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卫军?宋勉觉得奇怪,道。
“神卫军还没组建,哪里来的神卫军?”
话说到一半,宋勉忽然露出惊恐之色。
“难道,难道是陈卓来了?”
驿所的管事连连点头。
“没错,领头的大人正是神卫军中郎将陈卓,他说,如果李大人不出去,他就要进来抓人了!”
宋勉慌了神,看向李香兰,询问对策。
李香兰却冷哼一声,道。
“陈卓,你欺人太甚!陛下命你组建神卫军,你却拿根鸡毛当令箭!胡作非为!”
“走!出去看看,本官就不相信陈卓敢抓我!”
李香兰领着随从到了驿所门前,往外望去。
五十余人将门口堵得水泄不通。
灯球火把亮子油松照得一片通亮,为首的青年腰间挎着长刀,一脸杀气。
“本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陈大人,哈哈哈哈。”
李香兰笑了两声,对陈卓道。
“陈大人,摆出这么大的架势,你要干什么?”
陈卓插手对着长安城的方向行礼。
“吾奉陛下之命,组建‘神卫军’,有便宜行事之权。”
“今缉捕为祸百姓的周康,根据周康供述,你李香兰李大人,乃是他背后之人。”
“李大人,是你跟我走,还是我强行带你走?”
陈卓的确有“便宜行事之权”,那是李景深为了让陈卓行事方便,给他的权利。
这便宜行事之权解读起来,就是:为了推进组建神卫军之事,你陈卓可以在陇右道,在不违背律法的情况下做任何事。
李香兰冷笑。
“陈卓,你真当自己是神卫军统帅了?嗯?抓我?谁敢?我岳父是尚书仆射萧崇萧大人!”
李香兰这名头平时亮出来,必定会吓退一批人。
但是在陈卓这里可没有用,跟随陈卓的人,都是从岭南道一路走来的亲信。
“李香兰贪赃枉法,给我抓!”
亲卫一拥而上,不由分说抓住了李香兰与宋勉,任凭他们怎么威胁都没用。
陈卓对驿所的管事道。
“驿所本官征调,暂时作为审讯犯人的公廨,苏亮,天亮之后送书信往刺史府与大将军府,将此事告之两位大人!”
“下官遵命!”
陈卓抓住李香兰,打了李香兰一个措手不及。
他从姑臧镇到武威城昼夜奔袭,就担心李香兰跑了。
李香兰如果跑回了长安,凭借着尚书仆射岳父的人脉手段,想治他的罪可就难了。
翌日,新任神武军中郎将陈卓,抓住户部司郎中李香兰的事情,在城中传遍。
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打破了武威城的宁静。
武威城,大将军府。
陇右军十六卫大将军李轨,大马金刀地坐在议事厅,左右手边分别坐着长子李抱玉,次子李抱真。
李抱玉轻声说道:“父亲,没想到这位陈大人,还是个性情中人,敢连夜抓捕李香兰,这次李香兰怕是逃不掉了。”
李香兰这些年的行径,陇西李氏不可能不知道,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李香兰敛财,钱帛难道都进了他自己的口袋?没有进他妻子娘家么?说出去鬼都不信。
李抱真摇了摇头,说道:“什么真性情?兄长,陈卓此举是自寻死路。”
“李香兰利用周康在陇右道捞钱,那京城其他的权贵难道就没有捞钱?天下乌鸦一般黑,等着吧,陈卓快倒霉了。”
李抱玉看了一眼李轨,道。
“父亲,您为何一言不发?父亲如何看待陈卓此举?”
李轨悠闲地呷了一口茶,道。
“陈卓在长安演武的事情,为父有所耳闻,是个人才,也有魄力!”
“不过,李香兰这桩案子若闹到了长安城,恐怕会越闹越大,我李家只管做好本分之事。”
顿了顿李轨道。
“为父今日启程前往陇右军大营,抱玉,你去代表我李家见陈卓,能帮的便帮一帮,行个方便,也算给朝廷交代。”
“抱真,你守好府邸,约束好府中下人,这个节骨眼上不要横生事端。”
李抱真虽觉得陈卓翻不起风浪,不过李轨都这么说了,李抱真只能照做。
李抱玉则对陈卓越发好奇,急于去看看这位风头正劲的中郎将。
武威城,贾府。
凉州刺史、儒学大家贾耽听闻消息后,幽幽叹息道。
“到底是年轻气盛,初到凉州就敢动李香兰?就不怕得罪的人太多,过刚易折?”
