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铭一口气说完,感觉神清气爽。
这些知识点,在他的“二战战术库”里简直是基础中的基础,随口就来。
李建国老师听完,眼神中已经不是简单的赞许了,而是带着一丝惊讶。
他没想到苏铭能从指挥体制、战略欺骗和通讯保障这几个更深层次的角度去剖析。
尤其是第三点,军种协同通讯密码,这通常是专业研究人员才会特别关注的细节。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苍老但中气十足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这位同学说的很对,特别是关于协同通讯密码的部分。”
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一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身穿档案室工作服的老者。
正站在一个不起眼的展柜旁,微笑地看着苏铭。
李建国老师见到来人,连忙介绍道:
“这位是校史馆的张研究员,也是我们军校的大人物,对二战史料研究非常精深。”
张研究员摆了摆手,走到一个上了锁的密封展柜前,对苏铭招了招手:
“小同志,你过来看看。”
苏铭愣了一下,赶紧走了过去。
只见张研究员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个密封展柜。
一股淡淡的陈旧纸张的味道扑面而来。
他从里面取出了一份用牛皮纸袋封存,边角已经泛黄,但保存完好的文件。
“这是我们馆藏的一份复制件,原件在国家级档案馆。”
“这是当年盟军制定的《霸王行动协同细则》中的一部分,里面就包含了你所说的军种协同通讯密码规范和部分代码示例。”
张研究员将那份泛黄的作战计划小心地摊开在玻璃展台上。
苏铭凑近一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代号、缩略语和通讯流程图。
虽然很多是英文,但其严谨和细致程度,依然让他感到震撼。
【叮!检测到与“诺曼底登陆”相关的珍贵历史文献《霸王行动协同细则》!】
【宿主深入接触历史细节,符合任务“历史的镜鉴”深度学习要求。
“二战战术库”相关内容得到强化,现已解锁诺曼底登陆战役中各军种协同作战计划、通讯协议、后勤保障等详细历史数据查询权限!】
苏铭心中一喜。
这“二战战术库”还能升级的?
跟打游戏开新地图似的!
他仔细翻阅着那份影印的《协同细则》,越看越是心惊。
这不仅仅是密码,更是一整套跨军种联合作战的标准作业程序啊!
几分钟后,苏铭抬起头,对李建国老师和张研究员说道:
“老师,张研究员,通过这些创新点,我有一个更深的体会。”
“那就是,诺曼底登陆所展现的联合作战,其核心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将陆军、海军、空军的力量进行物理叠加,而是追求一种‘体系融合’。”
“它强调的是在统一指挥下,各军种力量、作战单元、保障要素之间,通过信息共享、能力互补、行动协调,形成一个具备整体涌现效应的作战大体系。”
“这个体系的效能,是远超各部分简单相加的。”
李建国老师听着苏铭的分析,眼神中的惊讶已经快要溢出来了。
体系融合!
这小子,竟然能从历史案例中提炼出如此具有前瞻性的概念!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学得好”了。
这简直是……天赋!
这小子,简直是天生的军官材料啊!
李建国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关注这个苏铭。
这绝对是个能让他以后在老伙计们面前吹嘘的得意门生!
张研究员也是连连点头,赞赏地看着苏铭:
“小同志,你说得太好了!‘体系融合’,这个词用得非常精准!”
“这正是我们研究历史战例,希望传递给当代军人的核心启示啊!”
周围的同学,包括钱东阳和秦晓,此刻看着苏铭的眼神,都充满了敬佩。
这家伙,平时看着嘻嘻哈哈,关键时刻总能语出惊人啊!
参观活动在热烈的讨论中接近尾声。
李建国老师对今天的参观学习效果非常满意。
尤其是苏铭的表现,让他对这届学员的潜力有了新的认识。
离开校史馆的路上,苏铭的脑海中响起了期待已久的系统提示音。
【叮!“历史的镜鉴”任务完成!】
【任务评估:宿主成功找出诺曼底登陆中3处以上军种协同方面的重大创新点,并结合自身理解,深刻分析了其对现代联合作战的启示,超额完成任务要求!】
【任务奖励:200000点内卷值已发放!】
【当前内卷值:1850000点。】
【距离下一阶段“高级战术指挥”技能解锁,还差150000点内卷值。】
一百八十五万了!
