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下侍中侯君礼则说道:“这周康是何许人也?竟然能侵占良田千亩?殿下,周康背后的人,是谁?”
李成英不留痕迹地将目光从萧崇身上扫过。
“周康,受户部司郎中李香兰指使,多年来横行凉州,贪墨良田无数。”
李香兰?朝臣们的眼神齐齐望向尚书仆射萧崇。
有人惊讶,有人幸灾乐祸,还有萧崇这边的朝臣为萧崇捏了一把汗。
李景深翻阅着证词、账簿、书信,脸色渐渐阴沉下去。
他看了一眼萧崇,语气不善。
“萧大人,这就是你的好女婿?你瞧瞧,他都做了些什么!”
萧崇深吸一口气,向李景深请罪。
“陛下,李香兰犯错,臣有管教不严之错,臣请陛下降罪!”
李香兰是他的女婿,还是赘婿,李香兰犯了错萧崇无论如何都难辞其咎。
萧崇索性主动请罪,李景深虽生气,却不会真的动萧家根基。
李景深冷哼一声。
“你当然管教不严!令李香兰鱼肉凉州百姓!此案交给刑部,与李香兰有往来,贪墨了百姓民脂民膏的,绝不可放过!”
刑部尚书缓缓走出领旨。
就当这时候,太子李成英又取出一封奏疏,道。
“父皇,儿臣这里还有一封陈大人的奏疏,陈大人请儿臣务必呈递给父皇。”
李景深闻言挥挥手。
“你来诵念吧,正好让满朝文武听听,陈卓要说些什么。”
李成英点了点头,道。
“臣神卫军中郎将陈卓,望长安百拜陛下!臣自到凉州,见凉州百姓生活穷苦,流民随处可见。”
“臣深入探访,方知凉州之内土地兼并严重、触目惊心,仅周康一人,便侵吞良田千亩,而凉州如周康之人,甚多!”
“臣请陛下严查凉州、甘州等陇右之田地,尤其是府兵的永业田。”
“永业田为府兵根本,田地又为百姓根本,臣在筹建神卫军,军从何来?自然是府兵与百姓之中而来。”
“百姓有田地,生活有保障,才能心向朝廷,战力充沛,请陛下为凉州百姓做主!”
李成英诵念完陈卓的奏疏,朝堂上一片死寂。
陇右道距离长安不算太远,很多长安城的勋贵,在陇右道都有产业。
派出亲信敛财,用于府邸之中的开支,并不少见。
若按照陈卓的说法查下去,要牵连出多少人?
皇帝李景深微微眯起眼睛,道。
“太子觉得,此案该如何处理?”
皇太子李成英回答得斩钉截铁。
“父皇,儿臣认为应当查!正如陈大人所言,田地是百姓的身家性命!”
“永业田更是府兵的命,将来神卫军组建完毕,自然也要赏赐田产。”
“若不能令神卫军将士没有后顾之忧,保护好他们的田产,将士们如何效命?朝廷如何服众?”
皇帝李景深沉吟片刻,道。
“好,此案就由太子、蜀王、刑部来办,张爱卿,你经验丰富,你来从旁协助。”
中书令张九玄微微一怔,与李景深对视了一下,瞬间明白了李景深的意思。
“老臣,遵命!”
朝议结束,百官各自离去,当夜,长安城,花萼相辉楼。
天府雅间,蜀王李成会与裴善对饮。
“裴兄,你说说本王这个皇兄,他是不是不识时务?早朝结束之后便跑去了刑部,往凉州又是发公函,又是派遣官员的。”
“他这么积极干什么?还拉着本王一起,你说说,他就不怕得罪人?”
裴善微微一笑,说道。
“蜀王殿下,长安城如今不太平,今日光是臣知晓的,就有三家侯爵,两家伯爵,向陛下送奏疏。”
“要求陛下将陈卓革职流放,称陈卓在凉州越权行事,肆意妄为!搅动凉州局势动荡不安。”
蜀王李成会闻言,笑了。
“他们都老糊涂了不成?越权行事?父皇给了陈卓便宜行事之权。”
裴善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说道。
“非也非也,陛下跟陈卓的权利,是口头说的便宜行事之权,并非明发谕旨。”
“陈卓又是缉拿周康,又是抓捕户部司郎中,如今又插手田地的事情,他们弹劾陈卓越权,不是不可以。”
“蜀王殿下且看着,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反对陈卓的,这长安城多少勋贵?彼此之间利益盘根错节。”
“陈卓想要当英雄,想出风头,这一次踢到了铁板上,京城权贵焉能让他好受?”
