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大农民 第二千四百二十章 经方的重要性和魅力

小说:富豪大农民 作者:米泉 更新时间:2025-07-14 22:01:36 源网站:2k小说网
  第二千四百二十章 经方的重要性和魅力

  戴红旗看了一眼左侧的窗户。

  此刻上面几大块明亮的玻璃上面密布大大小小的孔洞,看上去有些碍眼。

  他笑了笑,说道,“各位老师,同学们,不好意思呀,刚才为了给大家展示内家真气,居然破坏了的教室里面的玻璃。损害了学校的财产!

  这样吧,这个窗户上的玻璃多少钱,这个钱我来赔!

  演讲结束以后,我会出钱,请人置换这几块玻璃的。”

  教室里的众人这时候像是回了魂,整个教室顿时沸腾起来!“戴老师,玻璃不用赔,要赔也是我们来赔!”

  何晓月大声说道,“何况,这几块玻璃就是一个匾额,是证实我们传统文化中内家真气真是存在的铁证,所以,它们反而是我们医科大的荣耀!

  是戴老师留给我们医科大学最为重要宝贵的财富!”

  众人都是连连点头。

  戴红旗笑了笑,“行吧,这些事情我们之后再说。

  刚才我给大家展示了内家真气,现在我们继续回到了我们之前的演讲来。”

  “学中医的人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中医到底有没有用,它能不能治病?”

  戴红旗的语气此时非常坚定,道,“我的答案就是:有用,中医非但可以治病,而且可以治大病、治难病。

  至少你们学好了中医,可以之前我在西南德宏遇到小沁箬这样的小孩子,不用去遭受那许多的痛苦,不用去面对一堆冷冰冰的药水和毫无情感的金属机器!”

  底下的人就有点激动,戴红旗的一句话,激起大家的情绪。

  在这一刻,大家都觉得学中医是一件自豪而有意义的事情,非常有成就感。

  “现在,我就来讲一讲之前我说个的那个可以治好小沁箬的阴阳失衡症的经典的方剂——小柴胡汤!”

  戴红旗将演示稿翻到下一页,“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一个在西医上都找不到合适病学名词的怪病,用两千多年前的方子来治,就能收到这么好的效果呢!”

  “我曾经碰到一些厉害的中医大夫,行医数十年,解除了不少人的病痛,在当地被誉为名医,尤其是一位很厉害的道医。”

  戴红旗心中浮现出了自己的师傅老道士,心中不由得漫起一阵酸楚。

  他晃了晃头,将自己的涌动的情绪平息,大声说道,“那位老道医行医数十年,他总结自己的行医经验,就是几个字,‘一剂小柴胡汤,包打天下。’”

  戴红旗笑,下面的学生也跟着笑。

  不是吧,就靠一剂小柴胡汤,竟然也能成为一方名医吗?

  “大家不要笑,等你们坐堂应诊的时候,你们就会发现,小柴胡汤会是你们开出最多的一个方子。

  所以学好这个方子,你们会终生受用!”

  戴红旗收了笑,道“有经方歌云:‘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大家可以看到,小柴胡汤总共只有7味药。

  其中还有生姜、大枣是我们常见的食物,普通便宜得不能再普通便宜了。

  但为什么历代中医都喜欢用这个方子呢?”

  底下学生全都看着戴红旗,他们也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就因为一个字,和!”

  戴红旗指着刚才方歌中的“和”字,道,“一个和字,就可以概括了这个方子,。

  你可以将它理解为‘调和’。

  也可以理解为‘平和’。

  甚至拟人化一点,还可以理解为‘和事佬’。

  人身上之诸般不和,都可以用这剂药来调和。包括阴阳不和、表里不和、情绪不和等等症状。

  而病人吃了这剂药,也不会有大汗淋漓,上吐下泻这些剧烈的药物反应,一派祥和气息。

  所以,历代医生都喜欢用此方。

  就算你只想做一名合格的太平医,你也必须学会此方才行!”

  底下的学生就开始笑,

  大家觉得戴红旗的讲解很有意思。

  至少让大家觉得中医好像不那么难掌握嘛。

  只要学好此方,也可以做个太平医啊!

  在场的王老深以为然,重重点了一下头。

  一个和字,道尽了此方的精髓。

  戴红旗所说案例中的那个小女孩小沁箬的阴阳不和之病,要是用了小柴胡汤,就会立刻变得阴阳平和了,她根本就不会遭受那么多的痛苦折磨。也不会耗费那么多的钱。拖垮了整个家庭。

  戴红旗接下来就开始讲解小柴胡汤中七味药的功效。

  接着又讲了使用小柴胡汤的几个判断原则,再讲方剂的增减变化。

  如何通过增加和减少几味药,来治疗不同的病,又如何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这些种种地变化,都是一个“和”字。

  教室里非常安静,只能听到戴红旗的讲课声,以及沙沙做笔记的声音。

  不光是那些学生,就是王灿王老带来的那些讲师,博士生和研究生,此刻也被戴红旗的讲解吸引进去了。

  不仅仅是因为戴红旗的讲课有趣,仅仅通过一个“和”字,就让一张经方突然变得不再是那么不可触摸。更是因为戴红旗在治疗不同疾病时,对方子增减的那些奇思妙想,让人叹为观止。就是王灿,也不时在自己的本子上记那么几笔。

  戴红旗的讲述,对他也是深有启发!

  浸三个小时的课很快就过去了,最后戴红旗总结道,“大家可以看到,一剂小柴胡汤可以治疗的疾病,小到感冒咳嗽,大到结石肝炎,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所以,大家今后必须好好地研究《伤寒论》这本书,养成辩证的思维。”

  “病可以有千种万种,然病机不会超出六经八纲之范围。

  临证之际,大家不要固执于西医的病名。

  有时连中医的病名也无须深究。

  只要根据四诊八纲辨识主证,分析证候以明病机,然后按病机立法、遣方、用药。

  这样就算不能尽愈诸疾,但也不会犯很大的错误。”“好了,今天的演讲到此结束!”

  戴红旗看了看下面,笑道,“还有一点时间,大家有什么想问的,都可以提问!”

  呼啦啦一下,后面的学生几乎全举起了手。

  这场面把在场的讲师给吓了一跳。

  平时他们讲课,讲完后根本没人提问。

  必须用点名的方式,才能知道这些学生到底有没有听进去。

  戴红旗随便指了一人,那学生站了起来,激动地说道,“戴老师,通过你刚才的讲解,我感觉豁然开朗,觉得中医不那么难学了。

  但我不想做一个太平医,我想知道中医到底能不能治急症重症!”

  “我认为这不是能不能治的问题,而在于中医们敢不敢去治!”

  王灿王老又是点头,说得太对了。现在碰到重症急症,中医是不敢去治,而不是有没有办法去治。

  甚至连想都不敢想,尝试都不敢尝试。

  那学生又问:“那你是怎么学好中医的?”

  戴红旗看着那名学生,道,“我的医术,最初传自我的师傅,一个老道士,也就是我之前说的老道医。

  小时候,我体弱多病,家里人担心养不活,就将我送到了山上的道观。

  我师父老道士从三岁时,就开始教我背各种医书。各种方子。还有去认识各种药材。

  我们生活农村,而且是在大山里。

  山里的人比较穷,生了病都是自己扛着,不到万不得已,是不绝会进医院看病的。

  所以一旦发病,都是九死一生的重病。

  就是抬到医院,医院也几乎都不会收的。而我的师傅老道士,专门救治那些医院不肯收的病人。

  一般只要送来及时,八成以上的病人,都是救得活的,通过后续调理,还可以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