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辽西府城门口,薄雾还未散尽,初升的朝阳为青灰色的城墙镀上一层金边。
韩夫人、吴二河、李氏、吴小荷和吴承乐一行人站在城门外,目送即将远行的吴承安和韩若薇。
吴二河经过两个多月的休养,气色已经好了许多。
他挺直腰板站在马车旁,虽然右腿还有些不便,但已经不需要拐杖了。
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声音低沉而严肃:“此去蓟城,莫要惹是生非,落了你师尊的面子。”
吴承安一身靛蓝色劲装,腰间佩剑,闻言正色道:“父亲放心,到了蓟城,我报名之后就在客栈待着,专心准备院试。”
一旁的李氏瞪了丈夫一眼,上前为儿子整理衣领:“倒也不是这个意思。”
她眼角含笑地看了看站在马车旁的韩若薇:“此次韩小姐也和你一同过去,若是闲暇之余,你也陪韩小姐去逛一逛蓟城,听说那里比辽西府繁华多了。”
五岁多快六岁的吴承乐眼睛一亮,拽着哥哥的衣袖摇晃:“哥,到时候给我买好吃的点心回来!”
十一岁的吴小荷闻言翻了个白眼,小脸上满是不屑:“吃吃吃,你就知道吃。”
说完,她不好意思地看了哥哥一眼,声音突然变小:“哥~到时候你也给我带点。”
她的话让众人哈哈大笑,一扫离别时的沉重气氛。
韩若薇不等吴承安回答便笑着应道:“放心吧,到时候我肯定给你们带蓟城最好吃的点心回来。”
韩夫人看着女儿活泼的样子,无奈地摇头:“你呀,别总是去打扰承安,他毕竟还要准备院试。”
“知道啦~”韩若薇拖着长音应道,转身轻盈地跳上马车。
她今天穿着一身鹅黄色的衣裙,发间只簪了一支白玉簪子,显得格外清爽灵动。
吴承安朝众人深深一揖:“父亲、母亲、韩夫人,我们走了。”
他又摸了摸弟弟妹妹的头:“在家要听话。”
李氏看着儿子挺拔的背影,忽然觉得眼眶发热。
从吴家村到清河县,再到辽西府,如今儿子又要去更远的蓟城参加院试。
每一次离家,他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你这妇道人家,真是!”吴二河见妻子偷偷抹泪,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如何安慰。
韩夫人善解人意地挽住李氏的手臂:“承安这孩子有出息了,咱们该为他高兴才是。”
她望着渐行渐远的马车,轻声道:“这次院试若是过了,他明年可就要去京城参加乡试呢。”
言下之意,吴承安未来前程远大,做父母的要学会放手。
李氏红着眼眶点头:“道理我都懂,可事到临头,心里还是堵得慌。”
吴二河长叹一声,粗糙的大手拍了拍妻子的肩膀:“回去吧,咱们只要别让孩子操心就行。”
韩夫人看了看依偎在李氏身边的吴承乐,突然笑道:“承乐快六岁了吧?也该找个启蒙夫子了。”
她顿了顿:“这件事我就做主给你们办了。”
李氏连忙道谢:“多谢韩夫人。”
“今后都是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韩夫人笑着摆手,招呼众人返回。
这边,马车沿着官道行驶了三天,终于在第四天正午时分抵达了蓟城。
“到了!”韩若薇掀开车帘,兴奋地指着前方。
吴承安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巍峨的城墙如巨龙般盘踞在地平线上。
蓟城作为幽州州治,城墙高达五丈,青灰色的墙砖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城墙上旌旗招展,巡逻的士兵如同蚂蚁般来回走动。
“好壮观!”吴承安不禁感叹。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如此规模的大城,远比辽西府要宏伟得多。
随着马车接近城门,周围的商队和行人逐渐增多。
有挑着担子的小贩,有骑着高头大**商贾,还有推着独轮车的农夫。
各色人等汇聚在城门前,排成长队等待入城检查。
“让开让开!韩府马车!”护卫高声喝道,亮出了韩府的令牌。
守城士兵一见令牌,立刻恭敬地让开道路:“原来是韩总兵府上的贵人,请进!”
