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铭顿了顿,清了清嗓子。
将黑板上那冰冷的公式,用一个更具体、更充满硝烟味的例子呈现了出来。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来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例如,假设在一次遭遇战中,我方是蓝军,敌方是红军。”
“我方,也就是蓝军,投入了100辆主战坦克。”
“性能优越,综合战斗力系数,我们记为k1,设定为2。”
“而敌方红军,投入了80辆坦克,性能稍逊一筹。”
“综合战斗力系数,我们记为k2,设定为1。”
数字一出来,课堂里瞬间响起了一片“沙沙”的笔记声。
就连之前几个昏昏欲睡的同学,也猛地坐直了身体。
睡意全无,开始在草稿纸上跟着计算。
这可是实打实的真题讲解啊!
期末考试没准就考这种!
高寒的笔尖几乎要在纸上划出火星子了。
他不仅在记,还在旁边飞快地标注着自己的理解。
蓝军:m=100,k1=2。
红军:n=80,k2=1。
清晰明了!
苏铭的目光扫过全场,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好了,参数都有了,现在我们代入刚才的结论公式里。”
“先看我方,也就是蓝军,战斗结束后的剩余兵力。”
“公式是:m 减去 根号下(k2除以k1)再乘以 n。”
“代入数字,就是100,减去,根号下(1除以2),再乘以80。”
苏铭故意放慢了语速,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他的节奏。
“根号下0.5,约等于0.707。”
“用0.707,去乘以敌方的80辆坦克。”
“得到的结果,约等于56.56。”
“所以,我方最终的剩余兵力,就是100减去56.56,约等于43.44辆。”
讲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给同学们留出了一点消化和计算的时间。
“嘶……”
前排一个同学倒吸一口凉气,看着自己草稿纸上的结果,眼神里充满了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么算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敌方红军的情况。”苏铭的声音再次响起。
“敌方剩余兵力的公式是:n 减去 根号下(k1除以k2)再乘以 m。”
“代入数字,就是80,减去,根号下(2除以1),再乘以100。”
“根号2,这个大家熟,约等于1.414。”
“用1.414,去乘以我方的100辆坦克。”
“得到的结果,是141.42。”
“那么,敌方最终的剩余兵力,就是80减去141.42,约等于……负61.42辆。”
“负数?”
“怎么会是负数?”
台下立刻响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坦克还能被打成负数?
零件都算上也不至于啊?
看到大家疑惑的表情,苏铭微微一笑,解释道:
“出现负数,并不代表计算错误。”
“它在军事运筹学中的意义非常明确,那就是……敌方被‘过度消灭’了。”
“简单来说,就是红军的80辆坦克,在我方还有大约43辆坦克的时候,就已经被全部消灭,全军覆没了。”
“这个负61.42,可以理解为我方在消灭所有敌人后。”
“理论上还保有足以再摧毁61.42辆同等坦克的战斗潜力。”
“所以,这场战斗的结果是。”
“我方以损失约57辆坦克的代价,全歼敌方80辆坦克,最终取得胜利。”
“战场上还剩下约43辆坦克。”
话音落下的那一刻,前一秒还存在的窃窃私语和计算声,全都消失了。
紧接着,是一阵“原来如此”的集体顿悟。
苏铭的回答,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
精准地剖开了兰彻斯特平方律这个看似复杂的核心。
他不仅准确地阐述了兰彻斯特方程的应用方法。
还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让同学们豁然开朗。
之前那些让人头大的微分方程、让人迷惑的系数。
在“100辆打80辆”这个简单粗暴的例子面前,瞬间变得亲切可爱起来。
“卧槽……这么一说,我好像懂了!”
“质量和数量的平方,双重优势啊!难怪能把对面打成负数!”
“这哥们,讲得好像比教授还明白!”
坐在后排的几个同学,看着自己草稿纸上清晰的计算过程。
再看看讲台上侃侃而谈的苏铭,眼神里写满了佩服。
教授也是频频点头,镜片下的目光充满了赞许。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理论要为实践服务。
能把复杂的公式,用最简单易懂的战场实例讲解清楚。
这才是真正学懂了,学透了!
