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清玥头皮一炸,冷汗瞬间浸透后背。
她转变语气,娇嗔中带着些讨好的意味。
“您误会了,我这不是怕您日理万机,为这点小事费神不值当。”
“最好是。”邹国平冷冷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
“记住你的位置,做好你该做的。市场环节,该怎么做,还用我教你?”
电话**脆地挂断,只剩下忙音嗡嗡作响。
沈清玥握着发烫的手机,心脏狂跳,刚刚伪装出来的笑意渐渐消失。
她颓然靠回椅背,目光空洞地落在办公桌上那份“青山坳项目升级报告”上。
周美玲那天在包厢里意味深长的话语,鬼使神差地浮现在脑海。
“清玥啊,有时候,路走窄了,回头的代价反而最小……”
一丝微弱的、从未有过的动摇,在她死水般的心湖里,投下了一颗几乎看不见的石子。
但很快,对邹国平手段的恐惧,又像浓雾般重新笼罩了她。
她不能回头。
工信局的立项升级批文终于下来了,盖着鲜红的公章。
青山坳特色菌菇产业化基地项目,正式启动。
有了前期作坊的成功经验和资金积累,加上政策支持,基地建设推进得很快。
标准化大棚拔地而起,更先进的烘干和分拣设备陆续到位。
产量,尤其是高品质菌菇的产量,大幅提升。
“江局,产量上来了,光靠‘绿源斋’和几个小批发商,消化不动啊!尤其是精品菇,价格高,他们吃不下那么多。”
马德才拿着最新的产销报告,眉头拧成了疙瘩。
江辰看着报表上不断增长的库存数字,手指敲着桌面。
“市场必须拓宽。传统渠道饱和,就开辟新路。电商,直播带货!现在农产品走线上是趋势。”
“电商?”马德才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
“好是好,可咱们这穷山沟,谁懂这个?找外面团队,费用高不说,怕不靠谱。”
“自己干!”江辰斩钉截铁。
“不会就学!村里年轻人,扶贫办的人,都动员起来,设备我解决,平台对接我去跑!”
说干就干。
江辰雷厉风行,很快协调来一批基础直播设备,又从市里请了个懂点皮毛的“专家”来做了场速成培训。
扶贫办几个年轻人和村里两个稍微机灵点的后生,被赶鸭子上架,成了第一批“主播”。
直播间开起来了。背景是崭新的菌菇大棚,主播们卖力地介绍着青山坳羊肚菌、黑虎掌如何山泉滋养、自然生长,营养丰富。
然而,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开播几天,观看人数寥寥无几,偶尔进来几个,也是看两眼就走。
挂上去的链接,下单量屈指可数,连邮费都不够。
“江局,不行啊!”负责直播的小李一脸沮丧。
“平台根本不给我们流量,像被限流了似的,偶尔有人点进来,问两句就没下文了。我们嗓子都喊哑了!”
“是不是咱们东西太贵了?”
一个村民主播挠着头,“城里人嫌贵?”
马德才也急了:“不可能,咱们品质摆在这儿,这个价很良心了!”
江辰盯着后台惨淡的数据,眼神锐利。
限流?无人问津?这绝非正常现象。
一个冰冷的念头升起——有人动手脚了!而且手法极其隐蔽,抓不到把柄。
仓库里的菌菇越堆越高,尤其是娇贵的高端鲜品,保存期短,每天都在损耗。
投入了巨大热情和期望的村民们,看着心血可能烂在库里,怨气开始累积。
“不是说建了大基地就能发大财吗?怎么东西堆着卖不出去?”
“是不是他们当官的瞎指挥?光会建,不会卖!”
“钱都投进去了,要是赔了,我们找谁去?”
“找江局长!找马主任!他们得给个说法!”
流言和不满像野火一样在村里蔓延。
这天,江辰和马德才刚到大棚区查看鲜菇长势,就被一群情绪激动的村民围住了。
“江局长!这菌菇再卖不出去就烂了!我们的钱怎么办?”
“你们当初说的好好的,现在咋搞成这样?”
“是不是骗我们啊!”
