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影视:绿茶美人她专拆官配 第162章 林栋哲19

小说:综影视:绿茶美人她专拆官配 作者:是七七呀 更新时间:2025-07-13 10:44:31 源网站:2k小说网
  ();

  孩子学习好能跳级,这也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大事了,三家干脆一起庆祝了。

  黄玲做了她平常嫌麻烦,连过年都不一定会做的拿手好菜松子桂鱼,

  宋莹也做了米酒和烧排骨,沈行远也挽起袖子亲自下厨,做了炸酱面和红薯煲鸡爪。

  这些都是是大人好不容易各处换来的肉类定量。

  其他的大人洗菜切菜打下手,感受到了浓浓的欢乐气氛。

  鳜鱼先改花刀后油炸,再浇上提前熬好的糖醋汁,酸甜可口。米酒清甜,先炒再慢炖的烧排骨汤汁浓稠,又嫩又多汁。

  红薯煲鸡爪焯水后先翻炒上色,再小火慢煲,出锅时香喷喷的。端上桌也是满满一桌硬菜。

  大人们把酒言欢,小孩子们都忙着吃饭,今天的饭菜都好好吃。

  一人一碗满满肉酱黄瓜丝的炸酱面,配着鲜香可口的菜,每个人都吃的无比满足。

  林栋哲都在想,下次还能吃到这么好吃的饭菜,让他再跳一级他也愿意。

  少年宫今年暑假开始新开设了暑期游泳课,也接收**,沈妩林栋哲连同几个大的都被打包送了进去。

  每天下课后跳舞、学游泳,生活很充实。

  沈妩在舞蹈班结业那天拿到了优秀毕业生奖状,上台领奖并和老师合照,在这之前需要表演一段拿手舞蹈。

  豆蔻年华的她早已出落的亭亭玉立,多年练舞体态轻盈,裙角飞扬,世间一切美好词汇用来形容她都不为过。

  林栋哲在台下看得一脸骄傲,啪啪鼓掌,朋友说他高兴的的像自己得奖了一般。

  然后又一脸夸张地说:“沈清妩真的太漂亮了,我妈买的杂志里的封面女郎,我觉得都没她好看。”

  林栋哲不满地瞪了他一眼,朋友莫名其妙。

  “知道你们感情好,把她当亲妹妹护着,我也没说她坏话吧?”

  林栋哲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只是不希望别人拿沈妩和别人比较,在他心里,沈妩就是最优秀的啊。

  当然后面林栋哲也获得了优秀毕业生证书,他在舞蹈上确实很有天赋。

  回去的路上,林栋哲走在她后面,一路和顺路的同学打打闹闹。

  沈妩和庄筱婷走在前面,

  她的头发因为练舞绑成了丸子头,多出的玫瑰色发带飘扬,简单的短袖外套一件薄款飘逸衬衫,除此身上再无其他装饰,却更显娇贵气质天成。

  发带和衬衫都是用宋莹当初送的那款玫瑰色布料做的,原本有些挑人的色彩,穿在沈妩身上毫无违和感。

  已经是走在路上会被人回头多看几眼的年纪了。

  老师在课上会强调男女生要分开走。

  自从去年放学路上,林栋哲跑在前面,过了一会儿见沈妩没跟上来,

  他返回去才发现沈妩被男生拦住不让走,那个男生看有人靠近才飞快走了。

  林栋哲好像就意识到了什么,从此之后,和她一起同行,他都会都走在后面。

  前面几百米处一个头发花白的阿婆,提着一布袋土豆,步履蹒跚。

  沈妩看她走得有些吃力,准备和筱婷一起去扶她,没想到就在这时,口袋破了,土豆咕噜咕噜滚了满地。

  几个人连忙去捡拾,阿婆连声感谢他们。

  “用什么装啊,没袋子了。”庄筱婷出声,他们堆到一起却不知道怎么装这一堆土豆了。

  “用这个吧。”

  沈妩就把自己的衬衫贡献了出来,现在正是炎热暑期,大家都怕热只穿一件,只有沈妩外面还穿了一件薄衬衫。

  看几人都迟疑看向自己,沈妩有些不明所以:“怎么了?”

  林栋哲弱弱开口:“小妩,你不是爱干净嘛,这土豆刚才沾了泥污水,衬衫可能会很脏。”

  沈妩声音带着些不满,但是尾音上翘听起来像撒娇般:“我有这么娇气吗?脏了我回去洗洗就是了。”

  “我错了错了。”林栋哲举起双手作投降状。

  最后几人一起用衬衫包住土豆,把阿婆送回了家。

  81年,沈妩和林栋哲升到初二,他们两个是在去年成功考入一中初中部。庄筱婷也在今年考入了一中。

  一个院子里的孩子全部考入了重点中学,这在附近还是比较轰动的,有些原本不想让孩子考高中的家长也因此动摇。

  隔壁老吴家的姗姗和小敏都是上的附中。学费不算高,张阿妹虽说会对着黄玲抱怨孩子多花销大,但看起来她还是很高兴小敏能考上的。

  沈清砚和庄图南顺利升入一中高一班。

  庄超英也因为两次高考阅卷升职为附小的教导主任。

  这一年对所有人都是欣欣向荣向上的一年。

  82年的寒假,沈妩和林栋哲已经是初二学生了,课业逐渐增多。少年班也早已因为超龄不去了。

  厂子里的效益不太好,提出了“破墙开店”和“停薪留职”两项解决措施。

  破墙开店方便职工,大家买东西也更加方便,都很响应。

  停薪留职大多数人却不感兴趣,响应的人没几个,都正常上下班或者摸鱼来应对福利的下降。

  李一鸣小生意赚的盆满钵满,他把家里面向巷口那一面的墙砸开,开了家小卖部,还**了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持证开业。

  小卖部里还有一台座机,是他花了六千元办的巷子里第一台电话机,成为了巷子里的弄潮儿。

  不少人都嘀咕,原来个体户能赚那么多吗?但是让他们辞去稳定的工作,是没人敢做的。

  知青回城也成了一股浪潮,政策下发,只要回户籍地有工作单位接收的,都允许回城。

  隔壁院子里的女儿就是当年去新疆下乡的知青,现在带着她的女儿回了苏州,住在娘家,日子却很不好过。

  她的女儿是新疆户口,想要在苏州上学需要走关系,庄超英不忍心拒绝求上门来的王芳母子,带着她们见了校长,周青进了附中。

  隔三差五,就能听到隔壁的吵的不可开交,鸡飞狗跳,扰乱周边一片邻居的安宁。

  这年夏天,沈清砚和庄图南还有一年多就要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