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龙城外,三里处。
等许青白领军赶到之时,这里已经上演了又一轮空前惨烈的大战。
此前,敌人之所以鸣金收兵,仓惶而去,之所以肖弼光在内的三百余游击军,能够得以死里逃生,都是因为,大战中的裴秀突然得到消息,说云龙城外三里处,再次出现大股骑兵,正在快速布防。
突然出现的这支部队约莫有一万人众,既是骑兵,自然便不可能是龟缩在云龙城里的那一万软蛋守军了!
大感意料之外,裴秀此时终于后知后觉,心里隐隐升起一种不祥的感觉。
自从往北折返以来,他连续遭遇多次小股部队的袭扰,每一次,都如今天这般,对方不计生死,不惜代价。
裴秀还以为这是大越一边急眼后的雷霆报复,原本没放在心上。而且每次收割,都有新的军功入账,便却之不恭了。
但眼下仔细算了算,受困于这些袭扰,大军的行进速度慢了不少,至少也要比预料想中晚了一天。
直到这个时候,裴秀才敏锐地察觉到,那支不慌不忙掉在自己后头吃灰的骑兵大军,有问题!
如今,前头突然又出现一支一万人的骑兵,如果再算上守城的一万步卒…
他**,这是要不慌不忙,关门打狗的节奏啊!
所以,当时正指挥着大军围剿肖弼光的裴秀,赶紧传令全军,再也顾不上收拾那三百残余,仓惶往云龙城方向冲过来。
如今前有狼后有虎,裴秀自知处境相当不妙。可偏偏又受云龙城周边地形地势所限,这里像是一只葫芦,而云龙城所在,刚好便是葫芦口的位置。
眼下裴秀的大军既不能折转腾挪,更不敢掉头转向,他唯有硬着头皮,一条道走到黑了!
裴秀心里着急,只盼着前头那一万骑兵也是一颗绣花枕头,经不起自己几轮冲锋,能够被自己冲开一条血路来!
然而,人在倒霉的时候,似乎总是事与愿违!
裴秀怕什么来什么。
等他赶到地方,动起手来后,裴秀这才发现,这一万不知根脚来历的骑兵简直不得了!
什么软蛋,什么绣花枕头,他**,这分明就是一群恨不得对他们饮血啖肉的野兽!
直到此刻,裴秀大概是坐实了心中那个万一。
原来,这些天来,背地里一直有人在给自己下套呢!而眼下正是对方准备就绪,即将收网的时刻。
他心中大急的同时,更深知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自乱了阵脚。
他努力让自己保持心平气和,更忍住不去联想那个最糟的结果,以免乱了心智,失了分寸。
世上没有后悔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十万火急的事情,是凭借着暂时兵力上的优势,全力凿阵,撕开一道口子夺路而逃。
如果不能从这里逃出生天,多想多说,都是无用!
大敌当前。
裴秀亲自上阵督战,他洞察着战场上的变化,判断着接下来的走势,他频频调度指挥,使出了浑身解数。
一座不高的小土丘上,裴秀驱马立于上头,身边皆是披挂重甲的亲卫,层层拱卫守护。
此时,裴秀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战场,眼皮轻跳。
那边,他已经派出了麾下最精锐的一部骑兵,正在全力凿阵。
可让他感到震撼的是,自己这支悉数来自北方大草原,号称整座草原上最强悍的骑兵,拥有赫赫凶名的朵颜铁骑,竟然没能在对方身上讨到便宜!
大匈与大越两朝,一个以凶悍的铁骑踏碎山河,另一个则以精锐的步战独步天下。
骑兵向来都是大匈的长处,常能以碾压之势,到处横冲直撞,势不可当!
什么时候,大越这边,也拥有这么一支骑兵部队了?竟能与最凶悍的朵颜铁骑正面硬刚,还丝毫不落下风!
心念百转间,裴秀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那晚浊水河畔的一道身影!