苏铭心里乐开了花。
就差十五万了!
再来个小任务,高级战术指挥就到手了!
苏铭美滋滋地打开系统面板,注意到自己的“二战战术库”技能后面,多了一个小小的“ ”号。
点开一看,里面果然多出了大量关于诺曼底登陆的详细条目。
包括各种计划文本、兵力部署、协同案例分析等等。
“嘿,这感情好,以后进行战术研究的素材库又丰富了不少!”苏铭心想。
这些经典的协同作战案例,对他理解和未来运用“高级战术指挥”技能,无疑是巨大的帮助。
下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教室,学员们经过短暂的午休,精神头都还不错。
第二节课,是《联合作战基础》的模拟对抗课。
李建国老师站在讲台上,表情恢复了一贯的严肃。
“同学们,刚刚我们学习了历史,现在我们就来实践一下。”
他打开了身后的多媒体投影,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复杂的战场态势图。
“今天的模拟对抗想定是这样的:
蓝军装甲师在我防区中部实现快速突破,撕开了一道约15公里宽的口子,后续部队正源源不断地涌入。
红军方面,地面防线已被打乱,情况紧急。”
李建国老师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现在,要求红军指挥部迅速做出反应。
必须在6小时内,有效协调陆军、海军近岸支援力量以及空军航空兵力量,对突入的蓝军装甲集群进行反击。
阻止其继续扩大战果,并尽可能歼灭其有生力量。”
“这次对抗,我们将重点演练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快速构建临时的陆海空协同作战体系,并进行有效指挥。”
“根据抽签,本次模拟对抗,苏铭同学,你将担任红军联合指挥部指挥官。”
苏铭:“!!!”
李建国老师继续宣布:
“孟德同学,你担任蓝军指挥官,负责指挥已突破的装甲师及后续梯队。”
苏铭闻言,嘴角一抽,哟呵,老熟人啊!
孟德也站了起来,看向苏铭,眼神中充满了竞赛的战意。
苏铭一口气说完,感觉神清气爽。
这些知识点,在他的“二战战术库”里简直是基础中的基础,随口就来。
李建国老师听完,眼神中已经不是简单的赞许了,而是带着一丝惊讶。
他没想到苏铭能从指挥体制、战略欺骗和通讯保障这几个更深层次的角度去剖析。
尤其是第三点,军种协同通讯密码,这通常是专业研究人员才会特别关注的细节。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苍老但中气十足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这位同学说的很对,特别是关于协同通讯密码的部分。”
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一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身穿档案室工作服的老者。
正站在一个不起眼的展柜旁,微笑地看着苏铭。
李建国老师见到来人,连忙介绍道:
“这位是校史馆的张研究员,也是我们军校的大人物,对二战史料研究非常精深。”
张研究员摆了摆手,走到一个上了锁的密封展柜前,对苏铭招了招手:
“小同志,你过来看看。”
苏铭愣了一下,赶紧走了过去。
只见张研究员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个密封展柜。
一股淡淡的陈旧纸张的味道扑面而来。
他从里面取出了一份用牛皮纸袋封存,边角已经泛黄,但保存完好的文件。
“这是我们馆藏的一份复制件,原件在国家级档案馆。”
“这是当年盟军制定的《霸王行动协同细则》中的一部分,里面就包含了你所说的军种协同通讯密码规范和部分代码示例。”
张研究员将那份泛黄的作战计划小心地摊开在玻璃展台上。
苏铭凑近一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代号、缩略语和通讯流程图。
虽然很多是英文,但其严谨和细致程度,依然让他感到震撼。
【叮!检测到与“诺曼底登陆”相关的珍贵历史文献《霸王行动协同细则》!】
【宿主深入接触历史细节,符合任务“历史的镜鉴”深度学习要求。
“二战战术库”相关内容得到强化,现已解锁诺曼底登陆战役中各军种协同作战计划、通讯协议、后勤保障等详细历史数据查询权限!】
苏铭心中一喜。
这“二战战术库”还能升级的?
跟打游戏开新地图似的!
