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亮微微一笑:“大人,他的名声是烂在了北莽,可在长安他还没做错事。”
“属下有一计,可让高洋跳进黄河都洗不清,这样……”
苏亮说完之后,陈卓沉吟片刻。
“此计虽然好,但治标不治本,咱们那位皇帝陛下,看重实际利益远胜于临安公主。”
“苏亮,天亮就让人备好车马,正好明日休沐,我要入宫拜见太子殿下!”
陈卓本不想这么快站队卷入京中,但形势逼人。
太子李成英、蜀王李成会,陈卓毅然选择了李成英。
东宫,清晨。
作为大羽国的皇太子,即便昨晚参加了酒宴,李成英依旧早早起来,处理政务。
从天启十八年成为皇太子后,李成英不曾有一日懈怠。
李成英刚用过早膳,正处理政务,就有东宫詹事府丞杨莲前来通禀。
“殿下,兵部司郎中陈卓求见!”
东宫詹事府为东宫内的核心机构,包括太子詹事、太子少詹事、丞、主簿、录事、司直。
太子詹事总管东宫内外事务,位高权重。
历来太子詹事都是由德高望重的重臣或宰相兼任。
如今东宫太子詹事,乃是中书令张九玄,不过张九玄事务繁忙,这太子詹事就是一个虚职。
实际上辅佐太子处理政务的,乃太子少詹事——董成。
陈卓?皇太子李成英微微一怔,笑着说道。
“陈大人怎么来了?快,请他进来。”
李成英对陈卓的印象极为不错,尤其是昨晚陈卓在夜宴上大出风头。
杨莲还未离去,李成英就改了主意。
“不,还是本宫亲自去迎接陈大人。”
李成英脚步轻快地出了书房,一路至东宫前门。
陈卓身着皇帝御赐的狮纹锦袍,腰上银鱼袋与金镶玉玉佩,神情有些严肃。
有了银鱼袋,陈卓才进得来太极宫。
“陈大人,你今日怎么想起来本宫这边了?哈哈哈!”
李成英满面笑容,迎接陈卓。
陈卓没想到李成英会亲自出面,当即行礼。
“下官陈卓,参见殿下!”
李成英扶住了陈卓,道。
“陈大人不必多礼,本宫对陈大人,可谓是一见如故!”
“上一次你我去樊楼之后,本宫一直想再与你见一面。”
“奈何事务繁忙,苦无机会啊,今天你来了正好,本宫要与你开怀畅饮!”
陈卓闻言有些不安,道。
“这……这会不会太叨扰殿下了?”
东宫詹事府丞杨莲含笑,为皇太子李成英解释。
“陈大人,殿下每天都要处理政务,只有会见重要客人才会破例摆宴席,陈大人就不要推辞了。”
李成英对陈卓的礼遇与厚待,令陈卓既感动又受用。
堂堂皇太子,能对自己这般看重,谁能不动容?
趁着府邸准备宴席的时候,李成英与陈卓在东宫之内漫步。
“陈大人,你一清早便来寻本宫,本宫猜恐怕与昨晚之事有关系吧?”
李成英背着手,笑着问道。
“殿下慧眼如炬,臣正是为了北莽齐王提出的婚事前来见殿下您。”
陈卓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表明来意。
李成英状似随意地说道。
“陈大人对北莽齐王提出的婚事,有何意见?”
陈卓沉吟片刻,道。
“殿下,北莽齐王高洋性情喜怒不定,动辄打杀宫女侍从,绝非良配;且高洋行径轻浮肆意,北莽未必会履行承诺,臣认为这婚事,万万不能答应!”
“若将临安公主嫁去北莽,首先,公主这一生便毁了,臣知道殿下与公主兄妹情深,不忍公主嫁给北莽齐王;其次,北莽狼子野心,迎娶公主后,北莽必定不会安生!”
李成英停下脚步,笑了。
“陈大人说的这些本宫都明白,不过陈大人你来找本宫,应该还有另外一个理由吧?”
陈卓微微一怔。
“殿下指的是?”
李成英叹了口气,道。
“所谓‘无风不起浪’,曾经本宫认为坊间传闻都是假的,临安与你合伙做生意,也不过是为了打发时间。”
“可昨晚的事情,加上今**来东宫,本宫便什么都明白了,她对你有情,你亦如此,对么?”
