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晚难得4个小孩都说要守夜,苏云同意了。苏章明跟她拿了不少烟花和孩子们在院子里面摆造型。

  “云姐儿,你说这么拉仇恨真的好么,我怎么有点担心。”苏妈忙完了也跑到前院看他们摆烟花,地上五花八门大大小小的烟花也不知道苏云以前花了多少钱买回来的。

  “让仇恨来的更猛烈些吧!!!你说是吧”转头看着王杰,苏云眼里满是无所畏惧的光芒。

  “嗯,与其畏手畏脚,还不如轰轰烈烈,咱不怕。”王杰也看向苏云,他也不怕,苏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她开心就好,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新圩村内部并没有多么团结,一些人虽然跟风说他们坏话,但也是惧怕他们的,他们可是村里鼎鼎大名的大坏蛋。

  零点钟声响起,孩子们每个人都洗完澡穿着喜庆的外套,手里拿着香烟要去点烟花的引线。

  霎时间,“砰砰砰砰”四声巨响,天上四朵紫色的烟花相继绽放,响声震荡在整个新圩村,就连隔壁村都能隐约听到响声。

  已经睡着的阿兰和兰爸被惊醒,两人站在院子里静静的享受这难忘的时刻,真好,从来没这么近距离看过这么漂亮的烟花,每一朵花都像是蜜糖一样开在心底。

  “卧槽,苏家疯了,这时候还能放得起烟花。”这是许多村民的第一反应。

  今晚外面没有起风,也没有之前那么冷得刺骨,不少人透过自家的窗户望向苏家这边的方向。

  “苏家真有钱!”

  “他家一定很多吃的。”

  “听说他家不知道哪里搞来了很多煤炭,整个极寒都没冻着。”

  “他家每个人都穿的好干净,真羡慕。”

  “要是我也能有那样的胆量出去找物资就好了。”

  每个人心中的想法都不一样,有羡慕的自然有嫉妒的。

  除了潘家和桃子家明目张胆的咒骂之外,还有一个人看着窗外绚丽的烟花努力的在控制自己想要骂人的冲动。

  如果说下午苏家的鞭炮声让她心里很不舒服,那么此刻的烟花让她嫉妒到癫狂。

  凭什么?凭什么苏云就能过得那么舒心,大家都面黄肌瘦臭烘烘的,她却干干净净,吃得饱住的暖,看起来冻疮都没有一个,而自己全家人都被冻疮折磨恨不能砍了双手双脚,她不服气,总有一天她要过得比苏云快活,让别人都羡慕自己。

  蒙哲看到窗外的烟花已经换了一个花色,还在后悔当初没跟着谭哥一起组队,好好一盘棋就这么下坏了。

  所有的羡慕嫉妒恨,苏家都听不到看不到,他们放完烟花就各自回房间睡觉了。

  气温每天都在升高,终于在3天后到达零下10度左右,所有人都感到无比兴奋,虽然外面看起来还是冰天雪地的,但是体感温度确实上升了不少。

  苏爸的收音机也传来了这个普天同庆的好消息,各地都传来了相关的报道,由于温度上升太快专家还提醒大家做好防洪涝的准备工作,大量的冰雪消融之后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救援基地的具体地址还是没有公布来,苏云想估计也快了吧。

  温度并不是持续上升,连着半个月都是徘徊在0度到5度之间,冰雾也渐渐散去,很多人脱去了厚厚的外套,庆祝极寒即将过去。

  天地间的冰雪开始消融,到处都是滴滴答答的水声,后山的冰水顺着地势流向低洼处,一部分水流经过村尾流向村头。

  苏家在屋子周围挖了深深的导水渠,附近的所有冰水都沿着水渠流向村头低洼处。

  兰爸看到苏家挖了导水渠,征求了他们的意见,也在老房子那边挖了差不多的导水渠,保证房子里面不会进水。

  这半个月收音机里面终于传来了国家的新政策,为了防止天灾带来的连锁反应,国家正式开放所有的救援基地,所有地址都公布了出来。

  收音机的这条重磅新闻一出来立马就是24小时轮番播放。

  苏家的男人们带上收音机找了小爷爷、大表舅、谭闯、兰爸他们深聊,分析了收音机里面专家的建议和国家的政策。

  小爷爷同意跟着苏家一起去救援基地,他们在村里也就苏家一个亲戚,就是可惜了村里的房子和田地。

  阿兰爸也要跟着一起走,他和阿兰相依为命,也没有什么特别舍不得的亲人,而且他们特别相信苏家,甚至私心里觉得苏家邀请他们一起出发就是他们的幸运。

  谭闯和大表舅两人非常犹豫,他们看了地图,新圩村地势也不算低,洪水不一定过的来,让他们为了还没发生的猜测而放弃所有跑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本身就挺为难,他们不仅是一大家子老老少少还有村里那些亲戚也不少。