他伸手抹了把额头上渗出来的细密汗珠,如梦初醒,此时,嘴里不自觉地蹦出三个字:
“崔嵬军!”
……
-----------
战场另一头,唐嗣业正领着一万崔嵬军,殊死拦截。
敌人如一道道潮水般翻涌而来,一心想要在这一万人的大阵中间,撕开一道可以宣泄的口子!
大战双方一上来便组织了几次对冲对撞,简单粗暴,直接了当,都想着气势如虹,盖过对方一头!
几次对冲下来,崔嵬军这边,面对大匈万余前军,竟然将对方吃得死死的,寸步未让!
随后,没占到便宜的大匈一边,急忙将前军撤了下去,又火速抽调来一部骑兵上阵,似乎是想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车轮作战。
在经历了初时几次对冲,打出了气势过后,唐嗣业开始稳扎稳打,并不冒进。
如今时间在崔嵬军一方,只要多拖住一刻,胜利的天平便会往他们一方多倾斜一度。
两部骑兵再次对撞到了一起。
这一次,大匈不再像前几次,阵型并没有溃散。
而崔嵬军这边,锋芒也终于被对方死死抵住,再无前几次的进退自如。
双方几乎势均力敌!
阵中,副将唐嗣业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同,他转头望去,寻见了这部骑兵身后的营旗,遥见上面绣有“朵颜”二字。
唐嗣业沉着脸,敢情是把号称甲冠天下的朵颜铁骑给拉下场了。
代管了崔嵬军好几年的唐嗣业,当然听过对方的赫赫凶名。
他只是没想到,稀罕无比的朵颜铁骑,竟也有六千众出现于此,狭路相逢,还真是运气到家了!
这些年,他呕心沥血,一手打造崔嵬军,就是奔着有朝一日,也能在战场上与这支天下骑兵的甲冠相抗衡,大战个三百回合。
对于一名武将来说,甲冠二字的诱惑,丝毫不亚于一名野心勃勃的诸侯对于江山权力的执着,有能者逐而得之!
……
战斗并没有因为这部朵颜铁骑的出现,而呈现一边倒的局面,相反,战斗不光在继续,而且越来越胶着、惨烈。
再次经历了几个回合的野蛮对冲,双方各有死伤,仍打得难解难分,不相上下。
但唐嗣业自己带出来的兵,自己心里有数,随着每一次冲锋,崔嵬军这边,无论是气势还是速度,都在不断减弱。
都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骑兵作战,尤为注重气势。
其实这支朵颜部捡了个便宜,他们刚加入战场,正是锋芒最胜的时候。
但反观崔嵬军这边,到现在已经连续冲锋了十余次,无论是战**脚力还是骑卒的体力,都在不断地衰减。
此消彼长之下,崔嵬军其实相当吃亏!
唐嗣业知道,再这么这样下去,迟早会落于下风,但他现在似乎别无它法。
有时候,想要套住恶狼,还不得不要舍得孩子。
他心里掐算着时间,按照他的推算,许青白领着的那两万崔嵬军,约莫还有两炷香的时间才能赶到。
云龙城一战,成败就在这两炷香!
崔嵬军成军以来的第一场大胜,就系此时他一人!
他还得再咬咬牙,坚持坚持…
……
又在经历了几次全力冲锋过后,崔嵬军开始显现出疲态,伤亡剧增。
而且,他们此时在人数处于绝对的下风,再这么下去,极有可能会被生生耗尽。
毫无疑问,如果这六千朵颜铁骑难以为续,届时肯定会被替换下去休整,不会与崔嵬军死磕到底!到时候自会有另一部敌人上前补位,继续冲击崔嵬军的大阵。
但崔嵬军这边,总共就这么点人,不会得到任何喘息休整的机会!
战场上形势的不断变化,尤为考验一名将领的临场指挥能力!
所幸,唐嗣业刚好便是一位有勇有谋、杀伐果断的绝世将才!