陈卓的脸色变得极为复杂。
李成英指了指陈卓的腰间玉佩。
“此玉名为凤玉,是临安从小贴着带着的,虽然你在外面用金子为装饰,遮住了部分细节,可本宫从小跟她一起长大,不会认错的。”
陈卓这才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凤玉能瞒得过别人,瞒不过李成英的眼睛。
“本宫的这个妹妹是什么性子,有多少才智,本宫清楚,昨晚她破解了迷宫宝玉的谜题,如果本宫没猜错,应该也有陈大人暗中相助吧?”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陈卓也不再隐瞒。
他深吸一口气,坦荡承认。
“殿下慧眼如炬,没错,臣与临安公主两情相悦,在岭南臣便向公主承诺,两年平獠做出一番事业来!今日入东宫,正是为了救公主,也是为了为自己寻一个明主!”
李成英的眸子微微一亮。
他按捺住内心的欢喜,道:“陈大人是我大羽国的俊杰,凭你过往的履历,还有昨夜的表现,日后向你抛出橄榄枝的人不会少,你为何愿意选择本宫?”
陈卓文武双全,在朝中又没有复杂的关系,是天生的一把“利刃”。
李成英的幕僚有不少,可得力干将太缺了,陈卓绝对是不二人选。
“臣在岭南道的时候,经常听公主讲起您,公主说,殿下您宽厚、仁义,臣入京后献出‘曲辕犁图纸’,这才多久?殿下便将第一批曲辕犁送往了岭西道。”
“殿下您敦厚仁善,又有治国理政的能力,我陈卓一介武夫,也想为朝廷、为天下百姓做些事,陈卓认为,殿下就是那个未来能让我大羽国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明主!”
陈卓说着单膝跪地。
“镇南军中郎将陈卓,愿追随殿下,为大羽开疆拓土,扫除积弊!”
陈卓一番话说到了李成英的心坎儿上,李成英立刻上前搀扶陈卓起身。
“陈大人快快请起,本宫得陈大人相助,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哈哈哈哈!”
苏亮微微一笑:“大人,他的名声是烂在了北莽,可在长安他还没做错事。”
“属下有一计,可让高洋跳进黄河都洗不清,这样……”
苏亮说完之后,陈卓沉吟片刻。
“此计虽然好,但治标不治本,咱们那位皇帝陛下,看重实际利益远胜于临安公主。”
“苏亮,天亮就让人备好车马,正好明日休沐,我要入宫拜见太子殿下!”
陈卓本不想这么快站队卷入京中,但形势逼人。
太子李成英、蜀王李成会,陈卓毅然选择了李成英。
东宫,清晨。
作为大羽国的皇太子,即便昨晚参加了酒宴,李成英依旧早早起来,处理政务。
从天启十八年成为皇太子后,李成英不曾有一日懈怠。
李成英刚用过早膳,正处理政务,就有东宫詹事府丞杨莲前来通禀。
“殿下,兵部司郎中陈卓求见!”
东宫詹事府为东宫内的核心机构,包括太子詹事、太子少詹事、丞、主簿、录事、司直。
太子詹事总管东宫内外事务,位高权重。
历来太子詹事都是由德高望重的重臣或宰相兼任。
如今东宫太子詹事,乃是中书令张九玄,不过张九玄事务繁忙,这太子詹事就是一个虚职。
实际上辅佐太子处理政务的,乃太子少詹事——董成。
陈卓?皇太子李成英微微一怔,笑着说道。
“陈大人怎么来了?快,请他进来。”
李成英对陈卓的印象极为不错,尤其是昨晚陈卓在夜宴上大出风头。
杨莲还未离去,李成英就改了主意。
“不,还是本宫亲自去迎接陈大人。”
李成英脚步轻快地出了书房,一路至东宫前门。
陈卓身着皇帝御赐的狮纹锦袍,腰上银鱼袋与金镶玉玉佩,神情有些严肃。
有了银鱼袋,陈卓才进得来太极宫。
“陈大人,你今日怎么想起来本宫这边了?哈哈哈!”
李成英满面笑容,迎接陈卓。
陈卓没想到李成英会亲自出面,当即行礼。
“下官陈卓,参见殿下!”
