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对对,圆圈里画点的看到没,这个代表一,就是买了一罐的意思。”老太太颇为得意的睨甜丫一眼,“别以为只有你们识字的能记账。

  奶也会,还能记得很清清楚楚,谁也别想忽悠我。”

  甜丫不由佩服起来。

  她阿奶还有做特工的天赋呢,就这本账放外人眼巴前都没人看的懂。

  压根不用防备着外人偷看。

  自带防**保护功能。

  “这下放心了吧?”冯老太问。

  “您自己能看懂就行,但是以后每个月还是让大伯娘根据您的账本,重新记一下,这样我回来也能看得懂。”

  “成,听你的,赶紧给奶算算,该给你**奶她们发多少钱……”

  祖孙俩头凑头忙活一个时辰才把账拢出来。

  甜丫不由有些吃惊,才十来天,香辣酱的进项不少啊。

  一罐香辣酱能卖二百文。

  卖出去的量虽然不如粉条多,但是架不住价格贵啊。

  另外老太太给**奶她们还有奴仆们的工钱也挺让她意外的。

  老太太不由理理发丝,挺直腰背,“小瞧奶了吧?奶虽然抠,但也分情况。

  这十几天你**奶她们天天起早贪黑的干,工钱若是给的太低,奶良心上都过不去。”

  “嗯,我阿奶就是刀子嘴豆腐心,长了一副菩萨心肠……”

  老太太想给手下做工的人一个惊喜,也想让村里人羡慕羡慕她,所以没发工钱前不让甜丫把消息露出去。

  甜丫自然答应。

  账盘好,甜丫也不想压着手里的银子,当天吃过晚饭,就和穆常安敲响铜锣,通知各家人去前头洗地蛋的木棚子里开会。

  如今村里人都习惯了,有啥事去木头棚子那里。

  “要开会了?是不是要发工钱了?”有人按耐不住激动,来回搓手,迎面吹来的寒风都不冷了。

  “一准是这事儿, 没跑了,如今手里有甜丫发的那五十两银子,家里不缺银子,但一听发工钱俺这胸口还是咋扑通扑通的呢?”

  “谁还能嫌银子烫手不成?”

  “这段时间,作坊来来往往买粉条的人就没停过,应该卖出去不少,俺可太想知道粉条挣了多少银子了。”

  “别急,一会儿就知道了。”

  其实每个人领多少工钱都是定好的,自己干了多少天的活,每个人心里也清楚。

  稍微一算,就知道自己该领多少工钱。

  但是心里的激动与迫切就是怎么都压不下去。

  没办法,活几十年了还是头一次领工钱。

  以前都是从地里刨食,地里能产多少粮食都是有数的,刨出自己家吃的剩下的才能卖钱。

  但也卖不了几个钱

  一次顶多挣个一二两。

  这次来开会的人空前齐全,就连家里四五岁的小娃都来了,要么骑坐在老爹脖子上。

  要么蹦蹦跳跳的围着大人们跑圈。

  桑阿爷因为生病被家里人关在家里,不准出屋,注定要错过今天的热闹。

  甜丫拎着铜锣上台,骑在亲爹脖子里的铁蛋立马**口水大喊,“大姐,大姐,我在这儿!”

  “好好待着,你大姐看得到你。”孙氏拍拍儿子的**蛋,朝甜丫点点头。

  浔哥跟在姐夫后面,拎着一个小小包袱,昂首挺胸的上台。

  学着姐夫的样子,重重把手里的包袱放到桌子上,发出一声闷响。

  “浔哥,你拿的啥啊?”谷夫子家的小满,按耐不住好奇问。

  “银子,今天要发的银子。”浔哥那个激动啊。

  一脸骄傲,他阿姐可太厉害了,他可太佩服阿姐了。

  前段时间刚给大家伙发过银子 ,今天又发。

  跟着他姐能吃香喝辣!

  这是姐夫的原话。

  甜丫被小娃骄傲的大公鸡样儿逗笑了,拍拍他的脑袋,“好了,下去吧,跟阿奶坐一块儿。”

  甜丫环视一圈,偌大的木棚装满了人,大家或坐或站或蹲,还有生怕看不到热闹的半大小伙子。

  踩着板凳爬上窗户,抓着窗户沿儿斜站着。

  自从跟甜丫谈过心后,翠妞好像释放了天性,加上这段时间天天拉着粉条出去卖。

  接触的人多,她越发开朗大胆。

  学着有金哥的样子攀上窗沿。

  同文在地下,张着手担忧的说着啥, 离得远甜丫听不见,只能看到他满脸的担忧。

  看甜丫看过来,一群年轻人激动的朝她挥手喊叫,一时间木棚里像是被猴子攻占了。

  弄得大人们纷纷骂自家怪叫的孩子,有的都准备上手把自家倒霉孩子拉下来。

  “土根叔,算了,算了,就让他们挂着吧。”甜丫笑着劝,等屋内安静下来,才说:“有谁还记得咱们是什么时候来的上定村?”

  “十一月初十!”桑四余晃着儿子的手大喊,“千里逃荒好不容易落户,谁能把这日子忘了啊。

  俺到死都能记得!”

  “啥死不死的,你那狗嘴里就不能说点儿吉利话!”冯老太锤人。

  桑四余夸张的哎呦几声,铁蛋立马伸着小手维护亲爹,“阿奶,不……不能打阿爹,疼~”

  村里人都笑看着。

  “对对对,十月初十,这辈子都忘不了那一天,咱们拖家带口,瘦的跟猴儿似的来到这里。”汉子大声附和。

  “对,十一月初十!”甜丫提高音调,面带感慨,“今天是腊月二十四,咱们已经落户整整一个月零十四天了。

  这一个多月,咱们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咱从逃难的流民,成为了现在拥有粉条作坊的上定村良民。

  每个月还都能领几百到一两的工钱。

  不瞒大家,这样的日子以前我都不敢想……”

  甜丫眼眶有些酸有些热。

  台下的村里人也纷纷红了眼。

  太难了,天不下去逼的人活不下去,逃荒路也千难万险,随时会丢命。

  如今虽然都过去了,但是想起以前还是难免落泪。

  因为实在太难了。

  小娃看爹娘哭,本来还带笑的小脸一皱,嘴一撇张着大嘴就开哭。

  铁蛋哭的口水拉成线,直往四余头顶上滴。

  “哎呦,儿啊,你给爹洗头呢?”桑四余手忙脚乱,哭笑不得的把儿子揪下来,给孙氏抱着。

  阿姐红了眼,浔哥也是小嘴一撇有些想哭,但是旁边的桃丫、小满哭的太大声,把的情绪哭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