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767章 取经大师兄和二师兄

小说: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作者:木子蓝色 更新时间:2025-10-27 16:52:50 源网站:2k小说网
  太极宫,门下内省。

  李逸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一边喝茶,一边翻看着刘世彻帮他搜集的玄奘资料。

  祖籍河南缑氏,祖父陈康还曾是北齐国子博士,父亲陈慧在隋朝初年做过江陵县令,

  其母亲是洛州长史的女儿,跟殷开山没啥关系。

  玄奘家世还不错的,只不过后来家道中落,而隋朝时又很崇佛,隋文帝、隋炀帝都大兴佛寺,佛教鼎盛。

  玄奘的二哥陈素很年轻便在洛阳净土寺出了家,学问很深,人称长捷法师。

  后来陈家败落,少年玄奘陈祎便出去了净土寺,跟着长捷做了五年小沙弥。

  刘世彻道:“这个玄奘法师还真挺不简单的,据说少年时就有神童之名,可惜后来家道中落,进寺做了小沙弥。

  隋炀帝下诏要在洛阳度僧人二十七名,小沙弥玄奘因仅十三岁,未在入选之列。

  当时大理卿郑善果在净土寺遇到他剃度,略带调侃的问,你小小孩童出家究竟想做什么?

  那小童从容不迫回答,小子要继承如来的智慧和使命,把他流传在世间的佛法发扬光大。

  郑善果见他人才出众,大为惊讶,当即破格录用,并向同僚夸赞,此子得度必能弘大佛门的教化。

  李逸听后,

  微微一笑。

  “郑善果和玄奘的这个传闻,是早已有之,还是玄奘得圣人赏识,赐封译经大德,让他主持水陆法会之后才传出的?”

  刘世彻问,“平章莫不是怀疑这传闻是荥阳郑氏编造出来,想要给自家脸上贴金的?”

  李逸慢饮茶水,“有什么不可能的呢,这些世家大族啊,最喜欢做这种事了。”

  “玄奘十三岁时,随兄长长捷法师在洛阳出家,三年后因战乱,与兄长经子午谷、剑阁跋涉入蜀,在益州成都城西的空慧寺、城东的大慈寺学习佛经,

  学习五年后,在大慈寺的东律院受具足戒,成为正式的僧人。

  然后就是今年,来到长安。”

  李逸指着玄奘的资料,

  传闻里郑善果在净土寺遇到玄奘,是因杨广下诏要在洛阳度僧出家,而玄奘在净土寺时,是随兄长为沙弥。

  沙弥,是年满二十岁以下,已经受十戒。

  虽然还未受具足戒,只能算是预备僧人,可也是已经剃度过了的。

  因此,这个传闻里就有一些矛盾的地方。

  沙弥是二十岁以下的预备僧人,但也是出家人,而满二十岁受具足戒,就是比丘,也是正式僧人。

  沙弥、比丘,都是出家人。

  至少四个僧人,就组成僧伽,也就是佛教徒组成的团体。

  沙弥、比丘、沙弥尼、比丘尼,都是出家人,都是僧人。

  郑善果能在净土寺遇到玄奘,他已经是剃发出家的沙弥了,哪里还需要杨广度出家。

  刘世彻听完,哈哈大笑。

  “还真是如此,这些家伙真不要脸啊,啥都往脸上贴。”

  最近佛教很火,

  沙门内部教派相争,曾经香火鼎盛的三阶教一下子成了异端**而被各派攻击,朝廷禁断。

  三阶教的禁断,并没影响佛家的兴盛,反而是皇帝对其它宗派的大力推崇,

  大德都一下子赐封一百多位。

  又要办三千六百僧人的水陆法会,

  又还要官造寺院,

  甚至年轻僧人玄奘,还被传闻是如来佛祖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如今被天子尊崇,请来主持水陆法会,还要去西天佛国取经呢。

  年轻的玄奘法师,现在就是长安顶流。

  他现在住在大兴善寺,每天都有无数人跑去想拜见这位如来佛弟子。

  郑家编出这么个故事来,也不稀奇了。

  “平章,朝廷还真要支持玄奘西天取经啊?”