  两家的老人大多也不愿意挪窝,房子和田地就是他们的命,专家说过的话多了去了,真有那么厉害,当初为什么不预测一下极寒给大家打个预防针。

  两家各怀心思,都说会好好考虑,苏爸他们几个也没多说什么,如果小外婆家不去的话就留一些东西给他们,就当作最后的道别吧,这一别也不知道能不能再见了。

  又给王志辉和秦果传了话,他们认为现在气候开始恢复,以后会越来越好的,而且家里亲戚太多也不愿意去基地,苏云和小静聊了两次没能说动,只能随缘吧,至少这一世他们有了心理准备,总能过的好一些吧。

  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三岔路口,苏云尽力了。

  多少人会永远无脑的信任你,站在人生的三岔路大家总有太多的顾虑做出不同的选择,想到这些,苏云也释怀了。

  时间不多了,路上的冰雪也消融了一大半,他们决定要走的三家正在紧锣密鼓的收拾屋子里面的东西。

  苏小爷还是用轻卡装东西,他们拆了家里面的木板门和柜子围着轻卡制作简易的房车,后面的车斗上下左右都被木板订的严严实实,怕车厢进水,还在外面罩了一层家里种地剩下的薄膜和平时拉货用来防水的油布。所有重要物资都堆在车厢最里面,下面还垫了好几张矮桌,生怕万一下雨把吃的和用的都弄湿了,车子装了一半不能再装了,后半段的车厢要改成大家的起居室。

  家里大大小小一共8口人吃喝拉撒都要留出空间。

  隔了一张小通铺够4个人躺下,剩下的空间摆了一张桌子,桌腿用螺丝固定住。

  车子前面4个位置还能轮流着开车和休息,看起来挺不错的,一家8口安排得明明白白。

  兰爸没有车也不会开车,刚好苏家开两部车,一辆轻卡和一辆货拉拉,其实是不够坐的,但是王杰想好了,开一段路就借口找物资去弄一辆房车,房车当然是空间里面拿出来的。

  家里老人小孩多,没有房车就很不方便。

  货拉拉后面几个平方给阿兰他们装东西,两人不会开车就把后座放下,当成休息室,苏云和王杰在前面开车。

  苏章明开轻卡,照着小爷家的轻卡也进行了一番改造,只不过用料和细节都要比小爷强多了,看起来就像是隔了一个小型仓库和卧室,外围的防水都做得非常到位,甚至还开了好几个透气透光的窗户。

  家里剩下的人都在轻卡后面挤一挤。

  路途遥远,这么大的轻卡看起来从外面看就能装不少东西,往后苏家想要用点什么都不需要躲躲藏藏。

  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大件的家具直接放到空间,日常用到的不重要的锅碗瓢盆就堆在轻卡上面过明路。

  收拾到最后,房间的保温板拆掉,铺地暖用的材料拆掉,窗户的遮光帘也拆掉。

  地下室更是空空的,几个大冰柜和架子都直接放进空间,根本就不用怎么收拾。

  要是不厨房的灶台不能挪动,苏云都要把灶台放进空间。

  最后关好门窗,3辆车往村头驶去。

  车子停在小外婆家门口,全家轮流进去和小外婆道别,留了一些食物和一个橡皮艇。

  每个人脸上都是浓浓的不舍,苏妈抱着小外婆恸哭起来,好不容易安抚好情绪,大家一起照了合照就分别了。

  苏爸在村头大榕树的布告栏上面贴上了广播里面的内容,包括了附近基地的详细地址。

  本来好奇这三家无缘无故的怎么会举家搬迁,直到这会大家才明白为什么他们三家要这么做。

  布告栏上面张贴的内容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但却没几个相信的,好不容易熬过极寒,大家都准备好了要恢复生产,他们不是不信那些专家,他们更多的是不相信苏家。

  一群投机倒把在外面犯事的人,他们恨不得明天就去公安局举报他们全家,怎么会跟着他们的思路走,苏家往东他们就想是不是阴谋和陷阱。

  所以说,人不能吃太饱,苏爸听到附近不少人背后中伤他们的言论,无奈的摇摇头上了轻卡。

  祝他们好运吧,反正他们上一世连收音机内容都不知道,后面还是洪水来了以后国家派的无人机喇叭到处广播的时候大家才知道救援基地的信息。

  一路上都流淌着刚融化的冰水,这时候天上开始下起了小雨,苏云抬头看向天边,黑压压一大片镶了金边的 云层笼罩了整片天空,光是看着就让人胆颤,像是马上要下暴雨的节奏。

  苏云才记得洪灾之前是有好几场特大暴雨。

  印拿起对讲机和后面开轻卡的苏章明交代暴雨将至,注意周围的环境。

  车子缓慢行进,王杰和苏云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不一会就开到镇上,5米厚的积雪已经被融化到只剩1米的高度,这段时间街上有不少人都在兴高采烈的清理积雪,这会看到黑云压顶都急忙跑回家里躲了起来。

  外面开始起风了,还伴随着轰隆隆的电闪雷鸣,明明早上10点不到,整个天幕仿佛突然进入黑夜一般,苏云只好拐进镇上的老房子躲避暴风雨。

  上一世全家都被饿到神志不清,根本就没有留意具体的天气变化,只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出门没看黄历,果然出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