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团那个小可怜超厉害 第二百九十一章 豫省来信

小说:文工团那个小可怜超厉害 作者:素衫清韵 更新时间:2025-10-17 18:41:54 源网站:2k小说网
  ();

  高红樱说的有道理,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可有时候往往感情总是在某一刻影响理智。

  但也只是某一刻而已,宋玉犹犹豫豫的到最后还是做了决定,转业。

  感情归感情,前途归前途。

  每一个人正常来说都还有几十年的路要走,就像高红樱说的那样,这条路谁也陪不了谁一辈子。

  人是群居物种,可从某一方面来说也是独行者。

  孤独的来到这个世上,一路上遇到很多人,一路不停的分分合合,最后走的时候依旧是一个人。

  夕阳的余晖撒下来,在夜幕降临之前给大地镀上了最后一层金光。

  邓青宁抱着新领的书跟高红樱还有崔兰三个人一起往宿舍走。

  少了宋玉一个,变成了三个人。

  宿舍里也新添了一个人,平时相处的也挺和睦的,但先到的和后来的总归是不一样,缺那么一点东西。

  校园里明显热闹起来,来了很多新的面孔。

  新来的学生和老生其实还是很好认的。

  “还没有被接下来的学习生活鞭挞,一个个热情洋溢的,眼里全是对未来的好奇与初来乍到的兴奋。

  老生和新生,光看精神面貌就能分的清清楚楚。”

  高红樱感叹了一声,她们现在已经没有年轻人的灵魂了,至少是没有那种**了。

  虽然她们还年轻着。

  都说是要在磨砺中成长,但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成长真的能行吗?

  年轻人该有的活力和**难道就不比稳重更重要吗?

  她觉得有活力,有**,才更加的有想象力,有创造力,才能更好的把作品呈现出来。

  或许她不只是文化知识不过关,思想觉悟也不过关吧!

  “高红樱,我发现你就像一个活了大半生经历过很多事情的智者。”

  邓青宁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高红樱一愣,反应过来想拍她一下,又发现自己抱着书两手不空。

  于是**兮兮的拿着胳膊肘撞了他她一下:“你这话啥意思啊?夸我还是损我?我就当你夸我了啊!”

  “你觉得我是在夸你那就是在夸你吧。”一开始觉得这个人就是个不着调,说话不把门大大咧咧的人。

  还想着她这一路走过来,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她的另一面。

  这大概是一个饱经沧桑的不知经历了多少磨难走到现在的人,没有疯掉已经是万幸了吧!

  邓青宁之所以会这么想,是也因为高红樱身上的浓厚的割裂感,让她有几分熟悉。

  平时口不择言大概是经历的事情太多看破看透了。

  大大咧咧什么都不在乎不过是一种隐匿的手段。

  隐匿什么呢?

  邓青宁也不知道。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过往,有不能言说的秘密,但她知道不想让人知道极力隐匿的一定不是那么美好的。

  “我想好了,等我毕业了我要留在首都,我不想回文工团了,我要去当一名教师。”

  报答的方式有很多种,她不觉得回去就算是。

  而且,她也想过了,有些事情是她过于执拗。

  一切其实都是刚刚凑巧刚刚合适。

  “舞蹈老师吗?”

  现在这种好像不是很吃香,除非专业的舞蹈学院,寻常的学校有音乐课就不错了,舞蹈课那就别想了。

  “嗯 ,舞蹈老师吧 你们要是有什么消息记得跟我分享一下,我也早一点做准备。”总要有个目标,不然怎么奋斗呢?

