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喜,你这是吃胖了多少斤?”陈策直摇头,“得节制下了,别二十来岁就得了糖尿病。”
钱喜不知道糖尿病是什么病,但听得出来陈策对他的关切。
胖脸笑成一团,开玩笑道,“还不是怪侯爷?让我这两年的生意跟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人逢喜事精神爽,这食欲也就刹不住车了。”
“练练武吧。”
霍青笑道,“我幼时也胖,练出气血,身体的消耗提上去了,自然就瘦了,吃再多也胖不起来。”
钱喜闻言露出苦相。
“霍大人有所不知,我是个懒人,没练武那个毅力啊...”
“必须练!”
陈策坐直身体,看着他严肃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要是年纪轻轻就倒下了,我上哪去找你的接班人?谁来帮我扩张商业版图?”
钱喜一愣,迅速反应过来。
“是!”
当即满脸认真地保证道,“今天回去我就开始练武!”
陈策笑了笑。
“坐。”
“谢侯爷。”
钱喜小心翼翼地坐了半个**,脸上带着憨憨的笑容,心里却在飞快琢磨扩张商业版图是什么意思...
陈策看向林栖鹤,“林先生,麻烦你跟他大概讲讲。”
林栖鹤点点头,向钱喜说明了陈策准备从中原收购粗盐、炼制成精盐后再卖回中原的计划。
钱喜小眼睛一亮。
等了这么久,陈策总算决定卖精盐了!而且跟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妙啊!”
“侯爷英明!”
“此法定能攫取厚利!”
“北疆精盐之纯、之白,天下无二!只要价格适中,必能风靡中原,挤垮那些粗制滥造之盐!”
“正是此理。”
林栖鹤捋须点头,“然而此事成败,关键在于源头。”
“粗盐采购若不得当,成本高昂或是供应不稳,则利润大减,你对中原几大盐商,可有了解?”
钱喜精神一振,知道表现的时候到了,身子微微前倾,语速也快了些,“略知一二!中原产盐,主要集中于三地几大巨擘。”
他伸出三根胖胖的手指。
“其一,是盘踞江淮盐场的张家。”
“张家是百年盐枭,根深蒂固,与当地官府盘根错节,几乎垄断了淮盐近五成的粗盐产出。”
“他们路子野,胆子大,只要银钱到位,量不是问题,但...”
他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此辈贪婪无度,仗着势力坐地起价是常事,且劣盐充斥其间,信誉堪忧。”
“与他们合作,如伴虎狼,稍有不慎,恐被反噬!”
林栖鹤与陈策交换了一下眼神,微微颔首,钱喜对张家的评价,与他们掌握的情报完全一致。
钱喜收回一根手指,继续道:“其二,是掌控河东盐池的李家。”
“河东池盐量大质稳,开采有定规,李家是世代盐官出身,表面规矩多,讲究个‘官引’‘盐引’,做事一板一眼,轻易不越雷池。”
“他们供应的粗盐品质相对稳定,结算也清晰。”
“但正因如此,其价不菲,且运输路途遥远,损耗、运费和护送人手叠加起来,成本极高!”
林栖鹤和霍青几人眼中赞赏之色更浓,钱喜对李家优劣点的分析,再次切中了要害。
钱喜放下第二根手指,只剩下最后一根,脸上露出精明的笑意。
“其三,便是近年崛起于蜀中的周氏!”
“此家虽根基不如前两者深厚,却是后起之秀,手段灵活,蜀道艰难,僰道井盐出川不易,周氏另辟蹊径,打通了嘉陵江的水运路线!”
“此路虽也需周转,却避开了许多陆上关卡,且能借水力运输大宗货物,成本大为降低!”
“周氏家主周淮安,此人颇有眼光,魄力与信誉俱佳,其粗盐品质尚可,更难得的是肯让利,图的是长久合作与规模,在下以为...”
钱喜顿了顿,斩钉截铁地说:
“与周氏合作,最为妥当!”
“其水路运输之便,价格之优,主事人之明,俱为上选!”
陈策满脸笑容,看向林栖鹤问道,“林先生,如何?”
林栖鹤朗声笑了起来,看向钱喜的目光充满了欣赏,“好!钱副会长果然慧眼如炬!”
“你所言周氏之优势,与我们分析得出的结论,一字不差!”
