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到铁板。
这也意味着追杀余贵他们的戎人游骑都来自一个大部族。
而大部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战斗力都不是普通部族能比拟的。
吕望之前曾告诉过薛云。
为了防备他袭扰后方,戎人特意留下了两万大军镇守幽都府。
不出意外的话。
这两万大军的主力都来自于一个大部族。
虽然薛云向来从战略上藐视戎人,但他却从来不否认戎人的强悍。
无论是上次的千骑互掏两败俱伤,还是这次余贵的马失前蹄。
这些无一不在提醒薛云。
想要彻底击败戎人收复北境的话绝不可轻敌大意。
“铁板又如何,我们的矛未必不利。”
对于周拔的说法,薛云却给出了一个霸气的回复。
毕竟从他出道至今便没有败给过戎人。
这并非轻敌,而是在阐述一个事实。
“……也是,若没有你这样的豪情壮志,又如何能接连击败戎人。”
周拔听后都不由沉默了片刻,最后忍不住感叹了一声。
年轻真好啊,总是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
他心里想着,而自己呢?自己年轻时候的这股心气又去哪里了?
“周校尉,如今人已经成功营救回来,我们打算明日便离开这里。”
薛云神色平静地看着周拔,话里的意思不言而喻。
我们要走了,你呢?
“到时候借我三匹马,一副甲,一张弓,两袋箭囊和若干饮水干粮。”
周拔同样干脆利落道。
“没问题,希望周校尉一路平安回到中原。”
薛云一口便答应了下来。
“借你吉言了。”
周拔抱了抱拳。
他知道北境通往中原的要道都早早遭到了戎人的封锁。
为了确保能突破戎人的封锁,配备三马才算保险,而甲胄弓箭都是出于防身的目的。
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醒来。
薛云和周拔便正式分道扬镳。
目送着周拔疾驰远去的身影,他都发自内心地祈祷对方千万不要在路上出事。
“我们走!”
直至对方彻底消失在地平线。
薛云一扯胯下战**缰绳,毫不犹豫地率领麾下骑兵们踏上了返回三河县的路途。
一路下来。
他们并没有遇到戎人的追击或是拦截。
也不知是戎人怕了薛云,还是因为专注于南下事宜无暇理会。
由于不必像来时一样需要赶路,所以他们的行军速度都保持着不快不慢的节奏。
约莫七天左右。
薛云等人才终于回到了三河县。
“都尉,你们可算回来了。”
出城迎接他们的不止齐氏兄弟,还有留守坐镇的卫超。
“这些天没遇到什么事吧?”
薛云一边漫不经心地说着,一边望着眼前又加高了一截的城墙。
“回都尉,您走之后,三河县并没有遇到什么大事,硬要说有的话,闫县尉不知从哪里收拢了数百名逃难的百姓,
而这些百姓如今都已经入驻了县里,阎县尉这些天一直都在忙着安置他们。”
齐大率先开口说道。
“阎县尉确实是一个有能耐的人。”
原来闫涛提到过这事,薛云没想到这么快他便把事情给办成了。
穿行在大街上的时候。
骑在战马上的他便看到了一些畏畏缩缩的陌生面孔。
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看着跟个乞丐难民一样。
记得戎人入侵东山郡之前,各地都有人拖家带口的逃往了东山府。
问题是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逃到距离遥远的东山府。
好在东山郡到处都是山林。
虽然山林同样危险,但再危险也好过死在戎人的屠刀之下。
薛云猜测,为了躲避戎人的烧杀抢掠,当时肯定有不少百姓逃进了山里。
他们宁愿让野兽咬死,冻死,饿死也不愿落入戎人手里。
“薛都尉,忘了说一声,郑伦已经到了,如今便在临时营寨。”
路上卫超忽然来了一句。
“是吗?建德,你先带人回去,然后把郑伦带过来,刚好我们去一趟兴平公主那里。”
薛云一听顿时勒停了战马。
“属下遵命!”崔建德连忙领兵,旋即朝着周围疲惫不堪尔的骑兵们道,“所有人跟我来。”
说完,他便带着人先行返回了营地。
“他应该还没有见过那位公主吧?”
