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飞轮海开始 第104章 唱片收入

小说:华娱:从飞轮海开始 作者:七归少年 更新时间:2025-07-23 05:50:05 源网站:2k小说网
  周杰伦现在虽然还不是周董。

  但这个时期的他其实已经具备了非常不俗的影响力。

  特别是在创作上,他几乎已经被公认成乐坛第一创作才子。

  因此,当他公开认可吴焯的才华后,不可避免的又把吴焯推上了风口浪尖。

  《周杰伦认可吴焯》:

  “日前,周杰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这几年出道的创作新人中,他最看好吴焯。”

  《出道一年,吴焯凭什么称创作才子?》:

  “一年前,提起吴焯,可能无数人与本人一样一脸茫然,但今天,提起吴焯,一定会有很多人想起他的身份。

  他是《终极一班》中冷酷的丁小雨,是《微笑pasta》中追爱王心凌的何群。

  同时,他也是当前最火爆的组合飞轮海中代表冬天的吴焯。

  只是,其实这些都不是他所有的身份。

  他本人还是一个集作词作曲为一身的创作才子。

  目前被广为传唱的《洋葱》、《明天以后》、《只对你有感觉》、《危险派对》、《超级风格》、《你是为心内的一首歌》的词曲创作人……”

  一篇篇媒体自发报道,以及天熹跟可米背后推动的报道开始频繁出现在媒体上。

  “服了啊!为什么每次上新闻,我们都是吴焯顺带的,我们也有作品啊,他们怎么都看不见……”

  华研唱片,飞轮海四人正在练习《SORRY, SORRY》的舞蹈,就是那个搓手舞。

  几人跟随着音乐节奏练习了几遍,便各自拿了瓶矿泉水到旁边休息。

  一坐下,汪东城就忍不住开始吐槽。

  最近飞轮海没什么活动。

  热度全靠吴焯跟吴遵在带。

  特别是吴焯。

  每次他上头条,飞轮海都会沾光。

  这不可避免的让飞轮海这个团体在台省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飞轮海的热度高了,几个成员的受益匪浅,身上各自背了好几个代言。

  当然,吴焯显然代言最多。

  目前来说,但凡有大品牌的代言找飞轮海的个人成员,第一选择绝对是吴焯。

  如果他不要,才轮到吴遵。

  不过,这种独一档的人气让吴焯在组合中的地位越发高涨的同时。

  也使得其他几个成员心中或多或少出现一些羡慕,甚至嫉妒的心思。

  平时这种心思大家都会隐藏在心里。

  只有汪东城性格大大咧咧,今天一不小心就说漏了嘴。

  吴焯装作没听到,继续玩着手机里的贪吃蛇。

  倒是旁边吴遵拍了拍汪东城肩膀。

  “额!阿焯,你别介意,我就这么一说。”

  被吴遵这么一拍,汪东城立刻反应了过来,急忙跟吴焯道歉。

  “没关系啦!”吴焯笑了笑,示意自己不在意。

  他早就知道如果他人气飞速提升,这种情况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

  “大东,你这种话以后还是少说,火卓人气高,那是他自己挣来的。

  我们不恭喜他就算了,没必要说这种扫兴的话。”

  辰亦儒跟吴焯关系最好,有些听不得汪东城的话,略带埋怨的吐槽。

  “不好意思阿焯,这的确是我的错。”

  汪东城摸了摸头,狠狠瞪了一眼辰亦儒,再次道歉。

  “不用道歉,都是兄弟,你道歉就显得太见外了。”

  吴焯拍了拍他肩膀,站起身,“走吧!今天是《飞轮海》这张唱片结算的日子。

  我们该去看看我们赚了多少钱。”

  “不错,我可是期待好久了,也不知道这次能结算到多少钱。”

  一听到钱,汪东城第一个两眼发光,他不像吴遵与辰亦儒,本身家里就有钱。

  他身上现在都还背着债。

  虽然因为今年飞轮海火爆的原因,他挣了不少,也还了大部分,但还有一小部分没还,现在就指望着唱片结算。

  “外面的报纸说我们这张唱片的销量已经超过百万张。

  你们觉得真有这么多吗?”

  四人一起往外走,辰亦儒摸着下巴分析,“如果真有百万张的销量,我们每个人应该都能分不少吧!”

  “是不是百万张,还得看出货量。

  媒体跟公司对外宣称的数量最好不要相信。”

  在这个圈子待得越久,很多东西也就看得越明白。

  就说这唱片销量,唱片公司对外往往会报一个特别高的数据。

  然后对内,对歌手以及有版税的创作人,公司又会说,“其实这张唱片的销量很低,外面的数字是为了宣传……”

  所以,说到底,一张唱片的具体销量其实最真实的只有唱片公司才知道。

  最主要还是要看唱片公司的底线。

  好一点的唱片公司,就算虚报数字,也会让你有些钱赚。

  没良心一点的,则可能会让你一分钱赚不到,还倒贴都有可能。

  吴焯只希望,华研不会是那种没良心的。

  一边讨论着,几人来到陈惠英在华研唱片的办公室。

  陈惠英今年过来也是够忙的。

  光是办公室都搬了三次。

  最开始在天熹,后面飞轮海在可米国际的运作下成立后,她把办公室搬到了可米。

  最近,因为华研要求对飞轮海进行更严格的培训,飞轮海的培训工作转到华研这边,陈惠英也跟着把办公室办了过来。

  “你们几个来的正好,我正想去找你们。”

  办公室里,见吴焯几人进来,陈惠英笑着拿出一份报表,“这是《飞轮海》这张唱片的销量数据,以及收入分配,你们看看,过两天你们的收入会由公司打到你们的账户。”

  吴焯几人都没心情跟陈惠英聊天,纷纷接过报表看了起来。

  报表上写的《飞轮海》总数据是73万张。

  台省16万,新加坡4万,港澳5万,内地40万,其他如美加、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区的合计数据是8万。

  吴焯暂时没去分析华研亦或者百代唱片有没有吞数据。

  而是继续往下看。

  台省16万,批发价售卖给玫瑰、大众等唱片行的价格是190台币一张,16万就是3040万台币,折合**民币在600万左右。

  新加坡4万张销量,批发售价8新币,总收入32万新币,折合**民币是160万。

  港澳5万,批发售价40港币,总收入200万,折合**民币是180万。

  内地40万,批发价37人民币,总收入1480万。

  其他地区的8万,平均批发价在40人民币,总收入在320万左右。

  算下来,这张唱片的总收入是2800万左右(前面有些零头四舍五入了)。

  2800万人民币中,需要扣除碟片成本、运输成本、宣传、制作1300万。

  最后剩下1500万。

  这1500万还要分600万给百代等其他地区的唱片发行商。

  剩下900万,华研拿走一半,也就是450万。

  450万里,可米再拿百分之三十,飞轮海四人剩下315万人民币。

  四人平分,一人78.7万。

  吴焯这里,经纪公司再抽,剩下47万。

  看着属于自己的那个数字,吴焯沉默了。

  这特么都还不如自己去内地参加一个活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