“既如此,便依主公所说,由你来担此大任!前往中原与周氏洽谈盐业合作,不要让我们失望!”
钱喜惊呆了。
他知道有机会。
却没想到这机会这么大!
“钱喜惶恐!”
他连忙站起来,对着陈策深深一躬,声音都有些发颤,“不敢担此大任!唯恐误了侯爷大事!”
“惶恐什么?”
陈策站起身,走到钱喜面前,拍了拍他肉实的肩膀,力道不轻。
“你能精准地分析出三大盐商的利弊,并选择出最优解,这就是你的本事!这趟差事,非你莫属!”
钱喜猛地抬起头,看着陈策充满信任和鼓励的眼神,看着林栖鹤霍青等人肯定的笑容,一股巨大的激动和使命感化为热血,直冲头顶。
他胖脸涨得通红,扑通一声再次重重拜倒在地,声音洪亮而坚定,甚至带上了一丝哽咽。
“侯爷知遇之恩、提携之恩,钱喜万死难报!”
“此番南下,定不负侯爷与诸位大人信任!竭尽所能拿下周氏盐路,为北疆财源开此大道!”
“若办砸了,钱喜提头来见!”
……
时间进入六月。
陈策坐在书房里看着各州发来的数据,主要是看农业的情况。
掌控北疆之后,之前困扰他的推广问题不再是问题,驻守各地的士兵在训练的同时,也做着开垦荒田、普及沤肥和种植土豆等任务。
两个月以来,各地共开辟了一百万亩新田,他之前抽到的一万多斤优质脱毒种薯也下了地。
明年这个数量将会变成几十万斤,到了后年便能大面积种植。
同时由于土改,百姓们获得了自己的土地,战争造成的粮食亏空有望在秋后便填补回来,避免出现战争之后经常产生的饥荒景象。
而且随着沤肥技术应用到乡间地头,明年北疆百姓将会迎来一次大丰收,粮仓开始盈余。
局面欣欣向荣,报名参军的人络绎不绝,陈策心情很不错。
“鸡汤来咯!”
清亮女声炸响在门口,陈策手腕一抖,茶水差点泼到卷宗上,转头只见萧静姝已经端着一锅汤走了进来,脸上堆满了殷勤的笑容。
钱喜不知道糖尿病是什么病,但听得出来陈策对他的关切。
胖脸笑成一团,开玩笑道,“还不是怪侯爷?让我这两年的生意跟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人逢喜事精神爽,这食欲也就刹不住车了。”
“练练武吧。”
霍青笑道,“我幼时也胖,练出气血,身体的消耗提上去了,自然就瘦了,吃再多也胖不起来。”
钱喜闻言露出苦相。
“霍大人有所不知,我是个懒人,没练武那个毅力啊...”
“必须练!”
陈策坐直身体,看着他严肃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要是年纪轻轻就倒下了,我上哪去找你的接班人?谁来帮我扩张商业版图?”
钱喜一愣,迅速反应过来。
“是!”
当即满脸认真地保证道,“今天回去我就开始练武!”
陈策笑了笑。
“坐。”
“谢侯爷。”
钱喜小心翼翼地坐了半个**,脸上带着憨憨的笑容,心里却在飞快琢磨扩张商业版图是什么意思...
陈策看向林栖鹤,“林先生,麻烦你跟他大概讲讲。”
林栖鹤点点头,向钱喜说明了陈策准备从中原收购粗盐、炼制成精盐后再卖回中原的计划。
钱喜小眼睛一亮。
等了这么久,陈策总算决定卖精盐了!而且跟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妙啊!”
“侯爷英明!”
“此法定能攫取厚利!”
“北疆精盐之纯、之白,天下无二!只要价格适中,必能风靡中原,挤垮那些粗制滥造之盐!”
“正是此理。”
林栖鹤捋须点头,“然而此事成败,关键在于源头。”
“粗盐采购若不得当,成本高昂或是供应不稳,则利润大减,你对中原几大盐商,可有了解?”
钱喜精神一振,知道表现的时候到了,身子微微前倾,语速也快了些,“略知一二!中原产盐,主要集中于三地几大巨擘。”
他伸出三根胖胖的手指。
“其一,是盘踞江淮盐场的张家。”
“张家是百年盐枭,根深蒂固,与当地官府盘根错节,几乎垄断了淮盐近五成的粗盐产出。”
“他们路子野,胆子大,只要银钱到位,量不是问题,但...”