“精彩,太精彩了,苏铭同学。”
教授开口了,声音洪亮,回荡在安静的教室里。
“你的回答,不仅好,而且相当的有水准!”
教授居然夸“精彩”,“有水准”?
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要知道,这位老教授在学术上是出了名的严谨乃至严苛。
能从他嘴里得到一个“不错”的评价,都够学员们吹半个学期了。
更何况是“精彩”!
“你的回答不仅准确,而且通俗易懂,举一反三,甚至将兵力集中原则都融入了进去。”
教授的目光扫过全班同学,语重心长道。
“这说明你确实将运筹学理论与实战结合起来了,用心去思考了,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
“同学们,你们都要向苏铭同学学习。”
“学习他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并且将理论联系实际的钻研精神!”
哗——
教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再次响起了惊叹和议论声。
所有人的目光,羡慕的、嫉妒的、崇拜的、难以置信的,全都齐刷刷地打在了苏铭身上。
苏铭本人倒是淡定得很。
他站起身,对着教授微微鞠了一躬,然后在一众“注目礼”中从容地坐了下来。
开玩笑,哥们儿可是有系统的人。
这点小场面,洒洒水啦!
他刚一坐稳,那期待已久的声音便如约在脑海中响起。
“叮!”
“答题任务完成,奖励三十万内卷值已发放。”
“当前内卷值为 245 万。”
苏铭心中顿时乐开了花。
芜湖,起飞!
三十万内卷值轻松到手!
再加上之前攒下的,现在他的账户里已经有了足足二百四十五万的巨款!
二百四十五万啊!
这要是换成现金,哥们儿也算是个小小的百万富翁了。
可惜,这玩意儿不能提现。
不过,能在系统商城里换成实打实的战斗力,那可比现金香多了!
苏铭已经开始盘算着。
等下课了要去系统商城里好好逛一逛,看看有什么好东西能武装一下自己。
是再来几门格斗术,凑个“十项全能”?
或者搞些别的技能,让自己天下无敌?
哎呀,好难选。
有钱人的烦恼,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苏铭顿了顿,清了清嗓子。
将黑板上那冰冷的公式,用一个更具体、更充满硝烟味的例子呈现了出来。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来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例如,假设在一次遭遇战中,我方是蓝军,敌方是红军。”
“我方,也就是蓝军,投入了100辆主战坦克。”
“性能优越,综合战斗力系数,我们记为k1,设定为2。”
“而敌方红军,投入了80辆坦克,性能稍逊一筹。”
“综合战斗力系数,我们记为k2,设定为1。”
数字一出来,课堂里瞬间响起了一片“沙沙”的笔记声。
就连之前几个昏昏欲睡的同学,也猛地坐直了身体。
睡意全无,开始在草稿纸上跟着计算。
这可是实打实的真题讲解啊!
期末考试没准就考这种!
高寒的笔尖几乎要在纸上划出火星子了。
他不仅在记,还在旁边飞快地标注着自己的理解。
蓝军:m=100,k1=2。
红军:n=80,k2=1。
清晰明了!
苏铭的目光扫过全场,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好了,参数都有了,现在我们代入刚才的结论公式里。”
“先看我方,也就是蓝军,战斗结束后的剩余兵力。”
“公式是:m 减去 根号下(k2除以k1)再乘以 n。”
“代入数字,就是100,减去,根号下(1除以2),再乘以80。”
苏铭故意放慢了语速,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他的节奏。
“根号下0.5,约等于0.707。”
“用0.707,去乘以敌方的80辆坦克。”
“得到的结果,约等于56.56。”
“所以,我方最终的剩余兵力,就是100减去56.56,约等于43.44辆。”
讲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给同学们留出了一点消化和计算的时间。
“嘶……”
前排一个同学倒吸一口凉气,看着自己草稿纸上的结果,眼神里充满了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么算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敌方红军的情况。”苏铭的声音再次响起。
“敌方剩余兵力的公式是:n 减去 根号下(k1除以k2)再乘以 m。”
“代入数字,就是80,减去,根号下(2除以1),再乘以100。”
“根号2,这个大家熟,约等于1.414。”
“用1.414,去乘以我方的100辆坦克。”
“得到的结果,是141.42。”
“那么,敌方最终的剩余兵力,就是80减去141.42,约等于……负61.42辆。”
“负数?”