李成会眼珠一转,笑了。
“好!好!就让皇兄跟陈卓闹腾去吧,他们得罪的人越多,将来便死得越惨!哈哈哈哈!”
“等到陈卓落了难,本宫再捞他一把,不怕陈卓以后不唯命是从,一举两得!”
既能打压皇太子李成英,还能收服陈卓,李成会觉得这笔买卖太划算了。
接下来的七日,是长安城人心惶惶的七日。
东乡侯、安定侯、永嘉侯,以及洛河伯、永昌伯,相继被刑部查出有在凉州侵吞百姓土地之事。
随后,刘氏、张氏、陆氏三家也被发现与此案有关,全家被抓。
七日时间,八家长安有头有脸的家族被查。
经过查验,这八家加起来,侵吞了凉州土地万亩有余!
皇帝李景深得知此事,怒不可遏!当即削去了侯爵、伯爵之爵位,查没五家家产。
至于那三家没有爵位在身上的,家主及主谋斩首,其余族人流放辽东。
一时间,长安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与凉州有利益往来的家族人人自危。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对陈卓的弹劾奏疏如同雪片一样飞入宫中。
皇宫,东宫,傍晚。
李成英从清晨忙碌到现在,才将政务处理完。
“文书全部送去刑部,后续要缉捕的名单,本宫已经圈点出来,不要耽搁了。”
杨莲接过文书,将李成英的吩咐记下。
他们这边才交接完,李成英的侍从就来禀报:中书令张九玄前来拜访。
张九玄?他怎么会来?
李成英查案这些日子,张九玄除了最初指点过两次,便没有再插手。
张九玄掌管中书省,事务繁忙,李成英也就没有在意。
他抖擞精神,亲自去迎接张九玄。
“张老大人,今日怎么有空来本宫这边?”
门下侍中侯君礼则说道:“这周康是何许人也?竟然能侵占良田千亩?殿下,周康背后的人,是谁?”
李成英不留痕迹地将目光从萧崇身上扫过。
“周康,受户部司郎中李香兰指使,多年来横行凉州,贪墨良田无数。”
李香兰?朝臣们的眼神齐齐望向尚书仆射萧崇。
有人惊讶,有人幸灾乐祸,还有萧崇这边的朝臣为萧崇捏了一把汗。
李景深翻阅着证词、账簿、书信,脸色渐渐阴沉下去。
他看了一眼萧崇,语气不善。
“萧大人,这就是你的好女婿?你瞧瞧,他都做了些什么!”
萧崇深吸一口气,向李景深请罪。
“陛下,李香兰犯错,臣有管教不严之错,臣请陛下降罪!”
李香兰是他的女婿,还是赘婿,李香兰犯了错萧崇无论如何都难辞其咎。
萧崇索性主动请罪,李景深虽生气,却不会真的动萧家根基。
李景深冷哼一声。
“你当然管教不严!令李香兰鱼肉凉州百姓!此案交给刑部,与李香兰有往来,贪墨了百姓民脂民膏的,绝不可放过!”
刑部尚书缓缓走出领旨。
就当这时候,太子李成英又取出一封奏疏,道。
“父皇,儿臣这里还有一封陈大人的奏疏,陈大人请儿臣务必呈递给父皇。”
李景深闻言挥挥手。
“你来诵念吧,正好让满朝文武听听,陈卓要说些什么。”
李成英点了点头,道。
“臣神卫军中郎将陈卓,望长安百拜陛下!臣自到凉州,见凉州百姓生活穷苦,流民随处可见。”
“臣深入探访,方知凉州之内土地兼并严重、触目惊心,仅周康一人,便侵吞良田千亩,而凉州如周康之人,甚多!”
“臣请陛下严查凉州、甘州等陇右之田地,尤其是府兵的永业田。”
“永业田为府兵根本,田地又为百姓根本,臣在筹建神卫军,军从何来?自然是府兵与百姓之中而来。”
“百姓有田地,生活有保障,才能心向朝廷,战力充沛,请陛下为凉州百姓做主!”
