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五章 我不会比沈药差的
皇帝若有所思:“当年你和药药青梅竹马,朕还以为药药会是朕的儿媳,倘若真是那样,现在为了药药收拾院子的。就是你了。”
谢景初心口忽然泛起一阵奇异酸胀的感觉。
“谁让你不喜欢药药,药药又只喜欢你小皇叔?”
说起这个,皇帝又表示疑惑:“不过朕挺好奇的,药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你小皇叔的?他们两个应该没怎么见过面,以前也没有听药药说起过。”
谢景初心里并不痛快,强行扯起嘴角,“儿臣也不太清楚,兴许沈姑娘是听说了许多小皇叔的英勇事迹,早已心生仰慕。”
皇帝略微点头,“也是。”
又发出感慨,“无论如何,只要药药幸福,朕也便对得起他们沈家满门了。”
谢景初没说话。
皇帝视线又落到他的身上,“说起来,你也老大不小的了,如今药药都已经嫁了人,你也早该成家立业。你母后为了你,缠着朕说了好几次,特意办了这诗会。来了那么多小姑娘,听说一个一个娇嫩得跟花骨朵儿似的,你就没有一个喜欢的?”
说起诗会,谢景初的脑海中却只浮现出了沈药的脸。
他微不可察地拧了拧眉心,“回父皇,诗会上有一个顾姑娘,不仅貌美,而且很有才华。”
“哦?姓顾?”
“是御史中丞的女儿。”
皇帝了然,“顾忠啊。”
说起此人,皇帝眼神黯淡,看起来兴致缺缺。
他并不太喜欢顾忠这个人,太势利眼,并且见风使舵,背地里没少贪污**。
不过,御下之术,要让人帮着办事,那就得给他一切特权。
顾忠只要能办好分内的差事,贪墨,也无伤大雅,别贪走他皇帝的银子就行。
谢景初道:“顾姑娘还化名青山湖主人,写了《琳琅记》。”
听到这儿,皇帝的眼睛才亮了一亮,“哦?顾忠的女儿,竟然就是青山湖主人?”
谢景初颔首,“正是。”
皇帝抚掌笑道:“实在是没想到,顾忠居然教育出这样一个有才情的女儿。你对她感兴趣,这很好,怎么样,有没有商量着一起出去游玩?”
谢景初摇头:“还没有。”
“正好,这几日,你还不能去上朝,闲着也是闲着,便出宫去吧,与顾家姑娘约着一起玩耍,你们两个多多相处,也多多了解,要是合适,婚事便可以定下来了。”
谢景初微微一愣,“这……会不会太快了?”
皇帝不以为然,“你以为你年纪还小?顾家门第也不算低,尤其是顾家姑娘又是个有才华的,你娶了她,将来替你打理着东宫,你的心思也能多放在正事上,到时候,朕也才能安心将天下大事交给你来处置。”
天下大事……
谢景初心头微动,应允下来,“是,儿臣都听父皇的。”
皇帝和谢渊一样,说干就干,才跟谢景初交代完,下午便吩咐了下去,以东宫的名义给顾家递帖子,邀请他们后天去濛湖游船。
帖子送到,顾家上下大受震动。
顾棠梨的母亲孙氏两手抓着帖子,爱不释手,“这可是宫里边送来的……送来给我女儿的……”
顾忠没好气道:“你识字吗?帖子都拿反了!”
孙氏笑呵呵的,没反驳,把帖子掉转了下,望向顾棠梨,“我的棠梨,真是给娘争气!以前沈家跟宫里关系好,沈药她娘老是让人给我送东西,一下是宫里赏赐的茶叶,一下是赏赐的绸缎。别人都说她大方,对我们顾家人好,可只有我知道,她就是在跟我炫耀!她女儿跟太子走得近,我女儿却只是她女儿的跟班!哼,现在好了吧?风水轮流转,我女儿要嫁进东宫了!”
顾忠瞪她一眼:“八字还没有一撇的事,怎么就嫁进东宫了?出去了别胡说八道!传出去了败坏我的官声!”
孙氏也来了火气,“你怎么老跟我对着干?怕不是给沈家当牛做马惯了,见不得自家女儿好吧!”