“怎么会是负数?”
台下立刻响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坦克还能被打成负数?
零件都算上也不至于啊?
看到大家疑惑的表情,苏铭微微一笑,解释道:
“出现负数,并不代表计算错误。”
“它在军事运筹学中的意义非常明确,那就是……敌方被‘过度消灭’了。”
“简单来说,就是红军的80辆坦克,在我方还有大约43辆坦克的时候,就已经被全部消灭,全军覆没了。”
“这个负61.42,可以理解为我方在消灭所有敌人后。”
“理论上还保有足以再摧毁61.42辆同等坦克的战斗潜力。”
“所以,这场战斗的结果是。”
“我方以损失约57辆坦克的代价,全歼敌方80辆坦克,最终取得胜利。”
“战场上还剩下约43辆坦克。”
话音落下的那一刻,前一秒还存在的窃窃私语和计算声,全都消失了。
紧接着,是一阵“原来如此”的集体顿悟。
苏铭的回答,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
精准地剖开了兰彻斯特平方律这个看似复杂的核心。
他不仅准确地阐述了兰彻斯特方程的应用方法。
还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让同学们豁然开朗。
之前那些让人头大的微分方程、让人迷惑的系数。
在“100辆打80辆”这个简单粗暴的例子面前,瞬间变得亲切可爱起来。
“卧槽……这么一说,我好像懂了!”
“质量和数量的平方,双重优势啊!难怪能把对面打成负数!”
“这哥们,讲得好像比教授还明白!”
坐在后排的几个同学,看着自己草稿纸上清晰的计算过程。
再看看讲台上侃侃而谈的苏铭,眼神里写满了佩服。
教授也是频频点头,镜片下的目光充满了赞许。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理论要为实践服务。
能把复杂的公式,用最简单易懂的战场实例讲解清楚。
这才是真正学懂了,学透了!
“精彩,太精彩了,苏铭同学。”
教授开口了,声音洪亮,回荡在安静的教室里。
“你的回答,不仅好,而且相当的有水准!”
教授居然夸“精彩”,“有水准”?
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要知道,这位老教授在学术上是出了名的严谨乃至严苛。
能从他嘴里得到一个“不错”的评价,都够学员们吹半个学期了。
更何况是“精彩”!
“你的回答不仅准确,而且通俗易懂,举一反三,甚至将兵力集中原则都融入了进去。”
教授的目光扫过全班同学,语重心长道。
“这说明你确实将运筹学理论与实战结合起来了,用心去思考了,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
“同学们,你们都要向苏铭同学学习。”
“学习他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并且将理论联系实际的钻研精神!”
哗——
教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再次响起了惊叹和议论声。
所有人的目光,羡慕的、嫉妒的、崇拜的、难以置信的,全都齐刷刷地打在了苏铭身上。
苏铭本人倒是淡定得很。
他站起身,对着教授微微鞠了一躬,然后在一众“注目礼”中从容地坐了下来。
开玩笑,哥们儿可是有系统的人。
这点小场面,洒洒水啦!
他刚一坐稳,那期待已久的声音便如约在脑海中响起。
“叮!”
“答题任务完成,奖励三十万内卷值已发放。”
“当前内卷值为 245 万。”
苏铭心中顿时乐开了花。
芜湖,起飞!
三十万内卷值轻松到手!
再加上之前攒下的,现在他的账户里已经有了足足二百四十五万的巨款!
二百四十五万啊!
这要是换成现金,哥们儿也算是个小小的百万富翁了。
可惜,这玩意儿不能提现。
不过,能在系统商城里换成实打实的战斗力,那可比现金香多了!
苏铭已经开始盘算着。
等下课了要去系统商城里好好逛一逛,看看有什么好东西能武装一下自己。
是再来几门格斗术,凑个“十项全能”?
或者搞些别的技能,让自己天下无敌?
哎呀,好难选。
有钱人的烦恼,就是这么朴实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