唐嗣业当机立断,分去部分兵力,牢牢扎紧后面的口袋,其余五千人,下马步战!
直到此刻,他仍不想放走一条漏网之鱼,想着一网打尽。
对崔嵬军来讲,上马能骑射,下马能步战,这是基本的要求。
他们不止是一支骑军,只不过对外常以骑军示人罢了!
深谙骑兵战法的他们,下了马背,战力同样不可小觑!
崔嵬军严格执行许青白当年定下的训练大纲,唐嗣业接手后,这些年,更是在埋头钻研骑兵战法的同时,针对骑兵场地限制、目标较大、阵型不稳、容易失控等缺点,专门研究练就了一套以步制骑的战法。
战场上,重骑兵往往天生克制步兵,用重骑来凿开步阵,几乎所向披靡。
但裴秀此番南下,为了保持机动性和灵活性,军中轻骑居多,重骑只占极少数量。
偏偏这部朵颜铁骑,便属于是轻装简行的那种!
而如果是有所准备的步兵对阵轻骑,同样可以干出一边倒的屠杀!
短兵相接处,五千崔嵬军迅速换上陌刀。
此刀专为步兵拒骑打造,长柄大刀,通长一丈,白刃双边,重达二十斤。
五千崔嵬军,面向大匈骑兵狂潮而立,严阵以待。
唐嗣业扯掉厚重的甲胄,赤膊上阵,开始带头冲锋。
五千崔嵬军一步一动,动作整齐划一,如墙行进。
所过之处,手起刀落,白光似山。
每进一步,势不可挡。
每落一刀,人马俱碎。
战场形势大变。
甫一接触,朵颜铁骑一线接着一线被放倒,来势陡歇。
崔嵬军士气大振,喊声震耳,战意滔天。
三里之外的云龙城,一个个龟缩在城头上的守军,个个伸长了脖子,此时竟面面相觑,看得口干舌燥、热血澎湃。
……
云龙城外,三里处。
等许青白领军赶到之时,这里已经上演了又一轮空前惨烈的大战。
此前,敌人之所以鸣金收兵,仓惶而去,之所以肖弼光在内的三百余游击军,能够得以死里逃生,都是因为,大战中的裴秀突然得到消息,说云龙城外三里处,再次出现大股骑兵,正在快速布防。
突然出现的这支部队约莫有一万人众,既是骑兵,自然便不可能是龟缩在云龙城里的那一万软蛋守军了!
大感意料之外,裴秀此时终于后知后觉,心里隐隐升起一种不祥的感觉。
自从往北折返以来,他连续遭遇多次小股部队的袭扰,每一次,都如今天这般,对方不计生死,不惜代价。
裴秀还以为这是大越一边急眼后的雷霆报复,原本没放在心上。而且每次收割,都有新的军功入账,便却之不恭了。
但眼下仔细算了算,受困于这些袭扰,大军的行进速度慢了不少,至少也要比预料想中晚了一天。
直到这个时候,裴秀才敏锐地察觉到,那支不慌不忙掉在自己后头吃灰的骑兵大军,有问题!
如今,前头突然又出现一支一万人的骑兵,如果再算上守城的一万步卒…
他**,这是要不慌不忙,关门打狗的节奏啊!
所以,当时正指挥着大军围剿肖弼光的裴秀,赶紧传令全军,再也顾不上收拾那三百残余,仓惶往云龙城方向冲过来。
如今前有狼后有虎,裴秀自知处境相当不妙。可偏偏又受云龙城周边地形地势所限,这里像是一只葫芦,而云龙城所在,刚好便是葫芦口的位置。
眼下裴秀的大军既不能折转腾挪,更不敢掉头转向,他唯有硬着头皮,一条道走到黑了!
裴秀心里着急,只盼着前头那一万骑兵也是一颗绣花枕头,经不起自己几轮冲锋,能够被自己冲开一条血路来!