等到崔建德带人走远后,薛云似乎想起了什么。
“没有你的交代,我哪里敢私自带他去面见那位公主。”
卫超摇了摇头,他是个识时务晓分寸的人。
关于柳何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可不敢在这方面冒犯到薛云的权威。
哪怕他称呼薛云为薛都尉都没事,还能显得关系亲昵一些。
如同最早追随他的人会喊他都尉一样,这都是区别亲疏的一种称呼。
可若是敢于染指薛云的权利地位,他是真的会翻脸无情。
“她那边的情况如何?”
薛云不经意岔开了话题。
“据我所知,对方这段时间相当安分守己。”
卫超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驻扎在三河县的日子是非常枯燥的。
每天不是在操练便是在修筑城墙,基本上没什么娱乐活动。
恰好李嫣然身份特殊,身边还带着侍女孩子。
底下的士卒们无聊时都会拿来当做娱乐的谈资。
只不过底层士卒向来粗鄙,话题往往非常下流不堪入目,所以不说也罢。
“懂事。”
薛云简单给了一个评价。
初次见面的时候,李嫣然面对他的时候姿态便放得很低,一副温顺恭敬的模样。
再加上她的身份经历,由此可以判断她是个认得清形势的女人。
没过太久。
崔建德领着一队人马匆忙赶了过来。
“小的见过薛将军。”
但论起懂事,郑伦比李嫣然更“懂事”。
当他被崔建德带到薛云面前后,一下马他便麻溜地朝薛云跪拜行礼,丝毫都不在乎任何颜面。
“郑伦,这可不是一个御马监少常侍该有的行为。”
薛云微微皱了下眉,没看到卫超都直接扭过头装作视而不见了吗?
不管怎么说。
郑伦明面上的官职都远在他之上,他向自己跪拜行礼,无异于把自己放在火上烤。
好在周围没有外人,不然传出去了势必会影响到他的名声。
“小的只是有感于薛将军解救北境万民于水火,故而才会行此大礼。”
孰料薛云低估了郑伦的厚脸皮和求生欲,一副大义凛然地解释道。
“少和我来这套,给老子正常点!”
薛云闻言不由冷哼一声。
“小的遵命。”
郑伦浑身一颤连忙爬起身道。
“走,带你去见一个人,来的时候,卫校尉应该和你说过了吧?”
薛云摆了摆手,示意他骑马跟上。
“说过了。”郑伦一副乖巧恭顺的模样道。
“对于兴平公主你了解多少?”薛云又问。
“回薛将军,小的曾在宫里多次见过兴平公主,对于她的情况可谓是一清二楚。”
郑伦可不敢在这方面糊弄薛云。
他确实在宫里见过兴平公主。
那时候他在宫里还是个小太监,专门负责照顾当时的淑妃娘娘以及她的孩子。
尤其在陪伴照顾淑妃娘娘孩子的时候,他对李嫣然的印象都比较深刻。
主要是她在众皇子皇女面前表面得过于卑微讨好,哪怕受欺负了也会陪着笑脸。
尽管如此。
在她十六岁的时候依然让陛下无情地远嫁给了草原某个部族的首领。
“很好。”
薛云颇为满意地点点头。
万一郑伦也不了解李嫣然的话,头疼的人便是他了。
当他们来到软禁李嫣然的宅院后,负责监视看守的士卒都提前知会了一声。
等薛云刚刚迈入大门,他便看到李嫣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恭敬地行礼问候道,“妾身见过薛大人。”
“抬起头来。”
薛云朝着低垂着脑袋的李嫣然平静道。
“是。”
李嫣然毫不犹豫地听从了吩咐,脸上都强撑着笑容抬头看向了薛云。
“是她吗?”
谁知薛云却直接撇过了头,朝着一个中年无须惴惴不安的男人道。
“……是她,小的不会认错的,尽管气质大不相同,但小的绝对不会认错这张脸的。”
郑伦仔细打量了一番李嫣然后顿时一口咬定道。
“你是……郑公公?”