贾府管事轻声说道。
“老爷,陈卓已经派人前往长安城,听说带去了许多证据呢,您看该怎么办?”
贾耽苍老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冷意。
“他想闹腾就让他去闹腾,碰碰壁也好,真以为这长安城满城勋贵是吃素的?等着看吧,他动不了几个人的。”
同日,武威城郭家与安氏也得到了消息。
郭振将军称赞陈卓有干劲与勇气,安氏族长安兴贵则觉得,陈卓这家伙锋芒太露,活不长的。
长安城,太极宫。
清晨朝阳初升,文武百官齐聚奉天殿,待皇帝临朝后,文武官员山呼万岁行礼。
“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早朝例行的商议军国大事还未开始,皇太子李成英便站出来,启奏。
李景深闻言微微一笑。
“哦?太子有什么事情,着急说?讲吧。”
李成英最近这段时间,忙于督造马中三宝,为输送物资往凉州、甘州做准备。
他的努力李成英看在眼里,很是欣慰。
“父皇,儿臣今早收到神卫军中郎将陈卓奏报,称陇右凉州,存在大量侵占民田、强买强卖、吞并府兵永业田的情况!”
“姑臧县恶霸周康,横行姑臧县多年,合计侵占凉州各县百姓田产,逾千亩!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致使百姓怨声载道!”
李景深眉头紧蹙,道。
“还有这种事情?可有证据?”
李成英命人将一个托盘端上来,里面有书信、账册、证词各若干。
“父皇您请看,周康数年来欺凌百姓的证词在此,共有口供证词六十三份。”
“此外,周康侵占田产的买卖契约文书,以及与他幕后之人的书信利益往来,都在这里!”
尚书仆射萧崇的脸色微微一变,神情严肃。
至于中书令张九玄,则是露出一抹复杂的神情。
神卫军?宋勉觉得奇怪,道。
“神卫军还没组建,哪里来的神卫军?”
话说到一半,宋勉忽然露出惊恐之色。
“难道,难道是陈卓来了?”
驿所的管事连连点头。
“没错,领头的大人正是神卫军中郎将陈卓,他说,如果李大人不出去,他就要进来抓人了!”
宋勉慌了神,看向李香兰,询问对策。
李香兰却冷哼一声,道。
“陈卓,你欺人太甚!陛下命你组建神卫军,你却拿根鸡毛当令箭!胡作非为!”
“走!出去看看,本官就不相信陈卓敢抓我!”
李香兰领着随从到了驿所门前,往外望去。
五十余人将门口堵得水泄不通。
灯球火把亮子油松照得一片通亮,为首的青年腰间挎着长刀,一脸杀气。
“本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陈大人,哈哈哈哈。”
李香兰笑了两声,对陈卓道。
“陈大人,摆出这么大的架势,你要干什么?”
陈卓插手对着长安城的方向行礼。
“吾奉陛下之命,组建‘神卫军’,有便宜行事之权。”
“今缉捕为祸百姓的周康,根据周康供述,你李香兰李大人,乃是他背后之人。”
“李大人,是你跟我走,还是我强行带你走?”
陈卓的确有“便宜行事之权”,那是李景深为了让陈卓行事方便,给他的权利。
这便宜行事之权解读起来,就是:为了推进组建神卫军之事,你陈卓可以在陇右道,在不违背律法的情况下做任何事。
李香兰冷笑。
“陈卓,你真当自己是神卫军统帅了?嗯?抓我?谁敢?我岳父是尚书仆射萧崇萧大人!”
李香兰这名头平时亮出来,必定会吓退一批人。
但是在陈卓这里可没有用,跟随陈卓的人,都是从岭南道一路走来的亲信。
“李香兰贪赃枉法,给我抓!”
亲卫一拥而上,不由分说抓住了李香兰与宋勉,任凭他们怎么威胁都没用。
陈卓对驿所的管事道。
“驿所本官征调,暂时作为审讯犯人的公廨,苏亮,天亮之后送书信往刺史府与大将军府,将此事告之两位大人!”
