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3:我妻京圈大小姐 第345章 我们的机会

小说:重生1983:我妻京圈大小姐 作者:十二小时睡眠 更新时间:2025-07-25 06:45:31 源网站:2k小说网
  林小青的事情,叶建国没有搭理,晚上回去睡了一觉,第二天就来上班。刚走进公司,代春丽拿着一叠文件跑了过来。

  代春丽嘴里,还吃着油条。

  “慢点!”

  叶建国心疼看着代春丽,这两个月自己深居简出,都是代春丽负责。代春丽管理公司,井井有条,十分尽心。

  代春丽用力把油条给弄进嘴里,有点含糊道:“老板,这些文件,必须尽快签署。”

  “我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跟你谈。”

  叶建国帮着代春丽,拿着资料。

  秘书杨帆从楼上也跑了下来,对着代春丽吐了吐舌头,赶紧从叶建国手中,接过文件。

  “给代经理倒水。”

  “多重要的事情,也等着吃完早饭再说。”

  “你说说你。”

  叶建国无奈看着代春丽,代春丽太有责任感,这都让老板叶建国有一种负罪感。毕竟代春丽刚刚大学毕业,如此青涩,就被叶建国“压榨”。

  “回头,涨点工资吧。”

  叶建国心中很过意不去,涨工资的念头,再次而出。

  “老板,我很担心咱们小区。”

  “担心?”

  叶建国翻看文件,这都是建造小区,需要的批复文件,甚至还有财务报表。九天小区,总共六栋楼,一梯二户。

  这样的格局,在冰城从来没有过。

  整个小区,现在的费用,就花费55.62万元。

  这可是真金白银,可现在主体起来,就等着房屋装修了。代春丽做了市场调研,发现重大问题。

  “老板,你让康斯坦丁设计出来的一梯二户,这造成一栋楼才有12户,你说咱们定价多少?”

  “你要知道,现在所有厂矿,还有单位,都是有分房的。”

  “就算不分房,许多厂矿单位,还有公房。”

  “普通老百姓,是不需要买房的。”

  “就算有需要的人员,我们的小区定价多少?”

  叶建国听到代春丽这么说,也就明白过来。

  “一平500!”

  叶建国刚说完,杨帆都摇头了。

  一梯两户,都是100平的格局。

  这就说明一户最多卖出5万块,这年代,万元户都屈指可数,让人花5万块买房子?

  在分房政策之下,这样的定价,谁能买?

  “老板,咱们没有市场。”

  代春丽痛心疾首,当初设计房子时候,代春丽就隐约觉察到不对。现在做了市场调研,代春丽觉得自己的小区根本无人买。

  冰城,不是京城。

  这里的消费观念,还无法做到让他们买房子。

  “太贵了,100一平,还有可能。”

  “可要是这个价钱,一栋楼才12万,就算我们把6栋都卖出去了,也挣不了多少钱。”

  “老板,怎么办?”

  代春丽更加着急起来,杨帆听着也连连点头。

  他们投入这么多钱,却没有得到利润。

  “春丽,你做的市场调研,很对。”

  “现阶段,其实房地产开发,并不适合。”

  叶建国看着代春丽的调查报告,脸上露出微笑。叶建国对代春丽越来越满意了,以后把公司交给代春丽,叶建国也放心了。

  “那老板呢?”

  代春丽惊讶看着叶建国,叶建国都知道这个。

  “你这市场调研是正确的,现阶段,普通老百姓是无法购买房子。”

  “他们也无需购买。”

  “这不像京城、鹏城那些大城市,老百姓已经开始有钱,手中的钱,需要花出去。”

  “冰城之地,就算开发地产,还需要蛰伏五年。”

  叶建国坐在办公室说着,而这个时候,马卫华和康斯坦丁也出现了。康斯坦丁脸色发黑,马卫华一个劲说金融知识,康斯坦丁有点不懂了。

  康斯坦丁把马卫华领来,就是让叶建国说说。

  没想到,两人来到这里,却听到叶建国和代春丽所说的话。

  “一平房子500,还一梯两户?”

  马卫华惊讶看着,这房子价值5万块,这普通人根本买不起。能买起的人,也得考虑,是否合适。

  分房的政策,贯穿各个企业。

  马卫华已经情不自禁,来到叶建国旁边,静静听着。

  “市场调研没有错,代春丽你也没有错。”

  “不过这个市场调研,对象错了。”

  “对象?”

  代春丽疑惑看着叶建国,叶建国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们小区,不是卖给普通老百姓。”

  “而是卖给那些崛起的商人。”

  “商人?”

  代春丽愣住了,马卫华想了想,忍不住道:“就算商人有钱,人家肯定也有房子住,凭什么买咱们公司的房子?”

  “对,凭什么?”

  叶建国笑了,再次看着马卫华,也指了指康斯坦丁。

  “咱们小区设计的怎么样?”

  “我的设计,是最现代化的,加上老板你说的安保理念,不,安保物业理念。”

  “对,还有一个词语,叫业主。”

  “业主进来了,房屋任何问题,都是安保物业负责。甚至水管漏了,也是安保物业负责。只要住进我们的小区,他们就有了管家,不需要操心这些事情。”

  康斯坦丁把自己的设计理念都说了。

  其中,一部分是叶建国的。

  马卫华听着连连点头,这样的小区的理念,已经超越其他人。

  “可这需要我们宣传。”

  “那帮商人,也未必会买。”

  “钱不外漏!”

  马卫华突然低声说着,现在发家致富的万元户,真不敢把钱拿出来。甚至许多人,都不去银行存钱。

  钱不外漏,钱在老百姓手中,也不流通,这会给经济造成问题。

  “我说了,不是老百姓。”

  “我卖给是那些商人。”

  “崛起的商人,需要机会的商人。”

  “买我们小区,就有一个机会。”

  “机会?”

  众人愣住了,纷纷看向叶建国。

  叶建国露出神秘笑容来。

  “等着看吧,这个机会,也是我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