人群推搡着,不知谁先扔过来一个土块,差点砸中江辰。场面瞬间混乱。
“大家冷静!听我说!”马德才扯着嗓子喊,声音被淹没在嘈杂里。
江辰猛地一步跨上旁边一个装菌菇的塑料筐,目光如电,扫过激愤的人群。
他没有躲,反而迎着那些愤怒、怀疑的目光。
“乡亲们!”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压下了部分喧哗。
“菌菇卖不出去,是我江辰的责任!我比你们更急!”
“你们要打要骂,冲我来!我江辰今天站在这儿,绝不后退一步!但是,打我能解决问题吗?打烂了菌菇,就能卖出去吗?”
他指着身后大棚里鲜嫩欲滴的菌菇。
“这是你们的心血,也是青山坳的希望!现在希望遇到了坎儿,我们要做的,是一起想办法跨过去,而不是自己把它砸了!”
人群的骚动渐渐平息了一些,但怨气未消,眼神依旧不善。
“我知道,直播效果不好,大家心凉了。”江辰语气沉痛,但目光坚定。
“从今天起,我亲自上!就在这大棚里,在地头上,给大家直播!卖不出去,我江辰第一个不领工资!卖出去,钱一分不少都是大家的!”
没有灯光,没有背景板。
江辰直接蹲在刚采过菌菇、还带着泥土芬芳的大棚里。
手机架在一个简易三脚架上,镜头有些晃动。
他拿起一朵还沾着露水的羊肚菌,对着镜头,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朴实的讲述:
“朋友们,我是青山县扶贫办的江辰。我现在就在我们青山坳的菌菇大棚里,手里这朵,是乡亲们天不亮就采下的新鲜羊肚菌。闻闻,这山里的味道……”
他展示菌菇的纹理,讲述村民如何精心照料,如何克服困难建起基地。
“现在,东西有了,好得很!可我们缺条好销路……价格,我敢拍胸脯,绝对对得起这品质!今天下单,明天就能从这大山里,新鲜发出!”
汗水顺着他刚毅的脸颊流下,混合着泥土,有些狼狈。
直播间人数依然不多,弹幕稀稀拉拉,偶尔飘过几个质疑价格的。
沈清玥头皮一炸,冷汗瞬间浸透后背。
她转变语气,娇嗔中带着些讨好的意味。
“您误会了,我这不是怕您日理万机,为这点小事费神不值当。”
“最好是。”邹国平冷冷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
“记住你的位置,做好你该做的。市场环节,该怎么做,还用我教你?”
电话**脆地挂断,只剩下忙音嗡嗡作响。
沈清玥握着发烫的手机,心脏狂跳,刚刚伪装出来的笑意渐渐消失。
她颓然靠回椅背,目光空洞地落在办公桌上那份“青山坳项目升级报告”上。
周美玲那天在包厢里意味深长的话语,鬼使神差地浮现在脑海。
“清玥啊,有时候,路走窄了,回头的代价反而最小……”
一丝微弱的、从未有过的动摇,在她死水般的心湖里,投下了一颗几乎看不见的石子。
但很快,对邹国平手段的恐惧,又像浓雾般重新笼罩了她。
她不能回头。
工信局的立项升级批文终于下来了,盖着鲜红的公章。
青山坳特色菌菇产业化基地项目,正式启动。
有了前期作坊的成功经验和资金积累,加上政策支持,基地建设推进得很快。
标准化大棚拔地而起,更先进的烘干和分拣设备陆续到位。
产量,尤其是高品质菌菇的产量,大幅提升。
“江局,产量上来了,光靠‘绿源斋’和几个小批发商,消化不动啊!尤其是精品菇,价格高,他们吃不下那么多。”
马德才拿着最新的产销报告,眉头拧成了疙瘩。
江辰看着报表上不断增长的库存数字,手指敲着桌面。
“市场必须拓宽。传统渠道饱和,就开辟新路。电商,直播带货!现在农产品走线上是趋势。”
“电商?”马德才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
“好是好,可咱们这穷山沟,谁懂这个?找外面团队,费用高不说,怕不靠谱。”
“自己干!”江辰斩钉截铁。
“不会就学!村里年轻人,扶贫办的人,都动员起来,设备我解决,平台对接我去跑!”