“下官遵命!”
陈卓抓住李香兰,打了李香兰一个措手不及。
他从姑臧镇到武威城昼夜奔袭,就担心李香兰跑了。
李香兰如果跑回了长安,凭借着尚书仆射岳父的人脉手段,想治他的罪可就难了。
翌日,新任神武军中郎将陈卓,抓住户部司郎中李香兰的事情,在城中传遍。
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打破了武威城的宁静。
武威城,大将军府。
陇右军十六卫大将军李轨,大马金刀地坐在议事厅,左右手边分别坐着长子李抱玉,次子李抱真。
李抱玉轻声说道:“父亲,没想到这位陈大人,还是个性情中人,敢连夜抓捕李香兰,这次李香兰怕是逃不掉了。”
李香兰这些年的行径,陇西李氏不可能不知道,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李香兰敛财,钱帛难道都进了他自己的口袋?没有进他妻子娘家么?说出去鬼都不信。
李抱真摇了摇头,说道:“什么真性情?兄长,陈卓此举是自寻死路。”
“李香兰利用周康在陇右道捞钱,那京城其他的权贵难道就没有捞钱?天下乌鸦一般黑,等着吧,陈卓快倒霉了。”
李抱玉看了一眼李轨,道。
“父亲,您为何一言不发?父亲如何看待陈卓此举?”
李轨悠闲地呷了一口茶,道。
“陈卓在长安演武的事情,为父有所耳闻,是个人才,也有魄力!”
“不过,李香兰这桩案子若闹到了长安城,恐怕会越闹越大,我李家只管做好本分之事。”
顿了顿李轨道。
“为父今日启程前往陇右军大营,抱玉,你去代表我李家见陈卓,能帮的便帮一帮,行个方便,也算给朝廷交代。”
“抱真,你守好府邸,约束好府中下人,这个节骨眼上不要横生事端。”
李抱真虽觉得陈卓翻不起风浪,不过李轨都这么说了,李抱真只能照做。
李抱玉则对陈卓越发好奇,急于去看看这位风头正劲的中郎将。
武威城,贾府。
凉州刺史、儒学大家贾耽听闻消息后,幽幽叹息道。
“到底是年轻气盛,初到凉州就敢动李香兰?就不怕得罪的人太多,过刚易折?”
贾府管事轻声说道。
“老爷,陈卓已经派人前往长安城,听说带去了许多证据呢,您看该怎么办?”
贾耽苍老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冷意。
“他想闹腾就让他去闹腾,碰碰壁也好,真以为这长安城满城勋贵是吃素的?等着看吧,他动不了几个人的。”
同日,武威城郭家与安氏也得到了消息。
郭振将军称赞陈卓有干劲与勇气,安氏族长安兴贵则觉得,陈卓这家伙锋芒太露,活不长的。
长安城,太极宫。
清晨朝阳初升,文武百官齐聚奉天殿,待皇帝临朝后,文武官员山呼万岁行礼。
“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早朝例行的商议军国大事还未开始,皇太子李成英便站出来,启奏。
李景深闻言微微一笑。
“哦?太子有什么事情,着急说?讲吧。”
李成英最近这段时间,忙于督造马中三宝,为输送物资往凉州、甘州做准备。
他的努力李成英看在眼里,很是欣慰。
“父皇,儿臣今早收到神卫军中郎将陈卓奏报,称陇右凉州,存在大量侵占民田、强买强卖、吞并府兵永业田的情况!”
“姑臧县恶霸周康,横行姑臧县多年,合计侵占凉州各县百姓田产,逾千亩!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致使百姓怨声载道!”
李景深眉头紧蹙,道。
“还有这种事情?可有证据?”
李成英命人将一个托盘端上来,里面有书信、账册、证词各若干。
“父皇您请看,周康数年来欺凌百姓的证词在此,共有口供证词六十三份。”
“此外,周康侵占田产的买卖契约文书,以及与他幕后之人的书信利益往来,都在这里!”
尚书仆射萧崇的脸色微微一变,神情严肃。
至于中书令张九玄,则是露出一抹复杂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