  “为何不呢?”

  玄奘取经团,实则也是个访问、贸易团。

  “让你物色的去西域官员选好了没?”

  “听说要去西域天竺,万里迢迢,很多官员都不肯去。”

  天竺,在唐人眼里,那真是遥远又陌生的世界,虽然两晋南北朝时,中原就有不少僧人、商人前往天竺并返回,

  汉以来,天竺僧人来中土的也很多,

  现在长安大兴善寺译经场里,还有不少天竺僧人呢。

  可长安的官员,真没谁愿意去。

  和尚是要去取经,商人是要去赚钱,他们图啥啊。

  “倒是刘正则主动请示前往。”

  刘正则,便是曾在李逸麾下任参军的刘仁轨,他出身贫寒,因有才名,武德初被谷州刺史任瓌征为书吏,后来帮任瓌修改了一份奏疏,让任瓌大为惊叹,赤牒授为参军事,

  李逸欣赏其才华和品德,调他为自己总管府的仓曹。

  刘仁轨虽出身贫寒却公正不阿,尹德妃父亲尹阿鼠仗着女儿是德妃,受皇帝宠爱,便飞扬跋扈,想在洛阳抢占军田,刘仁轨直接拔刀,差点砍了他。

  “刘正则现在做什么?”

  “还在家反省呢,他就是做事太冲动,上次要不是平章力保,他脑袋早没了。”

  刘仁轨跟着李逸,本来前途无量的,

  当初一起共事的马周、刘世彻等人,如今可都是五品京官要职了。

  刘仁轨却屡屡因其正直,而得罪人。

  不久前,任洛州都督府司**刘仁轨,直接把骄纵违法,凶暴蛮横无人可制的一名骠骑将军直接杖杀。

  此事引起极大轰动。

  虽然洛州百姓拍手称快,可那毕竟是位四品的骠骑将军,品级还在他之上,又是府军将领。

  一个洛州都督府司马,居然把朝廷的一个骠骑府主给直接杖杀了,这是绝对不行的。

  何况那骠骑将军还姓韦,京兆韦。

  当时朝堂上许多官员都弹劾刘仁轨胆大妄为,要直接处死他。

  李世民也很愤怒,

  最后还是李逸出面力保,历数韦骠骑的诸多不法行为,在地方上是如何惹的天怒人怨。

  而刘仁轨这些年也是屡立功勋,在洛州都督府司马任上也办了许多实事。

  韦骠骑被杖杀只是意外,毕竟当时只是杖刑,谁料堂堂骠骑将军,居然只是凭借关系爬上去的银样蜡枪头,连几十记刑杖都受不过就死了。

  而且这件事,当时刘仁轨身为都督府司马,发现韦骠骑当街纵马撞伤百姓,反而拿鞭抽打百姓,刘仁轨恰好遇到,当然要立即制止。

  可韦骠骑仗着自己品级和家世,不仅不听从刘仁轨的话,还出言不逊,侮辱刘仁轨,最后甚至拿鞭子抽伤了刘仁轨的脸。

  刘仁轨将他拿下,当街杖刑,这也并没有错。

  至于韦骠骑死了,那纯粹是个意外。

  这事件闹的很大,

  最后李逸力保之下,李世民给了个免官除名的处置,刘仁轨在京大理寺狱蹲了一段时间,放出来就成了庶民。

  他想复出,可须等六年之后。

  现在朝廷要选官员随玄奘西行天竺,官员们都不肯去。

  刘仁轨倒是觉得这是个机会,

  主动请求去西域。

  本来朝廷是想选派几个八九品的小官去就行的。

  比当今天子还小一岁的刘仁轨,不甘心就这样闲着,虽有李逸这个靠山,但杖杀了一个四品骠骑将军,还是京兆韦氏家族的,是韦贵妃的族兄,他知道最快也得六年后才有机会复出。

  韦家不会轻易放过他的。

  这次,是难得的机会。

  “正则跟我说,他很想去,就算黄沙万里,也不惧。”