穿过厚重的城门洞,眼前的景象让吴承安和韩若薇都睁大了眼睛。
宽阔的街道足以容纳八辆马车并行,两旁店铺林立,招牌旗帜迎风招展。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叫卖声、讨价还价声、车马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糖葫芦!又甜又脆的糖葫芦!”
“上好的绸缎,江南新到的花样!”
“算命测字,不准不要钱!”
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中飘荡着食物的香气和不知名的香料味道。
韩若薇兴奋地左顾右盼,恨不得立刻跳下马车去逛个痛快。
“师姐,我们先去客栈安顿下来,再去报名。”吴承安提醒道:“等一切安排妥当,再出来逛也不迟。”
“之前王少爷来信,让我们去城内最大的客栈悦来客栈。”
韩若薇撇撇嘴:“知道啦,小古板。”
马车最终停在了蓟城最大的客栈——悦来客栈门前。
这是一栋三层的木结构建筑,门面宽敞,挂着红灯笼和“宾至如归”的金字招牌。
两人刚走进客栈大堂,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安哥儿,这里!”
吴承安循声望去,只见王宏发、马子晋、蓝元德、谢绍元和李景同五人正围坐在一张八仙桌旁吃饭。
王宏发那圆润的身材和标志性的胖脸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见过韩小姐!”五人见韩若薇也来了,连忙起身行礼。
韩若薇笑着摆手:“不必多礼,想不到你们居然比我们早到。”
王宏发嘿嘿一笑,胖脸上露出得意之色:“谢绍元说这次院试人数众多,城内客栈供不应求,所以我们提前来了。”
他挤了挤眼睛:“对了,我们还给你们定了一个房间。”
“一个房间?”吴承安眉头一皱,下意识地看向韩若薇。
王宏发嘴角咧得更开了:“这家客栈就剩下最后一个房间了,总不能你让韩小姐去其他客栈住吧?”
他压低声音,促狭地笑道:“再说了,我可是听说了,这次院试之后你们可就要订婚,就算现在住一起也没事。”
韩若薇难得地脸红了,却没有出言反驳。
吴承安却正色道:“不行,不能坏了师姐名声。”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五人:“你们五人,必定是定了三个房间,谁一人一个房间?”
马子晋“唰”地打开折扇,大笑道:“如何,王宏发你输了!我就说吴承安不会同意和韩小姐一个房间。”
他转向王宏发,眼中带着戏谑:“你打赌输了,接下来我们几个的饭钱就交给你了。”
王宏发的胖脸顿时垮了下来:“罢了罢了,输就输了,我认就是。”
吴承安这才明白他们在拿自己和韩若薇打赌,不禁摇头苦笑。
韩若薇眼睛一瞪,盯着王宏发:“好你个王胖子,竟敢拿本小姐打赌?”
“哎哟哟,韩小姐饶命!”王宏发夸张地求饶,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就在这热闹的氛围中,谁也没有注意到,客栈角落的一张桌子旁,一个身穿褐色短打的中年汉子正冷眼旁观。
他面前只摆了一壶酒,却几乎没怎么动过。
当吴承安转身时,那汉子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他的面容。
确认无误后,他悄悄从怀中掏出一张画像对比了一下,随即满意地点点头。
“就是他!”汉子低声自语,将几枚铜钱拍在桌上,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客栈。
他穿过几条热闹的街巷,最后走进了一家不起眼的茶楼。
二楼雅间里,一个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正在品茶。
“顾先生,目标已经到了。”
汉子恭敬地行礼:“就在悦来客栈,与画像上一模一样。”
顾安福——拓跋炎派来的军师——缓缓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好,继续盯着,不要打草惊蛇。”
他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意:“韩成练被牵制在边境,这次看谁能救得了你,吴家小儿你必死无疑!”
