,那意味着他杨家的利益会受到损失。

  余下的族长家主们也都有类似的想法。

  这相当于让他们出钱粮修路,他们内心是不情愿的。

  “辽西商行出钱粮修路,也不白出。”

  曹风继续道:“这道路修好后,以后我会允许辽西商行派人在各处道路设卡收费!”

  “凡是走这一条路的人,无论是普通百姓,亦或是商队,都要给辽西商行交过路费。”

  “辽西商行可以通过收取过路费,将投入逐渐收回。”

  “道路修缮完毕,将极大便利各方通行。”

  “这可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收过路费?”

  有人当即道:“那可拦路劫掠的山匪马贼何异?”

  “非也非也。”

  “此二者岂能相提并论?”

  曹风笑着说:“辽西商行修路是投入了真金白银的,他们收取过路费,那是为了不亏钱,收回成本。”

  “可山匪马贼一文不出,他们拦路打劫那性质就不一样。”

  有人又问:“万一百姓和商队不愿意缴纳过路费呢?”

  曹风笑着说:“就这么一条路,他们不缴纳过路费,那他们去钻山林吗?”

  “当然,这过路费不宜收取得过高,要让过路的人能负担得起,意思意思就行。”

  “这走的人多了,那收入自然就多了。”

  “除此之外,凡是给我们缴纳过过路费的人,我们辽西军将负责他们的安全!”

  “若是胆敢有人欺负他们,拦路打劫,我们辽西军将出面保护他们。”

  “那些不愿意缴纳过路费的,不在保护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