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多洗几次脚,不过分吧 第20章 开业大吉

小说:都重生了,多洗几次脚,不过分吧 作者:大狂蜂 更新时间:2025-08-05 08:09:58 源网站:2k小说网
  第二天上午八点半,杨金财在店门口点燃了一挂500响的鞭炮。

  [诚信手机店]开业了。

  按杨金财的意思,应该通知家里的亲戚朋友,让他们来送个恭喜,涨涨人气。

  杨帆说不用,他卖的不是日用品,顾客不会看他店里人多就进来买手机。

  上午九点四十,第一个顾客进店了。

  让杨帆意想不到的是,第一个顾客不是学生,而是一个七十来岁,拄着拐杖的老大爷。

  “小伙子,你这里有没有适合老年人用的手机?就是那种字体很大,声音很大的。”

  大爷进来以后,坐在了柜台前面的椅子上。

  杨帆笑着说道:“大爷,有的。我们的手机,字体和声音都是可以调节的,肯定能让你满意。”

  “那你拿一个出来看看吧。”

  “行,您稍等。”

  杨帆低下身子,从下面的柜子里,拿出了一台纯粹的按键机。

  没有推盖,没有翻盖,也不带手写。

  因为主打的目标群体是学生和年轻人,这种手机他组装的不多,总共也才五台。

  当着大爷的面,杨帆简单地演示了一下功能。

  这个时候,老年人对于手机的需求其实非常简单。

  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就足够了。

  其它的都是添头,有当然更好。没有,也就那么回事。

  杨帆拿出来的这款,还额外附带手电筒功能。

  快捷键一按,能当小台灯用。

  大爷果然很满意,他开口问道:“这手机多少钱啊?”

  杨帆回道:“1100,打完折后880,再额外送您一个MP3。”

  “你这手机什么牌子的啊?我孙子跟我说,买手机要买大公司的。”

  杨帆想了想,说道:“大爷,我们这个是新出的牌子。虽然名气不大,但是质量特别好!你买了以后,两年之内,无论坏了什么地方,我们都保修的。”

  其实这些手机都是他组装出来的,根本没有牌子。

  可是没办法,做生意就是这样。有些话可以跟顾客说,有些话是一定不能说的。

  只要东西的质量没有问题,售后服务也到位,那么牌子不牌子的,又有什么关系?

  他刚开始的时候,是想过给这些手机,贴个诺基亚或者摩托罗拉的牌。

  就像华强北附近,那些无良的商家一样。

  可仔细考虑过后,他还是放弃了。

  原因也很简单,销售的时候没有品牌,最多也就是隐瞒。

  贴人家的牌子,那就是赤裸裸的欺诈了。

  且不说人家官方会不会找你的麻烦,就是顾客回去以后,难免家里就会有懂行的人。

  到时候揭穿了,反而更尴尬。

  所以杨帆决定,暂时就用他的店名当牌子。

  凡是从他店里出去的手机,都是诚信牌手机,他都负责质保两年。

  听到保修两年,大爷明显心动了。

  他摩挲着自己的拐杖,说道:“那个MP3我不要,可以便宜一点吗?”

  杨帆笑了笑,说道:“那就给您减80,凑个整,800块钱。”

  大爷摸了把满是皱纹的脸,说道:“太贵了,能不能少一点。”

  “这个价格很优惠了,您可以去别人家看看,人家都卖得比我贵。”

  “再便宜一点吧,再便宜一点我就买。”

  杨帆揉了揉下巴,说道:“便宜是不能便宜了,不过我可以送您一块电池。这个电池单买的话,也要90块钱。”

  大爷高兴地说:“行,给我包起来!”

  他在来之前,已经去了镇上其它几家店看过。这样的手机,基本上都要900到1000。

  杨帆卖给他800,还送一块电池,这可太实惠了!

  将手机打包好后,杨帆双手送到大爷的面前,微笑着道:“您要是用得好,出去帮我多宣传宣传。要是手机有问题,随时过来找我,我负责到底!”

  大爷接过手机,把钱递了过去,说道:“你这个小伙子,实在!以后我家里有人买手机,我让他们来找你。”

  “那就谢谢您了,您慢走。”

  杨帆把大爷一路送到门外,然后回到柜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前后也就是二十来分钟,他挣了五百多块钱。

  这还是利润不算高的老年款,要是换成学生款,再多挣个两三百也没有问题。

  要知道,现在镇上的超市,营业员一个月才900块钱,而且不管吃不管住。

  杨帆在心里想道:怪不得那些当过老板的人,都不愿意回去上班了。

  体会了一天挣别人一个月、甚至一年的工资以后,谁还愿意苦哈哈地给人打工?

  不过做生意虽然赚的多,但是不确定性也很强。

  在卖出去一部手机以后,店里直到中午,只进来了三拨人,

  而且人家都只是问了问价格,然后就出去了。

  杨帆也不气馁,镇上的手机店里,他的东西是性价比最高的。

  只要顾客有买手机的需求,那最终回头找他的可能,还是很大。

  当然,不找也没什么。

  那就说明他们不是自己的菜,继续换下一个就是了。

  下午两点半,杨帆再次卖出一部手机。

  这次的顾客,是一个中年妇女,带着一个学生模样的男孩。

  手机就是给男孩买的。

  有开店经验的人都知道,家长带孩子这个组合,很容易成交。

  尤其是在店里的手机,明显比别人便宜,且还送一个MP3的情况下。

  男孩应该是在学校里看到过传单,一进来就说道:“我要那个1500,带手写,带翻盖的时尚款。对了,买完以后,你们还送一个MP3,是吧?”

  杨帆站起来说道:“没错,新店开业,不仅送MP3,手机也打八折。”

  “妈,我就要这个,就要这个……”

  然后,中年妇女跟杨帆谈起了价格。

  双方你来我往地拉扯了整整五分钟,最终以减50块钱,送一块电池的优惠条件,完成了此次交易。

  这也算是一种农村的特色。

  除了有明确价签的超市以外,在其它的地方买东西,无论是买衣服,买菜,买化肥,……甚至是买药,都要讲一讲价。

  开店的人,宁可把价格定得稍微贵一点,也要留出人家砍价的余地。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种乐趣。

  少了这个乐趣,本次购物就没有了灵魂。

  尤其是那种四十岁往上的妇女,你玩一口价,人家十有八九要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