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我不得不领着人去路上寻你,你遭遇獠人还不到半个时辰,就败退离开,将琅琊城与折冲中府将士扔下!”
“你可知道因为你的怯懦,南州折冲中府死了多少将士?琅琊城也差一点被攻破!”
陈卓怒不可遏,喊道。
“若公主也因此遭难,你该当何罪?将军,末将请斩折冲都尉王琦、果毅都尉桑启!”
曹宪眉头紧蹙,看了王琦与赶回来的桑启一眼。
“陈校尉说的,都是真的?”
真按照陈卓所言,獠人能侵入南州,与王琦、桑启的渎职分不开干系!
王琦连声否认。
“将军,我们已经全力赶路,可梅岭古道上沿途有獠人阻挡我们!”
“还有,獠人战斗力凶猛,末将手底下的兵卒不是獠人对手,只能撤退呀!”
桑启连连点头,跟着附和。
陈卓冷笑一声。
“你们可以不承认,可以抵赖,但当时随行你们左右的将士还没死绝呢!”
“曹将军,我这里有证词一十二份,各个都是镇南军老兵的口供,请您过目!”
陈卓早就存了除掉王琦、桑启两个害群之**心思。
他击退獠人后,便命人秘密录口供,没想到会这么快用上。
曹宪连续看了两张,登时暴跳如雷。
“王琦!桑启!你们两个蠢材,竟然玩忽职守!南州若丢了,你们全家老小的性命都保不住!”
“陈卓,你放心,本将这就上书朝廷,请朝廷下发圣旨,惩处他们……”
曹宪还未说完,临安公主便柔声说道。
“曹将军,人证物证俱在,本宫亲眼见证王琦、桑启迟迟不到,他们已经犯了军令。”
“本宫素来听闻曹将军治军严格,怎么见到了触犯军令的人,却不敢直接斩杀呢?”
曹宪苦笑,他毕竟不是镇南军的将军,斩杀了王琦、桑启担心朝廷对他有意见。
“你若担心父皇对你不满,大可不必。”
李宁之微微一笑。
“他们两个玩忽职守,差点令本宫身死,杀了他们两个不牵连家人,算是法外开恩了。”
临安公主话都说到了这一步,曹宪便不再迟疑。
“王琦、桑启怯战畏战,迟疑不前,贻误战机,依照军法,斩首示众!”
王琦与桑启被曹宪的亲卫拖走,放声大哭。
“将军,末将知错了!求将军您饶命啊!”
“公主殿下,末将一心为国,您不能杀我啊!殿下!”
不多时,王琦与桑启的头颅被送来,陈卓心底的这口恶气才消了。
曹宪扶着陈卓起身,道。
“陈校尉,咱们一起去写战报,要让陛下知道这个好消息!走!”
大羽国,京都长安。
长安城的冬天,比岭南要冷冽得多。
皇宫,奉天殿。
礼部司郎中尹礼正侃侃而谈,道。
“陛下,北蛮与建奴联手袭扰辽西走廊,都督奎明达却固守城池,致使辽西走廊一带百姓遭受联军劫掠,苦不堪言。”
“民间对此事议论纷纷,京中官员亦多有不满,再这样下去恐怕人心丧尽啊!”
奎明达被调往辽西,已经过了数月。
他去了辽西走廊就干了两件事,其一,加固宁远城的城防,有多少力气用多少力气。
其二,将辽西走廊的百姓尽量迁入宁远城内,与北蛮、建奴打坚壁清野。
奎明达铁了心,要与联军耗下去,耗到深冬时节,看你们退军不退军!
皇帝李景深眉宇之间有股子阴郁之气。
他没说话,而中书令张九玄道。
“奎明达都督用兵有其道理,能稳住辽西走廊,让北蛮、建奴无法深入,已经算得不错。”
“老夫认为,不如就按照奎都督的办法走下去,再过两个月自然见分晓。”
张九玄与奎明达关系还算尚可,张九玄认可奎明达的能力。
礼部司郎中尹礼与尚书仆射萧崇不留痕迹地对视一眼。
尹礼便清了清嗓子,准备与张九玄好好辩论一番,忽然,禁军急匆匆进入奉天殿内。
“陛下,岭南军情急报!”
岭南?朝中大臣们面面相觑,岭南能出什么事?