“你胡说八道什么!谁给沈家当牛做马了?”顾忠涨红了脸。
“不是你还能是谁。”
孙氏哼了一声,看向顾棠梨,才露出欣慰的笑,“好孩子,娘待会儿就带着你去买新衣裳。”
打量了她一个来回,皱皱眉头,“不过,感觉你有些胖。今晚就不准吃晚饭了,明日也一口不能吃,只准喝水,一直撑到去游船。”
顾棠梨愣住,“什么都不能吃吗?”
顾忠也道:“你这是要饿死你女儿!”
孙氏翻了个白眼,“你懂个什么!就饿几个时辰,死不了人!不吃东西,清瘦一些,看起来好看!到时候太子殿下见了喜欢!”
顾忠还是觉得不妥,“沈家药药从小就清瘦,也没见太子喜欢。”
孙氏加重了音量:“那都怪沈药!她哪里比得上我女儿?只会摸鱼的东西,哪有我女儿知书达理,才华横溢!我让女儿少吃东西,这都是为了她好,难不成我还会害她不成?”
顾棠梨也出来打圆场,说道:“没事的,爹,饿一两顿没关系。”
又对孙氏甜甜地微笑:“娘,我一定好好努力,让太子殿下非我不可!我不会比沈药差的!”
-
靖王府。
这个天气,并不适合种菜,种下去了也很容易被晒死。
因此种菜这件事,暂且搁置了。
先收拾屋子。
谢渊采买的家具都是上等的,京中不全,要从外地调。
家具在路上运送时,谢渊叫他们将屋子腾空,窗户加大,增加采光,并且重新粉刷了一遍。
沈药还是没进谢渊的书房,说是监工,实则是躲在廊下阴凉处喝绿豆汤。
至于谢渊,在书房里,一下午,安安静静地看完了整本《琳琅记》,学了不少“追妻”的路数。
吃晚饭时,沈药问起:“对了,王爷,后天我们去哪里祭奠薛将军?”
谢渊道:“在城东。那边有个濛湖,濛湖边有一片山林,许多军中人战死,都埋葬在那儿。”
顿了一下,谢渊想到什么,“听说这两年濛湖边开了一家酒楼,可以在湖上游船。祭奠完舅舅,我们可以一起去。”
第五十五章 我不会比沈药差的
皇帝若有所思:“当年你和药药青梅竹马,朕还以为药药会是朕的儿媳,倘若真是那样,现在为了药药收拾院子的。就是你了。”
谢景初心口忽然泛起一阵奇异酸胀的感觉。
“谁让你不喜欢药药,药药又只喜欢你小皇叔?”
说起这个,皇帝又表示疑惑:“不过朕挺好奇的,药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你小皇叔的?他们两个应该没怎么见过面,以前也没有听药药说起过。”
谢景初心里并不痛快,强行扯起嘴角,“儿臣也不太清楚,兴许沈姑娘是听说了许多小皇叔的英勇事迹,早已心生仰慕。”
皇帝略微点头,“也是。”
又发出感慨,“无论如何,只要药药幸福,朕也便对得起他们沈家满门了。”
谢景初没说话。
皇帝视线又落到他的身上,“说起来,你也老大不小的了,如今药药都已经嫁了人,你也早该成家立业。你母后为了你,缠着朕说了好几次,特意办了这诗会。来了那么多小姑娘,听说一个一个娇嫩得跟花骨朵儿似的,你就没有一个喜欢的?”
说起诗会,谢景初的脑海中却只浮现出了沈药的脸。
他微不可察地拧了拧眉心,“回父皇,诗会上有一个顾姑娘,不仅貌美,而且很有才华。”
“哦?姓顾?”
“是御史中丞的女儿。”
皇帝了然,“顾忠啊。”
说起此人,皇帝眼神黯淡,看起来兴致缺缺。
他并不太喜欢顾忠这个人,太势利眼,并且见风使舵,背地里没少贪污**。
不过,御下之术,要让人帮着办事,那就得给他一切特权。
顾忠只要能办好分内的差事,贪墨,也无伤大雅,别贪走他皇帝的银子就行。
谢景初道:“顾姑娘还化名青山湖主人,写了《琳琅记》。”
听到这儿,皇帝的眼睛才亮了一亮,“哦?顾忠的女儿,竟然就是青山湖主人?”