他在观察李嫣然的时候,李嫣然又何尝没有在悄悄观察他。
等他开口之后,熟悉的声音以及长相都撬开了李嫣然尘封已久的记忆,下意识地便试探性开口道。
“没想到公主居然还记得老奴。”
这回轮到郑伦惊诧了。
“当然,毕竟那时候郑公公一直都陪在曼儿姐姐身边,妾身还是有印象的。”
多年以后故人相见,李嫣然都难免有所感慨。
至于所谓的曼姐姐自然是当时淑妃娘**女儿李曼儿。
只是一想到自己还是薛云的阶下囚,连忙收起了多余的情绪。
“薛将军,小的现在已经可以百分百确定,她就是兴平公主本人。”
郑伦同样忙不迭向薛云信誓旦旦地说道。
“我知道了,公主放心,到时候我会安排人将你送到安全的后方,等到战事结束便让人将你送回京城。”
薛云似乎并不意外这个结果,仅仅只是朝李嫣然拱了拱手。
“妾身感谢薛大人的照顾与好意。”
李嫣然见状连忙回礼,并没有因为证明了自己公主的身份便敢无视薛云。
“那么在下便不打扰公主休息了。”
既然身份已经得到确认,薛云自然没有继续留下来的意思,当场便告退离开。
“郑常侍。”
离开宅院不久,薛云忽然出声道。
“小的在。”小心翼翼把人缩在卫超身后的郑伦下意识道。
“晚点与卫校尉到我大帐一趟。”
丢下这句话,薛云便不再理会对方,直接先行赶往了营地。
“卫校尉,薛将军这是何意?你可要救救我啊!”
结果郑伦听后瞬间如遭雷殛,不顾一切拽住准备加快速度离开的卫超。
“郑大人不必太过慌张。”
卫超不动声色地扯开对方的手,“若是薛都尉想要对你不利的话,又何必拖到现在呢?”
“可我还是怕啊,卫校尉,你一定要救救我啊!”
郑伦满脸焦急地哀求起来。
他最怕的就是薛云这类蛮不讲理的武夫。
喜怒无常,说杀你就杀你,根本都不在乎你的身份地位。
“我知道了。”
卫超轻蹙起眉头,最后还是深吸口气答应了下来。
免得对方继续来烦自己。
很快。
两人来到营地进入了薛云的大帐内。
“你们来了?随便坐吧。”
薛云张开手背对着他们,任由崔建德帮自己卸甲。
随着甲胄一一卸下,减去了数十斤负重的他都感觉浑身轻松了不少。
最主要的是身体都不再感到燥热。
“不知薛都尉让我等过来有何要事?”
不同于胆小如鹌鹑般畏畏缩缩的郑伦,卫超反倒显得格外坦然自若。
“这件事情主要与郑伦郑常侍有关。”
薛云大马金刀地坐下后,目光都落在了一旁的郑伦身上。
“啊?”郑伦一听吓得连坐都坐不稳了。
“别担心,这件事情对你而言并非坏事,反而是件好事。”
薛云懒得拐弯抹角直接道,“如果我把郑常侍送回京城,郑常侍还能在朝廷说上话吗?”
“什么?”
“薛将军说的是真的?”
卫超和郑伦都纷纷瞪大眼睛,满是不可思议地看着薛云。
尤其是郑伦。
他根本没想到薛云让他过来,竟然是准备放他一马。
这让他的心脏都不争气地蹦蹦乱跳起来。
“回答我的问题。”
薛云声音一冷,霎时间让两人都回过神冷静了下来。
“回薛将军,京城发生的事情小的听说了一些,现在小的回去,恐怕很难在朝廷说上话了……”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如今天子都换了,郑伦这个御马监少常侍恐怕早都让人撤换取代了。
回到京城后,他没有让人给捉拿问罪都算好了。
碍于薛云给予的压力,他都不敢有半句虚言。
“是吗?原来你已经没有价值了……”
薛云语气里难免带着一丝失望地低喃道。
“薛将军,不是的,小的还有价值,只要小的回到京城重金打点上下,小的还是有能在朝廷甚至陛下面前说上话的机会。”
感到不妙的郑伦顿时不顾一切地表示道。
“卫校尉,你觉得他说的是真的吗?”薛云没有理会郑伦,反而看向了沉默不语的卫超。
“薛都尉,如果他肯把自己这些年收受的贿赂都打点出去,确实能如他所言一样。”
卫超感受到了郑伦充满哀求的目光,最后依旧选择了照实回答。
这也意味着追杀余贵他们的戎人游骑都来自一个大部族。
而大部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战斗力都不是普通部族能比拟的。
吕望之前曾告诉过薛云。
为了防备他袭扰后方,戎人特意留下了两万大军镇守幽都府。
不出意外的话。
这两万大军的主力都来自于一个大部族。
虽然薛云向来从战略上藐视戎人,但他却从来不否认戎人的强悍。
无论是上次的千骑互掏两败俱伤,还是这次余贵的马失前蹄。
这些无一不在提醒薛云。
想要彻底击败戎人收复北境的话绝不可轻敌大意。
“铁板又如何,我们的矛未必不利。”
对于周拔的说法,薛云却给出了一个霸气的回复。
毕竟从他出道至今便没有败给过戎人。
这并非轻敌,而是在阐述一个事实。
“……也是,若没有你这样的豪情壮志,又如何能接连击败戎人。”
周拔听后都不由沉默了片刻,最后忍不住感叹了一声。
年轻真好啊,总是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
他心里想着,而自己呢?自己年轻时候的这股心气又去哪里了?