然而,人在倒霉的时候,似乎总是事与愿违!
裴秀怕什么来什么。
等他赶到地方,动起手来后,裴秀这才发现,这一万不知根脚来历的骑兵简直不得了!
什么软蛋,什么绣花枕头,他**,这分明就是一群恨不得对他们饮血啖肉的野兽!
直到此刻,裴秀大概是坐实了心中那个万一。
原来,这些天来,背地里一直有人在给自己下套呢!而眼下正是对方准备就绪,即将收网的时刻。
他心中大急的同时,更深知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自乱了阵脚。
他努力让自己保持心平气和,更忍住不去联想那个最糟的结果,以免乱了心智,失了分寸。
世上没有后悔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十万火急的事情,是凭借着暂时兵力上的优势,全力凿阵,撕开一道口子夺路而逃。
如果不能从这里逃出生天,多想多说,都是无用!
大敌当前。
裴秀亲自上阵督战,他洞察着战场上的变化,判断着接下来的走势,他频频调度指挥,使出了浑身解数。
一座不高的小土丘上,裴秀驱马立于上头,身边皆是披挂重甲的亲卫,层层拱卫守护。
此时,裴秀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战场,眼皮轻跳。
那边,他已经派出了麾下最精锐的一部骑兵,正在全力凿阵。
可让他感到震撼的是,自己这支悉数来自北方大草原,号称整座草原上最强悍的骑兵,拥有赫赫凶名的朵颜铁骑,竟然没能在对方身上讨到便宜!
大匈与大越两朝,一个以凶悍的铁骑踏碎山河,另一个则以精锐的步战独步天下。
骑兵向来都是大匈的长处,常能以碾压之势,到处横冲直撞,势不可当!
什么时候,大越这边,也拥有这么一支骑兵部队了?竟能与最凶悍的朵颜铁骑正面硬刚,还丝毫不落下风!
心念百转间,裴秀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那晚浊水河畔的一道身影!
他伸手抹了把额头上渗出来的细密汗珠,如梦初醒,此时,嘴里不自觉地蹦出三个字:
“崔嵬军!”
……
-----------
战场另一头,唐嗣业正领着一万崔嵬军,殊死拦截。
敌人如一道道潮水般翻涌而来,一心想要在这一万人的大阵中间,撕开一道可以宣泄的口子!
大战双方一上来便组织了几次对冲对撞,简单粗暴,直接了当,都想着气势如虹,盖过对方一头!
几次对冲下来,崔嵬军这边,面对大匈万余前军,竟然将对方吃得死死的,寸步未让!
随后,没占到便宜的大匈一边,急忙将前军撤了下去,又火速抽调来一部骑兵上阵,似乎是想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车轮作战。
在经历了初时几次对冲,打出了气势过后,唐嗣业开始稳扎稳打,并不冒进。
如今时间在崔嵬军一方,只要多拖住一刻,胜利的天平便会往他们一方多倾斜一度。
两部骑兵再次对撞到了一起。
这一次,大匈不再像前几次,阵型并没有溃散。
而崔嵬军这边,锋芒也终于被对方死死抵住,再无前几次的进退自如。
双方几乎势均力敌!
阵中,副将唐嗣业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同,他转头望去,寻见了这部骑兵身后的营旗,遥见上面绣有“朵颜”二字。
唐嗣业沉着脸,敢情是把号称甲冠天下的朵颜铁骑给拉下场了。
代管了崔嵬军好几年的唐嗣业,当然听过对方的赫赫凶名。
他只是没想到,稀罕无比的朵颜铁骑,竟也有六千众出现于此,狭路相逢,还真是运气到家了!
这些年,他呕心沥血,一手打造崔嵬军,就是奔着有朝一日,也能在战场上与这支天下骑兵的甲冠相抗衡,大战个三百回合。
对于一名武将来说,甲冠二字的诱惑,丝毫不亚于一名野心勃勃的诸侯对于江山权力的执着,有能者逐而得之!