  她看着崔兰:“你怎么打算的?”邓青宁是要回团里去的,她就不问了。

  崔兰不在意这些:“走一步看一步了,不行就等着最后学校分配,分配到哪就在哪。”她们是第一批搞艺术的大学生,不可能愁岗位的。

  豫省这边的信掐着夏末的尾巴姗姗来迟。

  胡家老爷子口述,胡辛铭他大伯执笔,以老爷子口吻写的信。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挺大的包裹,是给他们的新婚贺礼。

  一些票券,比如糖,香皂,布,还有棉花,剩下的就是豫省那边的特产 比如咸鸭蛋,还有红薯干面条,龙虾塘,三粉,甚至还有肉干。

  零零总总的在一起就是一大包。

  沉甸甸的那分量可不轻,想也知道光邮费都不便宜。

  但更贵重的是人家的一份心意。

  知道他们结婚了,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大概是可以申请家属房自己开火了 ,所以才寄了这些东西来。

  老爷子在信中也没有说别的,只说结了婚就好好的过日子,好好的对人家姑娘,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有时间就带回去让他看看。

  胡辛铭把信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

  他爷爷算起来今年已经76,算得上是高龄了。

  他也有好几年都没有见过了,不知道过年前有没有时间去一趟豫省 看看老人家。

  邓青宁还不知道那边来了信息 周末回家的时候,桌子上就多了一道肉沫粉条。

  “这个粉条不像是首都这边的 ,有点像睢县那边那个口感。”特别的滑溜筋道。

  “这回你猜错了,这是从豫省那边寄过来的,不只有粉条,还有粉皮以及粉面,那边人叫做三粉的,在当地挺有名的。”嗯,晚上就可以把粉皮泡一点,这玩意据说用冷水泡更好。

  “是爷爷和大伯寄过来的吗?”

  “嗯!”

  邓青宁看着他笑了起来:“悬了这么久的心,总算是稳了吧?”

  虽然胡辛铭表现的很平静,但是邓青宁能感觉出来,他心里远没有脸上表现出来的那么平稳。

  结婚这种事情,谁不想得到家里所有人的祝福呢?

  胡辛铭没有说话,也笑起来,用筷子夹了粉条放在了她的碗里。

  “你们那个汇演准备的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到最后还是跟音乐系的合作,排演了一场大型的歌舞剧。

  “音乐系那边有个搞创作的同学特别有才,我们暑假的时候不是都准备了作业吗?

  他拿过去之后全部融合在了一起,改编成了一个歌舞剧本,串联的特别自然,原本的词在他润色之下更加的有意境。

  并且跟别的同学合作反复推敲之后进行了重新谱曲,那个曲子特别好听,晚一点我给你吹一段,你听听。”

  胡辛铭还是第一次从邓青宁嘴里听说什么人特别厉害这样的话。

  有些好奇,也有些期待。

  吃完饭,把屋里收拾妥当,两个人就去了书房。

  虽然这会天才刚刚黑下来,不至于扰民,但是邓青宁一惯注意这些。

  书房的那一头刚好是个夹角,没有跟谁家直接连着,到底要好很多。

  也就吹了一小段,拿几个人之前送她的口琴吹了一段,又拿笛子吹了一段。

  胡辛铭听了一点点就融入其中,没有趁手的乐器,就跟着曲调哼哼起来。

  到激昂的部分还忍不住动了动手。

  这大概就是内行人的通病。

  “怎么样?是不是很好?”邓青宁双眼亮闪闪的看着他。

  胡辛铭没法违心的说不好。

  他不算专业也不是外行,也是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的。

  点了点头:“确实很不错。”随后环顾了一下有些空旷的书房:“我们是不是应该再添两样乐器。”

  他觉得刚刚如果家里还有别的东西他就可以跟邓青宁合奏,这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我除了笛子别的也不太会,口琴还是刚刚学的,之前学了筝,但也只学了一个基础,还不是很熟。”

  邓青宁看着胡辛铭:“你想要什么乐器?”她可是没忘记这个人之前在文工团的时候还是很有名的。

  并且还是自己的老师。

  据说是精通好几样乐器的。

  之前在乡下的时候,也用笛子给她演奏过曲子。

  但是已经有好久了没有听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