“周校尉,如今人已经成功营救回来,我们打算明日便离开这里。”
薛云神色平静地看着周拔,话里的意思不言而喻。
我们要走了,你呢?
“到时候借我三匹马,一副甲,一张弓,两袋箭囊和若干饮水干粮。”
周拔同样干脆利落道。
“没问题,希望周校尉一路平安回到中原。”
薛云一口便答应了下来。
“借你吉言了。”
周拔抱了抱拳。
他知道北境通往中原的要道都早早遭到了戎人的封锁。
为了确保能突破戎人的封锁,配备三马才算保险,而甲胄弓箭都是出于防身的目的。
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醒来。
薛云和周拔便正式分道扬镳。
目送着周拔疾驰远去的身影,他都发自内心地祈祷对方千万不要在路上出事。
“我们走!”
直至对方彻底消失在地平线。
薛云一扯胯下战**缰绳,毫不犹豫地率领麾下骑兵们踏上了返回三河县的路途。
一路下来。
他们并没有遇到戎人的追击或是拦截。
也不知是戎人怕了薛云,还是因为专注于南下事宜无暇理会。
由于不必像来时一样需要赶路,所以他们的行军速度都保持着不快不慢的节奏。
约莫七天左右。
薛云等人才终于回到了三河县。
“都尉,你们可算回来了。”
出城迎接他们的不止齐氏兄弟,还有留守坐镇的卫超。
“这些天没遇到什么事吧?”
薛云一边漫不经心地说着,一边望着眼前又加高了一截的城墙。
“回都尉,您走之后,三河县并没有遇到什么大事,硬要说有的话,闫县尉不知从哪里收拢了数百名逃难的百姓,
而这些百姓如今都已经入驻了县里,阎县尉这些天一直都在忙着安置他们。”
齐大率先开口说道。
“阎县尉确实是一个有能耐的人。”
原来闫涛提到过这事,薛云没想到这么快他便把事情给办成了。
穿行在大街上的时候。
骑在战马上的他便看到了一些畏畏缩缩的陌生面孔。
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看着跟个乞丐难民一样。
记得戎人入侵东山郡之前,各地都有人拖家带口的逃往了东山府。
问题是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逃到距离遥远的东山府。
好在东山郡到处都是山林。
虽然山林同样危险,但再危险也好过死在戎人的屠刀之下。
薛云猜测,为了躲避戎人的烧杀抢掠,当时肯定有不少百姓逃进了山里。
他们宁愿让野兽咬死,冻死,饿死也不愿落入戎人手里。
“薛都尉,忘了说一声,郑伦已经到了,如今便在临时营寨。”
路上卫超忽然来了一句。
“是吗?建德,你先带人回去,然后把郑伦带过来,刚好我们去一趟兴平公主那里。”
薛云一听顿时勒停了战马。
“属下遵命!”崔建德连忙领兵,旋即朝着周围疲惫不堪尔的骑兵们道,“所有人跟我来。”
说完,他便带着人先行返回了营地。
“他应该还没有见过那位公主吧?”