皇太子李成英接过军报,然后当着众人的面拆开。
李成英只扫视了一眼,顿时脸色骤变!
“岭南如何了?”皇帝李景深沉声问道。
“父皇,獠人岭王萨垛,趁着奎明达都督不在岭南,率领獠人进攻岭南三州!岭南中郎将周汴中了埋伏,战死绝命谷!”
哗!李成英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李景深腾地一下站起来,喝道。
“周汴战死了?他被獠人埋伏所杀?周汴这个主将是怎么当的!”
三军主帅被人家宰了,岭南道的情况还能好?
“父皇,周将军战死,獠人趁机攻伐三州,岭南三州岌岌可危,尤其是南州。”
“岭南战况率先传到江南道,江南道都督陆仲亨派遣将军曹宪领灵秀军八千驰援南州!战报,也是陆仲亨都督发来的。”
群臣鸦雀无声,大羽国北面的战事还在继续,南边又生了乱子。
假如平息不了獠人,南北一起生乱,这大羽国顷刻间鸡犬不宁啊!
门下侍中侯君礼眼珠一转,道。
“陛下,曹将军深谙兵法,有他在岭南道的局势应当能稳住,不过,獠人反复无常,才受封岭王便反叛,着实可恶!”
“臣觉得应当派遣大军去岭南,将獠人一网打尽,灭了獠人之祸患!”
侯君礼说得没错,但问题是朝廷派不出更多的兵卒了。
不从岭南道抽调精兵就不错了。
李景深喃喃道。
“岭南道兵力不足,要稳住岭南道,看来要调集江南道的兵力过去一趟了,八千人,远远不够。”
兵部司郎中王剑眉头紧蹙,道。
“陛下,江南道去年才闹过一次匪患,调重兵离开江南道,要三思啊。”
大羽国看着光鲜亮丽,实则内忧外患不少。
李景深愁眉不展,正思索间,又见一禁军从奉天殿外匆匆跑来。
“陛下,曹宪将军从岭南送来的最新战报!”
哦?刚来了一封战报,结果这么快又来了一封战报?
李景深的心猛地沉了一下。
“给朕取来!”
李景深要亲自看看战报的内容。
“最后我不得不领着人去路上寻你,你遭遇獠人还不到半个时辰,就败退离开,将琅琊城与折冲中府将士扔下!”
“你可知道因为你的怯懦,南州折冲中府死了多少将士?琅琊城也差一点被攻破!”
陈卓怒不可遏,喊道。
“若公主也因此遭难,你该当何罪?将军,末将请斩折冲都尉王琦、果毅都尉桑启!”
曹宪眉头紧蹙,看了王琦与赶回来的桑启一眼。
“陈校尉说的,都是真的?”
真按照陈卓所言,獠人能侵入南州,与王琦、桑启的渎职分不开干系!
王琦连声否认。
“将军,我们已经全力赶路,可梅岭古道上沿途有獠人阻挡我们!”
“还有,獠人战斗力凶猛,末将手底下的兵卒不是獠人对手,只能撤退呀!”
桑启连连点头,跟着附和。
陈卓冷笑一声。
“你们可以不承认,可以抵赖,但当时随行你们左右的将士还没死绝呢!”
“曹将军,我这里有证词一十二份,各个都是镇南军老兵的口供,请您过目!”
陈卓早就存了除掉王琦、桑启两个害群之**心思。
他击退獠人后,便命人秘密录口供,没想到会这么快用上。
曹宪连续看了两张,登时暴跳如雷。
“王琦!桑启!你们两个蠢材,竟然玩忽职守!南州若丢了,你们全家老小的性命都保不住!”
“陈卓,你放心,本将这就上书朝廷,请朝廷下发圣旨,惩处他们……”
曹宪还未说完,临安公主便柔声说道。
“曹将军,人证物证俱在,本宫亲眼见证王琦、桑启迟迟不到,他们已经犯了军令。”
“本宫素来听闻曹将军治军严格,怎么见到了触犯军令的人,却不敢直接斩杀呢?”
曹宪苦笑,他毕竟不是镇南军的将军,斩杀了王琦、桑启担心朝廷对他有意见。
“你若担心父皇对你不满,大可不必。”
李宁之微微一笑。
“他们两个玩忽职守,差点令本宫身死,杀了他们两个不牵连家人,算是法外开恩了。”
临安公主话都说到了这一步,曹宪便不再迟疑。
“王琦、桑启怯战畏战,迟疑不前,贻误战机,依照军法,斩首示众!”