清晨的辽西府城门口,薄雾还未散尽,初升的朝阳为青灰色的城墙镀上一层金边。
韩夫人、吴二河、李氏、吴小荷和吴承乐一行人站在城门外,目送即将远行的吴承安和韩若薇。
吴二河经过两个多月的休养,气色已经好了许多。
他挺直腰板站在马车旁,虽然右腿还有些不便,但已经不需要拐杖了。
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声音低沉而严肃:“此去蓟城,莫要惹是生非,落了你师尊的面子。”
吴承安一身靛蓝色劲装,腰间佩剑,闻言正色道:“父亲放心,到了蓟城,我报名之后就在客栈待着,专心准备院试。”
一旁的李氏瞪了丈夫一眼,上前为儿子整理衣领:“倒也不是这个意思。”
她眼角含笑地看了看站在马车旁的韩若薇:“此次韩小姐也和你一同过去,若是闲暇之余,你也陪韩小姐去逛一逛蓟城,听说那里比辽西府繁华多了。”
五岁多快六岁的吴承乐眼睛一亮,拽着哥哥的衣袖摇晃:“哥,到时候给我买好吃的点心回来!”
十一岁的吴小荷闻言翻了个白眼,小脸上满是不屑:“吃吃吃,你就知道吃。”
说完,她不好意思地看了哥哥一眼,声音突然变小:“哥~到时候你也给我带点。”
她的话让众人哈哈大笑,一扫离别时的沉重气氛。
韩若薇不等吴承安回答便笑着应道:“放心吧,到时候我肯定给你们带蓟城最好吃的点心回来。”
韩夫人看着女儿活泼的样子,无奈地摇头:“你呀,别总是去打扰承安,他毕竟还要准备院试。”
“知道啦~”韩若薇拖着长音应道,转身轻盈地跳上马车。
她今天穿着一身鹅黄色的衣裙,发间只簪了一支白玉簪子,显得格外清爽灵动。
吴承安朝众人深深一揖:“父亲、母亲、韩夫人,我们走了。”
他又摸了摸弟弟妹妹的头:“在家要听话。”
李氏看着儿子挺拔的背影,忽然觉得眼眶发热。
从吴家村到清河县,再到辽西府,如今儿子又要去更远的蓟城参加院试。
每一次离家,他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你这妇道人家,真是!”吴二河见妻子偷偷抹泪,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如何安慰。
韩夫人善解人意地挽住李氏的手臂:“承安这孩子有出息了,咱们该为他高兴才是。”
她望着渐行渐远的马车,轻声道:“这次院试若是过了,他明年可就要去京城参加乡试呢。”
言下之意,吴承安未来前程远大,做父母的要学会放手。
李氏红着眼眶点头:“道理我都懂,可事到临头,心里还是堵得慌。”
吴二河长叹一声,粗糙的大手拍了拍妻子的肩膀:“回去吧,咱们只要别让孩子操心就行。”
韩夫人看了看依偎在李氏身边的吴承乐,突然笑道:“承乐快六岁了吧?也该找个启蒙夫子了。”
她顿了顿:“这件事我就做主给你们办了。”
李氏连忙道谢:“多谢韩夫人。”
“今后都是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韩夫人笑着摆手,招呼众人返回。
这边,马车沿着官道行驶了三天,终于在第四天正午时分抵达了蓟城。
“到了!”韩若薇掀开车帘,兴奋地指着前方。
吴承安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巍峨的城墙如巨龙般盘踞在地平线上。
蓟城作为幽州州治,城墙高达五丈,青灰色的墙砖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城墙上旌旗招展,巡逻的士兵如同蚂蚁般来回走动。
“好壮观!”吴承安不禁感叹。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如此规模的大城,远比辽西府要宏伟得多。
随着马车接近城门,周围的商队和行人逐渐增多。
有挑着担子的小贩,有骑着高头大**商贾,还有推着独轮车的农夫。
各色人等汇聚在城门前,排成长队等待入城检查。
“让开让开!韩府马车!”护卫高声喝道,亮出了韩府的令牌。
守城士兵一见令牌,立刻恭敬地让开道路:“原来是韩总兵府上的贵人,请进!”