等到崔建德带人走远后,薛云似乎想起了什么。
“没有你的交代,我哪里敢私自带他去面见那位公主。”
卫超摇了摇头,他是个识时务晓分寸的人。
关于柳何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可不敢在这方面冒犯到薛云的权威。
哪怕他称呼薛云为薛都尉都没事,还能显得关系亲昵一些。
如同最早追随他的人会喊他都尉一样,这都是区别亲疏的一种称呼。
可若是敢于染指薛云的权利地位,他是真的会翻脸无情。
“她那边的情况如何?”
薛云不经意岔开了话题。
“据我所知,对方这段时间相当安分守己。”
卫超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驻扎在三河县的日子是非常枯燥的。
每天不是在操练便是在修筑城墙,基本上没什么娱乐活动。
恰好李嫣然身份特殊,身边还带着侍女孩子。
底下的士卒们无聊时都会拿来当做娱乐的谈资。
只不过底层士卒向来粗鄙,话题往往非常下流不堪入目,所以不说也罢。
“懂事。”
薛云简单给了一个评价。
初次见面的时候,李嫣然面对他的时候姿态便放得很低,一副温顺恭敬的模样。
再加上她的身份经历,由此可以判断她是个认得清形势的女人。
没过太久。
崔建德领着一队人马匆忙赶了过来。
“小的见过薛将军。”
但论起懂事,郑伦比李嫣然更“懂事”。
当他被崔建德带到薛云面前后,一下马他便麻溜地朝薛云跪拜行礼,丝毫都不在乎任何颜面。
“郑伦,这可不是一个御马监少常侍该有的行为。”
薛云微微皱了下眉,没看到卫超都直接扭过头装作视而不见了吗?
不管怎么说。
郑伦明面上的官职都远在他之上,他向自己跪拜行礼,无异于把自己放在火上烤。
好在周围没有外人,不然传出去了势必会影响到他的名声。
“小的只是有感于薛将军解救北境万民于水火,故而才会行此大礼。”
孰料薛云低估了郑伦的厚脸皮和求生欲,一副大义凛然地解释道。
“少和我来这套,给老子正常点!”
薛云闻言不由冷哼一声。
“小的遵命。”
郑伦浑身一颤连忙爬起身道。
“走,带你去见一个人,来的时候,卫校尉应该和你说过了吧?”
薛云摆了摆手,示意他骑马跟上。
“说过了。”郑伦一副乖巧恭顺的模样道。
“对于兴平公主你了解多少?”薛云又问。
“回薛将军,小的曾在宫里多次见过兴平公主,对于她的情况可谓是一清二楚。”
郑伦可不敢在这方面糊弄薛云。
他确实在宫里见过兴平公主。
那时候他在宫里还是个小太监,专门负责照顾当时的淑妃娘娘以及她的孩子。
尤其在陪伴照顾淑妃娘娘孩子的时候,他对李嫣然的印象都比较深刻。
主要是她在众皇子皇女面前表面得过于卑微讨好,哪怕受欺负了也会陪着笑脸。
尽管如此。
在她十六岁的时候依然让陛下无情地远嫁给了草原某个部族的首领。
“很好。”
薛云颇为满意地点点头。
万一郑伦也不了解李嫣然的话,头疼的人便是他了。
当他们来到软禁李嫣然的宅院后,负责监视看守的士卒都提前知会了一声。
等薛云刚刚迈入大门,他便看到李嫣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恭敬地行礼问候道,“妾身见过薛大人。”
“抬起头来。”
薛云朝着低垂着脑袋的李嫣然平静道。
“是。”
李嫣然毫不犹豫地听从了吩咐,脸上都强撑着笑容抬头看向了薛云。
“是她吗?”
谁知薛云却直接撇过了头,朝着一个中年无须惴惴不安的男人道。
“……是她,小的不会认错的,尽管气质大不相同,但小的绝对不会认错这张脸的。”
郑伦仔细打量了一番李嫣然后顿时一口咬定道。
“你是……郑公公?”