王琦与桑启被曹宪的亲卫拖走,放声大哭。
“将军,末将知错了!求将军您饶命啊!”
“公主殿下,末将一心为国,您不能杀我啊!殿下!”
不多时,王琦与桑启的头颅被送来,陈卓心底的这口恶气才消了。
曹宪扶着陈卓起身,道。
“陈校尉,咱们一起去写战报,要让陛下知道这个好消息!走!”
大羽国,京都长安。
长安城的冬天,比岭南要冷冽得多。
皇宫,奉天殿。
礼部司郎中尹礼正侃侃而谈,道。
“陛下,北蛮与建奴联手袭扰辽西走廊,都督奎明达却固守城池,致使辽西走廊一带百姓遭受联军劫掠,苦不堪言。”
“民间对此事议论纷纷,京中官员亦多有不满,再这样下去恐怕人心丧尽啊!”
奎明达被调往辽西,已经过了数月。
他去了辽西走廊就干了两件事,其一,加固宁远城的城防,有多少力气用多少力气。
其二,将辽西走廊的百姓尽量迁入宁远城内,与北蛮、建奴打坚壁清野。
奎明达铁了心,要与联军耗下去,耗到深冬时节,看你们退军不退军!
皇帝李景深眉宇之间有股子阴郁之气。
他没说话,而中书令张九玄道。
“奎明达都督用兵有其道理,能稳住辽西走廊,让北蛮、建奴无法深入,已经算得不错。”
“老夫认为,不如就按照奎都督的办法走下去,再过两个月自然见分晓。”
张九玄与奎明达关系还算尚可,张九玄认可奎明达的能力。
礼部司郎中尹礼与尚书仆射萧崇不留痕迹地对视一眼。
尹礼便清了清嗓子,准备与张九玄好好辩论一番,忽然,禁军急匆匆进入奉天殿内。
“陛下,岭南军情急报!”
岭南?朝中大臣们面面相觑,岭南能出什么事?
皇太子李成英接过军报,然后当着众人的面拆开。
李成英只扫视了一眼,顿时脸色骤变!
“岭南如何了?”皇帝李景深沉声问道。
“父皇,獠人岭王萨垛,趁着奎明达都督不在岭南,率领獠人进攻岭南三州!岭南中郎将周汴中了埋伏,战死绝命谷!”
哗!李成英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李景深腾地一下站起来,喝道。
“周汴战死了?他被獠人埋伏所杀?周汴这个主将是怎么当的!”
三军主帅被人家宰了,岭南道的情况还能好?
“父皇,周将军战死,獠人趁机攻伐三州,岭南三州岌岌可危,尤其是南州。”
“岭南战况率先传到江南道,江南道都督陆仲亨派遣将军曹宪领灵秀军八千驰援南州!战报,也是陆仲亨都督发来的。”
群臣鸦雀无声,大羽国北面的战事还在继续,南边又生了乱子。
假如平息不了獠人,南北一起生乱,这大羽国顷刻间鸡犬不宁啊!
门下侍中侯君礼眼珠一转,道。
“陛下,曹将军深谙兵法,有他在岭南道的局势应当能稳住,不过,獠人反复无常,才受封岭王便反叛,着实可恶!”
“臣觉得应当派遣大军去岭南,将獠人一网打尽,灭了獠人之祸患!”
侯君礼说得没错,但问题是朝廷派不出更多的兵卒了。
不从岭南道抽调精兵就不错了。
李景深喃喃道。
“岭南道兵力不足,要稳住岭南道,看来要调集江南道的兵力过去一趟了,八千人,远远不够。”
兵部司郎中王剑眉头紧蹙,道。
“陛下,江南道去年才闹过一次匪患,调重兵离开江南道,要三思啊。”
大羽国看着光鲜亮丽,实则内忧外患不少。
李景深愁眉不展,正思索间,又见一禁军从奉天殿外匆匆跑来。
“陛下,曹宪将军从岭南送来的最新战报!”
哦?刚来了一封战报,结果这么快又来了一封战报?
李景深的心猛地沉了一下。
“给朕取来!”
李景深要亲自看看战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