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七点多,杨帆回到了406寝室。

  其实他昨晚就到了,可开了十来个小时车,人很累,洗了个澡后直接在出租房睡了。

  因为运动会,学校没课。

  此时寝室里除了刘正浩出去读英语以外,其他人都在床上躺着。

  杨帆走到向飞的床铺前,掏出四张红票子递了过去,说道:“老二,给你结账。”

  “没说的,够意思!”

  向飞接过钱,用手指沾着唾沫数了好几遍。

  杨帆将自己床上的床单被套拆下来,塞进桶里,准备拿到卫生间去洗。

  向飞突然说道:“老三,昨天打电话的时候,你说你在高速上开车?”

  杨帆随口回道:“是啊。”

  “你哪来的车?”

  “买的啊。”

  买车的事几个室友迟早会知道,杨帆没打算瞒着。

  再说了,也不是什么豪车,没瞒的必要。

  向飞一下坐了起来:“我艹,你买车了?什么车?”

  钟惠和吴百乐也看了过来。

  大学生买车,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

  杨帆淡淡地回道:“五菱面包车。”

  向飞肉眼可见地松了口气,他还真有点担心杨帆说他买了辆奔驰或者宝马。

  那样的话,自己可就被比下去太多了。

  吴百乐接话道:“三哥你有车了怎么不开到学校来?”

  杨帆一边拎着桶往卫生间走,一边回道:“在学校里,骑电瓶车更方便。”

  其实不开车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学校有门禁。外来车辆进出要登记,而且还得收费。

  钟惠问道:“我记得五菱面包车是7个座位吧?”

  杨帆往桶里倒了洗衣粉,回道:“大部分是,不过也有5座和8座的。”

  “那你的呢?”

  “我的是7座的。”

  钟惠略带兴奋地说道:“那以后咱们寝室要有个什么活动,你一车都能拉走。”

  杨帆笑着说道:“不止能拉走,还能留一个位置给你女朋友坐。”

  钟惠也跟着笑了起来。

  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室友有车,整个宿舍的人都能沾光。

  无论是平时出去玩,还是放假去车站,那都是说走就走,非常方便。

  向飞当即提议道:“明天是星期六,咱们坐老三的车去梅岭搞个野炊吧?我听人说,那里风景可好了。”

  吴百乐拍了下手:“这主意不错……多买点吃的。”

  杨帆光脚踩了踩桶里的被套,说道:“下次吧,我刚回来,有点事要处理。”

  他确实有事,后街的数码店刚开没几天,他总得过去看看经营得怎么样了?

  向飞泄气地说道:“那算了,当我没说。”

  杨帆解释道:“不是我推脱,是真的有事。这样吧,下个礼拜六咱们都去,到时候吃的东西我买。”

  哪怕花点时间,花点钱,他都希望能和室友们搞好关系,毕竟以后还要相处三年多。

  而且自己在学校,又要上课,又要创业,难免会有无暇分身的时候,室友也能替他打打掩护。

  向飞立马换了副笑脸:“老三大气!”

  吴百乐说道:“什么老三,没大没小的,得叫三哥!”

  “对对对……三哥大气!”

  ……

  从寝室出来以后,已经是九点多,杨帆骑着电瓶车,前往生活街上的数码店。

  他到的时候,张堂贵正在擦柜台。

  杨帆打招呼道:“哥,这几天生意怎么样?”

  张堂贵见到他,立马笑呵呵地说道:“帆子回来了……生意还不错,你等着,我给你拿账本。”

  说完蹲下去,在柜台底部的抽屉里,拿出一本小本子。

  杨帆翻开一看,只见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十月三号:卖出手机两部,共得2860元。卖出MP3三个,共得280元。卖出无线蓝牙耳机一副,共得120元。”

  “十月四号:卖出手机一部,共得1540元。卖出MP3一个,共得90元。”

  ……

  杨帆是十月二号晚上出发去的鹏城,账本从十月三号一直记到了昨天,也就是十月九号。

  这六天,店里总共收入19000多块钱,毛利润在一万三四的样子。

  杨帆将账本合上后,赞扬道:“哥你干得不错,比我预想的要强多了。”

  张堂贵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就是按你说的做的。”

  兄弟俩闲聊了几句后,杨帆拿出手机的零部件,开始教张堂贵组装手机。

  这件事开业那天他就想做了,可一直没时间。

  现在闲下来,可以进行了。

  然而几分钟过后,杨帆的眉毛皱起来了,他发现张堂贵好像有点心不在焉。

  他教了好几次怎么看电源的正负极,可对方“嗯”了一下转头就忘了。过一会儿问,还是说不知道。

  学东西的话,这个态度可不行。

  杨帆将手里的东西放下,问道:“哥,你是有什么事吗?”

  张堂贵回道:“没……没有。”

  “哥,有事就说,别藏着掖着。咱们哥俩,什么都好商量。”

  “好吧,那我就说了。”

  张堂贵揉了把脸,接着说道:“帆子,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能不能行?”

  杨帆看了他一眼:“什么想法,你说。”

  “前天,有三个小痞子来店里收保护费,被我打服了。他们想跟着我混……我没有同意啊,我现在跟着你学好了,不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张堂贵停了一下,小心地看了杨帆一眼,见他没什么异样,才继续说道:“有一个小痞子,说他认识附近几所中学的人,可以帮我们卖店里的东西。他还说,只要给他提成,一个礼拜起码能帮我们卖出好几部手机和MP3。”

  “我觉得这事有点搞头……这些小痞子我知道,虽然没什么大用,但是在学校里,很多学生都听他们的。”

  “所以我就想着,要不多找些这样的人,成立几支队伍,专门去附近的中学做推销?”

  杨帆听完后,心里很是讶异。

  他是真没想到,自己这个表哥居然还挺有商业思维。

  一般人可想不到,让小痞子去学校里卖东西。

  不过细想了一下,这事的可行性确实很高。

  正如张堂贵所言,这些小痞子在社会上是废物,但在学校里还真就是个人物。

  很多学生都买他们的账。

  由他们出面推销,说不定有奇效。