……
战斗并没有因为这部朵颜铁骑的出现,而呈现一边倒的局面,相反,战斗不光在继续,而且越来越胶着、惨烈。
再次经历了几个回合的野蛮对冲,双方各有死伤,仍打得难解难分,不相上下。
但唐嗣业自己带出来的兵,自己心里有数,随着每一次冲锋,崔嵬军这边,无论是气势还是速度,都在不断减弱。
都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骑兵作战,尤为注重气势。
其实这支朵颜部捡了个便宜,他们刚加入战场,正是锋芒最胜的时候。
但反观崔嵬军这边,到现在已经连续冲锋了十余次,无论是战**脚力还是骑卒的体力,都在不断地衰减。
此消彼长之下,崔嵬军其实相当吃亏!
唐嗣业知道,再这么这样下去,迟早会落于下风,但他现在似乎别无它法。
有时候,想要套住恶狼,还不得不要舍得孩子。
他心里掐算着时间,按照他的推算,许青白领着的那两万崔嵬军,约莫还有两炷香的时间才能赶到。
云龙城一战,成败就在这两炷香!
崔嵬军成军以来的第一场大胜,就系此时他一人!
他还得再咬咬牙,坚持坚持…
……
又在经历了几次全力冲锋过后,崔嵬军开始显现出疲态,伤亡剧增。
而且,他们此时在人数处于绝对的下风,再这么下去,极有可能会被生生耗尽。
毫无疑问,如果这六千朵颜铁骑难以为续,届时肯定会被替换下去休整,不会与崔嵬军死磕到底!到时候自会有另一部敌人上前补位,继续冲击崔嵬军的大阵。
但崔嵬军这边,总共就这么点人,不会得到任何喘息休整的机会!
战场上形势的不断变化,尤为考验一名将领的临场指挥能力!
所幸,唐嗣业刚好便是一位有勇有谋、杀伐果断的绝世将才!
唐嗣业当机立断,分去部分兵力,牢牢扎紧后面的口袋,其余五千人,下马步战!
直到此刻,他仍不想放走一条漏网之鱼,想着一网打尽。
对崔嵬军来讲,上马能骑射,下马能步战,这是基本的要求。
他们不止是一支骑军,只不过对外常以骑军示人罢了!
深谙骑兵战法的他们,下了马背,战力同样不可小觑!
崔嵬军严格执行许青白当年定下的训练大纲,唐嗣业接手后,这些年,更是在埋头钻研骑兵战法的同时,针对骑兵场地限制、目标较大、阵型不稳、容易失控等缺点,专门研究练就了一套以步制骑的战法。
战场上,重骑兵往往天生克制步兵,用重骑来凿开步阵,几乎所向披靡。
但裴秀此番南下,为了保持机动性和灵活性,军中轻骑居多,重骑只占极少数量。
偏偏这部朵颜铁骑,便属于是轻装简行的那种!
而如果是有所准备的步兵对阵轻骑,同样可以干出一边倒的屠杀!
短兵相接处,五千崔嵬军迅速换上陌刀。
此刀专为步兵拒骑打造,长柄大刀,通长一丈,白刃双边,重达二十斤。
五千崔嵬军,面向大匈骑兵狂潮而立,严阵以待。
唐嗣业扯掉厚重的甲胄,赤膊上阵,开始带头冲锋。
五千崔嵬军一步一动,动作整齐划一,如墙行进。
所过之处,手起刀落,白光似山。
每进一步,势不可挡。
每落一刀,人马俱碎。
战场形势大变。
甫一接触,朵颜铁骑一线接着一线被放倒,来势陡歇。
崔嵬军士气大振,喊声震耳,战意滔天。
三里之外的云龙城,一个个龟缩在城头上的守军,个个伸长了脖子,此时竟面面相觑,看得口干舌燥、热血澎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