他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此辈贪婪无度,仗着势力坐地起价是常事,且劣盐充斥其间,信誉堪忧。”
“与他们合作,如伴虎狼,稍有不慎,恐被反噬!”
林栖鹤与陈策交换了一下眼神,微微颔首,钱喜对张家的评价,与他们掌握的情报完全一致。
钱喜收回一根手指,继续道:“其二,是掌控河东盐池的李家。”
“河东池盐量大质稳,开采有定规,李家是世代盐官出身,表面规矩多,讲究个‘官引’‘盐引’,做事一板一眼,轻易不越雷池。”
“他们供应的粗盐品质相对稳定,结算也清晰。”
“但正因如此,其价不菲,且运输路途遥远,损耗、运费和护送人手叠加起来,成本极高!”
林栖鹤和霍青几人眼中赞赏之色更浓,钱喜对李家优劣点的分析,再次切中了要害。
钱喜放下第二根手指,只剩下最后一根,脸上露出精明的笑意。
“其三,便是近年崛起于蜀中的周氏!”
“此家虽根基不如前两者深厚,却是后起之秀,手段灵活,蜀道艰难,僰道井盐出川不易,周氏另辟蹊径,打通了嘉陵江的水运路线!”
“此路虽也需周转,却避开了许多陆上关卡,且能借水力运输大宗货物,成本大为降低!”
“周氏家主周淮安,此人颇有眼光,魄力与信誉俱佳,其粗盐品质尚可,更难得的是肯让利,图的是长久合作与规模,在下以为...”
钱喜顿了顿,斩钉截铁地说:
“与周氏合作,最为妥当!”
“其水路运输之便,价格之优,主事人之明,俱为上选!”
陈策满脸笑容,看向林栖鹤问道,“林先生,如何?”
林栖鹤朗声笑了起来,看向钱喜的目光充满了欣赏,“好!钱副会长果然慧眼如炬!”
“你所言周氏之优势,与我们分析得出的结论,一字不差!”
“既如此,便依主公所说,由你来担此大任!前往中原与周氏洽谈盐业合作,不要让我们失望!”
钱喜惊呆了。
他知道有机会。
却没想到这机会这么大!
“钱喜惶恐!”
他连忙站起来,对着陈策深深一躬,声音都有些发颤,“不敢担此大任!唯恐误了侯爷大事!”
“惶恐什么?”
陈策站起身,走到钱喜面前,拍了拍他肉实的肩膀,力道不轻。
“你能精准地分析出三大盐商的利弊,并选择出最优解,这就是你的本事!这趟差事,非你莫属!”
钱喜猛地抬起头,看着陈策充满信任和鼓励的眼神,看着林栖鹤霍青等人肯定的笑容,一股巨大的激动和使命感化为热血,直冲头顶。
他胖脸涨得通红,扑通一声再次重重拜倒在地,声音洪亮而坚定,甚至带上了一丝哽咽。
“侯爷知遇之恩、提携之恩,钱喜万死难报!”
“此番南下,定不负侯爷与诸位大人信任!竭尽所能拿下周氏盐路,为北疆财源开此大道!”
“若办砸了,钱喜提头来见!”
……
时间进入六月。
陈策坐在书房里看着各州发来的数据,主要是看农业的情况。
掌控北疆之后,之前困扰他的推广问题不再是问题,驻守各地的士兵在训练的同时,也做着开垦荒田、普及沤肥和种植土豆等任务。
两个月以来,各地共开辟了一百万亩新田,他之前抽到的一万多斤优质脱毒种薯也下了地。
明年这个数量将会变成几十万斤,到了后年便能大面积种植。
同时由于土改,百姓们获得了自己的土地,战争造成的粮食亏空有望在秋后便填补回来,避免出现战争之后经常产生的饥荒景象。
而且随着沤肥技术应用到乡间地头,明年北疆百姓将会迎来一次大丰收,粮仓开始盈余。
局面欣欣向荣,报名参军的人络绎不绝,陈策心情很不错。
“鸡汤来咯!”
清亮女声炸响在门口,陈策手腕一抖,茶水差点泼到卷宗上,转头只见萧静姝已经端着一锅汤走了进来,脸上堆满了殷勤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