他在观察李嫣然的时候,李嫣然又何尝没有在悄悄观察他。
等他开口之后,熟悉的声音以及长相都撬开了李嫣然尘封已久的记忆,下意识地便试探性开口道。
“没想到公主居然还记得老奴。”
这回轮到郑伦惊诧了。
“当然,毕竟那时候郑公公一直都陪在曼儿姐姐身边,妾身还是有印象的。”
多年以后故人相见,李嫣然都难免有所感慨。
至于所谓的曼姐姐自然是当时淑妃娘**女儿李曼儿。
只是一想到自己还是薛云的阶下囚,连忙收起了多余的情绪。
“薛将军,小的现在已经可以百分百确定,她就是兴平公主本人。”
郑伦同样忙不迭向薛云信誓旦旦地说道。
“我知道了,公主放心,到时候我会安排人将你送到安全的后方,等到战事结束便让人将你送回京城。”
薛云似乎并不意外这个结果,仅仅只是朝李嫣然拱了拱手。
“妾身感谢薛大人的照顾与好意。”
李嫣然见状连忙回礼,并没有因为证明了自己公主的身份便敢无视薛云。
“那么在下便不打扰公主休息了。”
既然身份已经得到确认,薛云自然没有继续留下来的意思,当场便告退离开。
“郑常侍。”
离开宅院不久,薛云忽然出声道。
“小的在。”小心翼翼把人缩在卫超身后的郑伦下意识道。
“晚点与卫校尉到我大帐一趟。”
丢下这句话,薛云便不再理会对方,直接先行赶往了营地。
“卫校尉,薛将军这是何意?你可要救救我啊!”
结果郑伦听后瞬间如遭雷殛,不顾一切拽住准备加快速度离开的卫超。
“郑大人不必太过慌张。”
卫超不动声色地扯开对方的手,“若是薛都尉想要对你不利的话,又何必拖到现在呢?”
“可我还是怕啊,卫校尉,你一定要救救我啊!”
郑伦满脸焦急地哀求起来。
他最怕的就是薛云这类蛮不讲理的武夫。
喜怒无常,说杀你就杀你,根本都不在乎你的身份地位。
“我知道了。”
卫超轻蹙起眉头,最后还是深吸口气答应了下来。
免得对方继续来烦自己。
很快。
两人来到营地进入了薛云的大帐内。
“你们来了?随便坐吧。”
薛云张开手背对着他们,任由崔建德帮自己卸甲。
随着甲胄一一卸下,减去了数十斤负重的他都感觉浑身轻松了不少。
最主要的是身体都不再感到燥热。
“不知薛都尉让我等过来有何要事?”
不同于胆小如鹌鹑般畏畏缩缩的郑伦,卫超反倒显得格外坦然自若。
“这件事情主要与郑伦郑常侍有关。”
薛云大马金刀地坐下后,目光都落在了一旁的郑伦身上。
“啊?”郑伦一听吓得连坐都坐不稳了。
“别担心,这件事情对你而言并非坏事,反而是件好事。”
薛云懒得拐弯抹角直接道,“如果我把郑常侍送回京城,郑常侍还能在朝廷说上话吗?”
“什么?”
“薛将军说的是真的?”
卫超和郑伦都纷纷瞪大眼睛,满是不可思议地看着薛云。
尤其是郑伦。
他根本没想到薛云让他过来,竟然是准备放他一马。
这让他的心脏都不争气地蹦蹦乱跳起来。
“回答我的问题。”
薛云声音一冷,霎时间让两人都回过神冷静了下来。
“回薛将军,京城发生的事情小的听说了一些,现在小的回去,恐怕很难在朝廷说上话了……”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如今天子都换了,郑伦这个御马监少常侍恐怕早都让人撤换取代了。
回到京城后,他没有让人给捉拿问罪都算好了。
碍于薛云给予的压力,他都不敢有半句虚言。
“是吗?原来你已经没有价值了……”
薛云语气里难免带着一丝失望地低喃道。
“薛将军,不是的,小的还有价值,只要小的回到京城重金打点上下,小的还是有能在朝廷甚至陛下面前说上话的机会。”
感到不妙的郑伦顿时不顾一切地表示道。
“卫校尉,你觉得他说的是真的吗?”薛云没有理会郑伦,反而看向了沉默不语的卫超。
“薛都尉,如果他肯把自己这些年收受的贿赂都打点出去,确实能如他所言一样。”
卫超感受到了郑伦充满哀求的目光,最后依旧选择了照实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