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父 第一百七十三章 次级贷款概念

小说:法兰西之父 作者:青山铁杉 更新时间:2025-09-23 05:28:34 源网站:2k小说网
  如果说现在的法郎存在通胀压力,泰铢肯定是没这个问题了,泰国本身就处在恶性通货膨胀当中。

  不然文官总理比里·帕侬荣,也不会后来又被因为二战和日本走近下台的銮披汶·颂堪反攻倒算。

  法兰西银行已经国有化,这是几个月前的左翼联盟**最大的政绩,蜕变为法兰西国家银行的它,将会马上派人进驻曼谷,把这个因为战争几乎从头开始的中南半岛国家,从深渊当中拉出来重回正轨。

  法兰西国家银行还会整合泰国以稻米交易为核心的金融体系,比如说和泰国盘古银行共建这个体系。

  此举会不会引起美国的警惕?科曼觉得这种担忧大可不必,法郎在英镑面前算什么?

  现在只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初期,英镑因为战前的惯性流通范围还大得很,英镑虽然已不是货币之王,但仍然是一个拥兵自重的主要割据诸侯。

  在英国的英镑流通量仍然很大,遍布世界各大洲的英联邦诸国,北欧的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南欧葡萄牙、希腊,非洲的埃及,和与英国保持重要贸易关系的国家。

  它们事实上形成了一个硕大无比的英镑区,仍然控制着世界的原材料、能源的供应基地,垄断着巨大的世界市场份额。

  法国虽然有法郎区,但法郎存在的国家比英镑国家可差远了,很多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

  别说是现代国家了,很多连封建都谈不上,妥妥的部落冲突,这样的地方能给法郎带来多少流通性?

  这些落后地区的好处是可以让法国轻易摧毁当地的文明,把法国文化根植于当地,法语国家对法国的依赖超过英联邦国家对英国的依赖。

  可是太落后了,落后到了对货币的流通性没有帮助。

  所以看起来法郎区面积也不比英镑区小到连尾灯都看不见,可实际上在国际贸易结算当中,法郎的份额就只是英镑的零头。

  英镑巅峰是真正占据了百分之八十的结算份额,货真价实的国际货币。

  哪怕是现在,美国的结算份额也是刚刚超过英镑,英镑和美元的差距在毫厘之间,英镑只比美元少几个百分点。

  这几个百分点就是法郎的国际贸易结算份额,主要就在北非的几个国家和法属印支。

  现在就算是按照一切顺利的预估,泰国全盘接受了法郎也不会有多大的提升,在美元英镑面前仍然是不够看。

  美国不斩了英镑,让英镑的结算份额对美国没有威胁之前,法郎一个小虾米,哪能引起美国人的注意呢。

  未来法郎能不能有更加重要的地位,说到底还是要看在欧洲能不能战胜马克,法国肯定是想的,不然也不会在戴高乐时期,在法国人的挑头下,爆发了全世界对美国黄金储备的大挤兑。

  戴高乐发誓要将美元拉下世界货币的霸主地位,推翻布雷顿森林王朝,改革全球货币制度,法国领导下的欧洲必须获得更大的金融权力。

  那一场因为黄金是美元根基产生的货币大战,法国当然精准的找到了根源,但美法两国的国力还是有些遥远。

  时间还早,科曼不关心十几年之后的货币大战,现在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法兰西国家银行的人马上就到了,因为西贡就有法兰西国家银行的机构。

  西贡不说是法国殖民地最繁华的城市也差不多,怎么可能只存在东亚银行、西贡银行这些华人银行呢?

  “其实找到和华人移民的共同点之后,你会发现事情变得容易的多。”和泰国包括但不限于总理的上层谈完之后,科曼神色轻松的对艾克达道,“我们甚至可以用很小的代价来建立一个有足够覆盖力的金融体系。”

  当然科曼也不否认,这是来的时机特别合适,要是等到常公丢人现眼的时候,美国就会开始补救措施,在东方大国的周边投入资源了。

  所以明确来讲,泰国人其实还是过几年苦日子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国家困难只要别到爆发内战的地步,其实对上层影响不大,盘古银行的陈弼臣,木材大王伍班超、尚泰公司的郑午楼、以及正大公司的谢易初这些人,不会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挺不住。