穿过厚重的城门洞,眼前的景象让吴承安和韩若薇都睁大了眼睛。
宽阔的街道足以容纳八辆马车并行,两旁店铺林立,招牌旗帜迎风招展。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叫卖声、讨价还价声、车马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糖葫芦!又甜又脆的糖葫芦!”
“上好的绸缎,江南新到的花样!”
“算命测字,不准不要钱!”
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中飘荡着食物的香气和不知名的香料味道。
韩若薇兴奋地左顾右盼,恨不得立刻跳下马车去逛个痛快。
“师姐,我们先去客栈安顿下来,再去报名。”吴承安提醒道:“等一切安排妥当,再出来逛也不迟。”
“之前王少爷来信,让我们去城内最大的客栈悦来客栈。”
韩若薇撇撇嘴:“知道啦,小古板。”
马车最终停在了蓟城最大的客栈——悦来客栈门前。
这是一栋三层的木结构建筑,门面宽敞,挂着红灯笼和“宾至如归”的金字招牌。
两人刚走进客栈大堂,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安哥儿,这里!”
吴承安循声望去,只见王宏发、马子晋、蓝元德、谢绍元和李景同五人正围坐在一张八仙桌旁吃饭。
王宏发那圆润的身材和标志性的胖脸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见过韩小姐!”五人见韩若薇也来了,连忙起身行礼。
韩若薇笑着摆手:“不必多礼,想不到你们居然比我们早到。”
王宏发嘿嘿一笑,胖脸上露出得意之色:“谢绍元说这次院试人数众多,城内客栈供不应求,所以我们提前来了。”
他挤了挤眼睛:“对了,我们还给你们定了一个房间。”
“一个房间?”吴承安眉头一皱,下意识地看向韩若薇。
王宏发嘴角咧得更开了:“这家客栈就剩下最后一个房间了,总不能你让韩小姐去其他客栈住吧?”
他压低声音,促狭地笑道:“再说了,我可是听说了,这次院试之后你们可就要订婚,就算现在住一起也没事。”
韩若薇难得地脸红了,却没有出言反驳。
吴承安却正色道:“不行,不能坏了师姐名声。”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五人:“你们五人,必定是定了三个房间,谁一人一个房间?”
马子晋“唰”地打开折扇,大笑道:“如何,王宏发你输了!我就说吴承安不会同意和韩小姐一个房间。”
他转向王宏发,眼中带着戏谑:“你打赌输了,接下来我们几个的饭钱就交给你了。”
王宏发的胖脸顿时垮了下来:“罢了罢了,输就输了,我认就是。”
吴承安这才明白他们在拿自己和韩若薇打赌,不禁摇头苦笑。
韩若薇眼睛一瞪,盯着王宏发:“好你个王胖子,竟敢拿本小姐打赌?”
“哎哟哟,韩小姐饶命!”王宏发夸张地求饶,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就在这热闹的氛围中,谁也没有注意到,客栈角落的一张桌子旁,一个身穿褐色短打的中年汉子正冷眼旁观。
他面前只摆了一壶酒,却几乎没怎么动过。
当吴承安转身时,那汉子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他的面容。
确认无误后,他悄悄从怀中掏出一张画像对比了一下,随即满意地点点头。
“就是他!”汉子低声自语,将几枚铜钱拍在桌上,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客栈。
他穿过几条热闹的街巷,最后走进了一家不起眼的茶楼。
二楼雅间里,一个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正在品茶。
“顾先生,目标已经到了。”
汉子恭敬地行礼:“就在悦来客栈,与画像上一模一样。”
顾安福——拓跋炎派来的军师——缓缓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好,继续盯着,不要打草惊蛇。”
他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意:“韩成练被牵制在边境,这次看谁能救得了你,吴家小儿你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