说干就干。
江辰雷厉风行,很快协调来一批基础直播设备,又从市里请了个懂点皮毛的“专家”来做了场速成培训。
扶贫办几个年轻人和村里两个稍微机灵点的后生,被赶鸭子上架,成了第一批“主播”。
直播间开起来了。背景是崭新的菌菇大棚,主播们卖力地介绍着青山坳羊肚菌、黑虎掌如何山泉滋养、自然生长,营养丰富。
然而,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开播几天,观看人数寥寥无几,偶尔进来几个,也是看两眼就走。
挂上去的链接,下单量屈指可数,连邮费都不够。
“江局,不行啊!”负责直播的小李一脸沮丧。
“平台根本不给我们流量,像被限流了似的,偶尔有人点进来,问两句就没下文了。我们嗓子都喊哑了!”
“是不是咱们东西太贵了?”
一个村民主播挠着头,“城里人嫌贵?”
马德才也急了:“不可能,咱们品质摆在这儿,这个价很良心了!”
江辰盯着后台惨淡的数据,眼神锐利。
限流?无人问津?这绝非正常现象。
一个冰冷的念头升起——有人动手脚了!而且手法极其隐蔽,抓不到把柄。
仓库里的菌菇越堆越高,尤其是娇贵的高端鲜品,保存期短,每天都在损耗。
投入了巨大热情和期望的村民们,看着心血可能烂在库里,怨气开始累积。
“不是说建了大基地就能发大财吗?怎么东西堆着卖不出去?”
“是不是他们当官的瞎指挥?光会建,不会卖!”
“钱都投进去了,要是赔了,我们找谁去?”
“找江局长!找马主任!他们得给个说法!”
流言和不满像野火一样在村里蔓延。
这天,江辰和马德才刚到大棚区查看鲜菇长势,就被一群情绪激动的村民围住了。
“江局长!这菌菇再卖不出去就烂了!我们的钱怎么办?”
“你们当初说的好好的,现在咋搞成这样?”
“是不是骗我们啊!”
人群推搡着,不知谁先扔过来一个土块,差点砸中江辰。场面瞬间混乱。
“大家冷静!听我说!”马德才扯着嗓子喊,声音被淹没在嘈杂里。
江辰猛地一步跨上旁边一个装菌菇的塑料筐,目光如电,扫过激愤的人群。
他没有躲,反而迎着那些愤怒、怀疑的目光。
“乡亲们!”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压下了部分喧哗。
“菌菇卖不出去,是我江辰的责任!我比你们更急!”
“你们要打要骂,冲我来!我江辰今天站在这儿,绝不后退一步!但是,打我能解决问题吗?打烂了菌菇,就能卖出去吗?”
他指着身后大棚里鲜嫩欲滴的菌菇。
“这是你们的心血,也是青山坳的希望!现在希望遇到了坎儿,我们要做的,是一起想办法跨过去,而不是自己把它砸了!”
人群的骚动渐渐平息了一些,但怨气未消,眼神依旧不善。
“我知道,直播效果不好,大家心凉了。”江辰语气沉痛,但目光坚定。
“从今天起,我亲自上!就在这大棚里,在地头上,给大家直播!卖不出去,我江辰第一个不领工资!卖出去,钱一分不少都是大家的!”
没有灯光,没有背景板。
江辰直接蹲在刚采过菌菇、还带着泥土芬芳的大棚里。
手机架在一个简易三脚架上,镜头有些晃动。
他拿起一朵还沾着露水的羊肚菌,对着镜头,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朴实的讲述:
“朋友们,我是青山县扶贫办的江辰。我现在就在我们青山坳的菌菇大棚里,手里这朵,是乡亲们天不亮就采下的新鲜羊肚菌。闻闻,这山里的味道……”
他展示菌菇的纹理,讲述村民如何精心照料,如何克服困难建起基地。
“现在,东西有了,好得很!可我们缺条好销路……价格,我敢拍胸脯,绝对对得起这品质!今天下单,明天就能从这大山里,新鲜发出!”
汗水顺着他刚毅的脸颊流下,混合着泥土,有些狼狈。
直播间人数依然不多,弹幕稀稀拉拉,偶尔飘过几个质疑价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