  “他们确实是亚洲东部的宗主国。”法属印支和泰国华人都有远比比当地人更强大的实力,艾克达要是还看不到就蠢了,“要是大航海时代是他们开启的话,这个世界无法想象。”

  “不要想没有发生的事情,既然没有发生肯定有内在原因。”科曼淡然的说道,明朝倒是也沿着阿拉伯人的海路出海过,但最终,只能说历史惯性确实大,东方大国没这个命。

  欧洲也不是没有遇到过海洋的对手,这个对手也是老对手了,阿拉伯人。

  十九世纪中后期的阿曼帝国,其实还真有早期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一点零版本殖民帝国的意思,还占了马达加斯加的一部分。

  但十九世纪中后期那都是殖民帝国二点零的时代了,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一点零版本的王者已经走下神坛,那是英法两国的时代。阿曼帝国的马达加斯加最终也成了法国的殖民地。

  “我们也要学习一下英国,在某些存在强大国家的地区降低自己的影响力,用更隐蔽的办法来应对问题。”科曼压低声音道,他不好意思把法国顶不住法属印支三国的独立说出口,但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艾克达以及路易孚达公司很快就会发现这一笔投资物超所值的,要知道一九四六年过去一大半了,一旦到了秋收的时候欧洲国家发现年景不好,粮食危机马上就会爆发,到时候这一次打着把泰国拉出深渊名义的稻米,一旦到达欧洲就是奇货可居。

  英国人不能给法国造成阻碍,因为同为三大稻米交易中心的新德里已经瘫痪了,想要像是原来那样出点什么事情就再苦一苦印度人已经不可能。

  在法兰西国家银行,主要是科曼和路易孚达注资的帮助下,泰国各大银行也很快恢复了业务贷款。

  来到曼谷的西贡法兰西国家银行行长德拉约,很快通过在泰国银行体系面前算是强大无比的雷霆手段,整顿的泰国以稻米业务为核心的金融市场。

  科曼其实看不懂这种金融操作,但在和对方接触的时候,以闲聊的口吻询问了一下,是否可以把泰国包括盘古银行在内的各大银行,作为法兰西国家银行的下线。

  这些泰国银行可以从法兰西国家银行借出一笔钱,再用比银行更高的利率贷款给那些信用状况不太良好的客户。如此一来,整个泰国社会当中都形成了一条庞大的贷款产业链。

  “这样的话极其容易产生危机。”德拉约震惊的看着科曼,难道眼前的军人不知道当中的危险?

  实话实说当然是知道了,这就是美国次贷危机的过程,只不过被科曼用在了稻米上。

  科曼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泰国现在的状态就是个从零开始,以及今年欧洲出现一直会持续到明年的饥荒,首先是不缺市场,就差产量。

  以目前的情况来说,法国如果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那么可以从其他欧洲国家转取大量的利益。

  而且粮食这个领域,几乎不存在找不到销路的问题,要知道在二十一世纪哪怕是印度,几乎所有产业都毫无竞争力,粮食也是不愁卖的,成为了印度平衡贸易逆差的主要手段,后果就是在苦一苦印度人。

  因此欧洲市场的需求可以断定,粮食又不愁卖这两个基本条件在这,剩下的就是尽可能的扩大泰国的生产能力了。

  泰国的地理位置虽然做不到爪哇岛水稻两年九熟这么**,但一年三熟还是可以保障,大概率这件事能成,科曼直观感受比次贷危机的风险小很多。

  “从零开始的经济的快速发展,泰国社会当中想要通过贷款来实现稻米生产的农民会非常多,但是他们缺乏渠道。如果各大银行对贷款者的授信门槛较低,就可以迅速扩大法兰西国家银行的贷款业务,只需要用自己的土地作为担保就行了。”

  科曼感觉这个世界大有可为,他并不担忧造成危机,因为泰国本来就再泥潭里面,根本不在乎变得更惨,要是成功了,那对法国银行的促进不可估量,不得不说科曼在这方面的认识极其冷血。

  作为一个名义上从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身上,借了两千多万美元,帮助路易孚达公司和法兰西国家银行扩展业务的当代圣人。科曼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德拉约眼看阻拦不住开始找补,同时也是推卸责任,“如果贷款收回出现问题?”

  那就再印点法郎!科曼心里这么想但肯定不能这么说,而是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道,“如果我说能为你兜底,你相信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