他仔细翻阅着那份影印的《协同细则》,越看越是心惊。
这不仅仅是密码,更是一整套跨军种联合作战的标准作业程序啊!
几分钟后,苏铭抬起头,对李建国老师和张研究员说道:
“老师,张研究员,通过这些创新点,我有一个更深的体会。”
“那就是,诺曼底登陆所展现的联合作战,其核心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将陆军、海军、空军的力量进行物理叠加,而是追求一种‘体系融合’。”
“它强调的是在统一指挥下,各军种力量、作战单元、保障要素之间,通过信息共享、能力互补、行动协调,形成一个具备整体涌现效应的作战大体系。”
“这个体系的效能,是远超各部分简单相加的。”
李建国老师听着苏铭的分析,眼神中的惊讶已经快要溢出来了。
体系融合!
这小子,竟然能从历史案例中提炼出如此具有前瞻性的概念!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学得好”了。
这简直是……天赋!
这小子,简直是天生的军官材料啊!
李建国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关注这个苏铭。
这绝对是个能让他以后在老伙计们面前吹嘘的得意门生!
张研究员也是连连点头,赞赏地看着苏铭:
“小同志,你说得太好了!‘体系融合’,这个词用得非常精准!”
“这正是我们研究历史战例,希望传递给当代军人的核心启示啊!”
周围的同学,包括钱东阳和秦晓,此刻看着苏铭的眼神,都充满了敬佩。
这家伙,平时看着嘻嘻哈哈,关键时刻总能语出惊人啊!
参观活动在热烈的讨论中接近尾声。
李建国老师对今天的参观学习效果非常满意。
尤其是苏铭的表现,让他对这届学员的潜力有了新的认识。
离开校史馆的路上,苏铭的脑海中响起了期待已久的系统提示音。
【叮!“历史的镜鉴”任务完成!】
【任务评估:宿主成功找出诺曼底登陆中3处以上军种协同方面的重大创新点,并结合自身理解,深刻分析了其对现代联合作战的启示,超额完成任务要求!】
【任务奖励:200000点内卷值已发放!】
【当前内卷值:1850000点。】
【距离下一阶段“高级战术指挥”技能解锁,还差150000点内卷值。】
一百八十五万了!
苏铭心里乐开了花。
就差十五万了!
再来个小任务,高级战术指挥就到手了!
苏铭美滋滋地打开系统面板,注意到自己的“二战战术库”技能后面,多了一个小小的“ ”号。
点开一看,里面果然多出了大量关于诺曼底登陆的详细条目。
包括各种计划文本、兵力部署、协同案例分析等等。
“嘿,这感情好,以后进行战术研究的素材库又丰富了不少!”苏铭心想。
这些经典的协同作战案例,对他理解和未来运用“高级战术指挥”技能,无疑是巨大的帮助。
下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教室,学员们经过短暂的午休,精神头都还不错。
第二节课,是《联合作战基础》的模拟对抗课。
李建国老师站在讲台上,表情恢复了一贯的严肃。
“同学们,刚刚我们学习了历史,现在我们就来实践一下。”
他打开了身后的多媒体投影,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复杂的战场态势图。
“今天的模拟对抗想定是这样的:
蓝军装甲师在我防区中部实现快速突破,撕开了一道约15公里宽的口子,后续部队正源源不断地涌入。
红军方面,地面防线已被打乱,情况紧急。”
李建国老师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现在,要求红军指挥部迅速做出反应。
必须在6小时内,有效协调陆军、海军近岸支援力量以及空军航空兵力量,对突入的蓝军装甲集群进行反击。
阻止其继续扩大战果,并尽可能歼灭其有生力量。”
“这次对抗,我们将重点演练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快速构建临时的陆海空协同作战体系,并进行有效指挥。”
“根据抽签,本次模拟对抗,苏铭同学,你将担任红军联合指挥部指挥官。”
苏铭:“!!!”
李建国老师继续宣布:
“孟德同学,你担任蓝军指挥官,负责指挥已突破的装甲师及后续梯队。”
苏铭闻言,嘴角一抽,哟呵,老熟人啊!
孟德也站了起来,看向苏铭,眼神中充满了竞赛的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