李成英扶住了陈卓,道。
“陈大人不必多礼,本宫对陈大人,可谓是一见如故!”
“上一次你我去樊楼之后,本宫一直想再与你见一面。”
“奈何事务繁忙,苦无机会啊,今天你来了正好,本宫要与你开怀畅饮!”
陈卓闻言有些不安,道。
“这……这会不会太叨扰殿下了?”
东宫詹事府丞杨莲含笑,为皇太子李成英解释。
“陈大人,殿下每天都要处理政务,只有会见重要客人才会破例摆宴席,陈大人就不要推辞了。”
李成英对陈卓的礼遇与厚待,令陈卓既感动又受用。
堂堂皇太子,能对自己这般看重,谁能不动容?
趁着府邸准备宴席的时候,李成英与陈卓在东宫之内漫步。
“陈大人,你一清早便来寻本宫,本宫猜恐怕与昨晚之事有关系吧?”
李成英背着手,笑着问道。
“殿下慧眼如炬,臣正是为了北莽齐王提出的婚事前来见殿下您。”
陈卓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表明来意。
李成英状似随意地说道。
“陈大人对北莽齐王提出的婚事,有何意见?”
陈卓沉吟片刻,道。
“殿下,北莽齐王高洋性情喜怒不定,动辄打杀宫女侍从,绝非良配;且高洋行径轻浮肆意,北莽未必会履行承诺,臣认为这婚事,万万不能答应!”
“若将临安公主嫁去北莽,首先,公主这一生便毁了,臣知道殿下与公主兄妹情深,不忍公主嫁给北莽齐王;其次,北莽狼子野心,迎娶公主后,北莽必定不会安生!”
李成英停下脚步,笑了。
“陈大人说的这些本宫都明白,不过陈大人你来找本宫,应该还有另外一个理由吧?”
陈卓微微一怔。
“殿下指的是?”
李成英叹了口气,道。
“所谓‘无风不起浪’,曾经本宫认为坊间传闻都是假的,临安与你合伙做生意,也不过是为了打发时间。”
“可昨晚的事情,加上今**来东宫,本宫便什么都明白了,她对你有情,你亦如此,对么?”
陈卓的脸色变得极为复杂。
李成英指了指陈卓的腰间玉佩。
“此玉名为凤玉,是临安从小贴着带着的,虽然你在外面用金子为装饰,遮住了部分细节,可本宫从小跟她一起长大,不会认错的。”
陈卓这才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凤玉能瞒得过别人,瞒不过李成英的眼睛。
“本宫的这个妹妹是什么性子,有多少才智,本宫清楚,昨晚她破解了迷宫宝玉的谜题,如果本宫没猜错,应该也有陈大人暗中相助吧?”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陈卓也不再隐瞒。
他深吸一口气,坦荡承认。
“殿下慧眼如炬,没错,臣与临安公主两情相悦,在岭南臣便向公主承诺,两年平獠做出一番事业来!今日入东宫,正是为了救公主,也是为了为自己寻一个明主!”
李成英的眸子微微一亮。
他按捺住内心的欢喜,道:“陈大人是我大羽国的俊杰,凭你过往的履历,还有昨夜的表现,日后向你抛出橄榄枝的人不会少,你为何愿意选择本宫?”
陈卓文武双全,在朝中又没有复杂的关系,是天生的一把“利刃”。
李成英的幕僚有不少,可得力干将太缺了,陈卓绝对是不二人选。
“臣在岭南道的时候,经常听公主讲起您,公主说,殿下您宽厚、仁义,臣入京后献出‘曲辕犁图纸’,这才多久?殿下便将第一批曲辕犁送往了岭西道。”
“殿下您敦厚仁善,又有治国理政的能力,我陈卓一介武夫,也想为朝廷、为天下百姓做些事,陈卓认为,殿下就是那个未来能让我大羽国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明主!”
陈卓说着单膝跪地。
“镇南军中郎将陈卓,愿追随殿下,为大羽开疆拓土,扫除积弊!”
陈卓一番话说到了李成英的心坎儿上,李成英立刻上前搀扶陈卓起身。
“陈大人快快请起,本宫得陈大人相助,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