  李逸道:“这趟天竺之行,可不是真的只是护送玄奘西天拜佛求经的,还有重要任务呢。”

  “行吧,我估计他在家蹲的也无聊了。”

  李逸手书一封,让人传刘仁轨来面谈。

  “让你找的王玄策,你找到没有?”他放下笔,问道。

  刘世彻不知道李逸为何突然点名要找这个人,他花费了许多功夫,查找了好久,

  “长安的京官中,没有一个叫王玄策的官员。”

  “融州呢,可有叫王玄策的官员?”

  “也没有。”刘世彻摇头。

  李逸有些失望,他当初向皇帝提出支持玄奘西天取经,派官员随同时,第一时间就闪出王玄策这个名字。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牛人啊。

  他只记得王玄策好像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后来就做为出访天竺的副使,随同前往天竺。

  他先后四次出使天竺,最厉害的还是那次出行途中,天竺内乱,权臣篡位,然后居然袭击使团。

  王玄策杀出重围,跑回泥婆罗后,向泥婆罗和吐蕃借兵八千,杀回天竺,硬是屡败敌军,最后还把篡位者俘获长安献俘。

  这样的一个牛人,当然是最佳西行人选。

  可惜,居然查无此人。

  李逸想了想,王玄策出使天竺,好像是贞观后期了,现在才武德六年,或许此人还未出世都有可能。

  毕竟历史上王玄策首次前往天竺,都得二十二年之后了。

  “李袭志身边有一年轻人,倒是叫王玄策,不过此人才二十出头,是李袭志的学生。”

  听到此话,李逸眉头一挑。

  “你说的可是始安郡公李袭志?”

  “嗯,正是他。”

  始安郡公李袭志,隋大业末任始安郡丞,天下大乱,他倾尽家财募兵三千守城,守境安民,屡次击败萧铣、林士弘、曹武彻等的进攻,

  孤军坚守桂林两年,最终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城破被俘,但萧铣还是任命他为工部尚书检校桂州总管。

  后来李袭志的弟弟李袭誉先在安康老家归附大唐,接着李渊派他儿子前往桂州招抚。

  萧铣败亡后,李袭志仍被授为大唐桂州总管,去年他出兵随李靖讨伐辅公祏叛乱,平叛后入朝面圣,拜上柱国,封始安郡公。

  朝廷授他江州都督,但因病还在京未赴任。

  李袭志李袭誉兄弟俩,做为安康李氏代表,李渊当初也是特意让他们附属宗正,成为皇族一员。

  如今岭南各方势力还在明争暗斗中,李逸是主张让李袭志再回岭南任桂州都督,他在当地有名望,也熟悉各方势力,更有能力。

  当年能凭三千募兵守桂州两年,现在有朝廷支持,他自然能干的更好。

  “李袭志的这个学生叫王玄策?”

  “嗯,二十出头,听说也是他家亲戚,其父亲曾是李袭志手下官员,当初隋乱时,李袭志募兵守城,王玄策父子出力颇多。

  他去年底随李袭志入京,听说王玄策打算参加明年春的科举考试,还是考进士科。”

  “我觉得这个书生王玄策,可能不是平章要找的那个王玄策。”

  李逸却是精神振奋起来,

  能在桂州与李袭志共同坚守孤城两年,能文允武,这个想要考进士的王玄策,可能还真就是那位王玄策。

  “来人,”

  李逸叫来一名吏员,又提笔手书一封。

  让他去请这位王玄策前来。

  若真是那位牛人,那刘仁轨为正使,王玄策为副使,加上玄奘法师,这个西天取经的阵容可就非常豪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