谢景初颔首,“正是。”
皇帝抚掌笑道:“实在是没想到,顾忠居然教育出这样一个有才情的女儿。你对她感兴趣,这很好,怎么样,有没有商量着一起出去游玩?”
谢景初摇头:“还没有。”
“正好,这几日,你还不能去上朝,闲着也是闲着,便出宫去吧,与顾家姑娘约着一起玩耍,你们两个多多相处,也多多了解,要是合适,婚事便可以定下来了。”
谢景初微微一愣,“这……会不会太快了?”
皇帝不以为然,“你以为你年纪还小?顾家门第也不算低,尤其是顾家姑娘又是个有才华的,你娶了她,将来替你打理着东宫,你的心思也能多放在正事上,到时候,朕也才能安心将天下大事交给你来处置。”
天下大事……
谢景初心头微动,应允下来,“是,儿臣都听父皇的。”
皇帝和谢渊一样,说干就干,才跟谢景初交代完,下午便吩咐了下去,以东宫的名义给顾家递帖子,邀请他们后天去濛湖游船。
帖子送到,顾家上下大受震动。
顾棠梨的母亲孙氏两手抓着帖子,爱不释手,“这可是宫里边送来的……送来给我女儿的……”
顾忠没好气道:“你识字吗?帖子都拿反了!”
孙氏笑呵呵的,没反驳,把帖子掉转了下,望向顾棠梨,“我的棠梨,真是给娘争气!以前沈家跟宫里关系好,沈药她娘老是让人给我送东西,一下是宫里赏赐的茶叶,一下是赏赐的绸缎。别人都说她大方,对我们顾家人好,可只有我知道,她就是在跟我炫耀!她女儿跟太子走得近,我女儿却只是她女儿的跟班!哼,现在好了吧?风水轮流转,我女儿要嫁进东宫了!”
顾忠瞪她一眼:“八字还没有一撇的事,怎么就嫁进东宫了?出去了别胡说八道!传出去了败坏我的官声!”
孙氏也来了火气,“你怎么老跟我对着干?怕不是给沈家当牛做马惯了,见不得自家女儿好吧!”
“你胡说八道什么!谁给沈家当牛做马了?”顾忠涨红了脸。
“不是你还能是谁。”
孙氏哼了一声,看向顾棠梨,才露出欣慰的笑,“好孩子,娘待会儿就带着你去买新衣裳。”
打量了她一个来回,皱皱眉头,“不过,感觉你有些胖。今晚就不准吃晚饭了,明日也一口不能吃,只准喝水,一直撑到去游船。”
顾棠梨愣住,“什么都不能吃吗?”
顾忠也道:“你这是要饿死你女儿!”
孙氏翻了个白眼,“你懂个什么!就饿几个时辰,死不了人!不吃东西,清瘦一些,看起来好看!到时候太子殿下见了喜欢!”
顾忠还是觉得不妥,“沈家药药从小就清瘦,也没见太子喜欢。”
孙氏加重了音量:“那都怪沈药!她哪里比得上我女儿?只会摸鱼的东西,哪有我女儿知书达理,才华横溢!我让女儿少吃东西,这都是为了她好,难不成我还会害她不成?”
顾棠梨也出来打圆场,说道:“没事的,爹,饿一两顿没关系。”
又对孙氏甜甜地微笑:“娘,我一定好好努力,让太子殿下非我不可!我不会比沈药差的!”
-
靖王府。
这个天气,并不适合种菜,种下去了也很容易被晒死。
因此种菜这件事,暂且搁置了。
先收拾屋子。
谢渊采买的家具都是上等的,京中不全,要从外地调。
家具在路上运送时,谢渊叫他们将屋子腾空,窗户加大,增加采光,并且重新粉刷了一遍。
沈药还是没进谢渊的书房,说是监工,实则是躲在廊下阴凉处喝绿豆汤。
至于谢渊,在书房里,一下午,安安静静地看完了整本《琳琅记》,学了不少“追妻”的路数。
吃晚饭时,沈药问起:“对了,王爷,后天我们去哪里祭奠薛将军?”
谢渊道:“在城东。那边有个濛湖,濛湖边有一片山林,许多军中人战死,都埋葬在那儿。”
顿了一下,谢渊想到什么,“听说这两年濛湖边开了一家酒楼,可以在湖上游船。祭奠完舅舅,我们可以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