李成英诵念完陈卓的奏疏,朝堂上一片死寂。
陇右道距离长安不算太远,很多长安城的勋贵,在陇右道都有产业。
派出亲信敛财,用于府邸之中的开支,并不少见。
若按照陈卓的说法查下去,要牵连出多少人?
皇帝李景深微微眯起眼睛,道。
“太子觉得,此案该如何处理?”
皇太子李成英回答得斩钉截铁。
“父皇,儿臣认为应当查!正如陈大人所言,田地是百姓的身家性命!”
“永业田更是府兵的命,将来神卫军组建完毕,自然也要赏赐田产。”
“若不能令神卫军将士没有后顾之忧,保护好他们的田产,将士们如何效命?朝廷如何服众?”
皇帝李景深沉吟片刻,道。
“好,此案就由太子、蜀王、刑部来办,张爱卿,你经验丰富,你来从旁协助。”
中书令张九玄微微一怔,与李景深对视了一下,瞬间明白了李景深的意思。
“老臣,遵命!”
朝议结束,百官各自离去,当夜,长安城,花萼相辉楼。
天府雅间,蜀王李成会与裴善对饮。
“裴兄,你说说本王这个皇兄,他是不是不识时务?早朝结束之后便跑去了刑部,往凉州又是发公函,又是派遣官员的。”
“他这么积极干什么?还拉着本王一起,你说说,他就不怕得罪人?”
裴善微微一笑,说道。
“蜀王殿下,长安城如今不太平,今日光是臣知晓的,就有三家侯爵,两家伯爵,向陛下送奏疏。”
“要求陛下将陈卓革职流放,称陈卓在凉州越权行事,肆意妄为!搅动凉州局势动荡不安。”
蜀王李成会闻言,笑了。
“他们都老糊涂了不成?越权行事?父皇给了陈卓便宜行事之权。”
裴善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说道。
“非也非也,陛下跟陈卓的权利,是口头说的便宜行事之权,并非明发谕旨。”
“陈卓又是缉拿周康,又是抓捕户部司郎中,如今又插手田地的事情,他们弹劾陈卓越权,不是不可以。”
“蜀王殿下且看着,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反对陈卓的,这长安城多少勋贵?彼此之间利益盘根错节。”
“陈卓想要当英雄,想出风头,这一次踢到了铁板上,京城权贵焉能让他好受?”
李成会眼珠一转,笑了。
“好!好!就让皇兄跟陈卓闹腾去吧,他们得罪的人越多,将来便死得越惨!哈哈哈哈!”
“等到陈卓落了难,本宫再捞他一把,不怕陈卓以后不唯命是从,一举两得!”
既能打压皇太子李成英,还能收服陈卓,李成会觉得这笔买卖太划算了。
接下来的七日,是长安城人心惶惶的七日。
东乡侯、安定侯、永嘉侯,以及洛河伯、永昌伯,相继被刑部查出有在凉州侵吞百姓土地之事。
随后,刘氏、张氏、陆氏三家也被发现与此案有关,全家被抓。
七日时间,八家长安有头有脸的家族被查。
经过查验,这八家加起来,侵吞了凉州土地万亩有余!
皇帝李景深得知此事,怒不可遏!当即削去了侯爵、伯爵之爵位,查没五家家产。
至于那三家没有爵位在身上的,家主及主谋斩首,其余族人流放辽东。
一时间,长安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与凉州有利益往来的家族人人自危。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对陈卓的弹劾奏疏如同雪片一样飞入宫中。
皇宫,东宫,傍晚。
李成英从清晨忙碌到现在,才将政务处理完。
“文书全部送去刑部,后续要缉捕的名单,本宫已经圈点出来,不要耽搁了。”
杨莲接过文书,将李成英的吩咐记下。
他们这边才交接完,李成英的侍从就来禀报:中书令张九玄前来拜访。
张九玄?他怎么会来?
李成英查案这些日子,张九玄除了最初指点过两次,便没有再插手。
张九玄掌管中书省,事务繁忙,李成英也就没有在意。
他抖擞精神,亲自去迎接张九玄。
“张老大人,今日怎么有空来本宫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